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享瑾美 于 2021-9-24 20:19 编辑
经典俗语“老泄残精,人穷寿尽;少食壮火,自取其祸”揭示老祖宗的养生智慧
人生在世,衣食住行两件事,看似简单的生活琐事,却不是所有人都做“合格”的,而这些日常琐事往往影响到未来的健康。虽然人们对心理健康和身体亚健康有了全面的了解,但能做到或坚持实际行动的人却寥寥无几。
从科学的角度看,28天可以养成习惯,每天的家务事和环境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变化,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生活方式,性情也“根深蒂固”,但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有好的习惯,还在不知不觉中挥霍自己的身体。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古人的一句警句:“老泄残精,人穷寿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它揭示了什么样的智慧?
相信很多朋友会把“精”字理解为人体的“精液”,“穷”字是“穷尽”,这种理解也是正确的。它提醒人们在一定年龄段控制自己的生理欲望,过度消费会缩短自己的寿命。这些都是可以理解并能做到的基本养生措施,但其深层含义和最重要的内容往往被忽视。
古人注重天人相应的养生方法,把精、气、神作为人体的三大要素。根据《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的理论,“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这就解释了“精”、“气”与“神”的关系。
“精”是指维持生命连续性的物质基础;“气”是老天之祖气、水谷精气和吸入的大气相结合而形成的动力;“气”是指一切意识、知觉和思维活动。
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移精变气”的含义:即要将“精”化为“气”,就需要“神”的指引。三者缺一不可,“精”与“神”是产生“气”的动力。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累了就会说“没精神头儿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新陈代谢越来越慢,精、气、神之间的“沟通”也形成了一道“屏障”。此时,有必要对三者之间的“沟通障碍”进行调整和完善,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如果任由自己的身体“松”下去,一些疾病就会纠缠在身体里。
因此,“老去残精,穷而长寿”的深层含义是指人的精神和精力。过度消耗自己的精神和精力会使自己的生命走到尽头。
在现代,许多上了年纪的人不关心自己的身体。他们熬夜,酗酒等等。人为地耗损了精神和精力。年轻人仍有恢复的资本。然而,老年人已经没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身体恢复机制,这只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健康。
还有一些老人总是想着自己的生活,这就是所谓的“操心的命”。过度思考也是“老泄残精”的表现。最后,这种病是由心引起的,久病难医。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也不断验证着这句话的真谛。
“老泄精残,人穷寿尽”已经说出了天人相应的养生术,其后半句更为经典,“少食壮火,自取其祸”,处处透露着老祖宗的智慧。
“少”这个词在这里的意思是“年轻,年少”。先人告诫年轻人不要吃滋补食物,否则会把“祸”埋在自己的身体里,这里的“祸”字是指“病”。
前段时间,网上有个笑话,说90后开始用温水杯泡枸杞。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笑话。适当的保健有利于健康。而且枸杞是温补药。不吃太多对身体有好处,但补药过多会使年轻人起到相反的作用。
年轻人如果吃人参、鹿茸这样的补品,会打破原有的平衡状态,会出现阳盛火旺,轻则流鼻血,重则伤脏腑。
任何养生法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过量大补会欲速则不达,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这与中医“虚不受补”一样。因此,重病康复的人也不建议做大补。先人的智慧早已警醒,但仍有不少人不知道其利害关系。
“老泄残精,人穷寿尽;少食壮火,自取其祸”,前者提醒老年人,虽然身体机能会衰退,但精神不会,要学会控制和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后者是告诫年轻人要了解身体的发展规律,不要盲目补充,否则对身体有害无益。
老祖宗的话不过简简单单数十个字,却讲的字字在理,果然祖宗的智慧'诚不欺我'。(婠婠妈说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