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属或类金属中毒(如铅、汞、镉、锰、砷、铟及其无机化合物等)。 (2)有毒气体中毒(如氯气、氮氧化物、氨、光气、二氧化硫、氰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氢、氟化氢、磷化氢等)。 (3)有机溶剂及其他有机物的中毒(如苯及苯系物、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甲醇、甲醛、正己烷、三氯乙烯、汽油、二甲基甲酰胺、丙烯酰胺、环氧乙烷、二氯乙烷及腈类等)。 (4)农药中毒(如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等)。 熟悉以上常见职业性化学中毒的健康危害、靶器官、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原则、救治、康复以及预防。 通过典型职业中毒病案分析,提升职业性化学中毒诊断实践能力。 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诊断能力培训 本大纲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除《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职业性中暑、减压病、高原病、航空病、手臂振动病、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和冻伤外,还包括噪声所致的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中的职业性噪声聋及职业性爆震聋。相关培训应达到以下要求: 了解物理因素的主要类型、特点、健康危害及其影响因素、所致职业病及其预防。 掌握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原则、鉴别诊断、处理原则、诊断分级以及急性健康损害的应急处置。 熟悉相关职业病诊断标准。 (1)职业性噪声聋和职业性爆震聋 了解噪声的定义、分类、常见的噪声作业及噪声的防护知识。 熟悉噪声的主要健康危害、职业接触限值、听觉适应及听觉疲劳。 掌握职业性噪声听力损伤、职业性噪声聋的听力学特征、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及单耳听阈加权值的计算。 掌握职业性噪声聋和职业性爆震聋的诊断步骤、诊断原则、鉴别诊断、诊断分级、处理原则。 (2)职业性中暑 了解高温作业的定义、高热天气作业与高温作业场所、常见容易发生中暑的作业、高温中暑的预防。 了解机体的热应激、热适应。 熟悉高温作业上岗前、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的目标疾病、检查项目、职业禁忌证。 掌握中暑先兆与职业性中暑、中暑的典型临床表现,中暑的分型、诊断原则、鉴别诊断以及处理原则。 (3)职业性手臂振动病 了解手传振动的定义、常见的手传振动作业及其防护知识。 熟悉手传振动的健康危害、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以及特征性检查。 掌握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诊断原则、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分级、治疗及处理原则。 5.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能力培训 掌握放射性核素体内代谢分布规律、放射损伤机理、电离辐射的种类、放射源的类型,器官、组织和细胞的辐射敏感性以及影响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主要因素。 熟悉电离辐射对造血、消化、神经、免疫和内分泌等系统的影响,掌握电离辐射的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躯体效应与遗传效应以及近期效应与远期效应。 掌握13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含放射性白内障、铀及其化合物中毒)的诊断原则、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 熟悉常见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要点和辐射致癌病因概率计算。 6.职业性皮肤病等其他职业病的诊断能力培训 鉴于在职业病诊断实际工作中,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除职业性噪声聋及职业性爆震聋以外的其他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肿瘤及其他职业病的诊断主要是对疾病的归因认定,本大纲将以上类别职业病的知识点归类整合为“职业性皮肤病等其他职业病的诊断能力培训”。相关培训应达到以下要求: 熟悉包含的具体职业病。 了解职业流行病学在职业病诊断中的意义。 掌握《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 总则》、每种职业病的诊断原则、诊断依据及处理原则,疾病和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之间因果关系判定的原则。 7.职业健康检查主检医师能力培训 在职业病诊断医师培训的基础上,职业健康检查主检医师还应进一步组织培训,并达到如下要求: 掌握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健康检查的概念和作用,以及职业健康检查的分类。 掌握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必检项目、检查周期、检查内容及要求。 掌握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疑似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及其他异常情况的判定及处理。 了解职业健康监护选检项目及其意义。 掌握职业健康检查总结报告、个体结论报告的主要内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和用人单位在职业健康检查中的结果告知和信息报告义务,以及职业健康检查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管理要求。 对于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能力培训,还应了解放射工作人员的定义,熟悉不应(或不宜)从事放射工作的健康和其他有关条件,掌握放射工作人员在岗期间健康检查的重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及监护规范》中的检查项目以及放射工作的适任性意见。 七、培训组织 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依据《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和本大纲,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行政区域的职业病诊断医师培训考核办法并组织实施,通过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可作为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颁发职业病诊断资格证书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