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天河

[医改药管求是] 药品国家集采第十批价格为保住市场而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火... [复制链接]

3

主题

7

回帖

2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7
发表于 2025-2-24 09: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麻药不麻,用别人三倍剂量才麻。血压不降低,别人吃一颗,现在吃三颗还不降低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

回帖

3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1
发表于 2025-2-24 09: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中成药吃了一点用都没有,医保应取消特殊待遇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1

回帖

3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7
发表于 2025-2-24 18: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罗敏 发表于 2025-2-22 11:58
支持集采!集采伤害了很多资本方的利益,所以他们搞事,民众不要被他们带偏。 ...

不可能无稽之谈,我舅妈就因为医保高血压的问题(血压不降),差点脑梗,这实打实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1

回帖

62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62
发表于 2025-2-24 19: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时至今日还有人在质疑咱们的仿制水平,这也太不自信了!“药越贵越好”这是心理作用,支持国产仿制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1

回帖

4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3
发表于 2025-2-24 21: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希望药物价格上去?药物价格是否影响质量,关键是要理清它成本是多少,以及被降下的价格压缩的是成本,还是其他环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发表于 2025-2-25 09: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集采低价药方向没错,药效不达标,不是集采的责任。应追责厂家与药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

回帖

3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1
发表于 2025-2-25 13: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专家们不过是博眼球,抢出位,甚至是外国药企利益代言人,把个别现象当成普遍问题上升到更高层面,典型的形而上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

回帖

3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1
发表于 2025-2-25 14: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原研药“解禁”背后:谁在风雪中为患者发声

最近,一则关于上海医院可以开具原研药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一位网友称,自己接到医院通知,高血压患者终于可以开到原研药了,并特别感谢了上海瑞金医院的郑主任等20位医生。这消息一出,不少人拍手叫好,但也有人半信半疑——毕竟,原研药和仿制药的争论,早已不是新鲜话题。

原研药和仿制药的“恩怨情仇”,其实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原研药,顾名思义,是药企花费大量时间和资金研发出来的“原创作品”,价格自然不菲。而仿制药,则是等原研药专利到期后,其他药企“复制”出来的“平价替代品”。两者之间的较量,不仅仅是价格的问题,更是疗效、安全性和患者信任度的博弈。

这次上海医院“解禁”原研药,背后透露出的信息,远不止是药品选择权的扩大。它更像是医保集采制度的一次“自我修正”。长期以来,医保集采以“低价中标”为核心,确实让许多患者用上了便宜的药,但也引发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仿制药的疗效不稳定,甚至出现了“抗生素过敏、血压不降、麻醉药病人不睡、泻药不泻”等尴尬情况。这些问题,不仅让患者头疼,也让医生无奈。

郑民华医生曾公开指出:“有些药,便宜是便宜,但治不了病,那再便宜又有什么用?”这话说得直白,却也戳中了不少人的心。毕竟,治病救人,关键还得看疗效。如果药效不够,再低的价也是白搭。

医保集采的初衷是好的——让更多人用得起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过去五年里,集采确实惠及了无数人:慢病患者的药费大幅降低,听障人士用上了人工耳蜗,老年人换上了好牙。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进步。但问题在于,任何制度都不可能完美无缺。集采在执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光照不到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就是问题滋生的温床。

这次上海医院“解禁”原研药,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集采制度的一次“补丁升级”。医保局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早在21号就开始统计调查相关问题,并强调对确实存在问题的企业,将坚决追究责任,包括取消中选资格、纳入失信名单等。这种态度,值得肯定。

但问题在于,制度的调整能否真正解决问题?原研药和仿制药的“双轨制”能否让患者真正受益?这还需要时间来检验。毕竟,药品的选择权虽然交给了医生,但医生的选择,依然会受到医保报销比例、医院库存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如果原研药的价格依然高企,医保报销比例又不够给力,那患者的选择权,恐怕依然是个“伪命题”。

更值得关注的是,那些敢于发声的医生。郑民华等20多位医生,敢于在公开场合质疑集采制度的弊端,这种勇气,值得敬佩。他们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患者。正如一位网友所说:“他们争取来的光,有一天也会照耀到你。”这话说得没错,但现实却是,这些“抱薪者”往往在风雪中冻毙,而大多数人,却对此漠不关心。

郑民华医生的已经注销,这或许意味着,他暂时不会再公开发声。这让人不禁想起一句话: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但现实是,风雪中的抱薪者,往往无人问津。这不仅是人性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

当然,我们也不必过于悲观。制度的进步,往往需要时间和耐心。集采制度虽然存在问题,但它的初衷和成效,依然值得肯定。而那些敢于发声的医生,他们的努力,也并非毫无意义。至少,他们让更多人看到了问题,也让医保局开始重视问题。这,或许就是他们的价值所在。

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是原研药还是仿制药,无论是集采制度还是其他政策,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患者的健康。如果制度的设计和执行,能够真正围绕这一目的展开,那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敢于站出来的人,都值得被铭记。(有谁怜不醉人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

回帖

3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1
发表于 2025-2-25 17: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霍顿 发表于 2025-2-25 14:17
上海原研药“解禁”背后:谁在风雪中为患者发声

最近,一则关于上海医院可以开具原研药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 ...

太好了!今天上海的医院接到通知,高血压可以开原研药了。感谢上海瑞金医院的郑主任等20名仗义执言的好医生!我们上海有全世界最有仁心的医生,永远都是他们第一时间为了人民站出来我特别自豪! 其它地方的医生也一起呼吁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发表于 2025-2-25 18: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参加集采,却要医保报销比例,谁在无视患者健康

郑民华医生等 20 位上海市政协委员提交的“关于在药品集采背景下如何能够用到疗效好的药物” 的提案中有这样一段,“保障原研药的合理使用”:放开原研药与非原研药比例限制,将选择权交给医生,确保疗效好的原研药物纳入医保目录。患者若经济能力允许且愿自费购买原研药,在合法合规情况下,可从医院药房或正规零售药店获取,医保部门可根据药品类型给予不同报销比例。

先来看看为什么要对原研药与非原研药比例作出限制?从治疗效果的角度说,采用原研药肯定要比仿制药好,这是事实。但原研药通常研发成本高,价格昂贵。我国医保覆盖人群庞大,若不加以控制,大量使用原研药会使医保基金支出大幅增加,可能导致医保基金不堪重负,影响医保体系的可持续性。通过医保支付政策引导等方式,合理控制原研药使用比例,可使医保资金更有效地分配,保障更多参保人员的基本用药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把选择权交给医生完全不具备可行性,医生也负不起这个责任。

再来说说“疗效好的原研药物纳入医保目录”问题。大家都听说过有一款120 万元一针的治疗肿瘤的原研药阿基仑赛注射液吧,据称它的疗效很好。但它并不适合纳入医保目录,原因是它太过于昂贵,且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批量生产药物,而是依据每位患者的癌细胞特征、身体状况量身打造,适应证范围较窄。可见,原研药物能否纳入医保目录不仅取决于疗效,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医保基金承受能力。有些人还拿患者健康说事儿,说不把原研药纳入医保就是无视人民健康权。其实,这话应该去问向那些原研药企业,他们为什么不肯降药价?

还有就是给予原研药不同报销比例的要求。不知道提案中为什么会提出这样近似无理的问题?如果原研药已经在医保目录中,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但如果原研药根本就不在医保目录中,那又凭什么给予它不同的报销比例呢?到目前为止,国家医保局已经举办过十次集采谈判了。部分原研药企业要么拒绝参加集采谈判,直接不报名、不报价;要么虽然报了名,但却价格过高,最终未中选。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在医保中给予原研药一定报销比例,这也太霸道了吧?对其他中标药企也很不公平。

最后想说的是,原研药过了专利期,仿制药企就可生产。实际上中国很多原研药包括所谓进口原研药,都是国内仿制药企业生产的。仿制药与原研药在疗效上是有差别,但要说仿制药药效到了“麻药不睡、泻药不泻、血压不降”的地步,那就有些危言耸听,哗众取宠了。可能还涉嫌虚假陈述。(有谁怜不醉人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