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465|回复: 6

[寓医深长] 为啥中医院门口都放张仲景的雕像,不放华佗,扁鹊.....

  [复制链接]

8

主题

17

回帖

4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5
发表于 2020-10-31 12: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那多很牛的名医,中医大家,为啥中医院门口基本都是张仲景雕像呢?
扁鹊,华佗,孙思邈,李时珍……咋不行,黄帝,神农也可以的啊

张仲景3

张仲景3


张仲景2

张仲景2




39

主题

106

回帖

159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95
发表于 2020-10-31 12: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张仲景是医圣,孙思邈药王,华佗是外科鼻祖,神医扁鹊。

都是一代名医,都很牛华佗、扁鹊医术高,但非常遗憾没有著作传世。

张仲景毫无疑问是医圣,其权辩证和方药源于伊尹的汤液经,绝对经典。

孙思邈是中医史上唯一一个同时精通中药与针灸的医师,可惜晚生于仲景所以称不了医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8

回帖

51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51
发表于 2020-10-31 12: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重点,专攻的方向不同,没什么哪个更牛的,上面提到的名医,身处不同的时代,他们所擅长的也不近相同,很难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谁的医术高明。
     张仲景和华佗两人是生活在同一个朝代,但是两人也无法比较,华佗的记载很少,张仲景出生于官宦世家,他的父亲张宗汉在朝廷做官,当时做官是世袭的,所以张仲景注定就是公务员,但他志不在此,张仲景因为家庭的关系,从小就阅读了很多典籍,他最喜欢的就是关于扁鹊行医的故事,笃实好学,勤奋上进,他将所有能接触到了关于医学的书籍看了一个遍,兴趣才是一个人最好的导师,这奠定了他医学翘楚的基础。
      华佗与张仲景,曹操,刘备同龄人,当时名气绝不在仲景之下,当时张仲景、华佗和董奉并称“建安三神医”。但张仲景有著作留下了,而华佗没有,华佗的医术只记载于史书中。两者按现在分一个是内科、一个是外科,都说术业有专攻,内科和外科比也是不妥当的。再则现在的中医药大学都是学张仲景的著作,他在这方面的贡献应该说比华佗更多些。
      虽然两个人同是生活在东汉末年,但是张仲景和华佗主治的病是不一样的。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虽记载于《三国演义》,但是确实在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中有记载关羽刮骨疗伤,但是这里的医并没有指出姓名。在《三国志》和《后汉书》中都有记载华佗是以养生、针灸、手术出名的,而且据说华佗是最早用麻醉剂给人进行腹部手术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4

回帖

13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34
发表于 2020-10-31 13: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仲圣是有史以来,中医薪火传承第一人,中医之所以得以传承,并得以生生不息,和仲圣留下来的方法和书籍息息相关,虽然这种生生不息一直在一个极小众的土壤上传承,我一直坚信若没有仲圣,中医一定早已绝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2025-2-21 09: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圣”张仲景
曾令京

一部伤寒耀古今,痼疾顽瘴尽回春。
六经辨证阴阳论,四诊合参表里臻。
太守坐堂怀济世,兔宫捣药至仁心。
寰中誉满苍生慕,金匮千方泽万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

回帖

2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5
发表于 2025-2-23 13: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露华浓 于 2025-2-23 13:07 编辑

赠医者张生(节选)
明·王世贞

吾怜张仲景,卖药不论钱。
白屋①人偏起,青囊手自编。
獭从针底失②,蛇向壁间悬③。
欲识仓公姓,还凭太史篇。


注释

①白屋:贫民。

②獭从针底失:古代典故,取自南宋张果《医说》之“妙针獭走”,指宋代医家王纂以针灸治疗一女性患者,下一针,有一獭从患者体内跑出,患者即痊愈,意指针到病除。

③蛇向壁间悬:指“悬蛇疾”,泛指“无法治愈之症”,典出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怪神》。“予之祖父郴为汲令,以夏至日请见主簿杜宣,赐酒。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中,其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其日便得胸题痛切,妨损饮食,大用赢露,攻治万端,不为愈。后郴因事过至宣家,窥视,问其变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槐还听事,思惟良久,顾见悬弩,必是也。则使门下史将鲁下侍徐,扶荤载宣于故处,设酒杯中,故复有蛇。因谓意此璧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意遂解,甚夷怿,由是康平。”此典也是成语杯弓蛇影的出处。


译文

  我崇敬仲景,济世活人不慕荣利。他出自寒门,勤学百家,精研医术,针到病除,立竿见影,别出心裁,力起沉疴。你的医术就像仓公一样高明,史家也会记录下你的事迹。


作者简介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大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領袖之一。官刑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卒赠大子少保。为官正直、不附权贵。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影响尤大。王世贞推崇作诗要效法盛唐,但他的最高诗歌理想是汉魏古诗的自然质朴。著有《食州山人四部稿》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0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2025-2-24 21: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圣张仲景

东汉末年疫疾狂,仲景悬壶济世忙。
伤寒杂病皆洞悉,望闻问切有妙方。
草木金石皆入药,君臣佐使配良方。
医道仁心传千古,后人敬仰永流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