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5|回复: 4

[寓医深长] 刘禹锡:多才且多病,诗豪成良医

[复制链接]

8

主题

24

回帖

72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72
发表于 2023-8-12 10: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禹锡是中唐诗人,作诗风格豪迈,“其锋森然,少敢当者”,被有“诗魔”之称的好友白居易誉为“诗豪”。其实,“诗豪”刘禹锡还有另一重身份,就是良医。  
  
  1 自幼多病,遍览医书

  刘禹锡是唐代诗人,作诗风格豪迈,“其锋森然,少敢当者”,被好友白居易誉为“诗豪”。

  “诗豪”刘禹锡还有另一重身份,就是良医。

  说起来,人们可能不信。刘禹锡久病成医,医术相当不错,还著有医书《传信方》流传后世。

  自幼多病的刘禹锡是洛阳人,字梦得。公元772年,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之家,因身体羸弱,从小饱受“针烙灌饵”之苦。年纪稍长,他在攻读诗书之余,深感医学知识的重要,便开始拜访名医,并遍览《本草》《素问》《小品方》等医学著作。

  熟读医书之后,刘禹锡又“学切脉,以探表候”,并收集各种医方,学着炮制药材。他的医术达到了什么程度?用他的话说,就是“其术足以自卫”,自己和家人生病,不用再去找医生了。不仅如此,他还为别人治病,且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疾辄良已”,有医到病除的效果。

  公元793年,22岁的刘禹锡进士及第,两年后担任太子校书。他被赞为“有宰相之才”,仕途却并不顺利。多年后,他在扬州初逢白居易,便以一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总结了自己半生被贬的经历。

  公元805年,刘禹锡和好友柳宗元一起,参与了王叔文主导的“永贞革新”。这次政治革新以失败收场,二人均遭贬谪。10年后,刘禹锡被召回朝廷,即将得到重用,可是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有讥讽满朝文武之意,再次被贬,到岭南当了连州(在今广东清远)刺史。

  当时的连州偏僻、荒凉,百姓十分贫苦。有一年,这里疾病流行,刘禹锡忧心如焚。他向广西柳州的柳宗元等人求助,柳宗元把自己收集的药方寄来,一试果然有效。

  百姓摆脱了疾病困扰,生活恢复正常。刘禹锡看着眼前的药方,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编撰一部医书,造福更多的人。
1.png


  2 撰《传信方》,治病救人

  刘禹锡编撰的医书,就是《传信方》。

  《谷梁传》中说:“《春秋》之义,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刘禹锡为医书取名“传信”,意思就是所录之方均经过检验,确认有效。为证明这一点,他在收录药方时,“多以医论当前,后附以验案”。一个个真实的案例,也增强了医书的可读性。

  比如,用芦荟治湿癣,是他少年时在楚州(今江苏淮安)学到的。《传信方》中说:“予少年曾患癣,初在颈项间,后延上左耳,遂成湿疮浸淫。用斑蝥、狗胆、桃根诸药,徒令蛰,其疮转盛。偶于楚州,卖药人教用芦荟一两,炙甘草半两,研末,先以温浆水洗癣,拭净敷之,立干便瘥,真神奇也。”

  刘禹锡患湿癣久治不愈,偶尔从楚州的卖药人处得了一个偏方,用后竟不再复发,确实神奇。这一类的药方,他在书中收集了50多个,包括用大蓝汁(板蓝根)加雄黄、麝香治蜘蛛咬伤,用大豆、生姜治腹胀等,药材易得,用法也比较简单。

  得知刘禹锡要编医书,公元817年,柳宗元为他提供了一个治霍乱盐汤方,次年又送来治疮方和治脚气方。这些都是柳宗元亲自检验过的方子,刘禹锡欣然接受,把它们收入了《传信方》。

  这部医书所收的方子,为什么强调经过检验?刘禹锡在他的《鉴药》一文中给出了解释。他说自己有一次生病,吃东西不知其味,血气也不通畅,身上火烧火燎地难受,只得求医。医生诊断后让他服药,并告诉他病一好就停药,千万不能多服。

  结果,刘禹锡没遵医嘱,吃了大亏。他服药后,感觉“腿能轻,痹能和,涉旬而奇痒绝焉”。为巩固疗效,他又多服了几天,不料导致药物中毒,浑身直冒虚汗。医生赶来后,让他服下解毒的药,这才化险为夷。

  《传信方》成书之后,刘禹锡又提出自己的医学主张,就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他认为,很多人平时不读医书,一生病就大把花钱治病,倘若遇到庸医,丢了性命才是最悲哀的事。

  3 “刘白”相聚,同居洛城

  医书编成的时候,刘禹锡不到50岁,还在连州任上。后来,他又到和州等地任职,直到公元826年才被朝廷召回。

  这一年,刘禹锡已经55岁。回京途中,他在扬州遇到了同为55岁的白居易,两个人一见如故,遂成莫逆之交。此后两年时间,他们互相赠答的诗就写了100多首,白居易称刘禹锡为“诗豪”。

  更巧的是,白居易晚年以太子宾客的身份分司东都,长居洛阳。刘禹锡65岁时,也得到了同样的美差。一对老友在洛阳相聚,时常诗酒唱和,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在《赠梦得》一诗中,白居易描述了他们结伴游玩的美好时光:“年颜老少与君同,眼未全昏耳未聋。放醉卧为春日伴,趁欢行入少年丛。寻花借马烦川守,弄水偷船恼令公。闻道洛城人尽怪,呼为刘白二狂翁。”

  如果不是眼疾困扰,“刘白”二人还能玩出更多的花样,可是他们毕竟老了,视力一天不如一天。白居易在《咏老赠梦得》中说:“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刘禹锡也在《酬乐天咏老见示》中说:“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为治疗眼疾,白居易一边服用决明丸,一边担心药物无效,有意尝试金篦术。金篦术是古印度治疗白内障的方法,就是用金针刮拨眼膜,使眼睛复明。刘禹锡早就接触了这种医术,有一首《赠眼医婆罗门僧》诗是这样写的:“三秋伤望眼,终日哭途穷。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

  幸运的是,白居易和刘禹锡的眼疾通过治疗,都得到了控制。他们互相鼓励,在洛阳安享晚年,久病成医的刘禹锡还分享了自己的心得:“生疾不必太忧心,三治七养谨而慎。”

  公元842年,刘禹锡去世,终年71岁。白居易写诗悼亡,称:“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4年后,他也驾鹤西去,从此人间再无“刘白”。

  刘禹锡留下的《传信方》受到历代医家推崇,在朝鲜、日本等国也广为流传。可惜元代之后,此书逐渐散佚。

  不过,刘禹锡的心血并未白费。他收录的实用药方中,有一部分被其他医学典籍引用,并因此保存下来,造福后人。

2

主题

5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2024-10-24 13: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禹锡的医疗思想
——“古代文学与医学”之二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世称“刘宾客”“刘尚书”。早年与柳宗元交谊深厚,并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频繁,又有“刘白”之称。除了众所周知的政治家、文学家身份,刘禹锡还精通方药,深谙医理,并编纂《传信方》一书传世。长期的医书学习和多年的医疗实践,使刘禹锡在医疗和养生方面形成了自己极为独特的见解。

  开成元年(836)至会昌二年(842)刘禹锡在洛阳期间作诗《闲坐忆乐天以诗问酒熟未》:案头开缥帙,肘后检青囊。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减书存眼力,省事养心王。君酒何时熟?相携入醉乡。“肘后检青囊”中的“肘后”本义是指《肘后方》,即晋葛洪所撰医书《肘后备急方》,意谓卷帙不多,可以悬于肘后,后因借以泛指随身携带的丹方。“青囊”是古代医家存放医书的布袋。古代术数家盛书和卜具之囊,也借指卜筮之术。刘禹锡在诗中说自己案头、身边总有医书相伴。阅遍医书,发现这世上应该没有什么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方术,只有养生之道。诗中提到的“方”与“理”,涉及医疗与养生的两个层面,而“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则不仅体现了刘禹锡的医疗观念,更蕴含着他对生命和人生的基本态度。

  “应无治老方”

  对于长生不老的渴望和神仙之术的向往,是中国古代上至帝王下至黎庶永恒的梦想。秦皇汉武凭借奇功伟业彪炳千秋,存世时几被奉为神明,但因迷信方士寻仙求药,死后终成笑柄贻笑大方。汉乐府中就曾经发出“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驱车上东门》)的感慨,但是这并未能阻断人类对于长生不老之术的渴望。与刘禹锡同时代的很多人,上至皇帝,下至同僚,都沉迷于金石之说,炼丹之术。宪宗颇迷神仙之说,因服食丹药,变得脾气暴躁,性情无常,最终未能得以善终。穆宗亦因食用药石,毒发身亡。至于朝官同僚,炼丹服药更是盛行之风。韩愈在《故太学博士李君墓志铭》中写道:“余不知服食说自何世起,杀人不可计,而世慕尚之益至。”在文中列举了自己亲眼看到,亲自与之交往的因服金丹而死的七个人,如工部尚书归登,刑部尚书李逊,刑部侍郎李建、襄阳节度使工部尚书孟简等人,不仅描述了他们因服药而导致身体上承受的巨大病痛,而且写到有的人临死之前方才悔悟“我为药误”。韩愈感慨:“蕲不死,乃速得死,谓之智,可不可也?”言虽至此,但韩愈本人亦未免其俗。白居易《思旧》诗中写道:退之服硫黄,一病讫不痊。微之炼秋石,未老身溘然。杜子得丹诀,终日断腥膻。崔君夸药力,经冬不衣绵。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唯予不服食,老命反迟延。除了韩愈,元稹、杜元颍、崔玄亮也皆有炼丹服药之好,四人并未因此长寿延年,反而都在壮年之时去世。白居易虽然在诗中自得“唯予不服食,老命反迟延”,但其实他本人也是炼丹吃药的。许是烧药不得其法,反而因此幸免于难。在《烧药不成命酒独醉》一诗中,白居易言:白发逢秋王,丹砂见火空。不能留姹女,争免作衰翁?一众高官文士之中,真正能对炼丹吃药这件事保持清醒头脑且身体力行的人是刘禹锡。他不仅自己没有迷信长生之术,而且委婉劝说白居易“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闲坐忆乐天以诗问酒熟未》)。白居易没有痴迷于炼丹烧药之中不能自拔,也许有禹锡劝诫之功。刘禹锡的这种思想由来已久。观其诗文,他极少表达对于现实世界之外,特别是对仙界的怀想与渴望。元和三年(808)春,时为朗州刺史的刘禹锡游至桃源。写下《游桃源一百韵》。与很多作家把桃源作为仙境进行描写不同的是,在这首诗中,刘禹锡写道,“列仙徒有名,世人非目击”。这种表述是刘禹锡对于神仙一事的基本态度,这种态度在其一生中没有改变。

  “唯有达生理”

  “达生”一语,出自《庄子·达生》篇:“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意思是说,对生命通达的人,不会去追求对生命没有帮助的事,对命运通透的人,也不会徒劳于命运中无可奈何之事。在刘禹锡看来,沉迷于金石之术的神仙之说,追求长生不老就是“生之所无以为”“知之所无奈何”之事,是有违达生之理的。那么,怎样才是“达生”“达命”呢?刘禹锡在夔州期间,曾写下《因论》七篇。其中在《述病》这篇文章中,刘禹锡通过与仆人之间患病及治疗经历的对比,发现平时因为兀然无知而诸事不擅的仆人,现在却恰巧因为兀然无知而很快痊愈。从医疗角度来看,同样的病症,同样的治疗手段却因为个体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疗效。究其原因所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病人对于疾病的态度。如果病人能不执着于病症本身,而是能尽量顺其自然,不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这会有利于身体的康复。反之如果不能“谨于摄卫”,甚至“卫之乖方”,该睡觉的时候还在劳作,该休息的时候还在活动,病了不懂得静养,心神不宁,对健康的恢复只能是有害无益。《述病》中的仆人与《庄子·达生》篇中的醉者如出一辙: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是故物而不慴。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于天乎?当死生惊惧不能进入人的思绪,外物也就不会对人形成困扰乃至造成伤害。《述病》中的“以兀然而贤我远甚”的仆人,也就是《庄子》里的“醉者”。德全如醉,顺乎天道自然,也就能避害全生。这也是刘禹锡在《闲坐忆乐天以诗问酒熟未》一诗中所说“省事养心王”的达生之理。一方面身体出了问题,就要注意保养。知道眼睛不太好,就要节省眼力,减少看书的时间;另一方面要修炼心性,所谓“心王”,是佛教语,指法相宗所立五位法中的心法,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亦泛指心。意思是要洞明世事,清心寡欲。清心便可养心,也就达到了养生和健康的目的。

  “方”与“理”

  “方”为对症下药,医其表,疗其标,可治病。“理”乃安时处顺,达其里,固其本,为养生。一般的疾病可以通过不同的治疗手段来实现医治的目的,这是技术,是方法。然而,如果希图增寿延年,寄希望于方术,在刘禹锡看来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就需要通达性命之理。刘禹锡少时多病,从其诗文来看,成年后他的身体状况也一直不是很好。在朗州期间有诗“寂寂重寂寂,病夫卧秋斋”(《卧病闻常山旋师策勋宥过王泽大洽因寄李六侍御》),“世情闲尽见,药性病多谙”(《偶作二首》)。在和州期间写下“犹期谢病后,共乐桑榆年”(《奉酬湖州崔郎中见寄五韵》)。晚年在洛阳更是疾病缠身,写下“空斋寂寂不生尘,药物方书绕病身”(《秋斋独坐寄乐天兼呈吴方之大夫》),“身是芭蕉喻,行须筇竹扶。医王有妙药,能乞一丸无?”(《病中三禅客见问因以谢之》)等诗句。开成元年(836),刘禹锡以足疾辞同州刺史改宾客分司。除了足疾,刘禹锡还患有眼疾。刘禹锡17岁开始学医:得《小品方》,于群方为最古。又得《药对》,知《本草》之所自出。考《素问》,识荣卫、经络、百骸、九窍之相成。(《答道州薛侍郎论方书书》)他不仅熟读医书,精通药石,也学习切脉等中医实践。除了理论上的学习,也会亲自实践,以所学医治自己及家人。尔来垂三十年,其术足以自卫。或行乎门内,疾辄良已。家之婴儿未尝诣医门求治者。(《答道州薛侍郎论方书书》)刘禹锡在诗中所言“药物方书绕病身”,也证实了他在给薛景晦书信中所说的“其术足以自卫”“行乎门内”之言非虚。但有些疾病是刘禹锡力不能及的,只能求助专业医者。《赠眼医婆罗门僧》诗云:三秋伤望眼,终日泣途穷。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

  从诗中所写来看,刘禹锡至迟在中年就有了眼疾,不仅视力下降,看不清东西,而且看朱成碧,怕光怕风。诗题中的眼医婆罗门僧,是指印度僧人,他所使用的治疗工具“金篦”,也被称作“金鎞”。这是一种古代治疗眼疾的工具,形如箭头,主要被用来刮眼膜。诗末句“如何为发蒙”,所谓“发蒙”,即使盲人眼睛复明之意。《涅槃经》卷八:“盲人为治目故造诣良医,是时良医即以金錍决其眼膜。”据说金篦之术可以使盲人复明。开成二年(837)冬天,刘禹锡作诗《裴侍郎大尹雪中遗酒一壶兼示喜眼疾初平一绝有闲行把酒之句斐然仰酬》,其中有句“卷尽轻云月更明,金篦不用且闲行”。刘禹锡眼疾初愈,所以说“金篦不用”。可见,婆罗门僧的金篦之术应该是有效的。

  对于疾病积极治疗,然于长生之术,却无心追求。刘禹锡对“治老方”与“达生理”的认识可以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个性使然。白居易赞“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刘白唱和集解》)。所谓“豪”者,一见于诗,一见于人。前者意为禹锡诗风豪壮,气势雄健。后者意为诗人个性豪迈,遇事通达。旷达的个性使得诗人面对困境能积极面对,不致自怜自伤。同因“永贞革新”事件被贬至远郡,柳宗元沉浸在“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中无法自拔,终以病死柳州结束人生,47岁黯然逝去;而刘禹锡则能以豁达的态度积极面对人生,最后得以重返东都,乐享晚年,享年71岁,这在那个年代已是高寿。

  二是个人见识。刘禹锡既是政治革新的积极参与者,又是具有哲学思想的学者型诗人,对自然历史人事所秉持之观念超过同时代的诸多文士。从其诗文来看,他于历史兴衰,人事更替具有极为通达之见地。《天论》中“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的哲学见解也贯穿其言行之中。然有唐一代,如韩愈、白居易等无不是饱读诗书,见识非凡之人,禹锡所以在此问题上见解超俗,迥异众人,主要因为下述第三点。

  三是个人学养。此处学养专指刘禹锡在医学领域的造诣。刘禹锡本人有过数十年的学医经历,所编纂《传信方》一书乃是唐代中医方剂类著作,在当时及后世都有较为广泛的影响。编纂《传信方》极其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信”。所谓“信”,是指书中所编写之药方全部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真实有效的。换言之,如果没有医学实践,没有经过验证,就不会收录入书。这种科学的态度和实践精神,也决定了刘禹锡对于医学方术,也就是“方”的作用范围和作用效果有很明确的认识。炼丹吃药,长生不老的神仙方术不管从历史来看,还是从现实来看,都只有失败的教训,而没有成功的经验,当然就只能算作虚无之说,而非可信之理。“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这是刘禹锡对待生命和人生的基本态度。他深谙医理,注重养生。了解药性,精通医术,身体有病会积极治疗,但不会不切实际妄求长生,违背自然规律。用“方”治病,用“理”养命。“方”“理”并用,才可全生。(《 博览群书 》( 2020年12月01日)   作者:孙丽 青岛大学文学院讲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3

回帖

2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发表于 2024-10-31 12: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禹锡精通中医中药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彭城人(今江苏徐州),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然而,或许是在诗词文学方面太过出名,因此隐藏了他在中医中药方面的修为。

初读他的诗句:“生疾不必太忧心,三治七养谨而慎”。着实大吃一惊。刘禹锡对医病疗疾之道竟阐述得如此深刻。史书记载,刘禹锡自幼体弱多病,深感医药学对健体强身,济世救人的重要性。

于是,他从当地名医的家中,借来《素问》、《药对》、《小品方》等医药学的典籍伏案攻读,知经络、识营卫、辨药性。经过30多年的研读和临证,刘禹锡的医术日益高超,不仅“其术足以自卫”,而且族人门生有疾,他处方用药后,服之辄愈。

公元818年,刘禹锡汇集个人用于各种疾病治疗的效验方剂,编成了《传信方》两卷,刊行于世。《传信方》当时不仅在国内受到普遍重视,而且在国外广泛流传,如日本的《医心方》、朝鲜的《东医宝鉴》,都收录了《传信方》中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遗憾的是,《传信方》自元代以后即逐渐散失。现存《传信方集释》本,系今人从古方书中辑录而成,共计45个方剂。

据载,刘禹锡在他的医著《传信方》的《鉴药》一文中指出:“苟循往以御变,眯于节宜,奚独吾侪小人理身之弊而已”。意思是说如果因循守旧,不分清药物性能与病症是否相符合而乱投药,不仅会对人的机体健康不利,同样在其他方面也是行不通的。


在治疗上,他主张博采众方,不断创新,针对具体病症灵活运用,刘禹锡还注重临床实践,深入群众,拜能者为师,大胆采用民间验方。例如用芦荟治疗湿癣,是他少年时代从楚州卖药摊上学到的。

《传信方》云:“予少年曾患癣,初在颈项间,后延上左耳,遂成湿疮浸淫。用斑蝥、狗胆、桃根诸药,徒令蛰,其疮转盛。偶于楚州,卖药人教用芦荟一两,炙甘草半两,研末,先以温浆水洗癣,拭净敷之,立干便瘥,真神奇也”。

此外,刘禹锡还强调“一物足了病者”之单验方治病,重视群众防治疾病的经验,他的《传信方》搜集方剂几十个,大多来源于民间验方,或者是经过亲身检验的常用良方。刘禹锡善于总结前人经验良方,把他们的良方“亦记其事”后,又亲自用于临床验证。


另外,在刘禹锡的诗文中,有不少与医药学相关的篇章。《刘宾客文集》卷六有《鉴药》一文,写他“闲居,有负薪之忧,食精良弗知其旨。血气交沴,炀然焚如”。求治于某医家。医生切脉观色后,出药一丸,告诉他中病即止,不可多服。用药后,刘禹锡自觉“腿能轻,痹能和,涉旬而奇痒绝焉”。可他没有遵从医嘱停服药物,而是贪图疗效过量服用半旬,致使“厥毒果肆,涔涔周体”。

于是,忙请来那位医家,经用解毒和气的药物后才化险为夷。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用药必须剂量适中。若超过了一定的份量,便会适得其反,不但不能治好病,还会使病情恶化。从而告诫人们,处理事情必须掌握分寸,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如果超过了适当的分寸,事情就会发生变化,好事可能也会变成坏事。

而在全唐诗中,还收录了刘禹锡的一首《赠眼医婆罗门僧》诗:三秋伤望眼,终日哭途穷。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刘禹锡用此诗赠来自印度的眼科医僧,也可见当时中外医学交流情况。


千古吟诵的名篇《陋室铭》,正是抒发了他“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的高风亮节和虽清贫却不坠青云之志的品格,心理学家们把其推荐为淡泊明志、平衡心理的良药。这也难怪刘禹锡在那个年代能活到70岁的高龄了。而精通中医中药,也是他能够高寿的主要原因。(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回帖

2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2
发表于 2024-10-31 20: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服不服?大诗人刘禹锡其实是个医学家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些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都是出自唐代大诗人、大文学家刘禹锡的生花妙笔之下。

(一)仕途失意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进士刘溆妻子卢氏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刘禹锡,字梦得。刘溆乃科举进士出身,显卢氏也是名门望族的大家闺秀。未来的大诗人刘禹锡,从小便生活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之中。

贞元九年(793年),刘禹锡参加科举考试,进士及第。两年后,刘禹锡又应吏部取士科的考试合格,被委任为太子校书。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刘禹锡、柳宗元等参与的“永贞革新”失败,刘禹锡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后因诗获罪,又被贬为连州(今广东清远)刺史。

(二)自幼学医

唐代连州属于极为偏僻荒芜之地,交通闭塞、物质匮乏、文教不昌……最让连州刺史刘禹锡心酸的是,当地民贫、缺医、少药。普通老百姓,甚至是官府的衙役、小吏生病之后都只能拖着、熬着。

刘禹锡因“少多病”,饱受“针烙灌饵”的折磨。稍微长大一点之后,见同伴少年的健硕又让他自惭形愧。于是便“遂从世医号富于术者”借阅医书自学。他曾遍览《本草》、《药对》、《素问》、《小品方》等医书。他还“学切脉,以探表候”,并收集各种医方、药方和炮制药材的方法。刘禹锡经常对朋友炫耀说“其术足以自卫”,“家之婴儿未尝诣医门求治者”,“于药石不为懵矣”……据文献记载,刘禹锡的医术甚至达到了“行乎门内,疾辄良已”的水平。

恰好在此时,与刘禹锡一起被贬的道州(今湖南道县)刺史薛景晦送来自己所编纂的《古今集验方》。刘禹锡随后便作《答道州薛郎中论方书书》,以书信的方式与薛景晦就该书中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三)编纂医书

“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刘禹锡在政治上受到打击,被贬到连州基层之后,见到了连州百姓无医可寻、无药可用的困难情况。他随即决定,自己要编纂一部治疗效果好、价钱便宜并且药材容易获取的医方、药方合集,以供百姓们随时使用。而编纂医书,刘禹锡是有原则的。

首先,方子必须要实践证明确实有效。

刘禹锡的好朋友柳宗元听说他要编纂医书,立即于元和十一年(817年)送来一方谓之曰《治霍乱盐汤方》。次年元月和二月又分别送来《治疗疮方》和《治脚气方》。柳宗元送来的三道药方都是他本人亲自使用过,并且疗效显著的方子。因此,刘禹锡将其收录于自己的医书之中。

在《治久痢方》中刘禹锡记载,自己“曾苦赤白下,诸药服遍,久不差,转为白脓”。所谓久痢,是指痢疾日久不愈,又称“迁延痢”。正在他郁闷之际,令狐将军(注一)告诉他一个方子曰“用呵梨勒(注二)三枚,上好者,两枚炮取皮,一枚生取皮,同末之,以沸浆水一两合服之。若空水痢,加一钱七甘草末……”刘禹锡自己使用之后,其结果是“皆效”。于是,他自然也把这个自己使用后有效的方子收录进了医书。

其次,方子必须要简便易于操作。如《治夏秋之交露坐夜久腹内痞如群石在腹中痛者方》,只需“大豆半升、生姜八分,上以水二升,煎取一升以下,顿服,其坚痞立散。”

同时,方子所需之药材要尽量便宜。刘禹锡在收录同事李亚的《李亚治一切咳及上气者方》中不但亲眼见其方“其效如神”,并且使用的干姜、皂角、桂心(注三)都是农村常见之物,一般家庭皆能寻获,无需另外花钱购买。

(四)医学理念

元和十三年(819年),刘禹锡本着“医拯道贵广”的精神,将自己收集到的民间验方、朋友推荐赠送的方子以及从古代医书中引用的方子,经过验证有效后汇集五十余方编纂成书,取名《传信方》。传信典出《春秋》乃是“信以传信”之意。取这个书名,刘禹锡意思是说他是把自己经过验证有效的方子再告诉给大家。

《传信方》成书之后,刘禹锡又在《传信方述》中说“以弥病于未然为先,而攻治为后”,来阐明自己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医学观念。

大和五年(831年),刘禹锡终是受到排挤被又被外放苏州刺史。后迁任汝州刺史、同州刺史。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在洛阳病逝。

在那个“医业既贱,则缙绅文学思古之士,往往鄙夷不屑”的时代,以诗、文著称于世的刘禹锡能够做到这一点,尤其难能可贵。当然,他也对自己学医、写医书的做法给出了解释“世人居平不读一方,病则委千金于庸夫之手,至于甚殆”。意思是,大家平常多不读医学著作,一旦患了疾病便只能花费大把银子去看病,倘若运气不好遇到个庸医,最后就只能一命呜呼。

(五)体例创新

《传信方》记载的方子基本都是治疗当时比较常见的病症,如脚气、痢疾、霍乱等。虽然仅只有50余方,但却涵盖了内、外、妇、儿、口腔、眼科等多科,涉及病种13个。其中内科杂病方药12个,五官科疾病方药32个,外科疾病方药4个,预防养生方药5个,其他怪病方药1个。

然而,《传信方》写成之后如何才能让普通老百姓读得懂,并且能够相信其中所记载药方的疗效,这不仅是刘禹锡也是古代文人编纂医书,都会遇到的一大问题。不过,大才子刘禹锡在编纂医书之前便已经考虑到了这个情况。于是,他在编纂《传信方》时采取了一种比较新颖的体例。那就是“多以医论当前,后附以验案”。以后附的实际案例来佐证其前面的药方效果。

(六)影响深远

由于《传信方》里面的药方具有有效、价廉、易得这些特点,因此深受穷苦百姓的欢迎。

从古至今《传信方》都备受历代医家推崇,宋代著名的《图经》、《证类本草》以及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医籍都引用过此书中的药方。但可惜的是,《传信方》从元代之后便以亡佚,但散见于其它医学典籍之中。现在我们能看到的《传信方集释》是后人辑佚而成之作。

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贬谪生涯凡二十余年。但他“穷则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不但在宦海沉浮中写出了无数旷世之作,更是为地方百姓留下了《传信方》这样非常实用的医书。
3.png

2012年底,刘禹锡铜像在连州市刘禹锡纪念馆前揭幕(连州资讯网)


---------------------------------------------------------

注一:令狐将军即为令狐楚(866-837),唐代文学家,华州刺史,河阳怀节度使。
注二:呵梨勒为出产在波斯的一种药材。《太平广记》卷414《本草》:“高仙芝伐大食,得呵梨勒,长五六寸。”
注三:桂心是肉桂中的一种,系去掉外层粗皮的桂圆干。(个人图书馆 lvlin6000  启疾光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0

回帖

2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发表于 2024-11-1 12: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想看我哭,我一定笑得更灿烂
——刘禹锡不为人知的医面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寻求的道路,无外乎“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而许多文人本身就是良医。刘禹锡便是如此,他的诗歌作品也延续了中国积极心理学方面的精髓。

       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书法家,被后世人尊称为“诗豪”,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以论说文成就最大,论文范围包括哲学、政治、医学、书法、书仪等。其文学成就掩盖了现代人对他在医学造诣上的了解。

       刘禹锡自幼体弱多病,经常服药,对医药颇有研究(见《答道州薛郎中论方书》:“愚少多病,犹省为童儿时,夙具襦袴,保姆抱之以如医巫家。针烙灌饵,咺然啼号。”)。

       刘禹锡终年七十一岁。他打小就有学医的愿望,深感医学对健体强身、济世救人的重要,研读了大量医学典籍(见《论方书》:“从世医号富于术者,借其书伏读之,得《小品方》,于群方为最古;又得《药对》,知本草之所自;考《素问》识荣卫经络百骸九窍之相成;学切脉以探表候”)。

        广泛临床实践后,刘的医术日益高超,不仅“其术足以自卫”,而且族人门生看病都不用出门,他开的方服之辄愈(“行乎门内,疾辄良已,家之婴儿,未尝诣医门求治。”)

        21岁中进士,随后三科登第,官至监察御史。早年如天之骄子,仕途坦荡,之后却被贬长达二十三年,饱尝人间疾苦。

        中年时著《传信方》,收录临床验方价值较高,备受历代医家推崇。宋代著名的《图经》、《证类本草》及明代的《本草纲目》等医籍都引用过此书,在国外也广泛流传,如日本的《医心方》、朝鲜的《东医宝鉴》都收录该书中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   

        这其中就记载有刘禹锡同科进士好友——柳宗元寄来的平日收集的一些秘、验良方,如“治霍乱盐汤方”等,刘称其为“柳柳洲救死三方”。

        由于唐代前后曾多次编修《本草》,刘禹锡亦被诏而参与编修《本草经方》一书,由于历史原因,《传信方》、《本草经方》二书早已散佚(从明《永乐大典》医药部分收载来看,“燕麦,状如鹊麦,夏种秋熟。刘禹锡所谓兔葵燕麦者是也。”载刘禹锡《嘉话录》言:“诸葛武侯行军所止,必令兵士皆种蔓菁。云有六利……故蜀人呼蔓菁为诸葛菜”等等)。

        刘禹锡在医学上强调“一物足了病者”之单验方治病,强调“生疾不必太忧心,三治七养谨而慎”,重视百姓预防、治疗疾病的经验,反对因循守旧,不分药性能否与病症相符而乱投药——“苟循往以御变,眯于节宜,奚独吾侪小人理身之弊而已。”

        在我看来,刘禹锡带给后世的启示,还在于心理学上的一种百折不挠的乐观主义精神。成语“前度刘郎”的一个典故,就与他有关。

        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革新活动被贬至穷山恶水、巫风盛行的罪臣流放地——郎州(今湘西),常受当地官员欺侮。贬谪第八年患难与共的妻子因病去世,当时他们最小的孩子还是嗷嗷待哺的婴儿。贬谪第九年仍遥遥不知归期,“长沙之悲,三倍其时……山增昔容,水改故坊……”(《谪九年赋》)。

        可是他偏不绝望,一反伤春悲秋的诗人职业病常态,创作《秋词》赞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而《陋室铭》亦是当时所著,“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九年之后,被朝廷"以恩召还",欣喜过望、渴望一展抱负的刘禹锡回到长安,可是左等右等等不到朝廷诏令。徘徊之中闷闷不乐,写下《玄都观桃花》一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以桃花隐喻暂时得势的奸佞小人——你们都是在我被贬之后才得势喧哗、耀武扬威。这首诗再度激怒朝中新贵,刘禹锡二次遭贬,这一贬就是十四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流落岭南,此后辗转多地,到处支边。常人遭此打击,很可能就此一蹶不振,白居易也为他作诗感叹:“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然而刘禹锡此时彻底展现出威武不屈的诗豪本色:“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一叶沉舟挡不住千帆竞发的洪流,一木之病压不住万木争春的生气,音律上颇似命运交响曲中与颓郁命运奋起抗争的恢宏乐章,精神上透露出本人乐观豪迈、开朗旷达的坚强品性。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待到刘禹锡重回长安时,时年已五十六岁,世人皆道其不会再锋芒太甚,做人应当乖觉谨慎时,刘禹锡傲骨铮铮,故地重游,写下桃花诗第二弹:

       《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此诗犹如平地惊雷,震彻天地。二十三年我虽经历风风雨雨,而昔日当红政客亦死的死,走的走,唯我依然如故,不改初心。“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 在任何境遇中都坚秉信仰,不屈不挠,永不妥协,永不言败,刘禹锡凭借如此的人格魅力成为后世很多人心中积极进取的不败诗豪。


      一、在全唐诗中,收录了刘禹锡的一首《赠眼医婆罗门僧》诗: “三秋伤望眼,终日哭途穷。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刘禹锡用此诗赠来自印度的眼科医僧,间接反映了汉唐时期古丝绸之路、中外医学技术交流的一个侧面。
      二、辛弃疾有几首药名词流传于世。如《定风波》:“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篇章。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每一长句内含一个药名,分别为:木香、禹余粮、石膏、防风、常山、栀子、海藻、甘松等。(简书  星河公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