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针灸学

《针灸学》在线阅读
•绪 言 •第一章 经络总论 一、经络的组成和作用二、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三、经络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 •第二章 腧穴总论 一、腧穴的发展、分类和命名 二、腧穴的作用 三、特定穴的意义和特点 四、腧 ...
2020-5-4 15:35
牙痛
牙痛为口腔疾患中常见证状,其发生主要与胃经郁火和肾阴不足有关。治法: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循经远道可左右交叉刺。处方:合谷、颊车、内庭、下关。风火牙痛加外关,风池;阴虚者加太溪、行间。 ...
2020-5-4 15:19
耳鸣、耳聋
治法:取手足少阳经穴为主。实证针用泻法;虚证兼取足少阴经穴。针用补法。处方:翳风、听会、侠溪、中诸。肝胆火盛加太冲、丘墟;外感风邪加外关、合谷;肾虚加肾俞、关元。 ...
2020-5-4 15:18
扭伤
指四肢关节或躯体部的软组织损伤,如皮肤、肌腱、韧带、血管等,而无骨折、脱臼、皮肉破损的损伤证候。主证:主要表现为受伤部肿胀疼痛,关节活动障碍等。治法:以受伤局部取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陈伤留针加灸或用 ...
2020-5-4 15:16
肠痈
即阑尾炎。多由阑尾腔梗阻或细菌感染引起。 治法;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留针20-30分钟。一般每日刺1-2次,重证可每隔4小时针刺1次。处方:足三里、阑尾、曲池、天枢 ... ...
2020-5-4 15:15
胎位不正
指妊娠30周后,胎儿在子宫体内位置不正,常见于经产妇或腹壁松驰的孕妇。产妇本身多无自觉症状,经产科检查后才能确诊。 治法:选至阴穴,以艾条灸两侧至阴穴15-20分钟。每天1-2次,至胎位转正为止。据报道,成功 ...
2020-5-4 15:13
痛经
1实证治法: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酌量用灸。处方:中级、次髎、地机、三阴交。2虚证 治法:取任、督脉,足少阴和足阳明经穴。毫针刺用补法,并灸。 处方:命门、肾俞、关元、足三里、大赫。 ... ...
2020-5-4 15:12
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可由多种病因引起。治法;取足太阳和足少阳胆经穴为主。一般均用泻法,亦可配合灸治或拔罐。处方:肾俞、大肠俞、腰3-5、夹脊、秩边、环跳、殷门、委中、承山、阳陵 ...
2020-5-4 15:10
面瘫
即面神经麻痹。临床以周围性面瘫为多见。治疗:以手足阳明经为主,手足少阳、太阳经为辅,采取局部取穴与循经远取相结合的方法。近取诸穴酌予浅刺、平刺透穴或斜刺。处方:风池、阳白、攒竹、四白、地仓、合俗、太冲 ...
2020-5-4 15:08
痿证
痿证,是指肢体痿弱无力、不能随意活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类病证。治疗:以取阳明经穴为主。上肢多取手阳明,下肢多取足阳明。(参阅中风治法)。属肺热及湿热者,单针不灸用泻法;肝肾阴亏者,针用补法。处方:上肢 ...
2020-5-4 15:06
痹症
1.主证:(1)风寒湿痹,(2)热痹;2.治法:以循径与患部穴为主,亦可采用阿是穴。行痹、热痹用毫针泻法浅刺;痛痹多灸,深刺留针,如疼痛剧烈的可隔姜灸;着痹针灸并施或兼有温针和拔罐等法。 ...
2020-5-4 15:04
头痛
1风袭经络处方:巅顶部:百会、通天、阿是穴、行间,前头部:上星、头维、阿是穴、合谷,后头部:后顶、天柱、阿是穴、昆仑;2肝阳亢逆治法:取足厥阴、少阳经穴为主,用泻法。3气血不足治法:取任、督经穴和背俞穴 ...
2020-5-4 15:01
眩晕
1气血不足治法:以培补脾肾两经为主,用补法、可灸;处方: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2肝阳上亢治法;取肝胆两经为主,针用泻法;处方:风池、肝俞、肾俞、行间、侠溪。3痰湿中阻治法:和中化浊为主,针用泻法;处 ...
2020-5-4 14:55
痫证
痫证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失常的疾病,俗称羊痫风。主证:本病一般多属实证,但反复发作可致正虚。治法:取任脉、督脉为主、佐以豁痰开窍。处方:鸠尾、大椎、腰奇、间使、丰隆。 ...
2020-5-4 14:52
癫狂
1.癫证治法:取背俞穴为主,佐以原、络穴。针用平补平泻法; 处方:心俞、肝俞、脾俞、神门、丰隆。 2.狂证治法:取督脉穴为主,兼清痰火、针用泻法;处方:大椎、风府、水沟、内关、丰隆。 ...
2020-5-4 14:50
123下一页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