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226|回复: 0

[国内中医药传承] 中医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复制链接]

127

主题

214

回帖

3475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3475
发表于 2019-10-30 19: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招黑的来龙去脉》之中医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中医科学性,觉得还应该从反方面看才能客观,必须了解的就是中医业存在的弊病。
     中医行业从来就没有多好过,从医源于巫开始,那是人类认识的局限。但总不能说医永远就是巫吧,发展地看。《黄帝内经》里就反对将医与巫合起来,有“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这里也说明存在一些医巫不分的人。
     医圣之作《伤寒论》序言里有“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看那时的医生,很多也是不学习的,看两三分钟就开药方的医生,不规范医术混日子的多了,害人不浅。
     这些就是早期医生,再到清朝《医学源流论》里,徐灵贻大骂当时的医生,“人命所关亦大矣。凡害人之命者,无不立有报应。乃今之为名医者,既无学问,又无师兼以心术不正,欺世盗名,害人无算,宜有天罚,以彰其罪。”这些是沽名钓誉的。
     还有乱学医术害人的,“又《内经》以后,支分派别,人自为师,不无偏驳;更有怪僻之论,鄙俚之说,纷陈错立,淆惑百端,一或误信,终身不返,非精鉴确识之人不可学也。故为此道者,必具过人之资,通人之识;又能屏去俗事,专心数年,更得师之传授,方能与古圣人之心,潜通默契。若今之学医者,与前数端,事事相反。以通儒毕世不能工之事,乃以无文理之人,欲顷刻而能之。宜道之所以日丧,而枉死者遍天下也。”
     还有将医书放自己家的,中唐时期的药王孙思邈就是到晚年才看到东汉时张仲景写的《伤寒论》,间隔了五、六百多年,知识的传播不易。
     还有清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序》里所写,不死于病而死于医:“夫医虽艺事,而拯疾痛,系生死,非芝菌星鸟之术,可以诡诞其辞也。阴阳有纪,五行有序,脉络有度,非博辩横议所能推移其则也。一病之作,古今如一,非风俗政令有时代之异也。一药之入,顺逆俄顷,非百年必世可虚遁其说也。然而宋元以来,数百年间,人异其说,家自为法,按之往籍,则判若水火,综其会通,则背若秦越。夫岂民有异疾,药有异治哉?或俗学废古,恶旧喜新,务为变动,以结名誉,凡在学者,莫不皆然,而医其一也。故脉诀出而诊要亡,本草盛而物性异,长沙之书乱而伤寒莫治,刘朱之说行而杂病不起,天下之民,不死于病而死于医,以生人之道,为杀人之具,岂不哀哉!”
      中医的经典著作里,序言里几乎都有骂不明医术的庸医害人,说明了医生害人自古就有,而且很严重。
      再说现代中医行业中的怪象的文章,比如说国医干祖望先生的《还中医本来面目》:“上当之人和蔑视中医者,都因没有看到中医本来的面目。李鬼若不是在“前面有五十来株大树丛杂,时值新秋,叶儿正红”(引《水浒传》43回原文)之地碰到了李逵,他就永远是黑旋风。”说的就是很多假中医头顶着中医的名,干着“李鬼”的事,而这很多人还没有遇上“李逵”,或者难识这种李鬼。
      一篇中医研究生的文:近段时间来,我一直浸泡在所谓的中医临床研究生的培养中,对其有一些了解和思考,发现这它并不是想象中的样子。如今的规范化培训,使我们大多数中医人中不中、西不西,虽号称自己是中医界首府学子,但真正热爱并深入学习中医的人并没有几个。有这样的现象的主体不单是学生,通过临床转科,我发现现今临床上真正带教的“中医老师”更是凤毛麟角。大多数老师都说自己中西医结合,但在我看来,所谓的中西医结合不过是“忽悠”病人的说辞而已。当一堆检查做完,西药治疗无效时,才考虑加上中药。而所谓的开中药,也不过是随心所欲,想怎么开就怎么开的一个流程。有时甚至没有去摸病人的脉、看病人的舌象,方药就开出来了,而所开的药方也不过是胡乱堆砌的一堆药而已,这样的“药方”不但对病人的病情没有效果,二十几味药甚至更多的药让患者喝下,败其脾胃更是可想而知。每当看到这样的现象,我总是痛心疾首,可无奈自己并改变不了现状。
     上面是体制内的中医,那么体制外的呢,就用孙思藐《大医精诚》的话来概括吧:“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差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
     所以中医很好,中医业很无奈,了解中医业,客观地看待中医业而不是迷信,该如何做,该如何分辩。中医的好是理论上的好,中医业的不好是人的不好,二者必须明确其中的关系。前者是客观整体的科学性,后者是人的思维与心的欲望所影响,因此必须“存天理,去人欲。”有客观整体的因,产生中医的科学,人的欲望与思维的混乱产生中医业的艰难的果。因此才要明确有心的思维与心的学说。


(来源:岐黄道心●搜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看清中医近现代的发展历程更能面向未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