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851|回复: 1

[国内中医药传承] 中医药应该如何走向世界

[复制链接]

5

主题

10

回帖

2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7
发表于 2021-4-28 11: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虽然中医在这次新冠肺炎的治疗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很少看到国内著名西医专家表态,予以肯定。  这其实不奇怪,除了受到疫情流行的国际大环境影响,需要谨言慎行之外,更多的是中医与西医,在学科理论和治疗方法上,有着根本的区别,即使是顶尖的西医专家,真正懂得中医的不多。自从上个世纪50年代国家提倡中西医结合以来,大批中西医结合人员试图用近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中医,找出中医的科学道理,使中医能够与世界接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至今收效甚微。但是,这并不妨碍中医走向世界。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疗效才是硬道理,探索其中的科学道理,应该摆在其次,针灸的传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六十年以前,随着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总统访华,针灸被介绍到了西方,如今已经传播到了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在大部分国家取得了合法地位。然而,针灸治病的原理至今解释不清楚,甚至十二条经络的实质仍然没有找到,西方民众并不因为得不到科学的解释就拒绝针灸,针灸被称作“替代医学”“补充医学”,从这种称呼就可以看出,西方民众并不认为现代占据主流的正统医学是完美的,有需要替代和补充的地方,因而接纳了针灸,这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相反,几十年来,国内许多人总是以“不科学”为由,排斥中医,一叶障目,看不到或不承认中医药的疗效,使得中医药事业举步维艰。当这次新冠肺炎刚刚发生,西医宣布没有特效药,没有发明免疫制剂时,中央决定让中医药全面介入新冠肺炎的治疗和预防,才使全国人民眼界大开,见识了中医药的治病疗效。中医辨证论治、因人因地因时治疗的核心理念,可能一时难以被西医接受,遣方用药的思维技巧可能比针灸更难以掌握,但只要疗效在,能够治好病,治愈难治的病,一定会走向世界,这是不可阻挡的潮流,“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我们当前迫切需要做的,是练好自己的内功,把握好两个环节:第一是人,第二是药。
  中医队伍“乏人、乏术”,是长期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我们要大力进行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改革,重点是培养大批过得硬的中医临床人才;建立一支中西医临床结合的精干队伍,“宜中则中,宜西则西”,以适应各种疑难疾病治疗的需要。同时还要重视民间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考核和挖掘,充分调动基层和农村中医的积极性。
  有人曾经担忧“中医将亡于中药”,这不是危言耸听,没有好药,的确治不好病。韩国的高丽人参,日本的汉方成药,每年的出口量很大,占据了全世界天然药品的大部分市场,就是因为药材的质量高。我们要在中药材的种植培育、加工炮制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逐步建立专门的生产基地,以打造各种高质量的精品药材。如浙江武义的寿仙谷牌灵芝孢子粉,不仅在灵芝的栽培方面达到了无公害、绿色循环的要求,而且在孢子粉的破壁、去壁,获取有效成分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成为行业标准制定的单位。
  每一种中药材都应该打造出高质量的品牌药,才能保证临床的高效。在中药的剂型改革方面,广东一方公司的配方颗粒,湖南春光药业的超微颗粒等多家大型企业,以免煎剂代替传统煎剂,为广大患者服药带来了方便,并且便于在海外推广。中药注射液参麦饮、血必净等,在这次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说明中医药名方制成注射液的运用前景广泛,值得进一步拓展,但是要严格把关,明确其使用范围和毒副作用。
  中医药的疗效历来受到一些人的怀疑,因为很难把握疗效的评价标准。近年来,由葛均波院士和范维琥教授领衔、全国100家三甲医院参与,对已经在临床使用了40多年的中成药“麝香保心丸”进行了大规模的循证医学研究,不仅证明了该药的安全性、有效性,而且发现该药具有“心脏搭桥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发表,并且得到美国同行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的高度肯定。这可能成为中成药研究的一个方向,也是中医药迈向世界的重要一步。(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彭坚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医史文化学者、知名中医临床专家。)

3

主题

25

回帖

3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6
发表于 2022-11-30 15: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时报刊发张伯礼文章:中医药如何守正创新,走向世界



作者简介:张伯礼,1948年2月出生,河北省宁晋县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在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他主持研究制定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指导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取得显著成效,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0年8月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2022年7月被授予“国医大师”称号。


2020年冬春之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中医药全程参与、深度介入,在新冠肺炎预防、治疗、康复等各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成为我国抗疫方案的亮点。同时,我国也为海外抗疫积极贡献中医药力量,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实际上,中医药的作用在抗击非典和HIN1甲型流感中已经得到证明。慢性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加之耐药性的出现,无疑给现代医学提出了挑战,国际社会也把目光投向了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药,中医药的价值开始被重新认识。

中医药有何优势

  中医学虽然有5000多年的历史,但是它的理念却不落后。很多现代医学的前沿,包括西医强调的系统科学、精准医疗、预防医学、组合药物,也是中医学研究的前沿。中医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同时强调养生保健,而治疗是复方治疗。中医的理念不落后,相对落后的是技术。过去我们说不清,一碗汤药里边哪些是有效成分,哪些是次要有效成分,哪些是不起作用的成分,哪些甚至是有害的成分。所以我们就提出一种组分中药的理念,天津中医药大学的组分中药库里存放了6万多种组分中药的样本和信息,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中药实体库。由于掌握了中药的有效成分和药效信息,研究人员可以根据疾病的特点和中医药古老配方的理念,有针对性地选择中药配伍,进行新药的创制研发,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新药研发的成功率。

  养生保健治未病。健康中国的建设,不是建更多的医院,培养更多的大夫,研究更多的药,而是从根本上让人不得病、晚得病、少得病,最好不得大病,这就要强调预防。中医的理念就是治未病,治未病实际上是一种最积极的预防医学的思想。人的健康和多种因素有关系,遗传的因素只占15%,环境因素占17%,而生活方式占了60%,所以生活方式是影响人产生疾病的主要因素。孙思邈讲过,“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但是这个“治”不是治疗的意思,是调理,也就是调理亚健康的状态。养生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包括人与自然要和谐,还包括饮食起居、运动等。

  针对慢病疗效好。慢病就是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谢性疾病、肿瘤疾病,都属于非传染性慢性疾病。这些慢性疾病现在成了人类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消耗了卫生资源的80%,同时也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医药在很多慢性病治疗方面有独特的疗效,起码可以改善病人机体的状态,改善病人的机能,支持病人的生命,对一些重大疑难疾病,延长病人的生命周期,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诊疗占主导。现在强调要重视康复医学,特别是国家各种计划都把康复医学列入其中。我们也正在积极呼吁,把一部分康复治疗纳入医保,让患者得到预防、治疗、康复全周期的关怀。我们国家从事康复工作的很多是中医药从业人员,在康复技术里边,百分之六七十又是运用中药的技术,包括针灸、按摩等等,一同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康复医学。

  简便廉验有特色。中医药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简便廉验。美国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他在里约奥运会上得了5枚金牌,但是让大家记住的,特别是让我们中国人记住他的,不仅仅是5枚金牌,还有他身上拔火罐的印记,人家号称“中国印”。他一天要训练六七个小时,晚上肌肉酸痛,转天早晨肌肉僵硬,要做很多准备活动预热,才能正式开始训练。自从拔了火罐以后,他觉得非常放松,给他减少了预热的时间,所以就坚持下来了。菲尔普斯就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看到中国运动员拔火罐,就借鉴了这种方法。

  除了拔火罐这样简便有效的方法外,在中医的诊疗手段里,针灸也在实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临床医生的研究发现,针灸可以治疗大约500种疾病,不仅能够治疗慢症也可以治疗急症。现在看病难、看病贵是全世界的问题,不光是中国的问题。我们由于有中医药,中西药并重,特别是发挥中药简便廉验的这个优势,可以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好的医疗保障,给老百姓更多的医疗关怀。

古老的中医药如何焕发出青春

  科学发展到今天,古老的中医药如何焕发出青春?就是要靠守正创新,守正就是传承精华,创新就是要运用其他学科先进的技术方法让古老的中医药达到当代先进的科技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这就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宗旨。

  中药现代化成就斐然。截至2021年底,我国共有中成药生产企业2225家;2021年中药工业稳步增长,全年营业收入达到6919亿元,同比增长12.4%。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的药学实验室里,现代化的实验设备可以让学生获得从中药成分提取、分离、制备到药效评价等环节的实验数据,从而实现对中药定性和定量分析。在中药成分的研究上,我国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有的外宾到我们的实验室,他们很羡慕。他们问我,这样的实验室中国有多少?我说有几十个这样的实验室支撑了我们的研究。

  提升药材品质,拿出临床证据。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就是要提升中药材的品质,让老百姓用上放心药。因为中药行业的迅速发展,野生药材难以满足需要。我们一方面缺乏人工种植的经验积累,另一方面又缺少技术规范。第二个困难就是要提供更多临床有效的证据。中药有几千年的用药经验,这些是非常宝贵的,但还要拿出现代的证据来。应该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知识来研究中医药。不但要说清它的药效物质,还要说明它的作用机理,更要拿出过硬的循证证据,这是中医药国际化的基本前提。

  我们团队全面收集了1500余种中成药,并建立了中医药临床证据数据库,目前已收集8万多个RCT研究和4000多个荟萃分析,并对这些研究进行系统的分析。每种中成药现有的研究数量和质量,都可以相互比较,并列出一个排序,以此来揭示各中成药清晰的临床定位。这样既可以有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也可以促进企业重视临床研究证据,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非常关注对已经上市的中药进行再评价,现在已经对上百种中成药都进行了严格的循证评价。我们特别希望中药企业能够和医院、大学联合起来,围绕每一味中药,明确它的临床定位,到底治什么病、治某种病的哪一个阶段有什么优势,同时和西药相比有什么协同作用,把这些都说清楚了,老百姓会更获益,医保也会报销,也同时加强了这个药物品种的科技含量,皆大欢喜。

  统一标准,走向国际。我们在人才培养上要建立统一的标准,任何一个学科成熟发达的标志,就是要建立标准。所以我们首先建立了中医本科学的标准,这个标准不是我们自己制定的,我们充分听取了各国专家的意见,共同制定了这个标准。这是中国高等教育中医本科学第一个国际标准,现在被5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

  有了标准,还得有教材。我们又组织了海内外500多位专家来编教材,花了4年的时间,这套教材编成了,再把它翻译成英文,又花了2年的时间。2019年这套教材终于完成了,在匈牙利召开世界中医药大会的时候,正式把这套教材推出来,受到广泛欢迎。有了这套教材,就有了标准,全世界的中医以后都是一个声音、一种语言、一种理论来说话,可以更好地交流,也可以让中医药造福人类,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作出的贡献。

  同时世界卫生组织也把中医的病症分类纳入了世界病症分类标准第11版之中,在中药国际化标准方面,现在已经形成了共识。中医药面临着重大的需求和发展机遇,中药现代化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我们要守正创新、传承精华,产生原创性成果,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用中国式的办法为解决世界医改难题作出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