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93|回复: 2

[其它] 中药分类探讨

[复制链接]

24

主题

15

回帖

220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06
发表于 2019-1-12 10: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药作为中医文化的中药组成部分,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形成了庞大的体系,若是不加以分类,笼统而学,怕是难以厘清各药之间的关系,也不易掌握各药的效用,影响临床的发挥。如何快速掌握中药的作用?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若将中药分门别类,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中药的分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礼·天官》就有“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的记载,对于其中的“五药”,汉代郑玄注曰“五药:草、木、虫、石、谷。”可见在汉代已有对药物进行分类的论述。在本草书籍中,分类的记载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书中根据其药性、功效、毒性等特性,将365种药物分别归纳为上品、中品、下品三类。此后,梁代陶弘景在其所著的《本草经集注》中,在“五药:草、木、虫、石、谷”的基础上,进一步将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无实等七类,从而确立了中药按自然属性的分类方法。北齐徐之才曾把药物的效能分为十种,他说:“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是药之大体。”内容是:宣可去壅,生姜、橘皮之属,即理气和胃药;通可去滞,通草、防己之属,即利尿药;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即强壮营养药;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即泻水、通大便药;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即解肌发汗药;重可去怯,磁石、铁粉之属,即安神镇静药;滑可去着,冬葵子、榆白皮之属,即利尿润肠药;涩可去脱,牡蛎、龙骨之属,即收敛固涩药;燥可去湿,桑皮、赤小豆之属,即理湿化痰药;湿可去燥,白石英、紫石英之属,则滋润药。宋朝寇宗奭补充两种:寒可去热,即清凉药;热可去寒,即温热药。清朝贾九如又提出:雄可表散,锐可下行,和可安中,缓可制急,平可主养,静可制动等。各有见地,可供参考。中药发展越到后世,不仅分类的方法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而且分类的理论也越来越丰富。
      
   中药分类的方法虽然很多,但传统的分类方法,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系统:即药性分类法和自然分类法。
   药性分类法,是根据中药药性、功效等特性进行分类的一类分类方法。因为它有利于医家掌握药物性能,故为历代医家所习用。性能是药物有别于其他物质的最大特性,因此大多数本草书籍的分类,都少不了用它来进行归纳。这也是多数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书籍,仍保留了三品分类方法的原因。

  药性分类法,首创于《神农本草经》,它的三品分类法,以“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中药……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 为其分类的理论依据。虽然分类比较简略,但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本草典籍中,三品分类开创了药物分类的先河,因此对后世影响深远。虽然梁代陶弘景创立了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但一直到唐宋金元,历代修订本草,仍然保存了三品分类的属性,并以之作为分类的依据。即使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彻底打破了三品分类的方法,但仍在药名下对《本经》、《别录》药物的三品属性作了注释。然而由于药物的日益增多和对药物认识上的不断深化,这种分类方法的局限性便日见暴露出来,单凭三品分类的方法已不能适应客观需要。后世医药学家,结合临床实践不断总结出了更为切用的分类方法。如唐代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首创了“十剂”分类法,根据药物功效归纳为“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类。它的分类理论是:“宣可去窒,……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泄可去闭,……轻可去实,……重可去怯。……涩可去脱,……滑可去著,……燥可去湿,……湿可去枯”。这对于临床用药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金元期间的李东垣,将临床常用的100余种中药,根据升降浮沉的理论,将其分成五类。又署名为李东垣而实为后人所托的《药性赋》,则按药物四性(寒、热、温、平)进行分类。尤其是明、清以来,医药学家们相继总结了不少临床实用的功效分类方法。如明代王纶在其所著的《本草集要》中,将药物按功效分列为治“气、寒、血、热、痰、湿、风、燥、疮、毒、妇人、小儿”等12门。每一门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治气门分“补气清气温凉药、行气散气降气药、温气快气辛热药、破气消积气药”4类等。这种分类比较具体而详细,无疑是一大进步。李时珍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际,在其《本草纲目》中总结了“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将药物的功效结合脏腑受病的标本、寒热、虚实进行综合归类。清代黄宫绣的《本草求真》,对药物功效分类的贡献最大,他首先将药物分成“补剂、收涩、散剂、泻剂、血剂、杂剂、食物”七大类;而在每大类下又分若干细类,如补剂分为“温中、平补、补火、滋水、温肾”;血剂分为“温血、凉血、下血”等。李氏、黄氏的分类法,不仅对于临床医师辨证论治,遣药组方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而且对近代中药功效分类也有深远的影响。

  清代以来,除上述分类之外,还出现了按经络、脏腑以至脉象对药物进行分类。以经络分类的,有姚澜的《本草分经》;以脏腑分队归类的,有凌奂的《本草害利》、江笔花的《笔花医镜》,他们先用脏腑分队,各队再按药性分补、泻、凉、温,再分猛将、次将;按脉象分类的,有龙柏的《脉药联珠·药性考》等。这些分类方法,虽以脏腑、经络为纲,但仍以药性为依据,故仍属药性分类法的范畴。这些方法,各有特点,由于它们与临床实践结合较紧,因而多为临床医家们所采用。

   自然属性分类,是根据药物的自然属性对其进行分类的方法。《周礼·天官》中的“五药”,虽然汉代郑玄注为“五药:草、木、虫、石、谷。”但没有具体药物的归属。因此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仍应视为陶弘景所首创。他在《本草经集注》中,将《本经》、《别录》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无实七类,这种方法,虽然较为简略,但却成为后世修订本草分类的基础。如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开宝本草》、《嘉祐本草》、《证类本草》等综合性本草,都是以《本草经集注》的分类方法,加以扩充、增加而成的。直至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才对它作了全面和较大的改革。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分类理论。他采用“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方法,以“各列为部,首以水火,次之以土,水火为万物之先,土为万物之母也。次之以草、谷、菜、果、木,从微至巨也。次之以服器,从草木也。次之以虫、鳞、介、禽、兽,终之以人,从贱至贵也。” 作为他的分类理论基础。将收载的1892种药物,先按“析族振纲”,分为16部,然后“区类分目”,按药物的形态、习性、生态环境和经济用途等,再分为60类。如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隅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类、杂草;木部又分为香木、乔木、灌木、寓木、苞木、杂木等。建立起当时最为先进、比较完整的分类系统。《本草纲目》自然分类体系建立后,就成为传统中药自然属性分类法的典范。在其后问世的重要本草著作如《本草正》、《本草备要》、《本草纲目拾遗》、《本草从新》等,都基本上沿用它的自然属性分类方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传入,中药新兴学科的建立,一些现代科学的分类方法也被引进中药的分类。诸如中药功效分类、药用部位分类、植物学分类、动物学分类、矿物学分类、中药化学成分分类等方法。近年所编辑的有关教材及书籍,多根据其学科的性质不同,而分别采用不同的现代科学分类方法。如现代的临床《中药学》,采用中药功效分类法;《中药鉴定学》采用药用部位分类法;《新华本草》、《中华本草》等综合性本草,则采用植物学分类法、动物学分类法等;《中药化学》就采用化学成分分类法。这些分类方法应用,都提高了它们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本文选自《医学大家秦伯未方药论著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秦伯未编著,纪征瀚整理),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24

主题

15

回帖

220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06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 11: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一般分法比较明朗,大致如下:

  1.解表药

  具有发散作用,包括疏解风寒、风热、风湿、暑气等外邪犯表。辛温解表,如麻黄、桂枝、紫苏、羌活、独活、荆芥、防风、细辛、香薷、白芷、秦艽;辛凉解表,如葛根、柴胡、薄荷、豆豉、豆卷、桑叶、菊花、浮萍、升麻;驱风湿,如威灵仙、白芷、络石藤、五加皮、海风藤等。

  2.泻下药

  具有通大便作用(包括泻水)。寒下,如大黄、玄明粉;热下,如巴豆;润下,如麻仁、瓜蒌仁、郁李仁;泻水,如大戟、芫花、甘遂、牵牛子、商陆、葶苈等。

  3.理湿药

  具有除湿渗利作用。芳香化湿,如藿香、佩兰、佛手、苍术、厚朴、草果;淡渗,如茯苓、通草、苡仁;利尿,如车前、泽泻、木通、防己、瞿麦、猪苓、萆薢、萹蓄等。

  4.祛寒药

  具有温中作用(包括回阳)。温中散寒,如吴萸、丁香、干姜、茴香、乌头;扶阳壮火,如附子、肉桂、益智仁、肉果、巴戟天等。

  5.清热药

  具有清解内热作用(包括解毒)。苦寒清热,如黄连、黄芩、黄柏、知母、山栀、龙胆草、连翘、青蒿、夏枯草、丹皮、银花;甘寒清热,如鲜生地、石膏、竹叶、竹茹、天花粉、地骨皮、芦根、茅根;清热解毒,如玄参、犀角、青黛、大青叶、马勃、射干、山豆根、地丁草、板蓝根等。

  6.涌吐药

  具有催吐作用。如瓜蒂、藜芦、胆矾等。

  7.消化药

  具有消食健胃作用。如神曲、山楂、麦芽、砂仁、蔻仁、莱菔子、鸡内金等。

  8.止咳药

  具有肃肺作用(包括化痰平喘)。清肺止咳,如前胡、牛蒡、杏仁、贝母、桔梗、桑白皮、枇杷叶、马兜铃、百合、百部、胖大海;温肺止咳,如白前、旋覆花、紫菀、款冬花;消痰平喘,如胆星、半夏、白芥子、苏子、天竺黄、海浮石、鹅管石、竹沥、海藻、昆布、海蜇等。

  9.理气药

  具有舒畅气机作用。行气,如陈皮、乌药、木香、香附、郁金、金铃子、香橼;破气,如枳实、青皮、沉香、厚朴等。

  10.理血药

  具有和血作用,包括破瘀、止血。活血,如当归、川芎、红花、鸡血藤、五灵脂、延胡、乳香、没药;破瘀,如桃仁、败酱草、益母草、姜黄、刘寄奴、地鳖虫、水蛭、虻虫;止血,如仙鹤草、参三七、蒲黄、白及、槐花、地榆、侧柏叶、茜草、血余炭、大小蓟、棕榈、藕节等。

  11.滋补药

  具有营养强壮作用(包括补气、补血、温补、清补)。补气,如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补血,如熟地、首乌、驴皮胶、龙眼肉、当归身、白芍;温补,如鹿茸、苁蓉、菟丝子、蛤蚧、五味子、补骨脂、狗脊、杜仲、续断、海狗肾、鹿角胶、虎骨胶;清补,如沙参、麦冬、石斛、女贞子、龟板、鳖甲、枸杞子、女贞子、天冬等。

  12.开窍药

  具有醒脑辟秽作用。如麝香、牛黄、蟾酥、冰片、苏合香、安息香、菖蒲等。

  13.镇静药

  具有重镇作用,包括息风、安神。重镇,如磁石、代赭石;息风潜阳,如天麻、钩藤、石决明、牡蛎、羚羊角、玳瑁、蜈蚣、全蝎;安神,如远志、枣仁、柏子仁、龙齿、朱砂、茯神、珠粉等。

  14.固涩药

  具有收敛作用(包括止汗、固精、制泻)。止汗,如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固精,如金樱子、芡实、莲须、莲肉、龙骨;制泻,如御米壳、赤石脂、石榴皮、诃子等。

  15.驱虫药

  具有杀虫作用。如使君子、芜荑、雷丸、鹤虱、榧子、槟榔、雄黄、苦楝根等。

  从上面可以看到中药的丰富,并在治疗上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


  我们体会到,药物作用于人体,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为恢复和加强体力,一为驱除病邪。简单地说,就是扶正和祛邪,也即《内经》所说“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现在为了便于学习和临证应用,将最繁用的药物结合常见证候,再作如下分述,有应生用或炮制用的亦加注明。

  1.扶正类

  (1)属于肺者:分肺气虚、肺阴虚。

  补肺气:生晒人参、生黄芪、冬虫草、山药。

  补肺阴:北沙参、麦冬、川百合。

  (2)属于心者:分心血虚、神不安。

  补心血:细生地、麦冬、酸枣仁、柏子仁、龙眼肉、红枣、五味子、浮小麦。

  安神:龙齿、云茯神(用朱砂拌者为朱茯神)、珍珠粉。

  (3)属于肝者:分肝血虚、肝阳上升。

  补肝血:当归身、白芍、制首乌、驴皮胶、潼沙苑。

  潜阳息风:左牡蛎、生石决、钩藤、天麻、杭菊花、羚羊尖、炙全蝎。

  (4)属于脾者:分中气虚、中气下陷。

  补中气:党参、白术、山药、炙甘草、扁豆、饴糖。

  升提中气:炙升麻、软柴胡、煨葛根。

  (5)属于肾者:分阴虚、阳虚、精关不固、筋骨无力。

  补阴:熟地、山萸肉、天冬、菟丝饼、桑椹子、熟女贞、炙鳖甲、龟板、制黄精、紫河车、核桃肉。

  补阳:枸杞子、鹿茸、海狗肾、益智仁、鹿角胶、肉桂、熟附片、巴戟肉、锁阳、胡芦巴。

  固精:金樱子、煅龙骨、煅牡蛎、莲须、芡实、桑螵蛸。

  壮筋骨:炒杜仲、续断、炙虎骨、怀牛膝、炙狗脊、补骨脂、木瓜。

  (6)属于肠胃者:分津液虚、消化弱、滑肠、便闭。

  养津液:金石斛(用鲜者为鲜石斛)、天花粉、玉竹。

  助消化:鸡内金、春砂仁、白蔻仁、炒谷芽。

  涩大肠:诃子、御米壳、赤石脂、煨肉果。

  通大便:生大黄(亦可用炒大黄)、玄明粉、芦荟、枳实。

  润肠:麻仁、瓜蒌仁、郁李仁、淡苁蓉、蜂蜜。

  (7)属于膀胱者:分小便短涩、遗尿不禁。

  利尿:云茯苓、猪苓、赤苓、车前子、泽泻、冬瓜皮、通草、木通、大腹皮。

  通淋:石韦、瞿麦穗、萹蓄草、海金沙、土茯苓。

  止遗溺:覆盆子、五味子、蚕茧。

  中药绝学:中药分类一览表,太难得了!(必须收藏)

  2.祛邪类

  (1)属于外邪者:分风热、风寒、暑邪、中寒、风湿痛。

  散风热:桑叶、杭菊花、薄荷、清豆卷、淡豆豉、荆芥、防风、葛根、软柴胡、蝉衣、蔓荆子、桔梗。

  散风寒:生麻黄(亦可用炙麻黄)、桂枝、紫苏、羌活、独活、葱白、生姜、白芷、细辛、藁本、辛夷花。

  清暑邪:香薷、藿香、佩兰、荷叶(端午节后中秋节前,一般都用鲜藿香、鲜佩兰、鲜荷叶)、青蒿。

  温中祛寒:吴萸、肉桂、干姜、煨姜、炮姜、丁香、川椒、小茴香、乌头。

  祛风湿痛:威灵仙、海风藤、络石藤、川乌、草乌、秦艽、桑枝、丝瓜络。

  (2)属于热者:分热邪、火邪、血热。

  清热:金银花、连翘,生石膏、飞滑石、知母、茅根、芦根(亦可用鲜茅根、鲜芦根)、黑山栀、黄芩、淡竹叶、炒竹茹(亦可用鲜竹叶、鲜竹茹)。

  泻火:黄连、黄柏、龙胆草、山豆根、生甘草。

  清血热:鲜生地、丹皮、白薇、地骨皮、玄参、犀角、大青叶、板蓝根。

  (3)属于湿者:分湿浊、湿热。

  化湿:制苍术、厚朴、菖蒲、煨草果、白蔻仁、炒苡仁。

  清湿热:萆薢、苦参、饭赤豆、茵陈、白鲜皮、防己。

  (4)属于痰者:分热痰、风痰、寒痰、水饮、痰核。

  化热痰:炙兜铃、淡竹沥、川贝母、天竺黄、炙桑皮、甜杏仁、地枯萝、枇杷叶(亦可用清炙枇杷叶)、胆星、射干、荸荠、海蜇。

  化风痰:炒牛蒡、前胡、苦杏仁、象贝母、苦桔梗、胖大海。

  化寒痰:姜半夏、陈皮、炙苏子、煅鹅管石、炙百部、炙紫菀、炙款冬。

  逐水饮:葶苈子、制甘遂、黑丑、商陆、蝼蛄、蟋蟀。

  消痰核:淡昆布、淡海藻、山慈菇、炙僵蚕、蒲公英。

  (5)属于气者:分气郁、气逆。

  舒气郁:广郁金、制香附、白蒺藜、路路通、罗子、金铃子、香橼、佛手、枳壳、玫瑰花、青皮、煨木香、乌药、制乳香、炙没药、檀香。

  平气逆:沉香、旋覆花、代赭石、煅磁石、蛤蚧尾。

  (6)属于血者:分血滞、瘀血、出血。

  活血:全当归、川芎、红花、鸡血藤、苏木、五灵脂、丹参。

  破瘀血:泽兰、益母草、荆三棱、蓬莪术、王不留行、败酱草、桃仁泥、地鳖虫。

  止血:参三七、茜草、仙鹤草、侧柏叶、墨旱莲、槐花炭、地榆炭、血余炭、棕榈炭、蒲黄炭、藕节。

  (7)属于积者:分虫积、食积。

  杀虫:使君肉、芜荑、鹤虱、雷丸、炙百部、槟榔、苦楝根。

  消食:六神曲、山楂炭、焦麦芽、炒莱菔子。

  依据药物的功能来分类,主要是便于临证。但必须郑重说明,一种药有多种作用,如果因此而忽视其他方面,将会减低药物的全面效能。因此,对于每一种药应当全面了解其气味和效能,再抓住其主治重点。这样,在使用的时候便可左右逢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5

回帖

220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06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 11: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药物作用于人体,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为恢复和加强体力,一为驱除病邪。简单地说,就是扶正和祛邪,也即《内经》所说“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现在为了便于学习和临证应用,将最繁用的药物结合常见证候,再作如下分述,有应生用或炮制用的亦加注明。

  1.扶正类

  (1)属于肺者:分肺气虚、肺阴虚。

  补肺气:生晒人参、生黄芪、冬虫草、山药。

  补肺阴:北沙参、麦冬、川百合。

  (2)属于心者:分心血虚、神不安。

  补心血:细生地、麦冬、酸枣仁、柏子仁、龙眼肉、红枣、五味子、浮小麦。

  安神:龙齿、云茯神(用朱砂拌者为朱茯神)、珍珠粉。

  (3)属于肝者:分肝血虚、肝阳上升。

  补肝血:当归身、白芍、制首乌、驴皮胶、潼沙苑。

  潜阳息风:左牡蛎、生石决、钩藤、天麻、杭菊花、羚羊尖、炙全蝎。

  (4)属于脾者:分中气虚、中气下陷。

  补中气:党参、白术、山药、炙甘草、扁豆、饴糖。

  升提中气:炙升麻、软柴胡、煨葛根。

  (5)属于肾者:分阴虚、阳虚、精关不固、筋骨无力。

  补阴:熟地、山萸肉、天冬、菟丝饼、桑椹子、熟女贞、炙鳖甲、龟板、制黄精、紫河车、核桃肉。

  补阳:枸杞子、鹿茸、海狗肾、益智仁、鹿角胶、肉桂、熟附片、巴戟肉、锁阳、胡芦巴。

  固精:金樱子、煅龙骨、煅牡蛎、莲须、芡实、桑螵蛸。

  壮筋骨:炒杜仲、续断、炙虎骨、怀牛膝、炙狗脊、补骨脂、木瓜。

  (6)属于肠胃者:分津液虚、消化弱、滑肠、便闭。

  养津液:金石斛(用鲜者为鲜石斛)、天花粉、玉竹。

  助消化:鸡内金、春砂仁、白蔻仁、炒谷芽。

  涩大肠:诃子、御米壳、赤石脂、煨肉果。

  通大便:生大黄(亦可用炒大黄)、玄明粉、芦荟、枳实。

  润肠:麻仁、瓜蒌仁、郁李仁、淡苁蓉、蜂蜜。

  (7)属于膀胱者:分小便短涩、遗尿不禁。

  利尿:云茯苓、猪苓、赤苓、车前子、泽泻、冬瓜皮、通草、木通、大腹皮。

  通淋:石韦、瞿麦穗、萹蓄草、海金沙、土茯苓。

  止遗溺:覆盆子、五味子、蚕茧。

  中药绝学:中药分类一览表,太难得了!(必须收藏)

  2.祛邪类

  (1)属于外邪者:分风热、风寒、暑邪、中寒、风湿痛。

  散风热:桑叶、杭菊花、薄荷、清豆卷、淡豆豉、荆芥、防风、葛根、软柴胡、蝉衣、蔓荆子、桔梗。

  散风寒:生麻黄(亦可用炙麻黄)、桂枝、紫苏、羌活、独活、葱白、生姜、白芷、细辛、藁本、辛夷花。

  清暑邪:香薷、藿香、佩兰、荷叶(端午节后中秋节前,一般都用鲜藿香、鲜佩兰、鲜荷叶)、青蒿。

  温中祛寒:吴萸、肉桂、干姜、煨姜、炮姜、丁香、川椒、小茴香、乌头。

  祛风湿痛:威灵仙、海风藤、络石藤、川乌、草乌、秦艽、桑枝、丝瓜络。

  (2)属于热者:分热邪、火邪、血热。

  清热:金银花、连翘,生石膏、飞滑石、知母、茅根、芦根(亦可用鲜茅根、鲜芦根)、黑山栀、黄芩、淡竹叶、炒竹茹(亦可用鲜竹叶、鲜竹茹)。

  泻火:黄连、黄柏、龙胆草、山豆根、生甘草。

  清血热:鲜生地、丹皮、白薇、地骨皮、玄参、犀角、大青叶、板蓝根。

  (3)属于湿者:分湿浊、湿热。

  化湿:制苍术、厚朴、菖蒲、煨草果、白蔻仁、炒苡仁。

  清湿热:萆薢、苦参、饭赤豆、茵陈、白鲜皮、防己。

  (4)属于痰者:分热痰、风痰、寒痰、水饮、痰核。

  化热痰:炙兜铃、淡竹沥、川贝母、天竺黄、炙桑皮、甜杏仁、地枯萝、枇杷叶(亦可用清炙枇杷叶)、胆星、射干、荸荠、海蜇。

  化风痰:炒牛蒡、前胡、苦杏仁、象贝母、苦桔梗、胖大海。

  化寒痰:姜半夏、陈皮、炙苏子、煅鹅管石、炙百部、炙紫菀、炙款冬。

  逐水饮:葶苈子、制甘遂、黑丑、商陆、蝼蛄、蟋蟀。

  消痰核:淡昆布、淡海藻、山慈菇、炙僵蚕、蒲公英。

  (5)属于气者:分气郁、气逆。

  舒气郁:广郁金、制香附、白蒺藜、路路通、罗子、金铃子、香橼、佛手、枳壳、玫瑰花、青皮、煨木香、乌药、制乳香、炙没药、檀香。

  平气逆:沉香、旋覆花、代赭石、煅磁石、蛤蚧尾。

  (6)属于血者:分血滞、瘀血、出血。

  活血:全当归、川芎、红花、鸡血藤、苏木、五灵脂、丹参。

  破瘀血:泽兰、益母草、荆三棱、蓬莪术、王不留行、败酱草、桃仁泥、地鳖虫。

  止血:参三七、茜草、仙鹤草、侧柏叶、墨旱莲、槐花炭、地榆炭、血余炭、棕榈炭、蒲黄炭、藕节。

  (7)属于积者:分虫积、食积。

  杀虫:使君肉、芜荑、鹤虱、雷丸、炙百部、槟榔、苦楝根。

  消食:六神曲、山楂炭、焦麦芽、炒莱菔子。

  依据药物的功能来分类,主要是便于临证。但必须郑重说明,一种药有多种作用,如果因此而忽视其他方面,将会减低药物的全面效能。因此,对于每一种药应当全面了解其气味和效能,再抓住其主治重点。这样,在使用的时候便可左右逢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