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玲珑美 于 2022-1-13 09:02 编辑
四、重点项目 (一)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一是按照全区统一部署,分别依托银川市中医医院、永宁县、贺兰县和灵武市中医医院争取建设1-2所中医康复中心。使其成为区域中医药康复医疗中心、人才培养中心、技术推广中心、科学研究中心,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在提供综合性、较高水平的康复医疗服务的基础上,承担康复培训任务,开展康复技术研究,对下级康复服务机构进行指导。二是依托市、县级中医医院和康复基础良好、技术力量雄厚的中医医院、综合医院、康复医院等,争取建设中医康复医院或中医特色康复医院,使其达到三级康复医院建设标准,配置一批中医康复设备。三是全市遴选3-4所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和中医特色突出的康复医院中医科、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残疾人康复中心,开展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基础设施设备,推广应用中医康复技术,提升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中医药康复人才培养项目 一是将中医康复(医学)科列为银川市重点中医专科建设范围,在全市各级中医医院建设1-2个中医康复重点专科,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二是在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京宁中医药合作人才培养项目中增加中医药康复人才比重,培养一批中医康复人才。开展基层医疗和康复服务人员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突出中医康复技术培训内容,提升基层医疗服务人员中医康复技能和水平。三是充分利用全国助残日等契机,联合有关部门,结合养老、助残等工作,开展康复宣传培训、义诊咨询活动,推动中医康复技术和服务进社区、进家庭、进机构。 五、组织实施 (一)启动阶段(2021年9月) 银川市卫生健康委、体育局、医疗保障局、残联联合印发《银川市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动员部署全市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工作。 (二)实施阶段(2021年10月-2025年12月) 根据《银川市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要求,各县(市)区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进一步细化各项工作措施,研究提出各项工作任务目标,推进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三)总结评估 1.年度总结(每年度11-12月)。银川市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按年度对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进展情况进行总结,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2.总结评估(2025年10-12月)。按照工作要求和目标,银川市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对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交流工作经验,发现和推广典型。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结合本地实际,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或年度工作计划,并做好沟通协调,认真组织实施。各相关医疗机构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持续提升中医康复服务能力。 (二)明确职责分工。市直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进展。医保部门要按照国家要求,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研究探索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康复项目按程序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体育部门要大力推广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传统运动,促进中医药、中华传统体育与现代康复技术融合发展。各级残联要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密切配合,资源共享,研究制定针对伤残的中医康复技术和方案;支持指导残疾人康复中心等机构开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探索残疾康复机构与中医医疗机构合作新模式,充分利用并优化现有康复资源,提升康复服务能力。
(三)完善投入机制。各县(市)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与发改、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育、医保、残联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有利于中医康复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合理安排对中医康复服务提供机构的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发展中医康复医疗服务,拓展中医康复服务领域,推动康复与功能状态检测、养老、护理、体育、健康保险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