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09|回复: 4

清代名医萧廉泉《医脉摘要》分享下载

[复制链接]

100

主题

9

回帖

485

积分

版主

积分
485
发表于 2020-10-23 14: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蒲公英 于 2023-4-21 11:07 编辑

医脉摘要图

医脉摘要图
    本书上、下两卷,署为清代萧廉泉先生所著。同社陈龙池君,从友人李宇仁君处录示。李君酷嗜医籍,亦在旧书肆中所得原署希琴叠研斋主人手抄,未刊稿也。其间,鉴别证候之疑似,并验舌诊脉之方法,附以时方歌、药性赋,为医学入门之阶梯,与第一集第五种《医阶辨证》互相发明。古今医籍中不可多得之作,惜未审萧先生何许人也有知者,应惠函相告,俾表扬以志勿谖。

中医古籍TXT版本《医脉摘要》下载 医脉摘要123.txt (103.71 KB, 下载次数: 0)

100

主题

9

回帖

485

积分

版主

积分
485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3 14: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医脉摘要》序

李君宇仁精于医,生平以搜罗医籍,为药且精于鉴别。偶见元明旧刻及前贤秘本,必重价购得之,虽质典,亦所不惜。自颜其斋曰"味异",足见其所好之深也。予与李君有同嗜,朝夕过从,相与纵谈医学。往往夜深忘倦,而李君亦乐而忘返也。辛酉岁暮,朔风猎猎,细雨霏霏,予偶造其庐,见案头置一册,颜曰萧廉泉《医脉摘要》,下署"希琴叠砚斋主人手抄"。询之,系新得之旧书市者。假归一读,其选摘辨别至精至当,后附时方歌、药性赋,亦简洁可喜,盖亦医学中之识途老马也。亟录一过,置诸案右,以供浏览。因志数语,以弁于简端云。中华民国十一年壬戍春三月上完广陵龙池氏陈宗转识于守一斋医脉摘要卷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主题

9

回帖

485

积分

版主

积分
485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3 14: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热辨

伤寒发热,多兼恶寒,有仲景成法可循。惟杂病发热,颇类伤寒,不可不辨。凡脉数、发热、头痛而身不痛、右脉或紧或滑而左脉平和者,伤食也。夏月,四肢发热、身体沉重、胸膈烦闷、但不恶风、不头痛者,湿热相搏也;一身尽痛,发热日哺时剧者,风湿也,身热而烦,但头不痛、脉不浮紧、不恶寒者,虚烦也。春夏之交,发热而渴,或微恶寒、左脉大于右者,温病也,身热、头痛、自污、多眠、阳脉浮数、阴脉濡弱者,风温也。夏月,脉虚、身热而喘乏者,伤暑也;四肢发热,口唇干燥、烦闷不宁、而身不热者,脾热也。每日晡时,憎寒壮热、脉数盛而有痛处者,痈毒始发也。(原注:又有夜间发热,天明则退,或自汗出者,乃血发热,热在荣分,故不作渴,也宜清荣之剂。)

太阳为先天之主阳,其热发于荣卫,故一身手足壮热。阳明乃太阳少阳相合之阳,其热发于肌肉,故蒸蒸发热。少阳为半表半里之阳,其热发于腠理,时开时合,故往来寒热。此三阳发热之分也。太阴为至阴,无热可发,因为胃行津液以灌四旁,故得主四肢而发热于手足,所以太阴伤寒,手足自温;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耳。少阴为封蛰之本,若少阴不藏,则坎阳无蔽,故有始受风寒,而脉沉反发热者,或始无表热,八九日来热入膀胱,致一身手足尽热者。厥阴当两阴交尽一阳初生,其伤寒也,有从阴而先厥后热者,有从阳而先热后厥者,或阳进而热多厥少,或阳退而热少厥多或阴阳和而厥与热相应。此三阴发热之分也。

伤寒发热,得汗则解。若汗出而热不退,或为风,或为湿,或风湿相搏,或风温不解,切勿专用发表之药。初病时之热,为虚实热,或表实或里实也。大病后之热,为虚热,或阳虚或阴虚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主题

9

回帖

485

积分

版主

积分
485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3 14: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潮热辨

潮热有作有止,如潮水之来,不失其时。若每日申酉时发热,此阳明胃实也,宜下之。若潮热于寅卯,则属少阳;潮热于巳午,则属太阳,宜分别治之。

有潮热似疟、胸膈痞塞、背心疼痛、气弱、脉弦,服补药不效者,此痰饮随气而潮,故热亦随饮而潮也,宜涤痰之剂。

有气口脉滑,当薄暮发热,明日复止者,此内有宿食也,宜消食之剂。

有阴虚发热,夜热而朝退者,或产后下血过多,或内伤失血不止也,宜养阴而兼清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主题

9

回帖

485

积分

版主

积分
485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3 14:3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太多,不一一便转抄这里了,可自行下载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