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62|回复: 0

[寓医深长] 从四气五味说“万物皆药”

[复制链接]

2

主题

18

回帖

2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2
发表于 2021-11-9 14: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民间素有“万物皆药”的说法。虽然,客观地说,这个说法似乎有点武断。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医的眼里,很多平常被人弃如敝履的贱物,在特殊场景下就成了治病救人的“药”。无论是自然界的植物,还是生活行为带来的某些“废物”,有时候也能用一种出人意料的身份出现。

比如伏龙肝,听起来很高大上的名字,其实就是做饭的柴灶下的黄土。被柴火长年烤炙后,成为一种健脾之品。甚至很多天然中草药,还需要借助它来炙炒,如土炒白术。这就是“万物皆药”的最形象的阐述。
QQ图片20211109170425.png

现代人生活环境极大改善,尤其对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这种“万物皆药”的概念已经非常淡薄了。而对农村人、尤其是年纪较大的人、或者是偏远地区的人来说,这个观点依然还是很有市场的。

笔者自幼生长在农村,小时候,还需要跟随大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最记忆犹新的,就是去菜地里拔除各种杂草。各种形形色色的,叫得出名字叫不出名字的杂草,疯狂地和每天都需要吃的蔬菜抢地盘,还让我们跟着受累。

拔草的时候总会想,这些讨厌的杂草是哪里来的呢?为什么要生长在菜地里,而不是选择人迹罕至的荒野呢?既然我们这么讨厌它们,大自然为何还是要创造这些东西呢?
9213b07eca8065380680c25f9cdda144ad348217.jpg

后来才知道,那些杂草里,有荠菜、有地菜,也有车前草,每个季节都会有不同的杂草。虽然现在,那些荠菜和地菜之类,都是难得的绿色食品。可在那个年代,也就是杂草两字而已,远不及黄瓜白菜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可是,每当有点头痛脑热、皮肤长个什么小疖子之类的,就是那些需要被除去的杂草,诸如车前草、荠菜之类,就被从野外草丛里小心翼翼地找出来。一番洗净之后,熬点水喝了,虽然味道不大亲切,却总比打针要容易接受……

之所以说到这些,无非就是和大家解释一下“万物皆药”的起源:中药就是如此,只需要在合适的场景,选对了合适的东西,被选择的就是治病救人的良药。它们本身并没有贵贱之分。之所以有人参贵如金之说,那只是市场规律的结果,和中药本身并没有关系。

因此,对于中药的定义,我们也可以认为,它并没有具体的范围。广义上来说,我们每天都吃的大米小麦,在某个场景下也是中药之一。
src=http___02imgmini_eastday_com_mobile_20180819_20180819192600_3d4150fc93594f53.jpg

这个现象,其实可以用《黄帝内经》里的两句话来概括: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世界万物皆有气味,因此万物皆药。

而在中医中药的理论系统里,四气五味就成为了它的“标签”。在历代本草里,无论哪一种中药,都会有其固有的“气和味”。当然,这个气味有可能根据产地、炮制加工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其次,中药还有“归经”的说法。这也是结合了经络学说、藏象学说之后的产物。所谓归经,很有点类似于现代科学的“专”,也就是某种中药、对某一条或者几条经络有更“专业”的亲和性。如人参就可以归“心脾肺”三经。

也就是说,想要认识、掌握一味中药,就得熟悉它的性味归经,这才是最基础的中药学习方式。当然,它的“体、色、气、味、形、性、能、力”八个方面,再加上炮制方式,才是全方位的。

那么,什么是中药的四气五味呢?

仅说四气五味,其实很简单,也就是“寒热温凉”四种气,和“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两者搭配并赋予在每一味中药身上,成为我们认识并归纳它们的主要途径。从“神农尝百草”至今,无论是形而上的传说,还是实而用的实践,都离不开“四气五味”这两者。
src=http___p1_pstatp_com_large_dfic-imagehandler_ffbfd3e7-d150-49ce-8302-e0b974f.jpg

寒:热者寒之。寒性的中药,当然是处理热证的。虽然热证有实热虚热之分,但中药的“寒”性则没有这个区别。通俗而形象点说,就相当于“冰”,用之以清热或者增加“阴”之功用;

凉:凉也就是寒的“迷你”型,不像“寒”那么刺骨。比如,夏天天气热,我们需要“乘凉”,而不是“乘寒”。或许,我们也可以将“凉”理解成“更自然、更环保”。

热:寒者热之,和上面的“寒”刚好相反。通俗而形象点说,就相当于“火”,用之以驱寒或者增加“阳”之力量;

温:温其实就是“热”的亚型,力量稍弱、更和缓一些而已,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温热的区别,可以用气温来比对一下:夏天气温高,我们会说“好热,热得难受”;冬天气温低,我们要烤火,会说“温暖”。也就是说,温热的区别,温更接近自然状态。

上面是“四气”的大致阐述,那么什么是五味呢?
QQ图片20211109192239.png

相对于四气来说,五味更容易理解一些。因为它本来就和我们舌头的感觉相同。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我们每天的饮食几乎都能够感知到。所不同的是,中药的五味,每一种味道也有侧重的脏腑经络,以及“动作”上的方向性。

如酸入肝,这是五味和经络脏腑之间的联系;酸能收敛,这是五味在动作上的“方向性”选择。以此类推,苦入心,苦能泄;甘入脾,甘能缓;辛入肺,辛能散;咸入肾、咸能下。

以上就是中药五味的大致介绍。

总的来说,中药是一种传统的理论体系,它有自己独有的方式来观察与分析。但这远远不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四气五味、性味归经之说已经有了捉襟见肘之感。如何有效借助现代科学的手段,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药,这是需要每一个中医爱好者认真思考的。

但是,完全摒弃四气五味与性味归经,就真的适合吗?这也是一个需要好好论证的问题。(百家好“文化养生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