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经信厅关于印发湖北省 医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鄂经信规划〔2021〕196号
各市、州、县经信局,省直相关部门: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湖北省医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021年12月30日
湖北省医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建设健康湖北和构建万亿级大健康支柱产业的重要支撑。为加快推进全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医药产业集聚高地,根据工信部《“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湖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精神,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现状
1. 规模总量稳步增长。2016—2019年,全省规上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6%,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3.7%。2020年,规上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1141亿元,规上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营业收入88.87亿元,医药产业整体呈稳步增长态势。
2. 特色领域优势凸显。化学药持续增长,规模与产值位居全国前列,形成了维生素、麻醉药、解热镇痛抗炎药、抗感染、氨基酸和激素类等6大优势品类。生物制药与医疗器械加快发展,引进集聚了一批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疫苗、血液制品、细胞治疗产品、基因工程药物等领域形成比较优势;生化检测与基因测序临床诊断、植(介)入医用材料、医学影像设备、生命维护与支持设备、激光医疗(康复、美容)设备等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 中药资源种类丰富,道地药材“一县一品”建设深入推进;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保健食品、中药日用品等中药工业体系链条快速延伸;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与应用取得突破,一批优势中药企业和品牌快速成长。医用防护物资形成了涵盖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医用纱布、医用手套、熔喷布,以及隔离衣(靴、帽)等完整产业链,在国内新冠疫情防控和支援国际抗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 技术进步成效明显。全省医药产业链关键环节和重点细分领域技术水平大幅提升,6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家被评为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被评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0家被评为省级隐形冠军示范企业,43家被评为科技小巨人企业,产业生态竞争力显著增强。医药企业数字化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48家被评为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14个项目获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其中国家级有2个。企业上市培育步伐加快,技术实力不断增强,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军企业,新增8家境内外上市公司,依托龙头骨干企业建设的国家小品种药(短缺药)生产基地、疫苗研发生产基地持续推进。
4.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三五”以来,全省获得国家新药注册批件75个,其中1类新药5个,取得历史性突破;10家企业35个品种通过口服固体制剂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5家企业19个品规通过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围绕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新建了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拥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临床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近300个,形成覆盖科技创新、成果孵化、中试生产、检验检测、临床应用等全链条创新支撑体系。正在加快高端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江夏实验室、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库等重大科创平台建设,打造以“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光谷科创大走廊—国家、省级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为核心的科技创新高地。
5. 产业集聚快速推进。全省医药产业重点细分领域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区域分工不断优化,形成了覆盖武汉城市圈的高端化学制剂产业集群,以宜昌为中心的鄂西化学原料药和仿制药产业集群;以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和江汉平原为重点的 中药材优势产区,以武汉、黄冈、襄阳等为引领的中药工业集聚区;以武汉、仙桃、咸宁、宜昌、黄冈等地为集聚的全国医用防护物资优势生产基地。形成了以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为龙头,宜昌、荆门等区域性生物产业园为支撑的生物医药产业联动发展格局。光谷生物城聚集形成以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精准诊疗、智慧医疗、生物服务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近年来,全省医药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目前产业规模总量偏小,产业结构的总体层次、水平仍较低,集群整体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产业基础能力还不能很好适应新发展格局要求。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全省医药产业研发投入少且分散,成果转化能力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占比较低;高端医疗器械产品覆盖不全,高端医疗装备的研制创新较为滞后。二是产业结构不优。全省医药产业链上下游共生发展生态不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不多,化学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面临激烈竞争,整体仍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中药材资源转化利用不够,中药工业规模和实力与全省中药材资源禀赋不匹配。三是部分领域供应链不稳。新冠疫情以来,全球医药产业供应链安全性、稳定性都备受考验。当前,全省原料药发展面临环境容量不足,高端医疗器械核心原材料与零部件高度依赖进口,新药创制、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等难题痛点。
(二)发展形势
1. 发展机遇。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慢性病防治需求升级,医药产品市场规模加速增长;生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赋能新药研发,基于新靶点、新机制和突破性技术的创新药争相上市;新一代信息技术助推5G远程医疗、AI辅助诊断等数字医疗产品不断涌现,医药产业具有广阔发展潜力。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深入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增强,医疗需求不断升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以及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等政策的逐步实施,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新冠疫情爆发后,国家更加重视生物安全,着力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加大医药卫生投入,推动突发应急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的导向作用,为医药产业迎来绿色转型发展机遇。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国医药产业发展活力将进一步激发,为全省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
2. 面临挑战。在贸易摩擦等复杂因素影响下,全球医药产业加速重构;特别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医药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发展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欧美国家占据全球医药市场较大的份额,处于产业主导地位,我国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面临激烈竞争。近年来,医药产业已经成为全国多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先进地区积极布局医药产业,在产业规模、企业实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已形成发展优势;湖北医药产业发展竞争环境日益激烈。
“十四五”时期,是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医药产业发展,推进实施培育壮大万亿级大健康支柱产业,打造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构建形成要素优化配置和产业链协同配套的良好发展生态。全省医药产业发展正处在战略机遇期,必将成为全省工业经济重要增长点和发展新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