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22|回复: 1

[中医入门] 浅谈中医“取类比象”转载

[复制链接]

9

主题

8

回帖

219

积分

版主

积分
219
发表于 2023-1-30 15: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蒲公英 于 2023-4-12 09:29 编辑

万物皆有“象”,按同象同类的原则,由一般到个别,从已知推导未知,以类万物,中国古代圣贤即是以这种演绎方法来认识世界,建立了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中医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中医学中亦有“象”,古人发现,人与万物皆在天地间,其实和天地自然并无二致,天地是一个大宇宙,自身即有一个小宇宙。因此说,天地之象、万物之象与人之象可互相对应。

学习中医,先要领会这个“象”,这是学习中医,进而深悟中医的必需方法和必然过程。中医治病,很多时候是比“象”用方。症有象,方有象,药有象,穴有象,能够“取类比象”,并且融会贯通,把治病与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即是最高明的中医。比如:叶天士用梧桐叶催生,即以落叶禀金气而下降,类比孕妇产子之不下,这个例子即是“近取诸身,远取诸象”的体现。

a9e140aafb7349efb85422613867e90b.jpg

中医重视“取类比象”,这是中医独有的思维模式,是精通中医的关键。把“象”悟透了,万事万物都可与中医产生联系。学习中医就是要把握古人认识事物的方式,从思维方法和哲学方法上去理解古人,如此才能如庖丁解牛般顺畅自然。天地万物莫不有象,透过“象”去感悟中医,是我们进步的捷径。
“取类”是抓住了矛盾的共性,“比象”则是一般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二者结合,正是中医的核心思维模式。“取类比象”可以说是中医“天人合一”理论的具体应用。

1.象”从何处来
《大学》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即是格物致知。
数理化也是格致的学问,但数理化并不能达到诚意正心的效果。为什么呢?古人的格物致致,其源于“天人合一”,是一种“取类比象”思维,物与人互通,而现代的数理化与人是不相通的。也就是说,所谓的“象”,是从格物来的,但格物的思维是“取类比象”。
以经络气血为例,经络调节气血运行的规律与洋流的规律运动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经络气血的运行即是由主干及细枝,由主及次。
再以中药功效为例,中医认为:物从其类,同形相趋,同气相求。故“皮以治皮、节以治骨,核以治丸”,“子能明目”,“蔓藤舒筋脉,枝条达四肢”。比如五皮散可以治皮水,《成药便读》云其“皆用皮者,因病在皮,以皮行皮之意”,借以说明药用部位与病位的疗效关系。再如《本草思辨录》中云:石膏“丝之纵列,无一缕横陈”,极似肌肉纹理,其性主解横溢之热邪,故善治肌肤大热。又如,陈皮外有棕眼似毛窍,内白又象肌肉,故可入脾肺二经;丹参、茜草之类色赤走血,而山药、白术则色白入气;忍冬藤、首乌藤可舒筋活络,以藤之象比类于人的筋,等等。

2.“取类比象”的原理是什么?
天地之间,万物万命,不离五行;人生天地之间,亦禀五行而有生长壮老死。人吃五谷杂粮,人的五脏六腑各禀五行,与万物万命互相关联。能知五行生克制化之理,则人的生命与万物万命自然相应。所谓取类比象,即是人与万物万命之间所禀受的五行之气相互贯通而已。
中医四大经典最重视“取类比象”,整个脏象体系就是“取类比象”思维的延伸,“取类比象”思维在中医的起源、形成及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内经》有言:“览观杂学,及于比类,通合道理。”又言:“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借助取类比象,我们不但可以学习传统中药,还可重新认识某些药物,甚至发现新中药。只要合乎取类比象原则,其功效必能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不断印证——这正是中医药的精髓。

3.《内经》与“取类比象”
若问,《素问》八十一篇,哪一篇最能代表《内经》的学术水平呢?我选择《阴阳应象大论》篇。
此篇讲解阴阳,包括天地、万物以及人体阴阳,虽然以阴阳为本,但重在“应象”。所谓“应象”,即是“取类比象”。可以说,整个中医理论的核心就是在“天人合一”理论下的“取类比象”,五脏六腑、中药功效、穴位主治等等皆对应于天地阴阳。
我认为,这篇文章代表着《内经》“取类比象”思维的最高水平,若能悟透其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临床以及养生之中,必然有助于医术提高。其中的许多概念都不能忽视,如“天有精,地有形”、“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等等,皆是分析人应该如何取法天地之象。
历代中医有大成就者,无不精熟《内经》。反复阅读《内经》,可以锻炼医者的思维方式,从而使医家在临床上灵活圆融,左右逢源。《内经》的主要思维模式是“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取类比象”,这些思维模式很难直接训练,精读《内经》则是一个方便法门,从而让学者进入整体性直觉领悟的境界。

4.中药与“取类比象”
古人观天察地,自有一套格物致知的学问与方法。本文重点谈“取类比象”,掌握这个方法,比单纯记诵中药的功用更有意义。
中药学是格物致知的学问,要求“取类比象”,而不是分析成分。我们学习中药,就是要掌握这个取类比象的思维模式,而不是拼命地背诵每味中药的现代功用。
中药离不开取类比象思维,千万不能依赖药物成分。比如,诸藤皆缠绕蔓延,纵横交错,无所不至,以之比象人体的络脉,故有通络散结之效,治疗久病入络者,如络石藤、忍冬藤、葡萄藤、鸡血藤等等皆有同样的功效。

9

主题

8

回帖

219

积分

版主

积分
219
 楼主| 发表于 2023-1-30 16: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品味生蚝 于 2023-1-30 16:02 编辑

“取类比象”是古代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法:一是 “取类” ,把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集中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二是 “比象” ,在对“类”有了认识之后,“因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取类比象”在中医的运用,最为人所知的大概就是以形补形。 假如吃猪脑补人脑对于现代人还勉强可接受,那么吃核桃补人脑,就因为核桃看起来像人脑,未免太过玄幻。人们视“取类比象”为迷信,不科学。但所谓科学的解释,往往令人更费解,人们只是在被动接受一些科学名词而已。

例如中医认为:羊肝补人肝,以形补形,肝开窍于眼,所以羊肝养眼,替换成科学解释:羊肝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A有益眼睛。

同样一个现象,现代人视古代理论为迷信,宁愿相信更抽象的维生素。

比起这些奇怪的生化名词,“取类比象”至少对于普通人而言要直观的多。万物都有“象”,也就是易学里的理、象、数中的“象”,“象”的概念涵盖了外形、构造、过程等事物最直观的属性。假如宇宙产生有一定的内在规律,也就是科学在寻找的大一统的理论,那么即使 从科学角度而言,具有类似“像”的事物之间存在某种关联也并非全无可能,只是 有待将来证实 。

中医的“取类比象”,既是对本草效用的认识方式之一,也包含了治疗思路,但最核心的还是指天人合一的人体格局。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时,一天也有卯午酉子四时,人体的阳气也随之生、长、收、藏,每天,每年,只要活着的人,都能感受身体在一天的变化,在一年的变化。 最明显的天人合一现象就是晚上要睡觉,所以晚上睡不着的人,就是病了。

中医看病,首先要了解一个人有哪些天人不相应的现象,也就是跟不上昼夜变化,四季变化的身体现象。这是 最高层面的“取类比象” 。


治疗思路上,古代医家总结了许多类似釜底抽薪法、逆流挽舟法、提壶揭盖法等“取类比象”的手段。 以提壶揭盖为例,有次朱丹溪接到个病家,小便不利,也就是尿不出,脉诊后发现患者右寸弦滑,认为是肺部被痰饮堵塞,于是开药让患者呕吐,吐出大量痰涎之后,尿也就通了。朱丹溪解释说,这就像水壶盖子盖紧了,就不容易倒出水,把盖子拿起,水流就畅通了。

本草药性认知上的“取类比象”除了以形补形,还涵盖结构和特性。 比如:诸藤皆缠绕蔓延,纵横交错,无所不至,以之比象人体的络脉,故有通络散结之效;牛膝其节如膝故可治膝关节病;续断多筋而能续绝伤,杜仲多筋坚韧则可坚筋骨,伸筋草其形似筋而能舒筋通络等;穿山甲最能穿土打洞,故有破症瘕、通经络之功;蝉,其声清响,昼鸣夜息,故以蝉蜕治失音、小儿夜啼诸症;虫类善能走窜,具搜剔之性,多具活血、祛风湿等功用,如土元、蜈蚣等,举不胜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