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53|回复: 13

[医改药管求是] 关于推广应用吉林省中医药地方标准的通知

[复制链接]

2

主题

16

回帖

2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2
发表于 2022-8-30 13: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批吉林推广使用4项中医药地方标准

  7月上旬,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推广应用吉林省中医药地方标准(第一批)的通知》,决定在吉林省推广使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第1部分:中药塌渍法》《眩晕综合征中医康复治疗规范》《中风后肩痛的中药塌渍治疗规范》《脑卒中便秘针刺治疗操作规范》等四项标准。

  《通知》明确,上述四项标准能够体现出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适合在各级各类具有相关中医执业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内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利用简便手段解决部分常见病、多发病,切实服务于广大群众。

  四项标准分别规定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药溻渍法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流程、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废弃物处理及护理记录,眩晕综合征的中医诊断、康复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中风后肩痛中药塌渍治疗的禁忌症、诊断依据、症候诊断、中药塌渍治疗、异常情况处理、疗效评价,脑卒中便秘针刺治疗的适应症、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和禁忌。

  根据《通知》,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将结合中医药人才培养相关培训项目进行推广培训,各级各类具有相关中医执业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可组织相应的医疗卫生人员进行培训学习,经培训后可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应用,临床应用时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并注重临床安全,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报告省中医药管理局或各标准起草人,省中医药管理局将组织人员进行修订。鼓励不具备相关中医执业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学术团体及个人学习了解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许守年 通讯员:寇晓伟 )

1

主题

14

回帖

2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发表于 2022-8-30 18: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推广应用吉林省中医药地方标准(第一批)的通知

关于推广应用吉林省中医药地方标准(第一批)的通知
吉中医药发〔2022〕63号

各市(州)中医药管理局、长白山管委会中医药管理局、梅河口市中医药管理局、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

     为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医药法》、《标准化法》、《吉林省中医药发展条例》、“吉林省中医药‘十四五’发展规划”、“吉林省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要求,省中医药管理局于6月30日论证了由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的、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的40项吉林省中医药地方标准。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第1部分:中药塌渍法”等四项标准能够体现出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适合在各级各类具有相关中医执业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内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利用简便手段解决部分常见病、多发病,切实服务于广大群众。
     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将结合中医药人才培养相关培训项目进行推广培训,各级各类具有相关中医执业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可组织相应的医疗卫生人员进行培训学习,经培训后可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应用,临床应用时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并注重临床安全,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报告省中医药管理局或各标准起草人,省中医药管理局将组织人员进行修订。鼓励不具备相关中医执业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学术团体及个人学习了解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
     联系人:寇晓伟     联系电话:0431-80782660
     邮  箱:jltcmzfc@163.com
     附件:1.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第1部分:中药塌渍法
      2.眩晕综合征中医康复治疗规范
     3.中风后肩痛的中药塌渍治疗规范
     4.脑卒中便秘针刺治疗操作规范
                                                                                             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
                                                                                                2022年7月6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

回帖

2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发表于 2022-8-30 18: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第1部分:中药塌渍法

1.png

前 言
DB22/T 2969《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拟分为以下10 个部分:
——第 1 部分:中药塌渍法;
——第 2 部分:中药保留灌肠法;
——第 3 部分:中药熏药法;
——第 4 部分:穴位贴敷法;
——第 5 部分:隔姜灸法;
——第 6 部分:中药热敷法;
——第 7 部分:耳穴压豆法;
——第 8 部分:中药离子导入法;
——第 9 部分:刮痧法;
——第 10 部分:拔火罐法。
本部分为DB22/T 2969 的第 1 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秀玲、曲正平、马晓燕、于清淮、张敏、张琳琳。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第 1 部分:中药塌渍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药塌渍法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流程、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废弃物处理及护理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中药塌渍技术的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6号 2003年10月15日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医护理技术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raditional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护理技术。
3.2 中药塌渍法 chinese medicine collapse stains
将中药制成糊剂,敷于体表的特定部位,通过药物渗透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4 适应症
4.1 咳嗽、喘促等肺系疾病。
4.2 胃痛、腹痛等脾胃系疾病。
4.3 腰痛、背痛等骨伤系疾病。
4.4 关节冷痛、麻木、沉重、酸胀等风湿痹症。
4.5 心悸、偏瘫等心脑系疾病。
4.6 各种急慢性疾病。

5 禁忌症
5.1 皮肤过敏及皮肤破溃。
5.2 孕妇。

6 操作流程
6.1 操作前准备
6.1.1 评估与沟通
6.1.1.1 评估
6.1.1.1.1 意识状态、心理状况、理解配合能力,对此项操作的认识。
6.1.1.1.2 病情、主要症状,既往史。
6.1.1.1.3 塌渍部位皮肤情况。
6.1.1.1.4 对热的感知及对气味的耐受程度。
6.1.1.1.5 中药用药史、过敏史。
6.1.1.2 沟通
6.1.1.2.1 中药塌渍的目的、操作方法,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
6.1.1.2.2 加热过程中有中药加热气味。
6.1.1.2.3 需要配合护士采取的体位。
6.1.2 环境
空气清新、光线充足、关闭门窗、必要时屏风、围帘遮挡,注意保暖。
6.1.3 人员
6.1.3.1 护士
应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熟练掌握此项技术的人员。
6.1.3.2 患者
排空二便,配合治疗。
6.1.4 用物
6.1.4.1 治疗车上层:
a) 治疗盘;
b) 纱布;
c) 剪刀;
d) 一次性手套;
e) 塌渍贴;
f) 治疗巾;
g) 透气塑料膜;
h) 手消液;
i) 医嘱本;
j) 中药塌渍法操作记录单。
6.1.4.2 治疗车下层:
a) 医用垃圾桶;
b) 生活垃圾桶;
c) 备用弯盘。
6.1.4.3 将中药粉末与温水等介质调制成糊状,均匀的涂在纱布上制成塌渍贴,面积应超过治疗范围。

6.2 操作步骤
6.2.1 操作人员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6.2.2 核对医嘱,确认患者身份,确认治疗部位、药物。
6.2.3 根据塌渍的部位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治疗部位下垫治疗巾, 暴露治疗部位。
6.2.4 戴手套,将塌渍贴置于治疗部位上。
6.2.5 将透气塑料膜盖于塌渍贴上,范围超过塌渍贴。
6.2.6 治疗时间每次 15 min~30 min,一般每日 1 次~2 次。
6.2.7 根据患者病情,遵医嘱酌情增加热疗。
6.2.8 观察塌渍部位皮肤情况,询问病人感受,如有不适,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6.2.9 治疗结束,取下透气塑料膜、塌渍贴,用纱布擦净局部皮肤。
6.2.10 协助病人穿衣,安置舒适卧位。
6.2.11 整理床单位、用物分类处理,洗手。
6.2.12 记录并签名。
6.2.13 操作流程图见附录 A。
6.3 注意事项
6.3.1 注意保护隐私。
6.3.2 冬季注意保暖,暴露部位尽量加盖衣被。
6.3.3 对老年人、神经末梢感觉迟钝的患者需注意热疗时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
6.3.4 配合热疗时,治疗完毕 30 分钟内不宜外出,避免感冒。

7 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7.1 治疗中或治疗后,塌渍部位皮肤出现瘙痒、脱屑、皮疹、皲裂等症状。停止治疗,对症处理,禁止挠抓。
7.2 热疗时局部出现水泡,局部消毒后,外涂烫伤膏等对症处理,必要时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泡内液体,以无菌纱布覆盖。

8 废弃物处理
应按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处理。

9 护理记录
9.1 字迹清晰,禁止勾画,每次执行操作时患者与护士均签字,格式见附录 B。
9.2 应保存 3 年。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中药塌渍法操作流程图

QQ图片20220830184155.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

回帖

2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发表于 2022-8-30 18: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眩晕综合征中医康复治疗规范

2.png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长春市中心医院、长春市中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秀玲、孙莉、董晗硕、刘艳华、王彦红、陈晓琳、李桦、邹天福、王婷、吴彤。


眩晕综合征中医康复治疗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眩晕综合征的中医诊断、康复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本标准适用于眩晕综合征的中医康复治疗。

2 中医诊断
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

3 康复治疗方法
3.1 手三针
3.1.1 选穴
双侧间谷、双侧中渚、双侧劳宫。
3.1.2 定位
3.1.2.1 间谷位于手阳明大肠经的三间与合谷连线之中点。
3.1.2.2 中渚位于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线上,手背第四、五掌指关节间后方凹陷处。
3.1.2.3 劳宫位于手厥阴心包经的循行线上,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间处。
3.1.3 操作
3.1.3.1 患者取坐位,颈项直立,术者立于患者身后,对间谷、中渚、劳宫三穴,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进行取穴。
3.1.3.2 间谷、中渚、劳宫直刺 0.4 寸~ 0.6 寸,产生麻胀感,得气后调整针尖朝后拇指尖方向,使针感下传至指尖。
3.1.3.3 各穴位针刺得气后,每隔 5 min 运针 1 次, 3 次后即出针。
3.1.3.4 每日 1 次, 10 d 为 1 个疗程。
3.1.3.5 使用提插手法时,进针深度严禁超过 0.8 寸。
3.2 耳穴压豆
3.2.1 选穴
肝、肾、肾上腺、皮质下、神门。
3.2.2 操作
3.2.2.1 患者坐位,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 1 min~ 2 min,每日按压 5 次,两耳交替进行。
3.2.2.2 平均气温大于 25℃ 时,王不留行籽耳穴贴治疗 2 d,中间休息 2 d 之后再进行治疗;平均气温小于 25℃ 时,王不留行籽耳穴贴治疗 3 d,中间休息 2 d 之后再进行治疗。
3.2.2.3 10 d 为 1 个疗程,连续治疗 1 个~ 3 个疗程。
3.3 整脊
3.3.1 理筋松解
在C1~2、C5~6、T2~3、T3~4椎旁自上而下缓慢移动查找阳性反应点。对椎旁出现的筋结、压痛点、条索状物等阳性反应点,采用拇指弹、拨、点、按的手法进行松解理筋。
3.3.2 推脊理筋整复
患者俯卧位,术者站于前方,充分暴露脊柱,术者双手拇指或掌根部分别置于脊柱棘突两侧 2 cm处,缓慢有节律的自上而下推按 3 次~ 5 次,然后,双手拇指沿肩胛骨内侧缘自上而下沿肩胛线及两侧肋间隙平推理筋数次,以达到皮肤微红发热为佳。
3.3.3 整脊调颈
3.3.3.1 颈段整脊调颈法
患者坐位,全身放松,颈部前屈约 20°向左侧旋,医者站于患者背后,左手拇指固定于压痛点,右手放于患者前额部,向左下方缓慢旋转,双手协调调整旋转角度,当旋转角度落于患者椎痛点处,右手向左下方瞬间旋转用力,常可听到“喀嚓”声,诊查压痛点消失。
3.3.3.2 胸段掌根旋转斜推法
患者俯卧位,术者站于一侧,术者右手掌根部固定T2~3、T3~4 棘突右侧棘旁压痛点后,缓慢用力向下向外呈弧形牵引至最大角度时,右手掌根瞬间加大旋转力度和角度,同时向右下方发力,常可听到“弹响”声,脊诊诊察压痛点消失或减弱。
3.3.4 操作时间及疗程
每次 45 min,每日 1 次,10 d 为 1 个疗程。
3.4 前庭康复训练
3.4.1 卧位
3.4.1.1 卧位悬头
床上端坐,向后躺下,颈部位于床边,头部位于床外呈悬头位,然后坐起。
3.4.1.2 平卧翻身
仰卧位,向左翻身 90°,向右翻身 180°,再向左翻身 90°。
3.4.1.3 侧身躺下
床边侧坐,迅速向右躺下,坐起,再迅速向左躺下,坐起。
3.4.2 坐位
3.4.2.1 坐立位转换
3.4.2.1.1 坐在椅子上,睁眼,迅速站起,缓慢坐下,再迅速站起,循环往复。
3.4.2.1.2 坐在椅子上,闭眼,迅速站起,缓慢坐下,再迅速站起,循环往复。
3.4.2.1.3 坐在椅子上,睁眼,双脚踩在海绵垫上,迅速站起,缓慢坐下,再迅速站起,循环往复。
3.4.2.1.4 坐在椅子上,闭眼,双脚踩在海绵垫上,迅速站起,缓慢坐下,再迅速站起,循环往复。
3.4.2.2 坐位正前方捡物
坐在椅子上,小球放在正前方地面上,弯腰用手捡起小球,坐直,将小球举到与眼睛一样的高度,再将小球放回原地,坐直,左右手交替。
3.4.2.3 坐位左右交叉捡物
坐在椅子上,小球放在左侧地面上,弯腰用右手捡起小球,坐直将小球举到与眼睛一样的高度,再将小球放在右侧地面上,坐直,左右手交叉。
3.4.3 站立
3.4.3.1 并足
3.4.3.1.1 双脚并拢站立,双手平举,睁眼。
3.4.3.1.2 双脚并拢站立,双手平举,闭眼。
3.4.3.1.3 双脚并拢站立海绵垫上,双手平举,睁眼。
3.4.3.1.4 双脚并拢站立海绵垫上,双手平举,闭眼。
3.4.3.2 足跟抵足尖站立
3.4.3.2.1 足跟抵足尖,双脚呈一条直线站立,双手向身体两侧平伸,睁眼。
3.4.3.2.2 足跟抵足尖,双脚呈一条直线站立,双手向身体两侧平伸,闭眼。
3.4.3.2.3 足跟抵足尖,双脚呈一条直线站立在海绵垫上,双手向身体两侧平伸,睁眼。
3.4.3.2.4 足跟抵足尖,双脚呈一条直线站立在海绵垫上,双手向身体两侧平伸,闭眼。
3.4.3.3 弯腰俯首
双脚分开站立,弯腰俯首。双脚分开站立在海绵垫上,弯腰俯首。
3.4.4 行走
3.4.4.1 直线行走
双手向身体两侧平伸,双脚沿直线行走。
3.4.4.2 足跟足尖直线行走
双手向身体两侧平伸,一只脚的脚跟贴着另一只脚的脚尖行走。
3.4.4.3 交替转身行走
双手向身体两侧平伸,双脚沿直线行走,行走过程中先向左转身,再向右转身。
3.4.5 前庭眼反射
3.4.5.1 转头
左右转头 30°,转头时眼睛注视手指或字母,每次 1 min~ 2 min,每天 3 次。如果转头速度慢速不头晕,则加快速度。
3.4.5.2 点头
抬头或低头运动,上下 30°,头部运动时,眼睛注视手指或字母,每次 1 min~ 2 min,每日 3次。如果点头速度慢速不头晕,则加快速度。
3.4.6 前庭康复时间
每次 45 min,每日 1 次,12 d 为 1 疗程。每隔 6 d 进行一次随访,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疗程
数。

4 注意事项
4.1 保持安静,病情严重者应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用脑过度、精神紧张、剧烈运动。
4.2 血压波动者,应定期监测血压。
4.3 脑卒中急性期为相对禁忌症,可在病情稳定后进行前庭康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

回帖

2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发表于 2022-8-30 19: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风后肩痛的中药塌渍治疗规范

3.png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提出。
本文件由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汲广成、张为民、郑鹏、边静、牟开今、孙舒、张琼帅。


中风后肩痛的中药塌渍治疗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风后肩痛中药塌渍治疗的禁忌症、诊断依据、症候诊断、中药塌渍治疗、异常情况处理、疗效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中风后肩痛的中药塌渍治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册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751.1-1997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疾病部分
GB/T 16751.2-1997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症侯部分
DB22/T 2969.1-2019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第1部分:中药塌渍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16751.1、GB/T 16751.2和 DB22/T 2969.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风 stroke
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来源,GB/T 16751.1-1997,4.11]
3.2 中风后肩痛 shoulder pain after stroke
因中风后肩部经气不利或失濡,产生肩痛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3.3 中药塌渍 chinese medicine collapsing stains
将中药制成糊剂,敷于体表的特定部位,通过药物渗透以治疗疾病的方案。
[来源,DB22/T 2969.1-2019,3.2]
3.4 气虚血瘀 [凝]证 blood stagnation due to qi deficiency syndrome
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以面淡而晦暗,身倦乏力,少气懒言,疼痛如刺,痛处不移,舌质淡紫,或有紫斑,脉沉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来源,GB/T 16751.2-1997,5.1.7]
3.5 痰湿阻络[痹]证 syndrome of phlegm-dampness blocking collaterals
痰浊湿邪阻痹经络,以肢体或关节等处顽麻、肿胀,或皮肤肿硬、麻木、瘙痒,苔白腻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来源,GB/T 16751.2-1997,14.1.8]
3.6 阳虚寒凝证 syndrome of yang deficiency and coagulated cold
阳虚失温,阴寒凝滞,以形寒肢冷,胸胁、脘腹、腰膝冷痛喜温,妇女月经后期、痛经、经色紫暗夹块,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来源,GB/T 16751.2-1997,5.4.7]
3.7 阴虚血瘀[瘀热]证 yin asthenia and blood stasis
阴液亏虚,兼挟瘀血,以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午后低热,局部刺痛,或出血挟块、色紫暗,或舌有斑点,脉细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来源,GB/T 16751.2-1997,5.3.8]

4 禁忌症
4.1 严重认知障碍、感觉障碍、精神障碍。
4.2 血液疾病、肿瘤、发热、感染及传染性疾病。
4.3 皮肤破损及皮肤过敏。
4.4 其他不能接受塌渍治疗的疾病。

5 诊断依据
5.1 多发生在中风病后 1 个月~3 个月内,应符合中风病的中西医诊断,参见附录 A。
5.2 单侧肩部疼痛,皮肤潮红、皮温升高或不明显。
5.3 单侧肩部肿胀,活动受限。
5.4 排除外伤、感染、周围血管病等非中风病所致的肩痛。

6 症候诊断
6.1 气虚血瘀证
瘫痪侧肢体肿胀,按之凹陷疼痛,皮色晦暗,肌肤甲错,木痛或不知痛痒,身倦乏力懒动,少气懒言,舌淡暗或有紫斑,脉沉涩。
6.2 痰湿阻络证
瘫痪侧肢体肿胀沉困,按之凹陷,皮薄色多晦暗,肢体沉重懒动,局部发凉,脘腹痞闷胀痛,泛恶欲吐,头身困重,口淡粘腻不渴,面色晦黄,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6.3 阳虚寒凝证
瘫痪侧肢体肿胀,按之疼痛不移,色青,局部发凉,且疼痛较甚,常在夜间加剧,遇寒凉时更甚,喜以厚衣物裹之,畏寒喜热,舌暗色紫或有瘀斑,脉沉涩。
6.4 阴虚血瘀证
瘫痪侧肢体肿胀,颜色发赤,自觉有灼热感,抚摸时亦有局部发热,喜接触凉物,舌质绛或有瘀斑,脉数或细涩。

7 中药塌渍治疗
7.1 处方
7.1.1 气虚血瘀证
黄芪 50 g、鸡血藤 50 g、络石藤 50 g、青风藤 50 g、海风藤 50 g、伸筋草 50 g、红花 50 g、金银花 50 g、玄参 50 g,土鳖虫 15 g。
7.1.2 痰湿阻络证
白术 50 g、鸡血藤 50 g、络石藤 50 g、青风藤 50 g、海风藤 50 g、伸筋草 50 g、红花 50 g、金银花 50 g、玄参 50 g,土鳖虫 15 g。
7.1.3 阳虚寒凝证
艾叶 50 g、鸡血藤 50 g、络石藤 50 g、青风藤 50 g、海风藤 50 g、伸筋草 50 g、红花 50 g、金银花 50 g、玄参 50 g,土鳖虫 15 g。
7.1.4 阴虚血瘀证
白芍 50 g、鸡血藤 50 g、络石藤 50 g、青风藤 50 g、海风藤 50 g、伸筋草 50 g、红花 50 g、金银花 50 g、玄参 50 g,土鳖虫 15 g。
7.2 制备
将处方研末粗细至 200 目,与凡士林混合调匀,按照药粉与凡士林 1:5 的比例,敷于单层纱布上,使塌渍药膏厚度保持在 0.5 cm~1 cm。
7.3 操作
7.3.1 评估患者临床表现、既往史、施治部位的皮肤情况、心理状况等。
7.3.2 摆放体位,仰卧位或侧卧位,舒适合理,暴露肩部治疗部位。
7.3.3 塌渍中药用可见光照射使其温热,温度达到约 40℃;外敷于患者肩部,保证纱布完全覆盖,予以可见光进行照射,与皮肤距离为 20 cm~30 cm,热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注意头面部重要器官保护。
7.3.4 治疗时间每次 30 min,每日 1 次,在治疗过程中观察可见光温度及病情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注意中药塌渍的温度变化,防止感觉障碍患者引起烫伤。
7.3.5 治疗完毕后,清洁局部皮肤,整理床单,合理安排体位,清理用物,洗手。
7.4 治疗疗程
连续治疗 2 周为 1 疗程,一般治疗 1 个~2 个疗程。

8 注意事项及处理
8.1 注意防止烫伤,若局部出现水泡,可自然吸收;若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将水泡刺破,放出水液或用注射器将水液抽出,以消毒沙布敷盖,胶布固定即可。
8.2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8.3 监测过敏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泡、痛痒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
8.4 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感染。

9 疗效评价
9.1 记录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变化,应用简化 Fugl-Meyer 上肢评定量表进行评价,具体评分方法参见附录 B。
9.2 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进行评价,具体评分方法参见附录 C。


附 录 A
(资料性)
中风病中西医诊断依据

A.1 中风病中医诊断
A.1.1 主要症状包括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A.1.2 次要症状包括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A.1.3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
A.1.4 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A.2 中风病西医诊断
A.2.1 脑梗死诊断
A.2.1.1 急性起病。
A.2.1.2 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A.2.1.3 影像排除非血管性病因。
A.2.1.4 出现责任病灶或症状/体征持续 24 h 以上。
A.2.1.5 脑CT/MRI排除脑出血。
A.2.2 脑出血诊断
A.2.2.1 急性起病。
A.2.2.2 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常伴有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及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A.2.2.3 头颅 CT 或 MRI 显示出血灶。
A.2.2.4 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因。


附 录 B
(资料性)
简化 Fugl-Meyer 上肢评定量表
简化 Fugl-Meyer 评定量表见表 B.1。
表A.1 简化 Fugl-Meyer 评定量表
3-1.png
3-2.png


附 录 C
(资料性)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3-3.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

回帖

2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发表于 2022-8-30 19: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脑卒中便秘针刺治疗操作规范

QQ图片20220830193739.png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 -2020《标准化 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长春市中医院提出。
本文件由古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长春市中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古林大学第二医院、古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启光、曹迪、张晓林、王洪峰、康治臣、项柏冬、杨瑞金、梁冬、于涛、侯艳玲、郇做、姜庆宇、牛寅、苏银铃、张龙。


脑卒中便秘针刺治疗操作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脑卒中便秘针刺治疗的适应症、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和禁忌。
本文件适用于脑卒中便秘的针刺治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024针灸针
GB/T 12346腧穴名称与定位
GB/T 21709. 20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20部分毫针基 本刺法
GB/T 33415针灸异常情况处理
WS/T 313- -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ZY/T 001-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脑卒中便秘cerebral, apoplexy constipation
患者在脑di管意外(包含脑出d和脑梗死)后出现的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

4适应症
脑卒中便秘。

5操作步骤与要求
5.1 施术前准备
5.1.1 针具准备
5.1.1.1针灸针应符合GB2024的规定。应使用0.25mmX25mm、0.35mmX40mm、0.35mmX50mm。
5.1.1.2 应使用-一次性灭菌针灸针。
5.1.2 体位
体位应以医者能够正确取穴、施术方便、患者感到舒适为原则。
5.1.3腧穴定位
腧穴定位应符合GB/T 12346 的规定,参见附录A。
5.1.4 消毒
医者手指消毒应符合IS/T 313 -2009的规定。
5.2治疗方案
5.2.1取穴
5.2.1.1主穴
水沟、内关、三阴交、水道、归来、外水道、外归来、天枢、上巨虚、支沟、中院,除水沟、中脘以上穴位均取双侧。
5.2.1.2辨证配穴
依据患者如下症状进行辩证配穴:热积秘:合谷、曲池、内庭。
b)寒积秘: 关元。
c) 气滞秘:中脘、太冲。
d)气虚秘: 肺俞、气海。.
e)血虚秘: 脾俞、胃俞。
f)阴虚秘:足三里、太溪。
g) 阳虚秘:关元。
5.2.2体位
患者采取仰卧体位。
5.2.3主穴针刺方法
主穴针刺方法如下:
a)针刺双侧内关穴时, 采用直刺,深度为15mm~25mm,手法为施捻转与提插相结合的泻法,捻针角度大于180°,捻转频率控制在40 r/min~60 r/min,行针持续1 min针刺水沟穴时,针尖向鼻中隔斜刺3 m~5 m后,捻转针柄360°, 采取雀啄泻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
c)针剌三阴交穴时, 针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角斜刺,针尖刺到原三阴交穴的位置上,进针15mm~30mm,采用提插补法,针感可达到足趾部位,下肢出现不能自控的运动,以患肢抽动3次为度。
d)水道、归来、外水道、外归来均直刺20mm~30mm,提插泻法。
e)天枢穴直刺20mm~30mm,平补平泻。
f)上巨虚穴直刺 10mm~25mm,平补平泻。
g)支沟穴直刺 10mm~20mm,平补平泻。
h)中脘穴直刺 10mm~20mm,平补平泻。
i)针刺后留针 30 min.
5.2.4辨证配穴针刺方法
5.2.4.1 实证
采取泻法强刺激。
5.2.4.2虚证
采取补法轻刺激。
5.2.5 疗程
每日1次,每周治疗5 d,连续治疗28 d.
5.3 出针
5.3.1 留针时间已到,针下轻滑,即可出针,如针下仍沉紧者,则稍稍向上提针,待针下轻滑时即可出针。
5.3.2押手持消毒干 棉球轻压针刺部位,刺手拇、食指捏住针柄,将针灸针退出皮肤后,立即用棉球按压针孔,以防止出血。
5.4施术后处理
5.4.1针刺后2 h内不要淋浴,不要污染针孔。
5.4.2 饮食宜清淡,可适当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
5.4.3保证适量的户外活动。
5.5针刺异 常情况及处理
针刺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如晕针、滞针、弯针等,应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应符合GB/T 33415的规定。
6注意事项
6.1针刺腹部穴位时应符合 CB/T 21709. 20的规定,深度以患者获得针感为度为宜,不做大幅度提插手法,不过度深刺。
6.2 针剌后3 d仍未排便的患者,建议采用其他通便措施或至专科诊治。
6.3 饥饿、饱食、醉酒、大怒、大惊、过度疲劳、精神紧张者,不宜立即进行针刺:体质虚弱、气血亏损者,其针感不宜过重。
6.4针刺时应避开大血管, 腧穴深部有重要脏器时应掌握针刺深度,切不可伤及脏器。

7禁忌
7.1皮肤有感染、 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除特殊治疗需要外,均不应在患部直接针刺。
7.2腹主动脉瘤、 肝脾异常肿大、肠麻痹、不全肠梗阻和腹腔结核患者和有凝d机制障碍的患者,应慎用针刺。


附录A
(资料性)
腧穴定位


A.1腧穴定位
关元:任脉穴。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归来:足阳明胃经穴。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合谷:手阳明大肠经穴。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穴。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 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气海:任脉穴。在下腹部,脐中下1.5寸,前正中线上。
三阴交:足太阴脾经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水道:足阳明胃经穴。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水沟:督脉穴。在面部,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三分之二交点处。
太冲:足厥阴肝经穴。在足背,第1、 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
外归来:归来向外旁开2寸。
外水道:水道向外旁开2寸。
中院:任脉穴。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
曲池:手阳明大肠经穴。在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内庭:足阳明胃经穴。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白肉际处。
足三里:足阳明胃经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天枢:足阳明胃经穴。在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上巨虚:足阳明胃经。在小腿外侧,犊鼻下6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支沟:手少阳三焦经穴。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照海:足少阴肾经穴。在踝区,内踝尖下1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

回帖

2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发表于 2022-9-3 16: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推广应用吉林省中医药地方标准(第二批)的通知

关于推广应用吉林省中医药地方标准(第二批)的通知
吉中医药发〔2022〕82号

各市(州)中医药管理局、长白山管委会中医药管理局、梅河口市中医药管理局、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
      为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医药法》、《标准化法》、《吉林省中医药发展条例》、“吉林省中医药‘十四五’发展规划”、“吉林省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要求,现将“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中医诊疗技术规范”等五项标准进行推广应用,适合在各级各类具有相关中医执业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内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为百姓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切实使广大群众受益。
      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将结合中医药人才培养相关培训项目进行推广培训,各级各类具有相关中医执业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可组织相应的医疗卫生人员进行培训学习,经培训后可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应用,临床应用时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并注重临床安全,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报告省中医药管理局或各标准起草人,省中医药管理局将组织人员进行修订。鼓励不具备相关中医执业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学术团体及个人学习了解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
      附件:1.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诊疗规范
      2.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中医诊疗技术规范
      3.前庭性偏头痛中医诊疗规范
      4.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中医诊疗技术规范
      5.出血性中风中医诊疗技术规范(吉中医药发〔2022〕82号)
                                                                                                        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
                                                                                                              2022年8月18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

回帖

2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发表于 2022-9-3 16: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诊疗规范

间质性肺疾病.png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檀、袁成波、仕丽、张丽秀、胡少丹、王秀江、管明、齐文龙、王芳。


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诊疗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
本标准适用于间质性肺疾病(肺痹)的诊断与治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间质性肺疾病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和肺泡腔,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功能单位丧失的弥漫性肺疾病,亦称作弥漫性
实质性肺疾病。应属于中医肺痹范畴。

3 诊断
3.1 症状
咳嗽,多为干咳,或咳少量粘液痰;喘促,早期多在活动后出现,渐至静息状态下即喘。
3.2 相关病史
既往病史包括心脏病、结缔组织病、肿瘤、脏器移植等;药物应用史;家族史;吸烟史;职业或家居环境暴露史;宠物嗜好或接触史。
3.3 体征
两肺底闻及吸气末爆裂音。
3.4 辅助检查
肺CT表现包括弥漫性结节影,磨玻璃样变、肺泡实变、小叶间隔增厚、胸膜下线、网格影伴囊腔形成或蜂窝状改变,常伴牵拉性支气管扩张或肺结构改变。肺功能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为特征。

4 辨证
4.1 邪盛痹重期
4.1.1 寒饮伏肺、肺络痹阻
咳喘气急,动则尤甚,痰白清稀,心胸憋闷,面色青灰,口唇紫绀,手足欠温,畏寒肢冷,舌质紫暗,舌下脉络迂曲,脉浮弦或沉弦细。
4.1.2 脾经伏火、痰热内蕴
喘促,气短,动则尤甚,咳嗽,咳痰色黄,量少质粘,不易咳出,口唇干红,口干渴喜饮,小便少,大便干,舌质红,苔黄根腻,脉弦数或弦滑。
4.1.3 湿热蕴于三焦
咳嗽,咳痰,痰多,色灰黄,质粘,难咳,动则喘促,口干,身热,周身困重,面红,倦怠乏力,小便短赤,大便粘滞,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4.1.4 肺肾阴虚、肺络不畅
咳嗽,无痰或少量黄痰,或痰中带血丝,动则喘促,气短,咽喉燥痛,手足心热,心烦,口干,舌红,少苔,舌有瘀斑或舌下脉络紫暗,脉细数。
4.1.5 肠胃湿热、痰饮痹肺
咳喘气急,动则尤甚,咳少量黄痰,质粘难出,口干鼻燥,自汗,背冷,脘腹胀满,口中异味,大便干或排便困难、便质粘腻,舌红,苔腻,脉滑数或沉实。

4.2 邪微痹缓期
4.2.1 肺肾虚冷、痰瘀阻络
咳嗽,咳少量泡沫痰,喘促,气短,语声无力,气不得续,乏力,动则汗出,畏寒肢冷,四肢肿胀,或骨节疼痛,舌质淡,苔白滑,舌有瘀斑或舌下脉络紫暗,脉沉无力。
4.2.2 肾精不足、肺络痹阻
咳嗽,咳少量泡沫痰,喘促,气短,动则尤甚,乏力,头昏耳鸣,虚烦不寐,腰腿酸软,自汗或盗汗,舌质暗红,苔少,舌有瘀斑或舌下脉络紫暗,脉沉细无力。

5 治疗
5.1 原则
化饮除瘀、宣肺通痹。

5.2 分证治法
5.2.1 寒饮伏肺、肺络痹阻
5.2.1.1 治法
温肺化饮,除痹通络。
5.2.1.2 主方
温肺通痹汤加减。
5.2.1.3 常用药
炙麻黄、细辛、干姜、五味子、姜半夏、炙甘草、桂枝、白芍、桃仁、没药、豨莶草、威灵仙、蜂房。
5.2.1.4 加减
5.2.1.4.1 面色红、胸中烦热,加生石膏。
5.2.1.4.2 口干、烦渴,加天花粉。
5.2.1.4.3 咳甚,加葶苈子。
5.2.1.4.4 若夹痰湿,痰粘,加茯苓。

5.2.2 脾经伏火、痰热内蕴
5.2.2.1 治法
升散郁火,宣肺通痹。
5.2.2.2 主方
宣肺通痹汤加减。
5.2.2.3 常用药
防风、藿香、栀子、生石膏、半夏、陈皮、黄芩、川芎、生甘草、浙贝母、桃仁、没药、豨莶草、威灵仙、蜂房、海桐皮。
5.2.2.4 加减
5.2.2.4.1 口干渴,加芦根。
5.2.2.4.2 喘促、气短,加葶苈子。
5.2.2.4.3 咽痛,加连翘。
5.2.2.4.4 痰粘难出,加瓜蒌仁、胆南星。

5.2.3 湿热蕴于三焦
5.2.3.1 治法
清热解毒,泻火止咳。
5.2.3.2 主方
清瘟败毒饮加减。
5.2.3.3 常用药
生石膏、黄连、栀子、黄芩、生甘草、水牛角、生地黄、赤芍、竹叶、知母、牡丹皮、桔梗、玄参、连翘。
5.2.3.4 加减
5.2.3.4.1 痰黄量多,加桑白皮、地骨皮
5.2.3.4.2 咳甚,加枇杷叶、款冬花。

5.2.4 肺肾阴虚、肺络不畅
5.2.4.1 治法
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5.2.4.2 主方
滋补肺肾汤加减。
5.2.4.3 常用药
百合、生地黄、熟地、玄参、浙贝母、桔梗、甘草、麦冬、当归、白芍、桃仁、威灵仙、豨莶草、没药、桑枝、蜂房。
5.2.4.4 加减
5.2.4.4.1 口干渴,痰粘难出,加知母、瓜蒌。
5.2.4.4.2 咳甚,加款冬花、杏仁。

5.2.5 肠胃湿热、痰饮痹肺
5.2.5.1 治法
行气导滞,通腑泻浊。
5.2.5.2 主方
泻浊宣痹汤加减。
5.2.5.3 常用药
生大黄、枳实、黄连、黄芩、炒白术、茯苓、泽泻、神曲。
5.2.5.4 加减
5.2.5.4.1 痰粘难出,加浙贝、知母。
5.2.5.4.2 脘腹胀满,加杏仁、厚朴。

5.2.6 肺肾虚冷、痰瘀阻络
5.2.6.1 治法
通经助阳,除湿通痹。
5.2.6.2 主方
助阳通痹汤加减。
5.2.6.3 常用药
熟地、炙麻黄、白芥子、干姜、鹿角胶、肉桂、炒白术、生晒参、熟附子、桃仁、没药、威灵仙、豨莶草、桑枝、蜂房。
5.2.6.4 加减
5.2.6.4.1 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加枸杞子。
5.2.6.4.2 口渴咽干,加麦冬。

5.2.7 肾精不足、肺络痹阻
5.2.7.1 治法
补益肾精,宣肺通痹。
5.2.7.2 主方
补肾益精汤加减。
5.2.7.3 常用药
熟地、山药、山萸肉、泽泻、牡丹皮、茯苓、桃仁、没药、豨莶草、威灵仙、桑枝、蜂房。
5.2.7.4 加减
5.2.7.4.1 手足、腰膝凉冷,下肢无力明显,加桂枝、熟附子、杜仲、巴戟天、补骨脂。
5.2.7.4.2 水肿、小便不利,加牛膝、车前子。
5.2.7.4.3 盗汗、手足心热,加麦冬、五味子。

5.3 中成药
见附录 A。

5.4 中药外敷塌渍
5.4.1 分类
5.4.1.1 清肺化痰方
防风、藿香、冰片、川芎、栀子、公英、黄芩。适用于脾经伏火,痰热蕴肺之证。
5.4.1.2 通络散结方
乳香、没药、冰片、天南星、炙麻黄、细辛、生蒲黄。适用于肺肾阴虚,肺络不畅;肺肾虚冷,痰瘀阻络;肾精不足,肺络痹阻之证。
5.4.1.3 温肺散寒方
石菖蒲、麻黄、细辛、桂枝、良姜、白芥子。适用于寒饮伏肺,肺络痹阻之证。
5.4.1.4 解毒通络方
赤芍、酒军、公英、射干、地丁、甲珠、白芥子。适用于肠胃湿热,痰饮痹肺;湿热蕴于三焦之证。

5.4.2 方法
将药研成细末,用蜂蜜调制成稠糊状,取适量均匀涂抹于于胸背部两侧,厚度2 mm, 敷以纱布,保鲜膜,防过敏胶布固定,也可用固定带固定。每次约2 h~4 h,每日1次。

5.4.3 注意事项
塌渍时加用可见光治疗仪照射,患者皮肤出现红、痒时即时停用,必要时给予对症脱敏治疗。

5.5 内科推拿及手指点穴
5.5.1 部位
腹部,胸部,背部。
5.5.2 方法
主要手法为摩法、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拿法、平推法,具体实施如下:
a) 摩腹、摩丹田,顺时针摩腹然后逆时针摩腹;
b) 一指禅推阑门、巨阙、上脘、中脘、建里、左梁门、右石关;按揉带脉穴;一指禅推气海、关
元穴;
c) 勾点天突;点按璇玑、华盖、膻中穴;
d) 按揉云门、中府穴;
e) 拿胸大肌,掌根按压胸大肌;
f) 平推前胸;
g) 按揉大椎、肩井、定喘、肺俞穴;
h) 平推肩背;
以上施术30 min,每日 1 次,连续 5 d为一疗程,间隔 2 d,进行下一疗程。

5.6 针刺疗法
5.6.1 主穴
肺俞(双侧)、列缺(双侧)、太渊(双侧)、定喘(双侧)、内关(双侧)、曲池(双侧)、合谷(双侧)、膈俞(双侧)、血海(双侧)、足三里(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丰隆(双侧)、中脘、气海、关元。
5.6.2 方法
主要取穴以调理肺、脾、肾三脏为原则,实证宣肺、止咳、平喘,虚证健脾、益气、补肾。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取毫针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

5.7 运动疗法
运动前进行心肺功能康复评定等综合情况,评估患者运动能力,制定运动处方。运动处方主要包括:
a) 有氧运动训练。上下肢训练器、四肢联动、功率车、跑台等,选其一,每日 1 或 2 次,时间20 min~30 min,每周 5 d。
b) 抗阻训练。上肢训练、下肢训练,每次 3 组,每组 8 个~12 个重复动作,每周 2 次。
c) 功法练习。八段锦或呼吸操,每日 1 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

回帖

2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发表于 2022-9-3 16: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5.8 其他疗法
见附录B。

6 预防和调护
6.1 预防
6.1.1 减少职业环境暴露,避免接触污染的环境,加强劳动保护。
6.1.2 积极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
6.1.3 适当锻炼身体。
6.2 调护
6.2.1 保证充足的休息。
6.2.2 注意避免感冒。
6.2.3 适当的家庭康复锻炼。
6.2.4 对病人要关怀与爱护,多鼓励,不可在精神上施加压力。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中成药

A.1 利舒康胶囊
手参、甘青青兰、红景天、烈香杜鹃、黄柏、甘草。适用于肺肾阴虚,肺络不畅;肺肾虚冷,痰瘀阻络;肾精不足,肺络痹阻之证。口服,1 次2 粒,1 日3 次。

A.2 右归丸或右归胶囊
熟地黄、炮附片、肉桂、山药、酒萸肉、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当归、盐杜仲。适用于肺肾虚冷,痰瘀阻络;肾精不足,肺络痹阻之证。口服,1 次1丸,1 日3次;或口服,1 次4 粒,1 日3 次。

A.3 至灵胶囊
冬虫夏草。适用于肺肾虚冷,痰瘀阻络;肾精不足,肺络痹阻之证。口服,1 次2 粒~3 粒,1 日2 次~3 次。

A.4 金水宝胶囊
发酵虫草菌粉。适用于肺肾虚冷,痰瘀阻络;肾精不足,肺络痹阻之证。口服,1 次3 粒,1 日3次。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其他疗法

B.1 超声波疗法
将超声波的电极片直接贴于治疗部位的皮肤上,适用于间质性肺疾病的任何证型。每日 1 次,每次20 min~30 min。

B.2 离子导入疗法
将离子导入仪配备的药物电极片紧贴人体的治疗部位或穴位上,两个电极片保持一定的距离进行治疗。适用于间质性肺疾病的任何证型。每日 1 次,每次20 min~30 min。

B.3 体外反搏疗法
通过电脑跟踪心电波,在心脏舒张期对裹于肢体和臀部的气囊同步充气,序贯加压,使血液向主动脉反流,增加心脑各内脏器官的血流灌注,改善血供,畅通血流。适用于间质性肺疾病的任何证型。每日 1 次,每次30 min。

B.4 刮痧疗法
B.4.1 常用部位或穴位
背部膀胱经、肩井、大椎、夹脊穴、曲池、尺泽、鱼际、合谷、血海、丰隆等,随证加减。
B.4.2 适用证型
脾经伏火,痰热内蕴;胃肠湿热,痰饮痹肺;湿热蕴于三焦。
B.4.3 周期
3 日~5 日痧退后,视病情进行再次刮痧。

B.5 拔罐疗法
B.5.1 常用部位或穴位
背部膀胱经、大椎、夹脊穴等,随证加减。
B.5.2 适用证型
寒饮伏肺,肺络痹阻;肺肾虚冷,痰瘀阻络。
B.5.3 周期
3 日后,视病情进行再次拔罐。

B.6 排痰疗法
高频胸壁振动排痰仪,用于咳嗽、咳痰难出者,适用于间质性肺疾病的任何证型。每日 1 次,每次15 min~20 min。

B.7 外用浴足疗法
以温经通络和化瘀通络为法,方药如下:
a) 温经通络方药。炙麻黄、桂枝、细辛、丹参、炙川乌、威灵仙,上药水煎取汁 1000 ml,外用浴足。
b) 化瘀通络方药。牛膝、地龙、香附、羌活、川芎、苍术、赤芍、桃仁、红花,上药水煎取汁1000 ml,外用浴足。
c) 适用证型。寒饮伏肺,肺络痹阻;肺肾虚冷,痰瘀阻络;肾精不足,肺络痹阻。
d) 注意避免在浴足过程中出汗太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

回帖

2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发表于 2022-9-3 16: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中医诊疗技术规范

持续性姿势.png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辽源市中医院。
标准主要起草人:项颗、张水生、于红、刘亚芬、李春禄、张欢、俞尚阳、迟宇含、曹政华、孙莉。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中医诊疗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诊断、辨证论治、康复治疗和预防调护。
本标准适用于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中医诊疗。

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PPPD: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Persistent Postures-Perceived Dizziness)

3 诊断
3.1 中医诊断
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
3.2 西医诊断
PPPD是一种慢性前庭功能失调,诊断该病应满足以下 5 条:
a) 在 3 个月或以上的大部分天数内,出现头晕或不稳或非旋转性眩晕中的一种或多种
1) 每次发作症状持续数小时,程度可逐渐加重及逐渐减轻;
2) 不需要症状在一整天内连续存在。
b) 每次持续性症状出现无特异触发因素,但下列 3 种因素可使其加重
1) 直立姿势;
2) 无论何种方向及位置的主动或被动运动;
3) 暴露于移动的视觉刺激或复杂的视觉环境。
c) 这种失调由引起眩晕、不稳、头晕或平衡失调的下列疾病引起,急性、发作性或慢性前庭综合征,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或内科疾病或心理性焦虑
1) 当触发疾病为急性或发作性疾病时,症状出现形式与诊断标准 1 叙述一致。当触发疾病已经缓解后,症状首先间歇出现,以后固定成持续性病程;
2) 当触发疾病为慢性综合征时,症状开始缓慢出现然后逐渐加重。
d) 症状引起显著的焦虑或功能障碍;
e) 症状不能由其他疾病或失调解释

4 辨证论治
4.1 主要证候
4.1.1 风痰上扰证
4.1.1.1 证候
眩晕有旋转感或摇晃感、漂浮感,头重如裹,伴有恶心呕吐或恶心欲呕、呕吐痰涎,食少便溏,舌苔白或白腻,脉弦滑。
4.1.1.2 治法
祛风化痰,健脾和胃。
4.1.1.3 方药
参见附录 A.1.1。
4.1.1.4 静脉滴注
可选用天麻素注射液、复方麝香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等具有同类功效的中药注射液。

4.1.2 阴虚阳亢证
4.1.2.1 证候
头晕目涩,心烦失眠,多梦,面赤,耳鸣,盗汗,手足心热,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
4.1.2.2 治法
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4.1.2.3 方药
参见附录 A.1.2。
4.1.2.4 静脉滴注
可选用天麻素注射液、复方麝香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等具有同类功效的中药注射液。

4.1.3 气血亏虚证
4.1.3.1 证候
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晄白,爪甲不荣,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纳差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4.1.3.2 治法
补益气血,健运脾胃。
4.1.3.3 方药
参见附录 A.1.3。
4.1.3.4 静脉滴注
可选用黄芪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等具有同类功效的中药注射液。

4.1.4 肾精不足证
4.1.4.1 证候
眩晕久发不已,听力减退,耳鸣,少寐健忘,神倦乏力,腰酸膝软,舌红,苔薄,脉弦细。
4.1.4.2 治法
补肾填精,充养脑髓。
4.1.4.3 方药
参见附录 A.1.4。
4.1.4.4 静脉滴注
可选用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等具有同类功效的中药注射液。

4.2 常见兼证
4.2.1 瘀证
4.2.1.1 证候
胸闷刺痛,肢体麻木或疼痛,疼痛不移,肌肤甲错,健忘心悸,心烦失眠,或视物不清,唇舌紫暗,舌质暗,有瘀斑,舌下脉络青紫迂曲,苔薄白,脉弦或沉而涩。
4.2.1.2 治法
活血化瘀。
4.2.1.3 方药
参见附录 A.1.5。
4.2.1.4 静脉滴注
可选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等具有同类功效的中药注射液。

4.2.2 痰证
4.2.2.1 证候
嗜食肥甘,形体肥胖,呕恶眩晕,口黏痰多,食油腻则加重,舌体胖大,苔白厚腻,脉滑。
4.2.2.2 治法
行气化痰。
4.2.2.3 方药
参见附录 A.1.6。
4.2.2.4 静脉滴注
可选用复方麝香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具有同类功效的中药注射液。

4.2.3 湿证
4.2.3.1 证候
头重昏蒙,四肢沉重,遇阴雨天加重,倦怠嗜卧,脘腹胀满,食少纳呆,便溏或黏滞不爽,舌胖大,边齿痕,苔腻,脉弦滑。
4.2.3.2 治法
健脾燥湿。
4.2.3.3 方药
参见附录 A.1.7。
4.2.3.4 静脉滴注
可选用复方麝香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具有同类功效的中药注射液。

4.2.4 浊证
4.2.4.1 证候
腹部肥胖,实验检查血脂或血尿酸升高,或伴脂肪肝,舌胖大,苔腐腻,脉滑。
4.2.4.2 治法
消膏降浊。
4.2.4.3 方药
参见附录 A.1.8。

5 康复治疗
5.1 手三针
5.1.1 选穴
双侧间谷、双侧中渚、双侧劳宫。
5.1.2 定位
5.1.2.1 间谷位于手阳明大肠经的三间与合谷连线之中点。
5.1.2.2 中渚位于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线上,手背第四、五掌指关节间后方凹陷处。
5.1.2.3 劳宫位于手厥阴心包经的循行线上,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间处。
5.1.3 操作
5.1.3.1 患者取坐位,颈项直立,术者立于患者身后,对间谷、中渚、劳宫三穴,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进行取穴。
5.1.3.2 间谷、中渚、劳宫直刺 0.4 寸~ 0.6 寸,产生麻胀感,得气后调整针尖朝后拇指尖方向,使针感下传至指尖。
5.1.3.3 各穴位针刺得气后,每隔 5 min 运针 1 次, 3 次后即可出针。
5.1.3.4 每日 1 次, 10 d 为 1 个疗程。
5.1.3.5 使用提插手法时,进针深度严禁超过 0.8 寸。

5.2 中药熏蒸治疗
5.2.1 选取石菖蒲、川芎、莪术、丁香、冰片,将上述中药煎汤并浓缩至 150 ml,加入中药熏蒸仪,喷雾于大椎穴。
5.2.2 每日 1 次,每次 20 min,7 d 为 1 疗程,连续治疗 1 个~ 3 个疗程。
5.2.3 熏洗药温一般为 40℃ ~ 42℃ ,物品应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5.2.4 熏蒸部位皮肤破溃、炎症、感染,或皮肤敏感者禁用。

5.3 前庭康复训练
5.3.1 卧位
5.3.1.1 卧位悬头
床上端坐,向后躺下,颈部位于床边,头部位于床外呈悬头位,然后坐起。
5.3.1.2 平卧翻身
仰卧位,向左翻身 90°,向右翻身 180°,再向左翻身 90°。
5.3.1.3 侧身躺下
床边侧坐,迅速向右躺下,坐起,再迅速向左躺下,坐起。
5.3.2 坐位
5.3.2.1 坐立位转换
5.3.2.1.1 坐在椅子上,睁眼,迅速站起,缓慢坐下,再迅速站起,循环往复。
5.3.2.1.2 坐在椅子上,闭眼,迅速站起,缓慢坐下,再迅速站起,循环往复。
5.3.2.1.3 坐在椅子上,睁眼,双脚踩在海绵垫上,迅速站起,缓慢坐下,再迅速站起,循环往复。
5.3.2.1.4 坐在椅子上,闭眼,双脚踩在海绵垫上,迅速站起,缓慢坐下,再迅速站起,循环往复。
5.3.2.2 坐位正前方捡物
坐在椅子上,小球放在正前方地面上,弯腰用手捡起小球,坐直,将小球举到与眼睛一样的高度,再将小球放回原地,坐直,左右手交替。
5.3.2.3 坐位左右交叉捡物
坐在椅子上,小球放在左侧地面上,弯腰用右手捡起小球,坐直将小球举到与眼睛一样的高度,再将小球放在右侧地面上,坐直,左右手交叉。
5.3.3 站立
5.3.3.1 并足
5.3.3.1.1 双脚并拢站立,双手平举,睁眼。
5.3.3.1.2 双脚并拢站立,双手平举,闭眼。
5.3.3.1.3 双脚并拢站立海绵垫上,双手平举,睁眼。
5.3.3.1.4 双脚并拢站立海绵垫上,双手平举,闭眼。
5.3.3.2 足跟抵足尖站立
5.3.3.2.1 足跟抵足尖,双脚呈一条直线站立,双手向身体两侧平伸,睁眼。
5.3.3.2.2 足跟抵足尖,双脚呈一条直线站立,双手向身体两侧平伸,闭眼。
5.3.3.2.3 足跟抵足尖,双脚呈一条直线站立在海绵垫上,双手向身体两侧平伸,睁眼。
5.3.3.2.4 足跟抵足尖,双脚呈一条直线站立在海绵垫上,双手向身体两侧平伸,闭眼。
5.3.3.3 弯腰俯首
双脚分开站立,弯腰俯首。双脚分开站立在海绵垫上,弯腰俯首。
5.3.4 行走
5.3.4.1 直线行走
双手向身体两侧平伸,双脚沿直线行走。
5.3.4.2 足跟足尖直线行走
双手向身体两侧平伸,一只脚的脚跟贴着另一只脚的脚尖行走。
5.3.4.3 交替转身行走
双手向身体两侧平伸,双脚沿直线行走,行走过程中先向左转身,再向右转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