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04|回复: 4

[国内中医药传承] 促中医本色与特色:上海试点中医优势病种“按疗价值付费

[复制链接]

5

主题

11

回帖

4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0
发表于 2022-12-9 09: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如何让“患者少花钱、医保控费用、医院有支持、中医得发展”,多方利益趋同,一直是医保改革探索的方向。为进一步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满意度,国家发布了一系列完善中医药医保支持政策。近期,上海印发了《关于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以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为原则,按照“优势突出、临床成熟、疗效确切、安全可控”的原则,选择了“肛痈”等22个中医优势病种作为第一批试点病种开展按疗效价值付费试点,并选择市内22家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作为首批试点单位。什么是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为何要采用这一政策?对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有何影响?《经济参考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研。
全国名中医“石氏伤科”传人石印玉教授诊治病人.png

全国名中医“石氏伤科”传人石印玉教授诊治病人。资料照片


什么是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

8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了一位男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通过采用中医骨伤复位技术为主的治疗后,该患者恢复效果良好,治疗费在5000元左右。但如果选择西医手术治疗手段,目前大多数医院都要“打钢钉”,花费可能要几万元。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副院长冯煜表示,从这个病案可以明显看出,因为治疗方式的选择,在保证同等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患者医疗费用降低了很多,医保也减少了支出。患者实际花费和医保支付标准之间的差价,就形成了医疗服务的绩效增量,作为医院和医生技术价值的体现,同时让中医技术也得以推广。

冯煜表示,按疗效价值付费与以往的按项目付费不同,按项目付费容易产生过度医疗,增加病人和医保基金支付压力。按疗效付费能够达到患者、医院、医保等多方利益趋同。

《通知》明确,按疗效价值付费是在明确试点病种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出入院标准、住院诊疗规范、中医主要治疗技术等基础上,参照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P(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结算管理,合理确定病种支付标准,并实施动态调整,合理体现中医药技术劳务价值和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此次试点质量控制的关键是疗效评价。为此,上海还制定了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多维度考核办法,以及相应的评价指标规则、数据采集及绩效支付办法,根据每个病种所采用的诊治路径或中远期疗效设定评价标准。对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三个月内仍需重新选择手术的概率作为质控要点,而对脓毒血症、2型糖尿病性足坏疽等危重病症则以临床改善和抢救成功率、保肢率等作为考核指标,充分体现中西医“同病同效”的原则。

《通知》明确,对试点中医优势病种全部纳入病种规范统一管理。由市卫生健康和中医药部门会同市、区医保局,制定试点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管理规范,明确试点病种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出入院标准、住院诊疗规范、中医主要治疗技术等。

促进中医院守本色创特色

中医药在疾病诊疗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国家历来要求中医医院要“姓中”,中医医师以提供中医药服务为主,但在实践中因各方面因素,中医在临床诊疗中也会出现中医药技术应用不足、特色优势体现不充分等情况。对一些中医优势疾病如混合痔、桡骨骨折、糖尿病足、带状疱疹等,中医和西医都能治疗,医院用中医方式治疗可获得医保基金支付的金额,比西医方式要少得多,久而久之可能导致医生优先运用西医诊疗方案而淡化中医治疗方式的运用,不利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因此,试点工作是对中医药临床价值的引导和体现。同时,由于医保基金的有限性、老龄化进程加快等多方面原因,医保支出压力持续加大,医保基金平衡受到挑战。

《通知》明确,按疗效价值付费将疾病按病种分值付费,不同医疗机构治疗同一病种,分值和结算费用相同,医疗机构在同一疗效标准下花钱越少,医保结余更多,医患双方的获益更大。这给以“简便廉验”为特点的中医药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本质上是按照“优势突出、临床成熟、疗效确切、安全可控”的原则遴选出适宜中医优势病种,达到“同病同效同价”的改革目的。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服务监管处处长刘华说:“以常见肛肠疾病如‘肛周脓肿’为例,采用中医肛周脓肿根治术或挂线治疗,不仅术后疼痛等反应相对较轻,而且花费比西医手术便宜3000至4000元。对于患者来说,选择中医治疗,术后创伤小,价格便宜;对于中医医院来说,收入并没有减少;对于医保来说,单病种价格降低了,整体支出也相应减少。”

“有效是任何医疗手段的前提。”刘华说,“治疗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让患者康复,用疗效说话,久而久之,就会对中医诊疗方案形成正向激励,让更多医生主动创新,不断优化诊疗手段、降低医疗费用支出。”

上海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试点工作是医保支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支撑。首批试点的中医优势病种均来自上海中医临床优势领域,且中医特色鲜明,诊断明确,能充分体现中医和西医治疗的差异,体现中医在疾病治疗环节中的独特作用和优势。

对中医药治大病、治难病和现代化有何影响

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胡鸿毅表示,上海将在“十四五”期间着力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立并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激励机制。上海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试点工作是一次“悬榜挂帅”,能够有效促进中医更好发展。

“按疗效价值付费对中医药是一次利好,更是一次刀刃向内的改革,倒逼医院和医生比学赶超。”胡鸿毅说,“按疗效价值付费的绩效评价机制,能够让医院对标最好的水平,补齐自己的短板,促进学科之间的相互学习以补足弱项。对中医药特色的发挥、中西医协同临床路径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中医药走向世界都有重大意义。纳入试点的病种既包括如混合痔、颈椎病等常见病,也包含疑难危重和复杂性疾病,如溃结、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以及严重危及生命的脓毒血症。这些疾病往往动辄花费十几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不仅需要反复入院治疗,而且效果尤其是远期疗效还不能令人满意。特别是脓毒血症,面临生存率低、抗生素耐药等世界性难题。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攻坚克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疑难疾病诊疗中的作用和优势,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中西医协同的发展实施方案。”

胡鸿毅说:“站在加快推动中医药现代化高度来看,这个‘小切口’的改革无疑将会成为一个‘敲门砖’。这同时也对中医药自身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也就是如何切实地提升中医药临床研究水平,找到能讲明白中医、说清楚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疗效的‘金标准’。‘悬榜挂帅’激励甚至倒逼中医药创新不断涌现,这也是此次试点引出的更深层次问题。”

据悉,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等多家单位联合推出了《关于加强本市公立医院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建设与临床研究协同创新的实施意见》,整合高水平院所科研资源,共建紧密型中医药科创联合体,打造创新型医学研究平台。此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以及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四家中医类医院被纳入上海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近年来,上海市通过多项改革措施的系统集成,激发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为了让中医优势病种更好拥抱现代化,试点医院利用医院信息化及医保大数据系统,实时监控反馈,依托中医相关专业质控专家组对数据进行及时分析,并交流分享诊疗经验,不断形成共识,优化提升优势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形成了线上线下网格化质控模式。

此外,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于近日承担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中医医院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项目入围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统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揭榜攻关名单,将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新场景,利用临床大数据深化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医优势病种管理等重点工作,加大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牵引,完善新时期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新华社《经济参考报》     记者:赵逸赫 袁全 实习生 任雅薇)

2

主题

11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2022-12-15 12: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试点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试点工作的通知
沪医保医管发〔2022〕33 号

各区医保局、卫生健康委、财政局,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各有关医疗机构,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共上海市委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家医疗保障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上海市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等文件要求,服务健康上海建设,充分发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本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支持促进作用,现就开展本市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试点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试点目标

建立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机制,探索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坚持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原则,遴选中医优势病种,合理确定支付标准,实施动态优化调整,开展疗效价值评价。积极支持本市中医药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鼓励医疗机构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可持续发展,提高医保基金使用绩效,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二、试点范围
(一)试点病种

按照“优势突出、临床成熟、疗效确切、安全可控”的原则,在国家发布病种基础上,结合本市实际和按疗效价值付费特点,广泛征求医疗机构和专家意见,分批遴选本市适宜中医优势病种,首批确定“肛痈”等22个中医优势病种开展按疗效价值付费试点(见附件1)。

(二)试点机构

结合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任务,考虑中医优势病种分布和各类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特色,经综合评估,确定本市22家二、三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为首批试点医疗机构(见附件2)。


(三)试点进度

本市医保、卫生健康(中医)及财政等部门加强试点评价评估,视试点工作进展和成效,逐步扩大试点病种和试点机构范围。

试点起步阶段,中医优势病种付费病例范围为本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以下简称“参保人员”)在试点医疗机构住院所发生的适宜病例。中医优势病种付费病例涉及的医保范围内费用,由市医保部门与试点医疗机构按中医优势病种付费方式进行结算。参保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不受中医优势病种付费的影响。

三、试点任务
(一)明确试点病种管理规范

对试点中医优势病种,纳入病种规范统一管理。由市卫生健康(中医)部门会同医保部门,制定试点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管理规范,明确试点病种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出入院标准、住院诊疗规范、中医主要治疗技术等。试点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

(二)确定试点病种支付标准

市医保会同市卫生健康(中医)部门,在本市医保总额预算管理框架下,参照DRG/DIP结算管理,以试点中医优势病种所在DRG/DIP病组的支付标准为基准,合理确定病种支付标准。病种支付标准实施动态调整,合理体现中医药技术劳务价值和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三)开展按疗效价值付费

积极发挥医保支付对中医价值医疗的导向作用,探索以绩效评价为核心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同步对试点中医优势病种开展按疗效价值付费试点。由市卫生健康(中医)、医保部门牵头制定试点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考核办法,明确试点病种按疗效价值考核的指标评价规则、数据采集及绩效支付办法等,定期予以考核,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见附件3)。

四、配套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医保、卫生健康(中医)及财政部门共同推进本市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试点工作,通过完善政策、细化管理措施,把推进试点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相衔接,认真研究并协调落实好推进试点工作的具体措施,切实把试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试点医疗机构要积极主动推进试点工作,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架构,确定牵头职能部门,完善配套措施,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保障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二)做好信息上传

病案首页等信息规范上传是试点工作的重要基础,各试点医疗机构要加强中西医住院病案首页质控,相关项目信息填写完整,准确真实反映住院期间中西医诊疗信息;要按照医保、卫生健康(中医)部门相关要求,规范上传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TCD)和医保疾病诊断分类与代码(医保版ICD),做好试点中医优势病种的信息填报。医保、卫生健康(中医)部门应建立与医疗机构信息交流反馈平台,加强全流程管理,做好分析反馈。

(三)加强评估监管

各级卫生健康(中医)、医保部门要强化对试点医疗机构监管,积极发挥中医、医保相关质控组织作用,及时掌握试点医疗机构诊疗项目、药品使用、医疗费用等信息变化,做好实时监测,定期开展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完善措施。各试点医疗机构要加强日常管理,加强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强化内部质量控制和数据监测,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和分配机制,引导相关科室积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分体现改革的导向作用。

(四)积极宣传引导

各级卫生健康(中医)、医保部门及各试点医疗机构要加强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和方法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积极营造群众信中医、用中医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及时总结并大力宣传试点工作在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保障临床疗效、减轻群众负担、规范诊疗行为、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和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的成效,争取各方理解和支持。

试点工作自发文之日起开展模拟运行,2022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附件:1.首批试点中医优势病种名单

2.首批试点医疗机构名单

3.首批试点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考核办法

                                                                               上海市医疗保障局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             上海市财政局
                                                                                                    2022年7月28日

附件2

            

首批试点医疗机构名单

            

序号

机构名称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3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4

上海市中医医院

5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6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7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8

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9

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

10

上海市黄浦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11

上海市静安区中医医院

12

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

13

上海市普陀区中医医院

14

上海市杨浦区中医医院

15

上海市闵行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16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

17

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

18

上海市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

19

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

20

上海市青浦区中医医院

21

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22

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2022-12-15 12: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市首批试点中医优势病种名单

附件1
首批试点中医优势病种名单


  
序号
  
  
中医优势病种名称
  
  
中医TCD编码
  
  
对应病种名称(医保ICD-10名称)
  
  
医保ICD-10
  
编码
  
  
中医主要治疗技术
  
  
备注
  
  
1
  
  
肛痈
  
  
A08.03.04
  
  
肛周脓肿
  
  
K61.001
  
  
中医肛肠技术治疗为主
  
  
2
  
  
混合痔
  
  
A08.03.01.03
  
  
混合痔
  
  
K64.811
  
  
中医肛肠技术治疗为主
  
  
3
  
  
休息痢
  
  
A01.03.19.05
  
  
溃疡性结肠炎,中度
  
  
K51.902
  
  
中医内科治疗为主
  
  
溃疡性结肠炎,重度
  
  
K51.903
  
  
溃疡性全结肠炎,中度
  
  
K51.002
  
  
溃疡性全结肠炎,重度
  
  
K51.003
  
  
溃疡性直肠乙状结肠炎,中度
  
  
K51.302
  
  
溃疡性直肠乙状结肠炎,重度
  
  
K51.303
  
  
4
  
  
腹痛
  
  
A17.36
  
  
克罗恩病
  
  
K50.900
  
  
中医内科治疗为主
  
  
小肠克罗恩病
  
  
K50.000
  
  
十二指肠克罗恩病
  
  
K50.000x005
  
  
空肠克罗恩病
  
  
K50.001
  
  
大肠和小肠克罗恩病
  
  
K50.800x001
  
  
回肠克罗恩病
  
  
K50.002
  
  
结肠克罗恩病
  
  
K50.102
  
  
5
  
  
泄泻病
  
  
A04.03.07
  
  
克罗恩病
  
  
K50.900
  
  
中医内科治疗为主
  
  
小肠克罗恩病
  
  
K50.000
  
  
十二指肠克罗恩病
  
  
K50.000x005
  
  
空肠克罗恩病
  
  
K50.001
  
  
大肠和小肠克罗恩病
  
  
K50.800x001
  
  
回肠克罗恩病
  
  
K50.002
  
  
结肠克罗恩病
  
  
K50.102
  
  
6
  
  
腰痹
  
  
A07.06.17
  
  
腰椎间盘突出
  
  
M51.202
  
  
中医综合治疗
  
  
腰椎间盘脱出伴坐骨神经痛
  
  
M51.101+G55.1*
  
  
中医综合治疗
  
  
7
  
  
颈椎病
  
  
A03.06.04.05
  
  
神经根型颈椎病
  
  
M47.201
  
  
中医综合治疗
  
  
混合型颈椎病
  
  
M47.802
  
  
8
  
  
膝痹
  
  
A07.06.19
  
  
多关节炎
  
  
M13.000
  
  
中医综合治疗
  
  
单关节炎
  
  
M13.100
  
  
关节炎
  
  
M13.900
  
  
膝关节病
  
  
M17.900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
  
  
M17.900x002
  
  
双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病
  
  
M17.900x003
  
  
单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病
  
  
M17.900x004
  
  
9
  
  
漏肩风
  
  
A03.06.04.03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
  
  
M75.000
  
  
中医综合治疗
  
  
冻结肩
  
  
M75.000x001
  
  
肩关节粘连
  
  
M24.802
  
  
10
  
  
桡骨骨折
  
  
A03.06.01.07
  
  
桡骨远端骨折
  
  
S52.500x001
  
  
中医骨伤技术治疗为主
  
  
科雷骨折
  
  
S52.500x011
  
  
史密斯骨折
  
  
S52.500x022
  
  
屈曲型桡骨下端骨折
  
  
S52.501
  
  
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
  
  
S52.502
  
  
11
  
  
锁骨骨折
  
  
A03.06.01.03
  
  
锁骨骨折
  
  
S42.000
  
  
中医骨伤技术治疗为主
  
  
锁骨干骨折
  
  
S42.000x021
  
  
12
  
  
心水病
  
  
A04.01.08
  
  
扩张型心肌病
  
  
I42.001
  
  
中医内科治疗为主
  
  
次诊里需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I50.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2022-12-15 12: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市首批试点中医优势病种名单(2/2)

                                                        
  
13
  
  
慢性肾衰
  
  
A04.05.13.02
  
  
慢性肾脏病4期
  
  
N18.400
  
  
中医内科治疗为主
  
  
14
  
  
消渴(消渴病痹症)
  
  
A06.09
  
  
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E11.401+G63.2*
  
  
中医综合治疗
  
  
15
  
  
风温病
  
  
A01.03.03
  
  
脓毒症
  
  
A41.900
  
  
中医综合治疗
  
  
脓毒性休克
  
  
R57.200
  
  
内毒素血症
  
  
A41.900x004
  
  
D组链球菌和肠球菌疾病作为其他章节疾病分类的原因
  
  
A40.200
  
  
肺炎链球菌性脓毒症
  
  
A40.300
  
  
链球菌性脓毒症
  
  
A40.900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脓毒症
  
  
A41.000
  
  
表皮葡萄球菌脓毒症
  
  
A41.100x002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脓毒症
  
  
A41.101
  
  
葡萄球菌性脓毒症
  
  
A41.200
  
  
流感嗜血杆菌性脓毒症
  
  
A41.300
  
  
厌氧菌性脓毒症
  
  
A41.400
  
  
革兰阴性杆菌脓毒症
  
  
A41.500x083
  
  
粘球杆菌脓毒症
  
  
A41.500x087
  
  
大肠杆菌脓毒症
  
  
A41.501
  
  
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
  
  
A41.502
  
  
克雷伯杆菌脓毒症
  
  
A41.503
  
  
阴沟肠杆菌脓毒症
  
  
A41.504
  
  
变形杆菌脓毒症
  
  
A41.505
  
  
不动杆菌属性脓毒症
  
  
A41.506
  
  
肠球菌性脓毒症
  
  
A41.807
  
  
JK组棒状杆菌脓毒病
  
  
A41.800x002
  
  
真菌脓毒症
  
  
A41.804
  
  
革兰阳性菌脓毒症
  
  
A41.805
  
  
16
  
  
脱疽
  
  
A08.02.14
  
  
2型糖尿病性足坏疽
  
  
E11.500x044
  
  
中医外治技术治疗为主
  
  
17
  
  
臁疮
  
  
A08.02.12
  
  
下肢静脉曲张伴有溃疡
  
  
I83.000
  
  
中医外治技术治疗为主
  
  
大隐静脉曲张伴有溃疡
  
  
I83.001
  
  
18
  
  
丹毒
  
  
A08.01.56
  
  
急性下肢淋巴管炎
  
  
L03.102
  
  
中医外治技术治疗为主
  
  
19
  
  
蛇串疮
  
  
A08.01.02
  
  
带状疱疹
  
  
B02.900x001
  
  
中医综合治疗
  
  
不全性带状疱疹
  
  
B02.900x002
  
  
顿挫性带状疱疹
  
  
B02.900x003
  
  
20
  
  
盆腔炎
  
  
A09.02.07.03
  
  
慢性女性盆腔炎
  
  
N73.101
  
  
中医综合治疗
  
  
21
  
  
热淋
  
  
A04.05.01.02
  
  
泌尿道感染
  
  
N39.000
  
  
中医内科治疗为主
  
  
22
  
  
劳淋
  
  
A04.05.01.05
  
  
泌尿道感染
  
  
N39.000
  
  
中医内科治疗为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2022-12-15 15: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市首批试点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考核办法

附件3
首批试点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考核办法


一、项目评价指标


1. 中医病种名称——肛痈

绩效考核指标:

(1)中医肛肠技术使用率=≥90%为达标

(2)3个月内同一诊断再次手术率=≤15%为达标

(3)3个月内同一诊断再次手术率=≤10%为激励指标

(4)病例数平均少于10例/月则不纳入绩效评价

指标说明:

中医肛肠技术指包括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肛门直肠周围脓腔搔刮术、高位复杂肛瘘挂线治疗等中医治疗技术。

2. 中医病种名称——混合痔

绩效考核指标:

(1)中医肛肠技术使用率=≥90%为达标

(2)3个月内同一诊断再次手术率=≤1%为达标

(3)3个月内同一诊断再次手术率=≤0.5%为激励指标

(4)病例数平均少于10例/月则不纳入绩效评价

指标说明:

中医肛肠技术指包括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内痔硬化剂注射治疗(枯痔治疗)等中医治疗技术。

3. 中医病种名称——休息痢

绩效考核指标:

(1)中药饮片使用率=≥90%为达标

(2)临床有效率=≥50%为达标

(3)病例数平均少于5例/月则不纳入绩效评价

指标说明:

临床有效指病例出院时Mayo评分较入院基线评分降幅≥30%。


4. 中医病种名称——腹痛

绩效考核指标:

(1)中药饮片使用率=≥90%为达标

(2)临床有效率=≥50%为达标

(3)病例数平均少于5例/月则不纳入绩效评价

指标说明:

临床有效指病例出院时CDAI评分较入院基线评分下降≥70分。


5. 中医病种名称——泄泻病

绩效考核指标:

(1)中药饮片使用率=≥90%为达标

(2)临床有效率=≥50%为达标

(3)病例数平均少于5例/月则不纳入绩效评价

指标说明:

临床有效指病例出院时CDAI评分较入院基线评分下降≥70分。


6. 中医病种名称——腰痹

绩效考核指标:

(1)中医综合治疗率=≥90%为达标

(2)3个月内同一诊断手术发生率=≤20%为达标

(3)病例数平均少于10例/月则不纳入绩效评价

指标说明:

中医综合治疗指采用包含中药饮片、中医外治、中医骨伤、针刺、灸法、推拿疗法、中医特殊疗法等3项以上中医治疗技术。


7. 中医病种名称——颈椎病

绩效考核指标:

(1)中医综合治疗率=≥90%为达标

(2)3个月内同一诊断手术发生率=≤20%为达标

(3)病例数平均少于10例/月则不纳入绩效评价

指标说明:

中医综合治疗指采用包含中药饮片、中医外治、中医骨伤、针刺、灸法、推拿疗法、中医特殊疗法等3项以上中医治疗技术。


8. 中医病种名称——膝痹

绩效考核指标:

(1)中医综合治疗率=≥90%为达标

(2)3个月内同一诊断手术发生率=≤20%为达标

(3)病例数平均少于5例/月则不纳入绩效评价

指标说明:

中医综合治疗指采用包含中药饮片、中医外治、中医骨伤、针刺、灸法、推拿疗法、中医特殊疗法等3项以上中医治疗技术。


9. 中医病种名称——漏肩风

绩效考核指标:

(1)中医综合治疗率=≥90%为达标

(2)3个月内同一诊断手术发生率=≤20%为达标

(3)病例数平均少于5例/月则不纳入绩效评价

指标说明:

中医综合治疗指采用包含中药饮片、中医外治、中医骨伤、针刺、灸法、推拿疗法、中医特殊疗法等3项以上中医治疗技术。


10. 中医病种名称——桡骨骨折

绩效考核指标:

(1)中医骨伤技术使用率=≥75%为达标

(2)3个月内同一诊断手术发生率=≤30%为达标

(3)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的出院病例比例=≥80%为达标

(4)3个月内同一诊断手术发生率=≤10%为激励指标

(5)病例数平均少于5例/月则不纳入绩效评价

指标说明:

中医骨伤技术指包括骨折手法整复术,骨折经皮钳夹复位术、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穿刺(钉)、内固定术、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术、骨折夹板外固定术、骨折畸形愈合手法折骨术等技术。


11. 中医病种名称——锁骨骨折

绩效考核指标:

(1)中医骨伤技术使用率=≥75%为达标

(2)3个月内同一诊断手术发生率=≤30%为达标

(3)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的出院病例比例=≥80%为达标

(4)3个月内同一诊断手术发生率=≤10%为激励指标

(5)病例数平均少于5例/月则不纳入绩效评价

指标说明:

中医骨伤技术指包括骨折手法整复术,骨折经皮钳夹复位术、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穿刺(钉)、内固定术、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术、骨折夹板外固定术、骨折畸形愈合手法折骨术等技术。


12. 中医病种名称——心水病

绩效考核指标:

(1)中药饮片使用率=≥60%为达标

(2)3个月内同一诊断再次入院率=≤30%为达标

(3)病例数平均少于3例/月则不纳入绩效评价



13. 中医病种名称——慢性肾衰

绩效考核指标:

(1)中药饮片使用率=≥90%为达标

(2)6个月内肾脏替代治疗率=≤5%为达标

(3)病例数平均少于2例/月则不纳入绩效评价

指标说明:

肾脏替代治疗指包含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等治疗技术。


14. 中医病种名称——消渴

绩效考核指标:

(1)中医综合治疗率=≥90%为达标

(2)3个月内同一诊断再次入院率=≤30%为达标

(3)病例数平均少于10例/月则不纳入绩效评价

指标说明:

中医综合治疗指采用包含中药饮片、中医外治、中医骨伤、针刺、灸法、推拿疗法、中医特殊疗法等3项以上中医治疗技术。


15. 中医病种名称——风温病

绩效考核指标:

(1)中医综合治疗率=≥80%为达标

(2)出院好转率=≥70%为达标

(3)病例数平均少于5例/月则不纳入绩效评价

指标说明:

中医综合治疗指采用包含中药饮片、中医外治、中医骨伤、针刺、灸法、推拿疗法、中医特殊疗法等3项以上中医治疗技术。


16. 中医病种名称——脱疽

绩效考核指标:

(1) 中医外治技术使用率=≥80%为达标

(2) 3个月内同一诊断截肢(趾)率=≤35%为达标

(3) 病例数平均少于5例/月则不纳入绩效评价

指标说明:

中医外治技术指采用包含中医外治、针刺、灸法等2项以上中医治疗技术。


17. 中医病种名称——臁疮

绩效考核指标:

(1)中医外治技术使用率=≥80%为达标

(2)2个月内同一诊断再次入院率=≤30%为达标

(3)病例数平均少于5例/月则不纳入绩效评价

指标说明:

中医外治技术指采用包含中医外治、针刺、灸法等2项以上中医治疗技术。


18. 中医病种名称——丹毒

绩效考核指标:

(1)中医外治技术使用率=≥80%为达标

(2)3个月内同一诊断再次入院率=≤30%为达标

(3)病例数平均少于5例/月则不纳入绩效评价

指标说明:

中医外治技术指采用包含中医外治、针刺、灸法等2项以上中医治疗技术。


19. 中医病种名称——蛇串疮

绩效考核指标:

(1)中医综合治疗率=≥90%为达标

(2)3个月内同一诊断再次入院率=≤30%为达标

(3)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的出院病例比例=≥80%为达标

(4)病例数平均少于3例/月则不纳入绩效评价

指标说明:

中医综合治疗指采用包含中药饮片、中医外治、中医骨伤、针刺、灸法、推拿疗法、中医特殊疗法等3项以上中医治疗技术。


20. 中医病种名称——盆腔炎

绩效考核指标:

(1)中医综合治疗率=≥90%为达标

(2)采用抗生素治疗率=≤50%为达标

(3)病例数平均少于2例/月则不纳入绩效评价

指标说明:

中医综合治疗指采用包含中药饮片、中医外治、中医骨伤、针刺、灸法、推拿疗法、中医特殊疗法等3项以上中医治疗技术。


21. 中医病种名称——热淋

绩效考核指标:

(1)中药饮片使用率=≥80%为达标

(2)3个月内同一诊断再次入院率=≤25%为达标

(3)病例数平均少于5例/月则不纳入绩效评价


22. 中医病种名称——劳淋

绩效考核指标:

(1)中药饮片使用率=≥80%为达标

(2)3个月内同一诊断再次入院率=≤25%为达标

(3)病例数平均少于5例/月则不纳入绩效评价


二、项目数据采集

1.病案首页及医保结算项目等相关信息数据由市医保中心通过医保信息平台获取。

2.其他绩效评价相关信息,由中医药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医疗机构申报或现场收集。


三、绩效支付办法

每年一季度,对试点医疗机构上一年度开展的中医优势病种服务情况,按绩效评价指标进行考核。符合达标指标要求的,相关病种支付标准维持不变;未达到达标指标要求的,相关病种支付标准适度下调;达到激励指标要求的(如果有),相关病种支付标准适度上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