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31|回复: 1

[国内中医药传承] 河南建设中医应急和疫病防治预备人才队伍

[复制链接]

4

主题

6

回帖

2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4
发表于 2022-7-11 09: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印发《河南省国家中医药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疫病防治骨干人才库2022年度培训方案》,明确启动相关培训工作,建设省市县全覆盖、既能运用中医思维开展应急救治和疫病防治,又掌握现代医学急救技术的中医应急和疫病防治预备人才队伍。
  根据《方案》,参培执业医师要求年龄在50周岁以下,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从事相关专业临床工作5年以上;护理人员要求年龄在35周岁以下,从事相关专业护理工作5年以上。以急诊、重症、呼吸、骨伤、外科、妇产、儿科等相关专业的医护人员为主。
  《方案》明确,相关培训采取线上理论培训、线下情景模拟训练、现场演练等方式进行。完成培训且考核合格者,授予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25分。通过培训与演练,人才库成员能够全面掌握中医应急能力建设的相关要求,完善各自的疫病防治和医学救援制度与流程,保障全省的中医药应急建设能力快速发展和提升。
  《方案》要求,各地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发展局)、省直中医医院要及时调整人才库成员,认真组织有关人员按时参加年度培训,组建中医应急与疫病防治现场演练参赛队伍,积极开展情景模拟训练。(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旸)

2

主题

11

回帖

2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4
发表于 2025-3-2 15: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开展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跨区域演练

“报告中医专家组,现场有一位在灾害中头部损伤出血轻微骨折的患者,在前期应急处理后,患者仍感疼痛难忍。现请求中医专家组予以治疗指导。”

这是近日在浙江舟山参加演练的医生叶柏春,通过中医诊疗内容管理系统,向远在杭州坐诊的中医专家组提出远程会诊请求。通过系统搭载脉复仪和AI眼镜,远在杭州的中医专家组,借助脉复仪再现四诊仪采集的脉象量化数据,同时依托5G网络实时同步佩戴AI眼镜的现场医师视角,运用第一手实时临床数据,如同“身临其境”对患者辨证施治,真正实现了中医师的远程会诊。

由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牵头建设的浙江省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实战拉动演练在浙江舟山举行。参加此次应急演练的人员有省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队员、后勤保障人员、专家观摩团及群众演员等70余人,同时有应急手术车和急救车、应急物资百余件。该院院长张威表示,通过本次演练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充分运用数字中医等先进技术,实战化演练全过程。本次演练设定的场景为台风在沿海某海岛登陆,当地某村庄发生山体滑坡及房屋倒塌,造成数人不同程度受伤,伴伤口流血、活动不利、胸闷呼吸困难,甚至有人员昏迷。有关部门立即通知浙江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启动应急救治预案,派遣60人医疗队立即赶赴现场。

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抵达事故现场后,迅速搭建移动医院,并按照计划分组分别进入ABCD四区。

在灾害现场快速搭建手术方舱,应用先进的智能化信息通讯技术,实现了远程医疗会诊、指导抢救性手术,挽救了危重伤员的生命。受伤人员由救护车接送至移动医院预检分诊处,医护人员根据国际标准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并按照重伤(红)、中(黄)、轻病员(绿)和死亡人员(黑)开展相应的中医应急医疗救治和病伤员后方转送等应急处置。

在本次演练中,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完成了快速集结、检伤分类及转运、重症抢救、紧急手术等多场景任务。针对各部位骨折、头部创伤、急性扭伤、失血休克等伤者情况,演示了外科手术、腹腔穿刺、脊柱损伤搬运、针刺止痛、小夹板固定、胸腹部按压心肺复苏、耳穴压豆等中西医结合急救技术。(新华社客户端    记者:黄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