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天河

[医改药管求是] 药品国家集采第十批价格为保住市场而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火... [复制链接]

2

主题

16

回帖

2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7
发表于 2025-2-25 18: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医药集采引争议!仿制药疗效受质疑,监管部门何在


一、原研药的研发历程

首先,为什么会有仿制药的效果不如原研药的争议呢?咱们一步步来看。先说说原研药是怎么来的。你可以想象一下,有一群科学家和医药专家,他们怀揣着攻克疾病的梦想,踏上了一条漫长的研发之路。

他们先是发现了一些可能有治疗效果的化合物,然后申请了专利。接下来就是非常艰辛的药品研发过程,从一期临床试验到二期、三期,每一步都走得非常小心,就像在薄冰上行走一样。

这个过程要花多少钱呢?根据德勤的数据,研发一款原研药的平均成本高达20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上百亿。所以,原研药的价格才会那么高。


二、原研药定价与专利保护

这里有个关键点要注意,原研药的20年专利保护期是从专利批准那天开始算的。等药真正上市后,可能只剩不到10年的专利保护期了。

咱们算算这笔账吧,投入20亿美元搞研发,结果只有不到10年时间回本,这说明啥?说明药企得把药价定得很高,不然连研发成本都捞不回来。

那原研药能不能降价呢?这真是个难题。如果强制降价,药企可能会亏钱,长期下去谁还敢投巨资搞新药?但如果啥也不管,老百姓又买不起这么贵的药。

这时候,国家就得出手协调了。通过国家谈判,把药纳入医保系统。国家掏钱,老百姓用药负担轻了,医生也更愿意开这种药。国家和药企商量,用量大了,价格能不能降一点?

因为原研药一般没有替代品,所以降价幅度通常不会很大。但是一旦过了专利保护期,情况就变了,仿制药可以生产了,国家也有更多的谈判空间。

毕竟,仿制药便宜得多。为啥仿制药这么便宜?因为它不用承担巨额的研发费用。这时,原研药公司就尴尬了:降价利润少了,不降价可能连医保目录都进不去,病人更是买不起。


三、仿制药 vs 原研药:疗效一致吗

在美国,超过80%的药物都是仿制药,这是国际上常见的做法。通过使用价格更便宜的仿制药来代替昂贵的原研药,可以大大减少医保开支。不过,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仿制药真的和原研药的效果一样吗?

虽然原研药的一些基本信息,比如它的化学成分会被公开,但是像辅料配方、生产过程这样的关键信息通常是保密的。这就像是两个厨师,即使使用同样的食材,做出来的菜可能味道差别很大。不同的生产工艺可能会导致药效和副作用有所不同。

要解决仿制药和原研药疗效上的争议,需要进行一致性评价。对于一些仿制药,不需要进行人体临床试验,但需要通过这个评价。这项工作通常是由符合资质的CRO(合同研究组织)或者专业的检测实验室来完成的。

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理论上应该和原研药在药效、起效时间和毒性等方面是一致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医生的看法并不统一。有些人觉得两种药的效果不同,也有人认为这只是心理作用或者利益驱动的结果。

在中国的医疗体系里,医保局负责资金规划,药监局负责药品监管,卫健委则负责医疗改革以及医院和医生的收入。以前,医疗领域存在一些灰色地带,有些医生因为药品回扣而过度开药。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卫健委推动了改革,让医生通过自己的医术来赚钱。


四、医疗改革与仿制药监管

从2018年开始,国家医保局开始推行药品集中采购和DRG医保支付改革等一系列医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旨在控制医保支出,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并推动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随着政策的推进,医疗市场变得更多元化,形成了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和外资医院三足鼎立的局面。

医保局还推出了双通道管理机制,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来保证谈判药品的供应和使用,并将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从而提高药品的可获得性。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当患者自己买药出现问题时,责任很难界定。有些医院因为担心风险而不给患者开药,导致患者只能选择仿制药,还担心仿制药的质量问题。其实,那些通过一致性评价并上市的仿制药还是相当可靠的,需要经过严格的实验室检测和药监局的审核。

此外,仿制药还受到三重严格监管。第一是飞行检查,监管部门会突然对制药企业进行突击检查,确保没有违规行为。第二是社会监督,公众可以举报违规行为,同行之间也会相互监督。第三是刑法约束,根据《刑法》第141条及相关司法解释,生产、销售劣质药品的行为将受到严厉处罚。这三重监管使得仿制药企业想要违规也并非易事。

总的来说,医疗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过程复杂且耗时很长。但它的目标始终是明确而温暖的:让每个人都能更容易地享受到医疗服务,不再为昂贵的药品费用和诊疗费用发愁。
深化医疗改革与药价调控

展望未来,改革的脚步不会停,肯定会继续深入。一方面,我们会大力支持医生通过高超的医术获得合理的报酬,让医疗的价值得到正确的体现。另一方面,我们会利用药品集中采购这个有力工具,精确调整药价,让它回到合理的范围。同时,我们还要在原创药物和仿制药物之间找到一个最好的平衡点,既要保证药效,又要考虑经济成本。
制药公司的责任与担当

我们满心期待,在未来的医药行业里,能不断出现一批批有责任心、有能力的制药公司。这些公司把患者放在首位,以产品质量为基础,通过不断创新和勇于担当来守护人们的健康。这样就能真正实现大家都能看得起病、吃得起药、治好病的美好愿望。这段话是根据@刘润 在一个视频里的内容改写的。(眼建飞  内容由AI生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

回帖

3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0
发表于 2025-2-25 18: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讨:原研药高价仍受捧,仿制药缘何遭冷遇?怎么选?


在医疗消费领域,一个现象引人深思:许多人宁可花费高价购买原研药,也不愿信任仿制药。这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涉及心理、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维度。

一、认知偏差下的误解

①“廉价低质”的刻板印象

在大众的心理认知里,“一分钱一分货”的观念根深蒂固。原研药价格高昂,便被理所当然地认为质量更好、疗效更优;而仿制药价格亲民,反而容易让人产生“偷工减料”“效果欠佳”的怀疑。但从科学角度来看,仿制药需要通过严格的生物等效性试验,证实其与原研药在人体吸收速度和程度上相近,疗效差异通常小于4%。

②仿制药与假药的混淆

非法渠道流通的假药常被误认作仿制药,患者服用后无效或出现副作用,使得仿制药的信任度雪上加霜。加之媒体对个别仿制药质量事件的夸大报道,进一步加深了公众对仿制药的负面印象。

二、原研药的品牌光环

①品牌效应的力量

原研药多由知名药企历经多年研发,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审批流程,品牌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医生在面对复杂疾病,如癌症、罕见病时,更倾向于推荐原研药,这也进一步强化了患者对原研药的信赖。

②心理安慰的作用

在关乎性命的疾病面前,患者往往认为高价的原研药更“靠谱”,愿意为这份“安心”支付更高的费用。同时,从众心理也在作祟,看到周围人选择原研药,自己也会跟风,避免承担使用仿制药可能带来的“风险”。

三、质量隐忧引发的疑虑

①生产工艺的差异

虽然仿制药与原研药活性成分相同,但辅料和生产工艺可能存在不同,这让部分患者担心会影响疗效或引发过敏反应。而且,少数仿制药因生产批次问题导致疗效不稳定,更加重了人们的不信任感。

②对生产国监管的质疑

像印度、孟加拉等国的仿制药,尽管多数企业获得了国际认证(如WHO - GMP),但由于公众对其监管体系缺乏了解,仍会对药品质量心存疑虑。类似2012年印度某药企数据造假被FDA警告的负面事件,更是引发了全球对仿制药质量的广泛担忧。

四、信息失衡与宣传短板

①原研药的强势营销

原研药企业通过学术会议、医生教育等方式大力推广品牌,同时注重患者教育,强调临床试验数据和长期安全性。相比之下,仿制药企业的宣传力度则显得微不足道。

②医患认知的偏差

部分医生受原研药企业影响,在复杂疾病的治疗中更青睐原研药。而患者在缺乏专业指导时,也更倾向于选择价格高但感觉更稳妥的原研药。

五、文化与制度因素的影响

①发达国家的“原研偏好”

在欧美国家,原研药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部分医保政策在专利期内优先报销原研药,间接增强了患者对原研药的依赖。同时,发达国家的患者文化习惯上更信赖“品牌药”。

②发展中国家监管的不透明

一些发展中国家仿制药审批流程不够透明,甚至存在腐败现象,如“速批”劣质药,这使得公众对本国仿制药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六、现实中的负面案例

①假药与劣质药的冲击

网购平台上未获批的药品常被错当成仿制药,患者服用后出现无效或副作用,引发信任危机。例如2012年印度某药企数据造假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对仿制药质量的担忧。

②仿制药的质量波动

少数仿制药因生产批次问题导致疗效不稳定,如印度某仿制药的降压药氯沙坦曾因致癌物污染被召回,这也加剧了人们对仿制药的不信任。

人们对原研药的追捧和对仿制药的不信任,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但实际上,合法的仿制药是全球降低医疗成本、提高药品可及性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加强监管、信息透明化和科学宣传,才能逐步提升公众对仿制药的接受程度。(一帮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5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发表于 2025-2-27 09: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晟上 发表于 2025-2-17 12:55
其实,也许原料成本加生产成本是够的,但是包括采购、运输、财务、管理、折旧等等很多可能是无法覆盖的。 ...

这个才是仿制药极低价位中标供货的深沉次解读。这叫战略突围,搏一把。不博,很难有进入临床的机会与通道,那么手上还另有独家或准独家好药,也难以走进医院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发表于 2025-2-27 09: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整个舆论反馈,主要还是在降压药、降糖药和麻醉药等的使用体验效用差别有点大,尤其是麻醉药。但这个据了解,国产麻醉药效果差,不是国家集采后才出现的,是很早以前都一直存在的。不过是刚好就此机会,对国家集采把外资药事实上“赶出”医院提出异议的一个佐证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7

回帖

3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1
发表于 2025-2-28 11: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淡 发表于 2025-2-24 09:30
有些中成药吃了一点用都没有,医保应取消特殊待遇才行。

中成药绝大部分都是西医开的,不懂辩证,乱开药,效果不好,就说药不行。中药何其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0

回帖

3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1
发表于 2025-2-28 12: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华爵 发表于 2025-2-24 09:28
麻药不麻,用别人三倍剂量才麻。血压不降低,别人吃一颗,现在吃三颗还不降低吧。
...

关键这样,对身体的副作用太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3

回帖

3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2
发表于 2025-2-28 12: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淡 发表于 2025-2-24 09:30
有些中成药吃了一点用都没有,医保应取消特殊待遇才行。

你到底是切身之感,还是觉得中成药似乎性价比不高而有想法,还是1450的干活?!要知道,临床80%以上都是西医出身的医生在开处方,也就是说,如果你使用中成药效果不佳,首先应该考虑开药者不懂辩证,导致用错药,而不是错怪甚至污蔑这中成药无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7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发表于 2025-2-28 18: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寸 发表于 2025-2-25 13:56
这些专家们不过是博眼球,抢出位,甚至是外国药企利益代言人,把个别现象当成普遍问题上升到更高层面,典型 ...

“真亦假时假亦真”,“假亦真时真亦假”。可能都有吧,就看份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