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61|回复: 0

老子《道德经》章三解

[复制链接]

168

主题

242

回帖

3127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3127
发表于 2019-5-30 21: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国正行 于 2019-5-30 21:24 编辑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第三章是被人误解最多,也是让人深感困惑一章。它的表述受到很多人的指责。最典型的解释就是统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采用愚民政策,以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有人就会认为这章的内容是典型的封建糟粕,应该加以扬弃。
然而当你应用这样的解释时,就会发现它与《道德经》前后内容的矛盾和带来逻辑上的混乱。但是,如果不是这样解释,又是怎样的解释,才能在逻辑上保持一致,思想上保持统一呢?
    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解读老子的文章,当然要应用老子自己的思想和方法论。
    从逻辑上看,老子在前面两章先后讲了“一”、“二”,这第三章想来应该是讲“三”了。果然,我们看到这章的主题是“民”,讲的是“众人”。三人为众,就是讲“三”了。有人会说“三人”与“民”还数量上差得很远呢。须知,在原始古代社会,对数的认识,一般来说当时最大数就是“三”了。“三”本身就是很多的意思了。超过三的数,与三一样都是表示很多很多的意思。所以《道德经》中有“三生万物”之说
    在老子的时代,中国大地上有着大小诸候国。一国的百姓可以称作“一国之民”,那么“民”就是特指某个诸侯国民(众人),与之相对的当然是某个诸侯国的“王”(圣人)。
    老子在第三章明确地把《道德经》的读者群确定了下来,那就是某一诸侯国的“民”和“王”。当然,我们现代的社会中没有这样的读者群了。我们从中能够受益的是老子文章中表达的思想和方法论。
    先看争议最大的那一句:“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这句话被贴上了愚民的标签,也常常使得赞同老子思想的人不知道如何反驳。
让我们想一下,与“无知无欲”相对的就是“有知有欲”。
    一个人什么时候是“有知”的呢?那就是感受到痛苦,以及得不到想要的东西的时候。试想,只有当你牙疼要命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原来有那么重要的牙齿没有照顾好;当自己胃疼打滚的时候,才会知道胃对自己有多么重要;当漫天雾霾的时候,才会知道原来人是需要呼吸新鲜干净的空气的。人若是平常没有任何毛病和痛苦的时候,自然也就不会去感知到这些东西了。
    还有什么时候会让人痛苦?那就是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候(有欲)。想买一个房子,首付还没凑够,却看着房价蹭蹭向上涨,别人的房子在不断的增值,自己却是无论如何努力工作,却只能离买房的目标越来越远的时候。这个时候人就会感受到痛苦。(这里要澄清一个概念,人们心中的愿望并不是“有欲”。可以实现的愿望就不是“有欲”,例如我想吃晚饭,肯定能吃到,这就不是有欲。但如果想吃却吃不到,那就是“有欲”了。)
    而老子说的圣人之治,就是要让百姓远离这些痛苦。这既是圣人治国的目标,也是圣人应该尽到的责任
所以,老子在这里谆谆教诲那些在各诸侯国为“王”的人,应该做到什么。“王”与“民”应该建立起什么样的关系。如果“王”做不到这些,那这“王”也当然就不是圣人之治了。要知道,那些感受到痛苦、得不到想要的东西的“有知有欲”的“民”可并不是那么好“治”的啊。
    那么,应该怎样做呢?
    老子有非常明确的建议,那就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疆其骨。”这样就可以使民达到“无知无欲”的境界。换句话说就是使“民”做到“虚心弱志,实腹强骨。”“心”、“志”为虚;“腹”、“骨”为实。如此一来就会虚者得虚,实者得实,各归其位。让百姓感受不到痛苦并且得到欲望的满足,就会“无知无欲”。
    老子甚至给出具体的操作方法,那就是:“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具体翻译来就是:不要让大家成天相互之间比来比去,争来争去的(老子肯定反对搞什么奥数竞赛!);那些比较难得的,人人都需要的货物就不要弄得那么贵了,让人人都有得到它们的可能(老子那时没有房价问题,但是那时的老百姓一定也有衣食住行的问题要解决。);也不要弄一些让老百姓一见就想得到的东西,整天在他们眼前晃来晃去地勾引他们,却又让他们得不到。
    如果“王”能做到这些的话,民就会“不争”、“不盗”、“心不乱”。那是什么状态呢?让我们想象一下,那就是社会团结互助、人民祥和安定、精神健康文明的国家了。
    这里还有一句“使夫知者不敢为也。”当然,在绝大多数人民都“无知无欲”的情况下,也一定会有极少数的“知者”(感受到痛苦和欲求不满的人),这是任何社会都免不了要有的。但是这些“知者”在这种大环境下却是“不敢为”的,他们有想法但不敢做,当然等于没想没做。所以也不用搞那么多官吏来以法令强行治理了。
    老子给“王”的建议,“王”如果都听进去了,深以为是。一定会问老子:“你说了那么多,我都点赞,可是你到底能不能简单一句话告诉我,我到底该如何做呢?
    于是,老子面带微笑地讲了本章的最后一句:“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就是:只要你“王”能做到无为,那些你要做的事就都能自动搞得妥妥的了,而且到底什么是“无为”,我在上一章已经给你讲的清清楚楚了!(转自 知乎  周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