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的中国中药材市场, -边是价格高涨, -边是掺杂使假、以次充好,问题频发,似乎“病”得不轻。我国中药材市场“疾病缠身”何以屡治不愈?其深层次“病因" 何在?如何求得一张"处方”确保其健康发展?
(一)中药材市场乱象之多重“症状"
多重“症状”之一:价格飙涨
在素有"药都”之称、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所在地河北安国,人们发现: 2011年以来,中药材价格涨声一片。“现在价格涨幅最大的可能就是党参了,以前六七块钱一斤,现在卖到40元左右。”安国中药批发商任琼说。"大家熟知的名贵中药材三七, 2009年时每千克不到60元,现在已飙升到每千克600多元!”药商们抱怨。继“蒜你狠”、“糖高宗”、“姜你军”之后, 中药材又被他们戏称为“药你命”。
不光是普通中药材,名贵中药材的涨幅也让人瞠目结舌。随着近年来"虫草热”席卷全国,不仅引发了青海、等地大面积的挖掘和交易活动,虫草的价格也是节节攀升。广东普宁中药材市场虫草经营商秦先生说: "冬虫夏 草在2004年前后每千克两万五左右,现在(钎克)要20多万元,七八年间涨了十多倍!”
多重“症状”之二:假货频出
不仅仅是价格狂涨的问题,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质量问题更让老百姓揪心。
在对河北省安国市中药材专业市场检查的过程中发现, -些不法商户为逃避监管偷偷进行“地下交易”和"场外交易”,在交易大厅的摊位上摆放真药,但在大厅外的库房里存储、出售的却是大宗假药。
“目前,我国各大中药材市场仍然存在个别不法商户为了一-己私利,对中药材进行染色、人为增重、掺杂使假的行为。”河北安国市副市长谷雄军说。
“中药真伪优劣的鉴别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有相关的基础知识,如植物学、矿物分类学、药用植物学等,还需长期鉴别经验的积累。”河北省食品药品检验院主任中药师孙宝惠说。
据了解,药材的质量优劣受到种质(遗传资源)、产地、种植技术、采收加工、炮制、储存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即使是从事中药鉴定工作的专业人员,有时也很难鉴别真伪,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更是不易识别。老百姓在使用了伪劣中药饮片后,轻者没有治疗作用,贻误疾病治疗,重者可能会给健 康带来危害。
多重“症状” 之三:染色增重
赫赫有名的“中华药都”一亳州 ,拥有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产业集群,也是重要的中药材产区。2012年9月8日,国家药监局网站通告:安徽省亳州市12家企业的中药材饮片存在染色和增重问题。中药饮片即经炮制的中药材。这些企业涉嫌以化工原料金胺O (盐酸氨基四甲基二氨基苯甲烷,俗称金丝雀黄、碱性槐黄)、金橙I ( OrangeIl )合成色素对中药材进行染色,用铝盐和镁盐加重,并在药材中掺假。 国家药监局已责令严重违规的8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停产整顿,收回6家企业的GMP (良好作业规范,制药企业必备)证书,并对12家企业进行立案调查。
亳州市药监局在回复记者采访时称,目前涉事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中,涉及染色问题的产品共有6个品种,分别是黄连、生蒲黃、延胡索、石斛、五味子、红花。其中前5个品种合计1863千克,加上未定量的红花,共涉及金额大约70064.9元。
染色所用金胺O、金橙I以煤焦油中的苯胶为原料制成的,长期过量食用,将对人体肾脏、肝脏造成损害,甚至致癌。早在2008年,卫生部已将金胺O列为非食用物质。增重所用铝盐,俗称明矾,其在人体内的蓄积可损伤脑组织;镁盐即硫酸镁,对人体亦有多种副作用。
染色和增重并非技术含量很高的操作。如对黄连切片进行染色,以水溶性染料浸泡即可;增重,即以氯化钠、明矾、硫酸镁等高浓度的溶液浸泡切片,晾干后,金属盐结晶在切片表面和内层。如果药材质地疏松的话,可以附着大金盐。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专家周超凡告诉记者, 这些操作简单到普通农民也可以做到。事实上,染色和增重基本为农民或个体商贩所为。
掩盖药材本身不良外观的染色手段花样繁多,绝不仅限于使用金胺0和金橙I。常用的红色染色剂就有山杏红、胭脂红、赤藓红、酸性红73、808猩红、 苏丹红IV等。州市药品检验所中药室主任兼副所长孟祥松总结,除上述染色情况外,花类及部分动物类等药材表面还常附有淀粉、滑石粉、泥沙、铅粉、黑胶泥等。
尤为严重的是,中药饮片为中成药生产的原料和汤剂的处方药,其制假将对下游的中药生产、临床配方使用带来极大危害,造成系统性安全风险。
多重“症状”之四:名称混乱
某报记者在药材中心交易大厅里还看到,中药材命名混乱的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着。有药商直接将具有减肥功效的中药材贴上“减肥药”的标签。
“能这么叫吗?"记者问。"这不规范。 ”孙宝惠说。随意起名字,肯定会给买药人带来困扰。
据介绍,比较严重的“乱叫”, 跟中药材的地区习惯用药有关系。地区习惯用药是一种同名异物现象,即具有大致相同功效的药材来源不同。例如,山药这种药材是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而在湖南、广西等多个省份,山药则是薯蓣科植物参薯的干燥根茎。地区习惯用药的存在给不法药商制造了很多生产假冒伪劣中药材的机会,消费者也可能由于误食某类同名药危及身体健康。
据统计,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材品种有539种,其中有近30%的品种存在地区习惯用药情况。
(二)中药材市场乱象之复杂“病因"
复杂“病因”之一:游资炒作
中药材市场患上价格飙涨、质量下降等顽疾,还有一系列复杂的“病因”。针对目前中药价格飙涨的问题,保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徐顺通认为,除了自然灾害导致供需不平衡价格上涨外,部分游资囤积居奇也是中药材涨价的一大原因。
某报记者调查发现,中药材种植有地域性,游资常常在一个地区买断某个 品种的药材,囤积一定的时间 ,待这种药材因短缺而价格.上扬时,高价卖出,获取高额利润。冬虫夏草等名贵中药材就常常以这样的方式被炒作。
复杂“病因”之二:采购混乱
同时,购进渠道的混乱导致中药材质量无保障。市场出售的中药材是从全国各地收购来的中药材,属农副产品,作为原材料由饮片加工企业及制药厂购进后,经过检验、加工,才能作为中药饮片销售到用药单位。
“而现在的情况是,部分购药单位因中药材市场价格较低,就直接从市场购进,而不是从饮片加工企业等合法渠道购进饮片,导致饮片质量无法保障,也无法实现可追溯性,给生产假冒伪劣中药材的药商提供了空间。”谷雄军分析。
复杂“病因”之三:监管缺位
据调查发现,目前中药材市场存在经营规模小、从业人员数量多且专业素质低等现象,再加上认定假药的相关法律不够健全、药典标准不-等原因, 给中药市场的监管带来了-定的难度。 而监管的不到位,就会使假药横行。
目前,假药的认定依据是《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要是针对药品的化学成分进行判别。但中药材有它的特殊性,至今大多数中药材有效成分不清,这就给假药材的鉴别带来困难。
实际中,对一种假中药材,药品检验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无法写清成分,只能注明组织构造。但公安部门认为,这种检验结论不能作为假药的定性依据,这就使得药监部门认定的典型假药案,公安部却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惩罚力度因而大打折扣。
复杂“病因”之四:标准缺失
另外,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还存在界定标准问题。市场销售的中药材,应该是未经切制的。但有相当一部分药材在产地就做了趁鲜切片晒干的初加工,否则会烂掉。对于这类产品属于饮片还是药材,各地说法不一, 致使市场监管不易把就做了趁鲜切片晒干的初加工,否则会烂掉。对于这类产品属于饮片还是药材,各地说法不一,致使市场监管不易把握。如按饮片管理就要进饮片厂加工生产,但众多药材产在深山、边远地区,建厂客观上存在很多困难;如按药材管理又容易造成市场.上销售中药饮片的乱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