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邯郸居士 于 2021-8-11 19:27 编辑
扬州核酸检测点一公职人员致几十人被感染!检测点关闭,全村组织转移隔离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消息,扬州疫情仍在蔓延。从7月29日出现首例确诊病例至今,根据官方通报,当地已有394例确诊患者。另据扬州官方发布消息,扬州广陵区湾头镇联合村一核酸检测点一名公职人员确诊,并感染多人。截至记者发稿,该区域39人被该公职人员感染。
根据扬州市纪委监委发布通报,7月29日,广陵区湾头镇联合村核酸检测点设置不规范,现场组织混乱。
在该检测点,与之后被确诊的广陵区湾头镇财政结算中心工作人员王某密切接触的多名人员被感染。王某当时正是维持核酸检测点现场秩序的志愿者。8月10日,多名联合村村民向红星新闻还原了彼时核酸检测的情况。村民称,由于联合村多处环境样本检测阳性,眼下全村正被组织集体转移隔离。
核酸检测点作为斩断新冠传播的重要一环,何以会形成聚集性感染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傅华向红星新闻作出了权威解读。
扬州12天新增确诊394例 联合村公职人员已致39人感染
8月10日,扬州举行第十二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8月9日0-24时,扬州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8例(其中轻型12例、普通型35例、重型1例,没有危重型病例),新增出院病例1例。
目前,扬州主城区第五轮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已结束,共采样159.44万人,期间再次检出阳性14例。到目前,扬州现有的高风险地区增至2个,中风险地区85个。
从7月29日扬州首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至今,扬州全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94例(其中危重型6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0例)。
值得注意的是,在扬州近期新增的本土病例中,不少病例与广陵区湾头镇联合村的一个核酸检测点有关。导致联合村出现聚集性感染的中间传播者,即8月1日被确诊的扬州市第38号病例——广陵区湾头镇财务所工作人员王某。
红星新闻梳理发现,在已通报的病例信息中,截至8月10日24时,已有39名王某的密接者被感染。
在上述被感染者中,共有3名检测工作人员被感染、超30名密接王某的感染者曾“至湾头镇联合村核酸采样点进行核酸采样”,1名密接王某的感染者曾到过该检测点,另有多人在别处密接王某被感染。
具体来看,上述感染人群中,有1人是267号确诊病例的密接。7月29日晚,267号病例到联合村核酸检测点,系王某的密接者。换言之,该核酸检测点已出现三代传播。
根据扬州市公布的确诊病例信息,38号病例王某,此前居住在邗江区新城河路国税局宿舍。其确诊前的活动路径多为政府食堂、饭店、KTV、棋牌室、交警队等。在7月24日,王某曾在莱东苑棋牌室打牌。当天,确诊病例26号也出现在该棋牌室。
另据扬州市纪委监委8月8日官方账号发布的《关于对疫情防控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问责的通报》,其中提到,7月29日,广陵区湾头镇联合村核酸检测点设置不规范、现场组织混乱,导致在该检测点与王某密切接触的多名人员被感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王某已因严重违法被立案调查并停职;广陵区湾头镇多位领导干部受到党内警告、政务警告等处分。
8月8日,广陵区湾头镇联合村也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高风险地区。
联合村村民:全村正在被转移村里需要进行全面消杀
根据扬州市广陵区湾头镇联合村官网介绍,该村位于扬州市区东大门,东依廖家沟,南至文昌东路,北至万福路,西临京杭大运河,总面积2.99平方公里,全村2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达5581人。2012年至2015年连续四年获镇综合考评一等奖。
确诊病例王某的出现,让联合村开始被高度关注。对于王某当时在核酸监测点的情况,8月10日,联合村村民赵先生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开展核酸检测期间,王某此前在该核酸检测点充当维护现场秩序的工作人员。
据赵先生回忆,此前该村在组织核酸检测时,村民们都自觉排队,大多数人也都戴着口罩,只是期间有人会擅自摘下口罩。“现场检测的村民很多,排队时大家也没注意间隔距离,基本就是挨在一起,现场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也没提醒大家要注意间隔。”赵先生说。
另一位湾头镇村民李先生也向红星新闻还原了当天核酸检测的情况。“我们是29日接到通知,要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当天到核酸检测点做核酸的人非常多。”李先生认为,彼时扬州疫情尚不严峻,大家还没意识到疫情传播的风险,很多老人聚集在一起,有些人也没有戴口罩。李先生说,核酸检测现场,的确有维持秩序的人员不断提示大家戴好口罩,排队不要拥挤,不过均未强制要求。
联合村另一名村民张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和他的父母均是联合村村民,他本人曾于7月29日去联合村做过核酸检测。
张先生还记得,那次做检测是在村委会的院子及院外围起来的一块地,整体加起来差不多150平方米左右。联合村一共七个组,都在这一个核酸检测点进行检测。
在张先生的记忆里,7月29日核酸检测现场人挤人,达不到现在这样间隔一米的要求。部分老人可能防疫意识不足,没有戴口罩或者戴的方式不正确。张先生说,疫情发生后,联合村的核酸检测点已经移至村里相对宽阔的健身广场。
张先生还表示,8月6日晚7点左右,村里通知,全村村民均要求进行转移隔离,村里需要进行全面消杀。目前,联合村村民主要被转移到镇江的扬中、句容、丹阳、泰州、盐城、南通等附近地市的酒店进行隔离,隔离期间的生活所需物资都由当地在负责供给,每天安排送饭。
“大约在8月6日晚8点多,第一批转移的村民登车出发,一直持续到8月7日凌晨三四点。”张先生说,自己的父母也正是在7日凌晨三点多登上了转移的大巴车。据张先生介绍,被转移的村民会在定点酒店接受隔离,并且每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张先生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当时60岁以下的村民全部转移隔离,但是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自行选择转移还是暂时留守。但到了8月10晚,剩下留守的老人也将被全部转移。在张先生看来,现有的转移政策比较人性化,允许在外地的子女回来陪同照顾老人,一起转移隔离。
扬州核酸检测点情况如何? 官方:全市将严格落实“一米线”等防控措施
发生聚集性疫情后,包括联合村在内的湾头镇,眼下的核酸检测工作如何开展?
红星新闻从广陵区湾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处获悉,联合村内目前的检测点已经关闭,整个湾头镇的核酸检测已采取了改进措施,要求进行分时段、分区域的检测方式。
另据该工作人员透露,为减少现场核酸排队的人流密集程度,湾头镇要求对中高风险区域的居民,采取上门进行核酸检测的方式。即便是到现场进行核酸检测,也要求居民出示身份证、苏康码等,现场也有志愿者维护秩序,不断提醒群众戴好口罩,保持间隔一米线的距离。
扬州市目前的核酸检测工作开展得如何?红星新闻记者多次致电当地卫健委,电话未被接通。扬州卫健委一名工作人员此前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所言:“整体来看,现在我们的核酸检测点都还是比较有序的状态。”
据该工作人员介绍,此前的确有个别核酸检测点可能存在因为现场管控力度不够,有一定的感染风险。现在就核酸检测点的管理会进一步严格落实“一米线、扫码、测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为特殊人群及60岁以上的人群划分专用通道,避免交叉感染。
8月10日,扬州市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封闭(封控)区域工作人员的重要提醒》,其中明确要求:封闭(封控)区域工作人员至少每3日检测1次核酸。工作人员换班后实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单人单间居住,佩戴口罩,减少与他人接触,在第1、4、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点何以出现聚集性感染? 专家:基于三大方面原因
核酸检测点何以出现聚集性感染呢?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傅华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在于Delta毒株的传播特性,第二在于联合村对检测点工作人员的管理漏洞,第三在于市民的防控意识疏忽。”
傅华解释,根据Delta毒株的传播速度,加之核酸检测点人员的密集性,很容易导致病毒的快速蔓延。
傅华指出,无论是检测点的志愿者、公职人员还是医护人员,作为确保核酸检测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其在为人民服务的前提下,应该首先做好筛查和防护,避免防线失守。从王某感染案例的出现来看,可以看出联合村暴露出了一定程度的管理漏洞,即并未对开展核酸检测的相关人员提前做好流调、核酸检测、防护提醒等工作,这也是导致联合村出现聚集性感染的一大重要原因。
傅华认为,从现有情况来看,联合村村民在核酸检测期间,出现了老人未全程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的情况,这说明现场组织出现问题,同时百姓的防疫重视度不高,掉以轻心,所以也加剧了聚集性感染的出现。
那么,有效的核酸检测点防护应该怎么做?傅华指出,首先就需要对工作人员做好流调工作、提供防护措施、同时应增加对检测点的消毒频次。在组织管理上,也需要时刻提醒群众佩戴口罩,检测健康码,注意安全距离,有必要还需分时段、分地域进行核酸检测,以疏散密集人群。
为有效提高各地核酸检测组织管理工作的安全性,8月8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员核酸检测组织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明确:各地要根据《全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中的有关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完善当地的全员核酸检测实施方案。各地在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相关工作过程中,要实行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摸清待检测人员底数,做到不缺1户,不漏1人,并做好预约管理。
《通知》还强调,要加强采样现场的组织引导,避免人群聚集,加强医疗废物清运,严格落实采样点感染防控各项要求,确保全员核酸检测时没有漏采人员,没有因现场人群聚集造成疫情传播。同时,要建立健全采、送、检匹配机制,避免出现样本滞检或检测能力闲置。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中要求,对尚未出现疫情的地方,要适时开展实战演练,在组织管理、指挥调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磨合、检验,查找问题和不足,优化全员核酸检测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