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启疾光网 中医启疾光 中药查询
订阅

中药查询

蟾蜍
《中药大辞典》:蟾蜍 拼音Chán Chú 别名苦蠪(《别录》),蟾(《药性论》),虾蟆(《本草衍义》),蚵蚾(《全婴方论》),癞虾蟆、石蚌(《本草蒙筌》),癞格宝(《贵州民间方药集》),癞巴子、癞蛤蟆(《吉 ...
分类:    2020-1-3 16:53
蟾蜍肝
《中药大辞典》:蟾蜍肝 拼音Chán Chú Gān 出处《医林纂要》 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肝。 功能主治①《医林纂要》:"治痈疽疔毒,取其(蟾蜍)肝敷之,数易亦愈。" ②《随息居饮食谱》:"凡小 ...
分类:    2020-1-3 16:48
蟾蜍胆
《中药大辞典》:蟾蜍胆 拼音Chán Chú Dǎn 出处《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胆。 化学成分蟾蜍的胆汁成分,可分为高级胆汁酸与胆汁醇两部分。高级胆汁酸部分中有:三羟基蟾蜍甾族胆 ...
分类:    2020-1-3 16:48
蟾酥
《中国药典》:蟾酥 拼音Chán Sū 英文名VENENUM BUFONIS 别名蛤蟆酥、蛤蟆浆、癞蛤蟆酥 来源本品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 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干燥分泌物。多于夏 ...
分类:    2020-1-3 16:46
豉汁
拼音Chǐ Zhī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淡豆豉加入椒、姜、盐等的加工制成品。 制法《纲目》:"用好豉三斗。清麻油熬令烟断,以一升拌豉,蒸过摊冷晒干,拌再蒸,凡二遍。以白盐一斗捣和,以汤淋汁三、四斗,入净釜 ...
分类:    2020-1-3 16:43
豉虫
《中药大辞典》:豉虫 拼音Chǐ Chónɡ 别名豉母虫(《补缺肘后方》)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豉虫科昆虫豉虫的全虫。 原形态体椭圆形,雄虫长约7毫米,雌虫较大。色黑或黄,有光泽。头顶及前胸背皆光滑。上唇多直 ...
分类:    2020-1-3 14:54
豺皮
《中药大辞典》:豺皮 拼音Chái Pí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犬科动物豺的皮。 原形态豺(《诗经》),又名:豺狗(《埤雅》),红狼。 体形似犬,身长1米左右,尾长约30厘米,体重约10余公斤。头宽,颜面部较钝,额 ...
分类:    2020-1-3 14:53
豺皮樟
《全国中草药汇编》:豺皮樟 拼音Chái Pí Zhānɡ 别名大灰木、百叶仔、白柴、香叶子 来源樟科黄肉楠属(六驳属)植物豺皮黄肉楠Actinodaphne chinensis (Blume) Nees,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阴干。 性味辛, ...
分类:    2020-1-3 14:51
豺皮樟根
拼音Chái Pí Zhānɡ Gēn 出处《泉州本草》 来源为樟科植物扬子黄肉楠的根。全年可采。 原形态扬子黄肉楠,又名:白柴、香叶子、剥皮枫、花壳柴、过山香、山肉桂。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6米。树皮灰褐色,块状 ...
分类:    2020-1-3 14:48
豺肉
《中药大辞典》:豺肉 拼音Chái Ròu 出处《食疗本草》 来源为犬科动物豺的肉。 性味甘酸,温。 ①《食疗本草》:"酸。" ②《纲目》:"酸,热,有毒。" ③《医林纂要》:"甘苦酸,温。" 功能主治《医林纂要》:"补 ...
分类:    2020-1-3 14:46
赤地榆
《中药大辞典》:赤地榆 拼音Chì Dì Yú 别名隔山消(《昆明药植调查报告》),紫地榆(《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紫地榆的根。秋末采挖,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 原 ...
分类:    2020-1-3 14:43
赤小豆
《中国药典》:赤小豆 拼音Chì Xiǎo Dòu 英文名SEMEN PHASEOLI 别名赤豆、红小豆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赤小豆Phaseolus calcaratus Roxb. 或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 ...
分类:    2020-1-3 14:40
赤小豆叶
《中药大辞典》:赤小豆叶 拼音Chì Xiǎo Dòu Yè 别名赤小豆藿(《别录》) 出处《别录》 来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叶。 功能主治治小便频数,遗尿。 ①《别录》:"主止小便数,去烦热。" ②《日华子本草》: ...
分类:    2020-1-3 14:39
赤小豆花
《中药大辞典》:赤小豆花 拼音Chì Xiǎo Dòu Huā 别名腐婢(《本经》)。 出处《药性论》 来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花。夏季采取。 性味①《本经》:"味辛,平。" ②《别录》:"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止渴 ...
分类:    2020-1-3 14:38
赤小豆芽
《中药大辞典》:赤小豆芽 拼音Chì Xiǎo Dòu Yá 出处《纲目》 来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种子经水罨发芽而成的豆芽。 功能主治治便血,妊娠胎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入散剂。 复方①治病者脉数,无热,微 ...
分类:    2020-1-3 14:36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