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79|回复: 7

[中医研发传播(含民族医药发展)] 我国科学家研发千金藤素新冠治疗新药并获专利

  [复制链接]

151

主题

151

回帖

1758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758
发表于 2022-5-13 19: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科学家发现抑制病毒能力排名靠前的千金藤素新冠治疗新药并获专利:强于瑞德西韦和帕罗韦德

5月10日,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新冠治疗新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说明书显示,10 μM(微摩尔/升)的千金藤素抑制冠状病毒复制的倍数为15393倍。

一万五千多倍的数字代表什么?5月12日,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这一专利的发明人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童贻刚教授。

“这个数字通俗地讲,可以理解为不用千金藤素药物时如果有15393个病毒,那么在用10 μM千金藤素药物的情况下,病毒数将只有1个。也就是说,很少量的千金藤素就能阻止新冠病毒扩增和传播。”童贻刚表示,从目前的研究数据看,该药物抑制新冠病毒的能力在所有人类发现的新冠病毒抑制剂中排名靠前。美国学者此前也在《科学》发表论文证实,千金藤素的数据在其研究的26种药物中数据亮眼,而且优于已经获批上市的瑞德西韦和帕罗韦德。
QQ图片20220513195748.png
发明专利名称:穿山甲冠状病毒xCoV及其应用和药物抗冠状病毒感染的应用    受访团队供图

我国学者首发,多个国际团队跟踪验证

“在国家重大专项的支持下,千金藤素这种药物和数千种药物一起很早就被纳入到了我们课题组的化合物库中。”童贻刚说,“在新冠病毒刚刚出现时,我们的任务是用最快速度在这些药物中找到最有希望的,也就是抑制新冠病毒最有效的。”

2020年1月开始,童贻刚团队就利用独有的药物筛选平台对数千种药物进行筛选。

“由于筛选平台便利不需要特殊实验室、负压操作等设备,所以我们筛选的速度快;也由于平台依靠的穿山甲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在基因组和关键蛋白(S蛋白)上的同源性高,筛选出来的结果更可靠。”童贻刚说,团队于2020年2月最早原创发现千金藤素具有超强抗新冠病毒活性,同年3月发表的相关论文,现已成为ESI高被引论文。

两年多以来,各国研究团队均在不断寻找抑制新冠病毒的有效药物。科学家们通过论文、学术研讨会等方式发现新的线索、不断质询印证、探索作用机理。

2020年4月,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所长胁田隆字教授团队发表论文证实了千金藤素抗新冠病毒的效果;2020年10月至2021年8月期间,多个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发表了千金藤素抗新冠病毒研究进展。

与此同时,童贻刚进一步联合钟南山院士团队赵金存教授和石正丽教授团队用新冠病毒对千金藤素的抗新冠病毒效果进行了验证,确认了该药物的抗新冠病毒效果。
QQ图片20220513195833.png

实验发现,低浓度千金藤素仍然对SARS-CoV-2有良好抑制作用,浓度为12.5 μM和6.25 μM的千金藤素对SARS-CoV-2的抑制率接近100%。受访团队供图

数据脱颖而出,亟待开展临床试验

“千金藤素抗新冠病毒的高活性数据是经得起比较的。”童贻刚说,“不论是我们团队的试验数据还是美国团队的研究数据,都对包括千金藤素在内的多个化合物抑制新冠病毒进行了比较研究。”

该项专利说明书中显示,对千金藤素、西拉菌素、盐酸甲氟喹这三种筛选出的抗新冠病毒有效化合物进行试验,10 μM的千金藤素、西拉菌素、盐酸甲氟喹在细胞感染72小时后分别能抑制病毒复制15393倍、5053倍、31倍,实验结果均可重复。

在2021年7月一篇刊登在《科学》杂志的文章印证了这一结论:研究者将千金藤素与25个其他的候选化合物放在一起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千金藤素抗新冠病毒的EC50(引起 50%最大效应的浓度,数字越低越好)只需0.1 μM,远低于其他候选药。
QQ图片20220513195901.png
论文截图

“我们通过转录组学的方法进一步解释了千金藤素抗新冠病毒的机制。”童贻刚说,目前认为千金藤素主要通过干扰细胞应激反应逆转受感染细胞中大多数失调的基因和通路,从而发挥抗冠状病毒效果。

目前,已经有加拿大的一家医药企业已与美国FDA接洽开展千金藤素的新冠肺炎治疗的临床试验研究,预计该临床试验将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启动。

“我们国家最先发现千金藤素抗新冠的效果,研究也受到了科技部、北京市、教育部等多个项目的支持,我们希望能尽快开展临床试验研究让科技成果落地、切实用于抗疫。”童贻刚说,此次专利授权将助力开展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研究。(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2

主题

15

回帖

2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发表于 2022-5-13 20: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个中药新药,跟青蒿素的发现是异曲同工之妙,中医药总是危难之时显身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5

回帖

2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发表于 2022-5-13 20: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健识局注意到,在国家专利局官网上,童贻刚参与获得的除了上述专利之外,还有一个《一种千金藤素吸入药剂和制剂极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专利,相关说明显示:该吸入药剂可通过吸入的给药方式用于预防和/或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其生物利用度高、快速释药、快速起效。
     获批新专利或许意味着千金藤素治疗新冠将成为现实。北京化工大学官微称,已有一家加拿大药企与美国FDA接洽,预计今年下半年启动千金藤素治疗新冠的临床试验。
     千金藤素无疑给中药抗疫带来新的选择。目前国内有千金藤素制剂的4家企业,分别是沈阳管城制药、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公司、云南白药集团大理药业、云南生物谷药业,均为中药类批件。另外,南宁百会药业拥有一个“千金藤啶碱片”的化药批件。
     不论临床试验结果如何,千金藤素的好消息至少说明中药治疗新冠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

回帖

2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发表于 2022-5-13 21: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官网《中药老药新用:千金藤素抗新冠病毒效果显著》:千金藤素是中药千金藤的活性化学成分,具有多种治疗功效。中成药千金藤素片在国外和国内都已经上市,在临床上已经有40多年的使用历史,主要用于肿瘤病人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7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2022-5-13 21: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千金藤素是从千金藤里提炼出来,而非化学合成,属于中药的衍生产品,不是中成药,也不属于化学药,应该叫植物药。这个功能很有点像小檗碱,化学合称的效果很多时候应用无效,只有黄柏等提取的效果才是刚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6

回帖

2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发表于 2022-5-17 11: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牡丹 于 2022-5-17 11:48 编辑
好了 发表于 2022-5-13 21:27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官网《中药老药新用:千金藤素抗新冠病毒效果显著》:千金藤素是中药千金藤 ...

那也就是还在实验室验证阶段了,跟双黄连、板蓝根的初步研究类似,离临床和产业、规模应用,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最终有无效果或者有无显著性疗效也还是未知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

回帖

2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2
发表于 2022-5-17 11: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千金藤素专利授权等同新冠肺炎治疗新药还缺科学依据遥遥

本帖最后由 弘扬 于 2022-5-17 11:55 编辑

金藤素有望用于治疗新冠但遥遥无期


《科技日报》近日报道称,中国科学家发现的新冠治疗新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上述报道称,从目前的研究数据看,该药物抑制新冠病毒的能力在所有人类发现的新冠病毒抑制剂中排名靠前。

该专利发明人为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童贻刚教授团队。专利说明书显示,10uM(微摩尔/升)的千金藤素抑制冠状病毒复制的倍数为15393倍。

报道发布后,“千金藤素”概念持续活跃。北交所云南生物谷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华北制药、步长制药、方盛制药涨停,云南白药高开9.83%。莱茵生物亦在深交所易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产品和工艺未涵盖千金藤素提取,但公司有类似产品的提取技术储备。如未来千金藤素市场出现大量需求,公司有信心快速开展新技术研发,及时响应市场需求。

不过,随后在业内便不断有声音对“千金藤素抗新冠”这一说法提出了诸多质疑。

千金藤素是从防己科植物头花千金藤、地不容中分离提取的双节基异哇琳生物碱,此前被批准用于白细胞减少症。国家药监局数据库显示,目前,沈阳管城制药、云南生物谷药业、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公司、云南白药集团大理药业四家公司拥有千金藤素片批文。

而实际上,把上述专利授权与千金藤素成为新冠治疗新药等同起来,缺乏科学依据。

专利说明书显示,该项发明专利名称为“穿山甲冠状病毒xCoV及其应用和药物抗冠状病毒感染的应用”。具体而言,发明人从海关查获的死亡穿山甲中分离并培养出一株新的冠状病毒xCoV(并非自2020年起流行的新冠病毒),称为穿山甲冠状病毒xCoV。其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与SARSCOV2(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同源性达92.5%,是迄今为止成功分离培养的与后者同源性最高的病毒。发明人用此穿山甲冠状病毒xCoV构建模型,筛选和评价抗新冠病毒的活性药物、疫苗等。

也就是说,所谓的千金藤素可以在体外抑制病毒,其所抑制的甚至都不是新冠病毒,而是一种与新冠病毒在S蛋白表达上很相似的穿山甲冠状病毒。

上述专利说明书显示,发明人认为,千金藤素是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一个有前途的候选药物。在对千金藤素、西拉菌素、盐酸甲氟喹这三种筛选出的抗新冠病毒有效化合物进行试验中,10uM的千金藤素、西拉菌素、盐酸甲氟喹在细胞感染72小时后,分别能抑制病毒复制15393倍、5053倍、31倍,实验结果均可重复。

童贻刚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通俗来讲,上述数据指的是,如果使用千金藤素,产生的病毒的数量会非常少,仅相当于不使用千金藤素时病毒数量的15393分之一,即少量的千金藤素就能阻止新冠病毒扩增和传播,并且能够将新冠病毒抑制到极低的含量。

不过,与此前引发舆论关注的双黄连口服液、阿比多尔+达芦那韦组合等老药类似的是,童贻刚团队目前针对千金藤素也只做了细胞水平的体外实验。

原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研究副教授张洪涛告诉界面新闻,“抑制病毒复制15393倍”这一数据在某种程度上没那么重要,因为在体外,例如使用酒精同样也可以使病毒减少上万倍。

此外,上述报道还援引了一篇2021年7月刊登在《科学》杂志上的文章。文章称,美国研究者将千金藤素与25个其他的候选化合物放在一起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千金藤素抗新冠病毒的EC50(引起50%最大效应的浓度,数字越低越好)只需0.1uM,远低于其他候选药,包括已经获批上市的瑞德西韦。

对此,张洪涛向界面新闻表示,0.1uM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而且看起来也很不错。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到人体试验上,看千金藤素是否能在人体试验中达到这样的抑制效果。“就好比你用70%的酒精能够把病毒全部消灭,但你不可能喝酒之后,让血液里的酒精浓度达到70%。达不到这个程度,就没有办法实现这个药物的效果。”张洪涛说。

这也就是在新药研发上通常所说的“血药浓度”,如果无法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达到所需的血药浓度,也就无法起效。

实际上,仅仅作为一款“有前途的候选药物”,目前说千金藤素有望用于治疗新冠,还遥遥无期。

众所周知的是,新药研发需要经历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和包括多期试验在内的临床研究三个阶段,以证实或发现试验药物在临床、药理、药效学方面的作用、不良反应,及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特征,确定试验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有数据显示,在新药研发中,感染领域的临床试验中位数时长为7.1年,新药研发成功率仅为19.10%,而临床前体外实现效果优异,但人体临床试验失败的候选药物可谓数不胜数,从这一角度上看,千金藤素并无任何特别之处。

张洪涛进一步表示,哪怕有动物实验的一些初步数据,可能更容易判断千金藤素在人体内的效果。就当下的研究进度而言,还是有很多未知因素,距离真正的成药和审批上市还有非常远的距离。此外,他还指出,当下可能存在对于千金藤素的炒作,比如直接去购买含有千金藤素的植物食用,以此预防新冠,这都是“有跳跃性的、不可行的”。(界面新闻  实习记者 陈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5

回帖

2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发表于 2022-5-22 10: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药含金量不是炒作出来的


近日,“我国科学家发现新冠治疗新药千金藤素并获专利”的消息广为传播。“千金藤素”概念股被爆炒大涨,之后多家上市公司密集辟谣说自己并未进行相关研究,多只相关概念股又随即下跌。


千金藤素到底是什么?它真的能治疗新冠吗?


千金藤素是一种生物碱,是从防己科千金藤属的藤本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活性成分。作为化合物的千金藤素,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被日本科学家成功提取。中成药千金藤素片在国内外都已上市,有几十年临床使用历史,主要用于肿瘤病人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


此次被炒作的千金藤素专利,并非千金藤素的化合物专利,而是千金藤素用于抑制冠状病毒的用途专利。2020年1月份新冠疫情暴发后,该专利发明人、北京化工大学童贻刚教授的团队,从几千种已上市药物中筛选出抑制冠状病毒效果最强的一种,就是千金藤素。该团队于当年2月份提交专利优先权,当年3月份发表论文。此后,千金藤素抗新冠病毒的效果被日本、美国等多个实验室验证过。


但是,该专利只是基于在体外实验中的发现,并没有进行临床试验,也未经过药物新适应症审批。一个化合物在体外实验中能杀灭病毒,距离成为临床药物还很遥远,最终失败率也非常高。比如,去年有份专业研究报告,指出美国从2011年至2020年的12728个项目,发现药物开发项目从1期临床到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的成功率平均为7.9%,所需时间平均为10.5年。


童贻刚团队的发现,只能说明千金藤素是个有潜力的候选药物。在这样的背景下,现在就拿千金藤素当新冠治疗“新药”进行概念炒作,实在莫名其妙。


那么,千金藤素有开发前景吗?有含金量吗?


筛查老药以治疗新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低成本、高效率的药物开发模式“老药新用”。一个全新药物需验证能否安全地用于人体,要耗费漫长研发时间并承担巨大风险;而老药已经过安全性验证,只需确认其对新适应症有效即可,这会大大缩短药物开发时间,也能提高成功概率。


不管是新药研发还是老药新用,临床试验都必不可少,且耗资巨大。据了解,童贻刚团队目前还没找到愿意合作开发的药厂,而一家加拿大药企已与美国FDA接洽开展千金藤素治疗新冠的临床试验研究,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启动。


千金藤作为中草药历史悠久,唐代药书《本草拾遗》中就有记载。但千金藤素由日本科学家提取,千金藤素治疗新冠的临床试验或许也要被加拿大药企抢先。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青蒿素。药学家屠呦呦从东晋医书《肘后备急方》中获取灵感,其所在团队于上世纪70年代初成功提取了青蒿素,后来成为治疗疟疾特效药。但我国当时对知识产权重视不够,1977年发表的相关论文中公开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此后,国外制药公司在我国公开的核心技术基础上,经过再开发,大量申请青蒿素外围专利。我国是青蒿素原创国,却未成为青蒿素类药物产业链的龙头老大,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中医药在我国有几千年历史,从中药验方中提取、发现有疗效的化合物,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药研发道路。但在资本市场爆炒概念,炒不出千金藤素的真正含金量。要在中药宝库里挖掘真正的“金矿”,还需要更多科学家投入艰苦的基础研究,也需要更多药企拿出真金白银投入临床研究。(佘惠敏 来源:经济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