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7-12 17: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严格来说,“吃啥补啥,以形补形”并不是中医的理论,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的结果,这就是“取象比类”。
这是一种在古代被普遍使用的思维方式,甚至是构建古代理论体系的主要思维方式,无论东方还是西方。
因此,吃什么补什么,并非独存于中医,同样见于古代西医。
取象比类,中医体系构建的主要思维方式“取象比类” 是指在观察事物获得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物体具体的形象及其象征性符号进行表述,依靠比喻、象征、联想、推类等方法进行思维,类推到事物普遍联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思维方法。
只不过,这种思维方式在古代中国使用广泛,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构建的主要思维方法。
比如,《易经系辞》就曰过:“古之包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一类万物之情。”
意思就是说,远祖伏羲的思想体系就是通过仰望天上日月星辰, 俯视大地山川形势, 观察鸟兽的皮毛文采和山岭泽壑的轮廓走向等来取象,用以描拟天地之间一切万事万物的情状即比类。
整个中医体系,几乎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产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