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24|回复: 0

[中医内科] 真传一句话——脾开窍于口(深度好文,大开悟性)

[复制链接]

14

主题

6

回帖

379

积分

版主

积分
379
发表于 2021-1-27 17: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半夏微凉 于 2021-1-27 17:19 编辑

真传于一句话——脾开窍于口

针刺、艾灸、穴位、按摩这些普及的中医常识,前辈平常语,人间未见书。有很多跟师的心得体会啊,不是一般读书人能读到的,比如老师跟我们讲一个合谷这个穴名解,以及穴位的取象,让我们对针刺穴位啊,大开眼界。

这合谷这里,四总穴歌上讲,面口合谷收,所以你普通的牙痛,口角炎,头面疾患,面神经瘫痪,以及美容痤疮,这些问题都可以从这合谷下手。什么叫合谷,在风水学上叫两山相合谓之谷,这地方如果闭塞住了,就像阳明腹肠堵住,下面二便不能均分,问题就大了。

再来合谷这里又叫什么?叫虎口,大家用手去抓东西看看,这个口像不像一个嘴巴,什么主嘴巴,什么开窍于口?脾啊!


虎口

虎口


当时我们在学习靳三针选修课时,靳老师的大弟子给我们讲课,他当场试验眼睛疼痛扎合谷穴,鼻子不通也是合谷穴,当时我们怎么也想不通。虽然说面口合谷收,整个头面部都可以在那里收网,可怎么深一层次地把道理贯通呢?后来老师叫我们去参脾开窍于口这句经句。老师讲到,经典的句子不须多,悟透了一句两句,就像一扇门一样,你能进到里面去,你什么都能看得到。没悟透的话,开了很多窗,都没有钻进去,什么都看不到。


我们领悟了好久,不就是一个口角炎吗,牙痛。老师笑笑说,这个咽喉管是不是一个口。我们灵机一动,原来慢性咽炎也扎合谷,扁桃体发炎,合谷这个穴也少不了。老师又讲,那肛周算不算一个口,我们听了后愣了,按常理脾开窍于口,普通人只想到嘴巴是口,你怎么能够想到咽喉跟肛门也是一个重要的关口呢?也就是说,口不仅指嘴巴的口,各个重要的关口关窍,都要为脾所主,这样老师帮我们打开了穴位的大门。突然间我们想到,当时邓老治疗重症肌无力,那病人眼睛都耷拉下来,卧在床上,连眼皮往上瞪的力量都没有。老师用补中益气汤让肌肉有力,眼部开张自如,你普通人很难理解,这汤方是治脾胃的,你怎么来治眼睛呢?

大家看眼睛是不是一个口,门是口,窗户难道就不是口吗?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凡孔窍皆有出入口,这个口啊,也是归脾所主,所以老年人体弱之人脾虚,身体所有口啊都会耷拉下来没有力,比如妇人年老,胃下垂子宫下垂,老人体衰,眼睛肌肉都下垂,这都是脾开窍于口功能减退。后来老师治疗鼻炎为什么在慢性鼻炎里头常常要重用黄芪,大家以为黄芪补肺气,那是粗浅的理解,肺开窍于鼻,如果没有脾开窍于口做后盾啊,这鼻窍很难长久通畅,所以鼻不通气,合谷穴一扎上去,配上迎香,马上能呼吸通畅,嗅觉灵敏,甚至很多人还能流点眼泪,流点鼻涕,这样效果更好。那凭什么用阳明大肠经的穴位,来去主治太阴肺的鼻窍呢?除了经络所过,主治所及外,还有更深的道理,那就是脾开窍于口。脾胃管周身之关口,鼻子是气机出入的关口,鼻孔又叫鼻口,也是脾胃所开之处,这一想通,马上豁然开朗。所以董雪峰医生创董氏排脓汤是一绝,里面重视用黄芪、白术、茯苓啊,董医生说,这几味药最关紧要,莫为平常而忽略之。


原来这都是让脾运化,开窍于口功能加强。再来耳鸣耳聋的病人,以前我们用了好多种汤方,杞菊地黄丸,耳聋左慈丸,金匮肾气丸,大都从肾论治,发现有些效果,但难以长时为续。后来突然想通脾开窍于口,嘴巴鼻孔眼睛都是口,耳朵孔是不是口啊,也是口,所以马上阅读李东垣的《脾胃论》,写李东垣传,然后把伤脾胃的十种原因找出来。只要远离伤脾胃的五形伤,五气伤,再配合普通健运脾胃的汤方,比如异功散,补中益气汤,稍加点通耳窍的药,往往数剂减小,疗效稳固。像这些苍耳子,辛夷花,通草,苍术跟菖蒲,这五味药连用啊,通的不仅是鼻窍,头面七窍皆通,所以可以说是五药通七窍。但必须建立在补中益气基础上,加上这养胃五点,保脾十条,基本上很少有拿不下的孔窍病。


QQ截图20210127171401.jpg

又有个慢性前列腺炎的病人,我们很奇怪,为什么老先生用补中益气汤加菖蒲,菖蒲不是令耳窍通明的吗?他对前列腺有好处吗?

大家看肾开窍于耳,那肾跟前列腺是不是息息相通啊,菖蒲能开心窍,开九窍,尿道之窍也属于九窍之一,所以啊补中益气汤让脾主肌肉,脾开窍于口功能加强,再加点菖蒲,九窍打开,升阳除湿,淋漓不尽的排尿感就没了。


所以只想到上面有口,大家有没有想到下面也有口啊,这样再重读《黄帝内经》,九窍不利皆属脾虚,这窍不就是口吗?是微妙的口啊!这些不得了,一下子《脾胃论》就看明白了,这一明白,不是明白文字上的道理,是明白《脾胃论》里面的方子,它已经超越了书上记载的主治功效。这些方子的道义深无底,功用广无边啊!既然有形的口啊,我们都看得见,那无形的口啊,我们进一步去发现,有好多肌肉酸痛,慢性风湿,颈肩腰腿痛久治不愈,为何扎针必扎合谷、足三里,这个想通后,一下子就提升了针灸学的造诣。


一般你会想到这不是胃肠经上的穴吗?这风湿在肌肉,使脾胃主肌肉功能加强,如果你再往深处想,脾开窍于口,这些风寒湿啊从哪里进来,从口进来啊!大家看你在山里哪个地方风最大呢?毫无疑问就是谷口,所以风从哪里来,要从哪里把它驱出去,合谷这个穴位啊,可是一个祛风穴,虚邪贼风,要看合谷啊!

大家再来看,病从口入,狭义的口是嘴巴,广义的口,周身八万四千毛孔,每分每秒,都在开张吐纳,都是口,所以真传一句话。

师父没点破,费尽脑瓜空琢磨,原来风雨寒暑,从腠理孔窍进入,这些无形的口啊,就像人体长城关隘一样,没有加强,外敌就很容易入侵。

那怎么加强,堆石筑土,用脾胃来巩固,这样我们只需要在健脾运胃,补中益气基础上,稍加以风药,这些羌活、独活,风药中的悍将,将军中的将军,在补中益气脾主仓廪功能加强,粮草充足的情况下,这些将军发散到哪里,哪里邪风闻之丧胆,纷纷出离身体。

所以风湿啊,渐渐减轻痊愈,所以这个顽固风湿,疑难慢病啊,没从脾胃入手,都不得要领。


它从哪个口进来,我们要从哪个口把它赶出去,经常碰到一些反复容易感冒的孩子,经常鼻涕流一大堆,用各种抗病毒的药都没办法,玉屏风散加上四君子汤,还有桂枝汤,一上去,孩子胃口开,身体壮,反复感冒现象没了。

这里面哪有刻意去治感冒的,都是加强脾开窍于口的功能,都是肌表让毛孔开张有力,外来邪气不得轻易进去。

所以孩子啊,脾胃一伤,不是感冒就是拉肚子,脾胃一好,这些症状一齐都消失了。

再有我们看得见外面有口啊,里面有没有口,这个很重要,有个心肌梗塞血管闭住的病人,要做搭桥手术,因为家里穷,暂时拖着,先找老郎中看看。

老先生给他开了二陈汤跟补中益气汤,两个汤方加减变化服用,越吃越好,最后连手术都不用做了。

大家很奇怪,这汤方怎么有代手术之功?仔细一思维,血管壁上那些油腻,就是无形的痰湿,二陈汤它专管这些无形的痰湿。

这些痰湿刷下来后,哪个管口啊,还得打开,不打开,它还会再塞回去,怎么打开,脾开窍于口,血管口也是口啊,你要脾有力,血管才开张有力,你没力,血管都瘪了,就像好多老人,为何一放下锄头,手脚没力,胃口马上就下降,不久后就撒手西去。

所以怎么检查?看他还热不热爱干活,不热爱干活的老人啊,他就活着不长了,因为活不长,所以活得不长。

在明理孙爷爷这个智慧老人,总是一整天笑哈哈忙个不停,人家问他如何修心,孙爷爷说,要眼里有活,你到哪个地方眼里有活,你都能活出生命的真精彩。这些老人一丢下手中活儿,脾主运化功能马上下降,结果不是血管瘪塞,就是食道梗阻,最后紧缩,饭都吃不下。

这样大家一想,马上明白食道癌,胃癌,肠癌,它的治疗出路在哪里,在脾开窍于口这句话啊!

没有脾开窍于口,所有口关闭了,《黄帝内经》叫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力枯危。

庄子上说,古代真人其息深深,这些真正修炼的人,他们呼吸都是深长均匀,吐纳量极大,一口气就灌到脚底。


所以腿脚轻健,行为敏捷,为什么?鼻口吐纳有力啊!什么健康?健就是有力,康就是通畅,你的口咀嚼呼吸有力,又通畅不闭,你不就寿康全得到了吗?

还有一个心瓣膜关闭不全的病人,经常心慌心悸,怎么用了大量的瓜蒌薤白桂枝汤啊还是收效不良?一看病人短气乏力,眼睑下垂,豁然开朗。
QQ截图20210127171427.jpg

脾开窍于口。

这个心瓣膜也是一个口,心肌劳损是肌肉先劳损,心脏没那么容易劳损,它要跳一辈子哪有那么容易坏掉,所以中医啊怎么换瓣膜,换肌肉?让肌肉推陈出新,生长出更有力量更饱满的细胞来,然后去取代那些旧的东西。

就像你脸上有个暗斑,如果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搞不定,清热解毒没效果,赶紧加强脾主肌肉功能,以新换旧,让新鲜气血把旧的败浊托出体外,笋因络箍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

我们看这些竹子啊,看起来外表有些丑陋,一旦把竹壳脱掉,光洁如新,翠绿无比,人见人喜。

凭什么能把这些竹壳脱掉呢?凭的就是土气充足,往上往外一顶,就推陈出新,这个鱼能修炼成龙啊,要跳过龙门,要奔波。

人也是要新气血把旧气血换掉,必须习劳苦,所以习劳苦加上养脾胃的方子,没有脱不下的暗疮旧斑,你做得越到位,这些疮点会脱得越干净。

疾病不是来给你送苦的,是来给你送福,是提醒你要加强修炼,加强推陈出新。

结果这个病人换了补中益气汤加桂枝汤后,心慌气短消失,回归正常,这是脾主肌肉功能加强的表现啊,心肌也是肌肉,心瓣膜也是口。

这一下子《脾胃论》贯通了,很多疾病啊治疗起来思路都渐渐清晰,所谓难啊已经不是难在医生了,难在病人如何去落实养胃五点,如何去修学保脾十条。


只要病人不伤害到脾胃啊,剩下那些病苦交给医生,医生完全有能力善后。

现在为什么很多病越来越难善后了,而且层出不穷,问题也出现在这里,这个根据地脾胃没有保护好,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化,这句话值得好好琢磨。

也是张仲景医圣留给我们后人最宝贵的医训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