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14|回复: 0

[现时师承政工] 岐黄工程为中医育才|刘光珍:传中医经典 育现代英才

[复制链接]

3

主题

9

回帖

2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2
发表于 2022-7-14 12: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记:作为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刘光珍曾跟随多位中医名家学习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这也为他多年来深研细究、上承下传的医者生涯打下了深厚基础——
QQ图片20220714120343.png

     在山西省中医院,每到出诊日,刘光珍诊室里的患者络绎不绝,一旁跟师的学生们认真地记着医案。“老师一天的门诊量在120人次左右,跟诊能学习到不少临床经验,我只要有时间就会来。”刘光珍的学生牛晨媛说。
     作为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历经多年奋斗,深耕中西医结合肾病领域的刘光珍已成为山西省中医院院长,并担任第六、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三十余年的医者生涯中,刘光珍为学旁征博引,治病辨证求因,科研精益求精,倾其所学,诲人不倦,培养学术传承人百余名,构建起一套完善的中医肾病传承体系。
     “希望中医学子能够善学习、通经典,具有扎实的理论和临床功底,成为一专多能且具有现代化思路的创新型中医人才。”刘光珍道出自己对学生的希冀。

1 “经典是中医的根与魂”

     2003年10月,刘光珍以优异成绩入选首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跟随56位中医名家学习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授课的全是大师!老师们理论基础扎实,学术造诣高,课堂教学质量非常高。他们讲课大多一讲就是四个小时,中途不休息,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好的老师!”回忆起之前学习的经历,刘光珍感叹自己的幸运。同班同学也都是临床一线的骨干,当时不到40岁的刘光珍是班上最年轻的学员,他跟着“老大哥老大姐们”学习了不少。
     刘光珍至今还记得,国医大师孙光荣作为班主任,对他们的要求很严格。“在他身上能感受到对中医药事业的一腔热血、一片红心,很让人尊敬和感动,当时班里的学习氛围特别好。”
     老师们在课堂上引经据典的能力也让刘光珍记忆犹新。在同学们眼里,国医大师任继学简直就是“中医经典的图书馆”。不管是中医经典还是原文教材,任老都能背上个四五页,“他脑子里的‘文件夹’一打开,就止不住,最后总被我们热烈的掌声所打断。”刘光珍说。
     刘光珍拜师任继学等中医名家,悉心求学,砥志研思。“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理念和知识,锻炼了自己的临证能力,对我的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三年下来,“读经典,做临床,拜名师,多感悟”的育才理念深深地影响着刘光珍。“古代经典是中医的根,中医的魂。”刘光珍深刻地感受到,中医经典是临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要提高临床疗效,必须熟读经典。在此后的中医教学工作中,刘光珍承担过《温病学》的授课任务,也讲授过《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他精读熟背了中医经典中的重要条文,并在临床加以应用。
     作为刘光珍的学术经验继承人,牛晨媛在跟诊学习时,除了被提问病机病理,也常常会被抽背经方原文。“小柴胡汤在《伤寒论》里的原文是什么,加减啥?”每每被问住的时候她都很紧张,也时刻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地背原文、悟经典。
     刘光珍还将“读经典”的风尚落实到医院的工作中。2020年12月,为强化全院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的中医理论功底和经典运用能力,“山西省中医院四大经典学习班”开班,300余名学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学习。

2 “你得自己有,才能传下去”

     作为第六、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刘光珍常常思考如何做好传承工作。
     “怎么传承?你得自己有,才能传下去,只有心中很清楚,才能给学生讲明白。学术怎么传?就得做研究。经验哪里来?还得多临床。”为了能更好地把学术经验传承下去,刘光珍几十年如一日地精进自己,保持着良好的学术素养和扎实的临床功底。
     “中医一旦离开临床,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在刘光珍看来,如果一年的门诊量达不到5000人次,就产生不了有效的经验。为此,即使教学和管理工作繁重,他也依旧保持着一周两个全天和一个半天的门诊,年门诊量逾万人次。
      "大量的临证工作是提高疗效的根本,只有通过日积月累的临床才能验证中医药理论的科学性,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中医药理论的认识,熟练掌握中医辨证论治的内涵。”深耕肾病领域30多年,他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肾脏疾病,并将积累的丰富的临床经验“手把手”教授给学生。
     “每周都要跟师学习三个半天,开方抄方,撰写跟师笔记,集纳老师的医案,做典型医案分析。老师会仔细批阅我们的笔记,指导我们研读典籍,学习理论知识。”牛晨媛坦言,自己仿佛“回笼”到紧张的研究生时代,在跟诊的过程中累积了不少的临床经验。
     “我一上课就兴奋,就想把我知道的都交给学生!”刘光珍的倾囊相授也促使学生们更加努力地学习进步。

3  "做现代化综合性研究型的中医人”

     “老师总是让我们多临床、多实践,多感悟,对我们的要求很全面。”山西省中医院制剂室的张轶欧曾经是刘光珍方剂学方向的研究生,读研期间,报课题、做实验、跟门诊,他一样也没落下。
     刘光珍格外注重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他常跟学生强调,要具备科研的思路和方法,才是现代化创新型的中医人。
     这是刘光珍自身深切的体会,也是中医发展与时俱进的要求。
     刘光珍研究生毕业时,他的导师、国医大师王世民告诉他,“如果要当好大夫,一定要对各科知识都有所掌握,要了解最前沿的东西,在基础研究和临床上兼收并蓄。所以你先在实验室呆五年,做上五年实验室的基础研究工作,你上了临床以后,思路是宽广的,知识面也是全的。”
     听从导师的建议,刘光珍毕业后选择在实验室里精研病理,一待就是8个年头。8年里,他报课题,搞设计,做研究,因此眼界宽了,思路活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了。
     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临床工作35年,刘光珍潜心于降低肾性蛋白尿和保护肾功能研究,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新观点、新理论,总结了“凉血化瘀”和“从五脏论治蛋白尿的学术思想”,提出了从“浊毒”论治肾功能衰竭的新理论;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省科技进步奖10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研发中药新药4种;研制院内中药制剂14种;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8部。
     “勤求古训,博极医源,深研细究,上承下传,仁术仁心,立拔沉疴。”刘光珍以此要求自己。他说,他要在信念中求生存,在事业中葆青春,在传带中获相长,在临床中求真知,在科研中求发展,在著作中传精萃,做一个现代化、综合性、研究型的中医人。(中国中医药报  记者: 王青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