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中药学

木 香
木 香 Mùxiāng(《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菊科植物木香 Aucklandia lappa Decne.的干燥根。原产于印度、缅甸、巴基斯坦,从广州进口,称为广木香。国内云南引种者,名“云木香”。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须根 ...
2020-3-20 10:54
枳 实
枳 实 Zhǐshí(《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的干燥幼果。主产于四川、江西、湖南、湖北、江苏。5~6月间收集自落的果实,除去杂质,自中 ...
2020-3-20 10:43
青 皮
青 皮 Qīngpí(《本草图经》)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主产于福建、浙江。5~6月间收集自落的幼果,晒干,习称“个青皮”;7~8月间采收未成熟的果 ...
2020-3-20 10:34
陈 皮
陈 皮 Chénpí(《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四川、江西。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药材分为“陈皮”和 ...
2020-3-20 10:27
第十五章 理气药
第十五章 理气药 凡以疏理气机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气机失调之气滞、气逆证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称行气药。其中行气力强者,又称为破气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辛苦温而芳香,主归脾、胃、肝、肺经。辛香行散、味 ...
2020-3-20 10:19
第三节 中药的贮藏
第三节 中药的贮藏 中药在运输、贮藏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养护不善,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性质相互作用下,就会逐渐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出现发霉、虫蛀、变色、变味、泛油、风化等现象,直接影响药物的质量与疗效, ...
2020-3-19 11:36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中药的炮制,历史上又称“炮炙”“修治”“修事”,是指中药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 ...
2020-3-19 08:37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 中药炮制的目的大致可以归纳为八个方面。 一、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拣药物,区分等级 一般中药原药材,多附着泥土、夹带沙石及非药用部分和其他异物,必须经过挑拣修治,水洗清洁,才能 ...
2020-3-18 11:38
荜澄茄
荜澄茄 Bìchéngqié(《雷公炮炙论》) 本品为樟科植物山鸡椒Litsea cubeba (Lour.) Pers.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广西、浙江、四川、福建。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本品气芳香,味稍辣而微苦。以粒大、油性 ...
2020-3-18 10:13
第十四章 温里药
第十四章 温里药 凡以温里祛寒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里寒证的药物,称温里药,又名祛寒药。 本类药物味辛而性温热,辛能散、行,温能通,善走脏腑而能温里祛寒,温经止痛,故可用治里寒证,尤以里寒实证为主。即《 ...
2020-3-17 16:37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方法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方法 炮制方法是历代逐步发展和充实起来的。参照前人的记载,根据现代实际炮制经验,炮制方法一般来讲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一、修治 包括纯净、粉碎、切制药材三道工序,为进一步的加工贮存、调 ...
2020-3-17 11:54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苦寒,主入脾、胃、肝、胆经。苦寒则能清泄湿热,故以清利湿热、利胆退黄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湿热黄疸,症见目黄、身黄、小便黄等。临证可根据阳黄、阴黄之湿热、寒湿偏重不同, ...
2020-3-17 11:35
萆 薢 
萆 薢 Bìxiè(《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绵萆薢 Dioscorea septemloba Thunb.、福州薯蓣Dioscorea futschauensis Uline ex R.Kunth、粉背薯蓣Dioscorea hypoglauca Palibin的干燥根茎。前两种称“绵萆薢 ...
2020-3-17 11:32
石 韦
石 韦 Shíwéi(《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Pyrrosia sheareri (Bak.)Ching、石韦Pyrrosialingua(Thunb.)Farwell或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1osa (Christ) Ching的干燥叶。全国大部分地区均 ...
2020-3-17 11:03
第四章 中药的性能
第四章 中药的性能 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致病因素(邪气)作用于人体,引起机体正邪斗争,从而异致阴阳气血偏盛偏衰或脏腑经络机能活动失常的结果。因此,中药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扶正祛邪,消 ...
2020-3-16 11:55

相关分类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