中医启疾光网 中医启疾光 医概而论
订阅

医概而论

论中医模型化推理
模型化推理作为科学哲学、认知科学等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较为深入的研究。中医学本身并没有模型化推理的概念,但相关研究表明,在人类的认知演化史中,模型化推理的出现要早于传统的逻辑推理。实 ...
2025-3-31 12:40
重识卫气(上)
卫气是《黄帝内经》核心气学概念,《内经》认为卫气在生命活动、疾病发生与针刺治疗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内经》所阐述的重要病证,如不寐、肠蕈、胀、隔、疟、喘等,其病机阐释皆是基于卫气紊乱而展开。其概念内涵与 ...
2025-3-28 13:19
外感病状态与内伤基础密切相关
从状态论治是在中医学整体观、辨证观的基础上提出的,是解决临床内科疾病的有效方法。内科疾病从病因上主要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人体感受外来邪气而发病即外感,内伤则常由饮食劳倦、七情过度、人体气血津液敷 ...
2025-3-8 21:03
张载思想中“气”概念的意涵
张载认为一切存在都是气,气是天地万物的本根,同时亦是万物。如《正蒙·太和》言:“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循是出入皆不得已而然也。”在太虚→气→万物→太虚这一兼具本体论和 ...
2025-2-24 21:07
基于原文刍议阴火
脾胃之虚是“阴火”产生的根源,脾虚生湿、湿郁化热、湿热互结是病症产生的直接病机。金元医家李杲首创“阴火”理论。该理论在其著作《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中频繁出现,不仅是李杲脾胃内伤学说的核心,也是中医 ...
2025-1-17 20:23
论中医治法的常与变
常法适用于病证的普遍性,变法则适用于病证的特殊性。普遍性是指病证从病因、病位、病性到演变过程都较为清晰、单一,因而可通过直接对抗、纠其所偏而达到阴阳平衡;特殊性则是指病证较为复杂或病情危笃,表现非同一 ...
2024-9-4 13:03
古中医的思维方式
古中医的思维方式
中西文化各有自己的原点,时空选择是决定文化形态的原始出发点、文化和科学的走向。发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方文化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属于空间文化;诞生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化则具有突出的时间特征,属于时间 ...
2024-6-20 17:31
弘扬中医药文化 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对于中国人来说,最有成效,也最有特色的是发挥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功能。 •中医药学这把“钥匙”,证明了中华文明是活的文明,仍然在发挥巨大威力。 •以中医药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 ...
2024-6-20 16:01
《黄帝内经》核心观念是打开中医理论的钥匙
《黄帝内经》核心观念是指在象、阴阳、五行、精气学说的基础上,结合医学研究的对象,从功能、运动变化和整体的角度认识和说明生命现象,并将和谐、平衡的思想贯穿其中。反映了中医学科的价值取向及中医学科的内涵。 ...
2024-6-3 16:36
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 “三因制宜、辨证论治” “大医精诚、悬壶济世”等,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论、宇宙论和认识论,是打开中华文 ...
2024-4-30 18:05
中医生命历法观——从“象数思维”到“象数组学”揭示人体生命规律 ...
通过象和数的运用,中医将复杂的现象和理论化繁为简,为人类健康提供了独特而有效的治疗方式。中医作为“人”学,其关注点在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心理、环境以及微观分子的跨尺度动态整体复杂表型的变化,构建的是 ...
2024-4-26 20:28
《黄帝内经》生命观的哲学意义
《黄帝内经》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优秀发展成果的基本精神为主导,以《易经》的宇宙观、自然观和生命观为基础,结合黄老道家的自然哲学及人生哲学的基本观点,集中论述人类生命生老病死的生命变化规律及其与宇宙自然万 ...
2023-12-11 20:15
推动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六点思考
创新和提升中医基础理论,应总结和反思几千年的中医临床实践,调整中医基本理论;继续从《周易》等古籍中寻找智慧,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再造提供新的营养;借鉴现代科技知识,促进中医基本理论水平的提升。就是要紧紧围 ...
2023-12-1 22:22
略论儒家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
“儒”和“医”血缘相近,同源于“巫”,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儒”“医”的关系,就儒家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还体现在理论、思维、医德等具体内容上。“阴阳”说出自儒家经典《易经·系辞》,“五行”说始于儒家经典《 ...
2023-11-22 20:32
为何说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黄帝内经》曾经告诉后学,要想传承中医、发展中医,就必须做到善言天者,必有验于 ...
2023-11-20 20:20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