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10|回复: 0

[中医骨伤] 脚踝扭伤,路志正指导下病上治,针刺止痛,次日即恢复

[复制链接]

8

主题

14

回帖

4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9
发表于 2020-12-16 12: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幸师从路志正国医大师,他大医精诚的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令我受益终生。今天,与大家分享恩师给我本人治疗踝扭伤的故事。
  2017年教师节,我约了老师路志正和师兄路喜善吃晚餐,9月10~11日我全天有培训课,12日还要去参加一个义诊活动。10日傍晚,一下课不小心右脚踩空楼梯踝内翻跌倒,一股剧烈疼痛,我眼泪都落下了。我慢慢站起来已经难以行走,当时担心如果告诉路老和师兄实情不去吃饭他们会牵挂,所以决定隐瞒此事,先让学生帮我买来2块冰糕塞在袜筒里冷敷,忍痛打车去见路老。我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进门就坐下,细心的路老看出了异常,在他追问下只好说明实情,路老看我肿胀的踝部,果断地说“到我家扎几针就好了,你这个样子明天怎么给学生讲课?几个月都不一定能康复。”
  回到家,路老一边给我讲治疗踝扭伤的进针穴位和手法,一边指导师兄施术。《灵枢·终始》曰:“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外踝损伤取外关穴,内踝损伤取内关穴,内踝痛或损伤引及外踝痛取内关透刺外关,外踝痛或损伤引及内踝痛取外关透刺内关。交经刺取穴疗法为痛点位于左踝足太阳经申脉穴,取穴以右侧手太阳经相应位置的养老穴。痛点位于左踝足少阳经丘墟穴,取穴以右侧手少阳经相应位置的阳池穴。取患处对侧神门穴或阳溪穴。取神门穴时仰掌稍握拳,向阳谷穴方向透刺;取阳溪穴时俯掌稍屈腕,向太渊穴方向透刺。后溪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虽然手太阳小肠经与督脉均不循行于足踝,但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存在着流注关系,足太阳膀胱经行于足踝部,上下相应,且“督脉为阳脉之海”,气行则血行,痛肿自然消散。路老说后溪穴为手太阳经输穴,“俞主体重节痛”,取之快速捻针。
  路老让师兄操作,同时让我配合踝关节主动活动,10分钟左右踝部疼痛开始减轻,逐渐回复了正常关节活动,留针时路老让我做跳跃动作。当时很紧张,因为按照临床治疗常规我应该抬高制动,一向温和的路老严厉地要求我必须患足单脚着地跳跃,路老的口气,容不得我不按照他的要求做,特别神奇的是留针20分钟后疼痛基本消失。
  路老叮嘱我正常步态走路,不要一瘸一拐的走,如果局部出现青紫肿胀严重,可太冲穴刺血拔罐,否则不用。第二天早晨,疼痛基本消失,局部有些淤青肿胀,我还是不太敢正常走路,担心患足负重加重损伤。上午给学生讲课,因为讲课很投入,我忘记了昨晚的扭伤,讲台前正常来回走动,下课后突然意识到扭伤的踝部已经恢复了,恍然大悟路老为何让我正常走路。
  下午正常我乘飞机去参加义诊活动,晚餐时,我讲到自己差一点不能出行,恰巧一位负责接待的人员几年前也曾踝扭伤。他非常羡慕我之幸运,说自己也是临床医生,按照目前临床采用的石膏托固定3个月,至今劳累后局部还经常酸痛。
  踝扭伤是一种很常见的关节软组织损伤,常突发起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关节,又在远心端,一旦肌键、韧带等损伤,气血瘀滞,关节内微环境发生改变,造成炎症渗出水肿,致痛物质堆积,从而影响局部新陈代谢、自身修复能力及关节内应力,易导致病情迁延难愈,从而引起踝部酸困疼痛,屈伸不利,功能障碍等症状,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踝扭伤行针留针时配合运动,既可使经气迅速抵达病所,又能使痉挛紧张的筋肉得到舒展,粘连韧带松开,增强驰缓肌肉的张力,促进局部组织的解剖复位,促进血液的循环,加速水肿、瘀血的吸收、消散。
  《灵枢·周痹》载:“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遏之,后刺其上以脱之;痛从下上者,先刺其上以遏之,后刺其下以脱之。”“下病上治,踝病治手”可为临床治疗急性踝扭伤疗效确切、简便廉验之良法。此前,我对临床针刺手腕腧穴治疗踝部急性扭伤,心里还一直没有底气。通过亲身体验,路老不但让我充分理解了中医学筋脉受损,经络阻滞,气血瘀滞,治宜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为主的机理。更重要的是让我亲身体验了下病上治的确切疗效,使我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增加了对中医技术临床疗效的自信。(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胡广芹 北京工业大学医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