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01|回复: 6

[医趣盎然] 中药名由来的传说故事|白前 阿胶 大黄 白薇 益智仁 夏枯草

[复制链接]

6

主题

8

回帖

3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0
发表于 2022-1-7 19: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前中药名的传说故事


     有一年, 华佗在河南行医。一天,他走到一个名叫白家庄的村子,正赶上下起瓢泼大雨,华佗没法赶路就住在村里一家姓白的老板开的客店里了。
     这天晚上华佗刚睡到半夜,就被一阵孩子的哭声惊醒,仔细听听那孩子还咳嗽呢。华佗猛地爬起来,叫醒客店老板,说:” 这是谁家的孩子在哭啊?”
     ”是住在小店后边那一家的孩子。”店老板说。
     华佗说: "哎呀,这孩子病得厉害,恐怕难活到明天中午啦!”
     店老板很不高兴:“你这客人怎么咒人家孩子死啊?”
     华伦说:“我是医生,听出这咳嗽的声音不对了。”
     店老板一听他是医生,这才掉过鼓敲另一面,慌忙打躬作揖,笑着说:”那就请你快给治治吧。那孩子闹腾好几天了,怪可怜的。”
     “你领我看看去。
     ”店老板领着华佗转到店后边,敲开这家的门,说:“这位是医生,给你们孩子治病来啦。”
     那家人急忙请华佗进屋。华佗看了看病孩子的脸色,听听咳嗽的声音,又坐下切过脉,然后说:“要救这孩子的命,需要一种药草。如果马上找到,及时吃下,这孩子就能转危为安。”
     孩子的父亲为难地说:”得吃什么药,上哪儿去找呀?”
     华佗说:“你点个灯笼照亮儿,我去找找。”
     “哎呀 ,怎么好麻烦您呢?外边又下着大雨!”
     ”别多说啦,救人要紧,快走吧!”
     雨越下越大,满地泥水,又滑又难走。孩子的父亲打着灯笼在前,华佗在村子的前前后后到处寻找。可是,东找西找,哪儿也没有他想找的药草。直到最后,才在客店门前一条小河沟的土坡上,找到了。
     华佗把它挖回来切下根,用水洗干净, 让人煎药给孩子喝;又把那药草的叶子留下来,说:”你们拿这个做样子,天亮后再挖些来,让孩子多吃几剂,病就除根了。这是止咳、祛痰的良药啊!”
     “好啊,您放心吧。您忙了大半夜快请先回去睡会儿。”
     人们都催促好心的华佗去歇息,就没有问这种药草的名字。第二天,病孩子的父亲备了礼物,来到客店酬谢医生。不料,老板告诉他说:“那们医生天没亮就走了。
     “哎呀,我还没好好地谢过他呢!也没问人家的姓名。”
     “你知道他是谁?”
     ”谁?华佗。”
     “哎呀, 怪不得医道那么高、心眼那么好,敢情是活神仙啊。”
     病孩子的父亲按照华佗留下的叶子又挖了些药草回来煎给孩子喝。不久,孩子的病全好了。白家庄的人,从此也都认得那味止咳的药草了。不过,就是不知道它的名字。后来,大家想:这种药草第一次是在白老板门前挖到的,就给它起了个名,叫”白前”。

4

主题

9

回帖

2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5
发表于 2022-1-9 13: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胶中药名的由来传说故事

阿胶中药名的由来传说故事

      唐朝初期,山东阿城镇上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妻,男的叫阿铭,女的叫阿桥。两人靠贩驴过日子。阿铭和阿桥成亲五年后,阿桥有了身孕,不料,阿桥分娩后因气血损耗,身体很虚弱,整日卧病在床,吃了许多补气补血的良药,也不见好转。
       阿铭听老人说驴肉能补。于是,让伙计宰了一头小毛驴,把肉放在锅里煮。谁知煮肉的伙计嘴馋,肉煮熟了,便从锅里捞出来吃。其他伙计闻到肉香,也围拢来吃,一锅驴肉不大会儿全进了伙计们的肚里。这下,煮肉的伙计着了慌,拿什么给女主人吃?
      无奈,只好把剩下的驴皮切碎放进锅里,倒满水,升起大火煮起来。熬了足有半天功夫才把皮熬化了。伙计把它从锅里舀出来倒进盆里,却是一盆浓浓的驴皮汤。汤冷后竞凝固成粘糊糊的胶块。伙计尝了一块,倒也可口,于是把这驴皮胶送给阿桥吃。阿桥平时喜吃素食,不曾吃过驴肉,尝了一口,直觉得喷香可口,竟然不几餐便把一瓦盆驴皮胶全吃光了。几日后奇迹就出现了,她食欲大增,气血充沛,脸色红润,有了精神。
      事隔年余,那位伙计的妻子也分娩了,产后气血大衰,身体十分虚弱。伙计忽然想起阿桥吃驴皮胶那回事儿来,于是,便向阿铭阿桥夫妻借头毛驴,伙计把毛驴牵回家宰了,将驴皮熬成胶块给妻子吃。果然不几日,妻子便气血回升,肤肌红润,大有起色了。自此,驴皮胶大补,是产妇良药,便在百姓们中间传扬开了。
      阿铭阿桥开始雇伙计收购驴皮熬胶出卖,生意十分兴隆。有些庄户,见熬驴皮胶有利可图,也相继熬胶出售。可只有阿城当地熬出的胶才有疗效,其他地区制作的没有滋补功能,引起纠纷。
      官司打到县里,县太爷带着郎中来到阿城调查,经过实地探测,发现阿城镇水井与其他地方水井不同,比一般水井深,水味香甜,水的重量也沉许多。 县太爷十分惊喜,才知道驴胶补气补血,除驴皮之外,还赖此得天独厚的井水。于是下令:只准阿城镇百姓熬胶,其他各地一律取缔。
      县令还将驴皮胶进贡唐王李世民。李世民赏给年迈体弱大臣,吃后都夸此胶是上等补品。李世民大喜,差大将尉迟恭巡视阿城镇。尉迟恭来到阿城,赏给阿铭阿桥金锅银铲,并将驴皮胶更名为阿胶,召集匠人将阿城井修葺一新,并在井上盖了一座石亭,亭里竖立了石碑。至今,碑文“唐朝钦差大臣尉迟恭至此重修阿井”的字样,仍依稀可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4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2022-1-14 11: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黄的中药名由来传说故事

大黄的中药名由来故事

     中草药里的大黄,原来不叫大黄,叫“黄根”。为什么后来叫成大黄了呢?有这么一段故事。
     当年有个姓黄的郎中,他家祖传下来擅长采挖黄连、黄芪、黄精、黄芩、黄根这五味药草,到他这一辈还专门用五味黄药给人治病,所以大伙儿都管他叫“五黄先生”。
     每到春三月时,“五黄先生”就进山采药。靠山有个小村,他每次进山采药时就借住在村里马骏家中,直到秋后才离去。马骏务农,全家只有夫妻二人和一个孩子。五黄先生与马家结下了深厚的交情。
     有一年,“五黄先生”又来挖药,他走到靠山村发现马家的房屋没有了。乡亲们告诉他说:“马家遭难啦 !去年冬天一场大火,房屋被烧得精光,他熄妇也被烧死。如今,只剩下光棍爷儿俩,跑到山上去住石洞啦。”
     “五黄先生”十分难过,就到山洞找到马骏父子。马骏看见“五黄先生”,抱头痛哭。五黄先生说:“你现在一无所有,不如带上孩子跟着我挖药、卖药去吧。”
     马骏很高兴,从此就跟着“五黄先生”学挖药。他们象风吹的杨花一样四处飘荡,不到半年工夫,马骏就学会了挖五黄药。但是,“五黄先生”却从不教他治病。
     一天,马骏说:“老哥, 你怎么不教我治病呢?”
     “五黄先生”笑道:“我看你这人性子太急,不适合当郎中。”
     马骏有些不满,便暗暗注意“五黄先生”怎么给人治病,什么病该下什么药。日久天长,马骏多少也摸透了一些门道,就背着“五黄先生”也给人治起病来了。碰巧,还真让他治好了几个人,马骏十分高兴。
     有一天,“五黄先生”不在跟前,有一个孕妇来找郎中。这妇人身体虚弱,骨瘦如柴。马骏问:“你怎么不舒服?”妇女说:”泻肚子。 ”本来止泻应用黄连,马骏却给她用了泻火的黄根。病人回去吃了两剂药,大泻不止,没过两天就死了。
     病家哪里答应,一打听原来是马骏开的方子,就把他扭送进了县衙。县官审明经过,就断了马骏一个庸医害人的罪名。
     这时,“五黄先生”赶来,跪在堂前说:“老爷应该判我有罪。“

     县官问:“你是什么人 ?怎么有罪?"
     “他是跟我学的医,我教的不清,罪在我身。”
     马骏闻听,急忙说:“老爷,是我背着他干的事,跟他没关系。”

     县官问明他俩的关系,感到这两个人如此重交情,很是敬佩。平日,他也听说过“五黄先生”的大名,所以,就尽力为马骏开脱。最后,县官罚他们送给死者家里一笔钱,就放他们两人出衙了。
     马骏羞愧万分,对“五黄先生”说:“悔不该不听你的话,往后再也不敢自以为是了。”
     五黄先生说:”学治病可不能性急呀。你看,错用了药就会出人命的。”
     后来,马骏踏踏实实地埋头挖药,人也变得稳重多了,五黄先生这才教他行医。为了记住前面的教训,“五黄先生”从此便将五黄药中的黄根改为“大黄”,免得后人再错用了这一味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9

回帖

2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5
发表于 2022-1-16 20: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益智仁中药名的传说故事

益智仁中药名的传说故事

     益智仁也是属于补阳药,始载于《本草拾遗》,并指出:“益智出昆仑及交趾国,今岭南州群往往有之。”《图经本草》说:“益智子似连翘子头未开者,苗叶花根与豆蔻无别,惟子小耳。”
     益智仁是我国南方四大中药之一,其风靡华夏,据说还与苏东坡有关。苏东坡官贬至海南时,对该药颇有研究,他在《东坡杂记》中记载:“海南产益智,花实皆长穗而分为三节。观其上中下节,以候早中晚禾之丰凶,大丰则皆实,大凶皆不实,罕有三节并熟者。”
     而关于益智仁的药名,还有许多传说呢!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家财万贯的员外,年过半百才得一子,取名叫来福。来福自小体弱多病,头长得特别大,又流口水,而且行为反应迟钝,呆滞木讷,同时还有一个毛病,就是每天都尿床。一晃几年过去了,来福一直少言寡语,记性特别差,长到10岁了还不会数数,数到后面就忘记前面,为了给儿子治疗,周边的名医都请遍了,结果什么原因都查不出,病情也没有好转。
     有一天,一个老道云游到此,听员外讲完了孩子的情况后,便告诉员外说:“离此地八千里的地方有一种仙果,可以治好孩子的病。”并在地上画了一副画,画中是一棵小树,小树叶子长得像羌叶,根部还长着几颗榄核状的果实,画完之后老道便走了。员外为了医好几代单传的儿子,决定亲自去寻找仙果。
     历经了千辛万苦员外终于找到了老道所说的那种植物,员外从那颗树上摘了满满的一袋果实就踏上了返回之路。由于员外所带食物已经耗尽,沿途又人烟稀少,他每天吃10颗仙果充饥,奇怪的是他觉得自从吃了那仙果后记性越来越好,来时的路在他的脑海里异常清晰,而且精力也十分旺盛,很快便回到了家中。
     来福吃了员外摘回的仙果后,身体也一天比一天强壮,而且变得开朗活泼、聪颖可爱,与以前相比判若两人,在18岁那年他去参加科举考试,结果金榜题名高中状元。人们为了纪念改变他命运的仙果,便将仙果取名为“状元果”,同时也由于它能益智、强智,使人聪明,所以又叫它益智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9

回帖

2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5
发表于 2022-1-16 20: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薇中药名的由来传说


      白薇,也是属于清热药里的清虚热药之一,其花颜色为深紫色,外面有绒毛。除了能治疗阴虚、产后等虚热证外,还能生肌止痛,清热消肿、热淋血淋等证。
     传说古时有一战败的军士,为了避开敌军的追杀,进入了村子里的唯一一户人家里。村里所有人都已逃难离开了,这家的男主人患了重病,他的夫人照顾他,所以就没有逃离。当追兵来搜查时,军士已经打扮成游医,说是为这家人看病的。
     当追兵远去,军士问了一下病情,知道男主人患病已久,浑身发热,手脚无力。他说:“放心,这病我能治,现在去采药!”第二天果然带了一些开紫色花的野草给他煮水喝,果然见效。军士离开前嘱咐他们要连续喝一个月。男主人连忙问他的名字。
     “我叫白威”,军士说完就走了。后来,为了感谢军士的救命之恩,就把这药起名为“白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4

回帖

2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发表于 2022-1-17 12: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枯草中药名的由来传说


     古时候,有个秀才的母亲得了瘰疬,脖子肿得老粗,还直流脓水。人们都说这种病很难治,秀才十分着急。
     一天,来了个卖药的郎中。他对秀才说: “山上有种草药,可以治好这个病。”秀才立即求郎中帮忙。郎中就上山采了一些有紫色花穗的野草回来,剪下花穗,煎煮给秀才母亲吃。

     几天过去,秀才母亲流脓的地方封口了;又过了些日子,病全好了。老太太十分高兴,嘱咐儿子留郎中住在家里,重重酬谢并款待郎中。郎中也不客气,白天出去采药、卖药,夜晚就宿在秀才家中。秀才经常和郎中在一起聊天,慢慢地对医道也有了兴趣。
     过了一年,郎中要回家,临走时对秀才说:”我在你这儿住了一年,该给你多少饭钱?”
     秀才说:”你给我母亲治好了病,吃几顿饭算什么?"
     郎中说:“也好,那就传你一种药吧!”
     郎中说罢,便带着秀才上了山。他指着一种长圆形叶子、开紫花的野草对秀才说:“这就是治瘰疬的药草,你要认清。”
     秀才仔细地看了看,说:“我认清了。”

     "你还得记着,这草一过夏天就没了。”
     ”嗯, 我记住了。”
     两人分手后一晃两个多月过去了。就在这年的夏未秋初,县官的母亲得了瘰疬,张榜求医。秀才听说以后立刻揭了榜去见县官,说:”我会采药治瘰疬。”
     县官派人跟着秀才上了山,可是,怎么也找不着长圆叶、开紫色花的药草。秀才十分奇怪:这是怎么回事啊?他爬遍了附近的大山,一棵也没找到。差人把秀才押回县衙,县官认定他是骗子,当堂就打了他五十大板。

     转过年的夏天,郎中又回来了。秀才一把抓住郎中说:“你害得我好苦啊!”
     郎中一楞:”怎么啦?”
     ”你教我认出药草怎么没有啦?”
     ”有啊。”
     “在哪儿?”
     “山上。 ”

     两人又到山上,一看,到处都有紫穗野草。秀才奇怪地说: "怎么你一来,这草又有了。”
     郎中说:“我不是对你讲过吗?这草一过夏天就枯死了,要用就得早采。”
     秀才这才猛然记起郎中当初交代给他的话,只怪自己粗心大意,白挨了一顿板子。为了记住这事,秀才就把这草叫作“夏枯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

回帖

2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发表于 2023-3-20 12: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洒 发表于 2022-1-16 20:23
白薇中药名的由来传说

      白薇,也是属于清热药里的清虚热药之一,其花颜色为深紫色,外面有绒毛。除了 ...

白薇中药名的由来故事传说(精彩篇

      战乱年间,老百姓最怕过兵,打了败仗的兵,和土匪差不多,烧杀奸抢,无所不干;打了胜仗呢,当官的给他们放假,算是奖赏,更加放纵士兵去干坏事,所以,那年月的老百姓一听说打仗,就得赶紧逃避兵祸,这叫“跑反”。
     这一年,又打起仗来,周围几个村的人全跑光了,只有一个生病的人跑不了,他的妻子便陪他在家。两口子明知军队一过来没有好结果,但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这天夜里,妻子正煎药,忽听有人敲门:“大哥,开门呀,救救我吧!”那声音很凄惨。妻子跟丈夫商量了一阵,就把门打开了。只见一个衣帽不整的大兵,走进门来便跪下恳求道:“大哥大嫂,快救命!”
     “你这是怎么啦?”“我们败啦!弟兄们死的死、逃的逃,就剩下我一个。大哥要有旧衣裳给我换一身吧,不然被那边抓去就得杀头。”丈夫很是同情,就叫妻子找了一身衣服给他换了。妻子还把大兵换下的军衣扔到了门外的水坑里。
     没过多会儿,一队人马杀来,把这家的房子围住了。一个兵头凶狠地闯进门,问道:“你家藏着外人没有?”“没有?”兵头揪住妇女,又问:“那两个男人都是谁?”“床上躺着的是我丈夫,他正闹病;这位是请来的医生。你看,这不正在煎药吗?”
     兵头一脚把药罐子踢翻,又命人把他们三个拉到门外一乱打。那伙当兵的趁机一拥进屋,能拿的拿,能装的装,最后把子点着了火才走。等这伙人走远,逃难的大兵帮着把火扑灭,又抢出了一些重的家具。然后,他哭着说:“大哥大嫂,你们为救我受了害,太不起了。”
     病人说:“别提了,反正我这病也没法治了,活一天一天吧!”“你得了什么病?”“浑身发热,手脚无力。”“多长间啦?”“躺了整整一年了。”“请过医生没有?”“请过好多位了,什么药也不见好。”落难的大兵走上前,按住病人的手腕切脉。了会儿,他说:“这病我能治。等天亮了我去找药。”
     第二天,大兵挖回几棵椭圆形叶子、开紫褐色花朵的野草说:“大嫂,你把根子洗干净,煎了给大哥吃。然后照样多挖一些让大哥多吃几天,病准好。”“谢谢你啦。”“谢什么?多亏你夫妻救了我。时候不早,我得走啦!”病人急忙说:“留个名字吧以后咱们当朋友来往。”“我叫白威。只要不死,准来看你们。”说完,落难的大兵走了。丈夫吃了妻子煎的药觉得浑身舒服了许多。后来又连吃了个月,他的病果然好了。
     逃难的乡亲们回村后,都问病人怎么好的。病人说:“有个朋友送了药。”
     “什么药?”
     “就是这种草。”
     “叫什么名字?”
     “没有告诉我们。不过,他答应还来看我的,到时候再问吧。”
     可是,过了许多年白威也没来。为了纪念白威,就用他的字称呼他传的药草,不过写成字就是“白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