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29|回复: 4

[寓医深长] 中医四诊记忆歌诀

[复制链接]

16

主题

20

回帖

205

积分

实习版主

积分
205
发表于 2023-8-4 17: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所谓“望诊”,就是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的变化。

“神”是精神、神气状态;

“色”是五脏气血的外在荣枯色泽的表现;

“形”是形体丰实虚弱的征象;

“态”是动态的灵活呆滞的表现。

这就是对病人面目、口、鼻、齿、舌和苔、四肢、皮肤进行观察,以了解病人的“神”。扁鹊很重视也很善于望诊,把它列为四诊之首。



所谓“闻诊”,是指听病人说话的声音、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等的声动,还要以鼻闻病人的体味、口臭、痰涕、大小便发出的气味。

所谓“问诊”,就是问病人起病和转变的情形,寒热、汗、头身感、大小便、饮食、胸腹、耳、口等各种状况。

扁鹊在总结前人诊法的基础上,又发明创造了“切诊法”。《史记》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司马迁为名医立传,扁鹊居首,可见司马迁对扁鹊的尊敬和对切诊法的重视。

所谓“切诊”,就是脉诊和触诊。脉诊就是切脉,掌握脉象。触诊,就是以手触按病人的体表病颁部分,察看病人的体温、硬软、拒按或喜按等,以助诊断。

QQ截图20230804171008.jpg




◎望诊歌

春夏秋冬长夏时,青赤白黑黄随宜。
左肝右肺形呈颊,心额肾颐鼻主脾。
五脏五窍相对应,生吉克凶合时机。
肝目心舌肺开鼻,肾耳脾口呵相推。
颜色枯泽分新旧,隐隐微黄是愈期。


◎闻诊歌

肝怒声呼心喜笑,脾为思念发为歌。
肺金忧虑形为哭,肾主呻吟恐亦多。
言语粗细强弱视,举止动静阴阳别。
脚步传音体传气,盛衰死生细琢磨。


◎问诊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问经产带,天花麻疹儿科见。
生辰八字阴阳宅,时空往来虔占验。


◎切诊歌

左寸为心关属肝,右寸为肺关属脾。
两尺还归肾命门,上中下焦前后随。
沉里浮表分阴阳,迟寒数热要细思。
细虚大实应有别,短弱长盛八纲知。


来源:互联网

2

主题

4

回帖

2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发表于 2025-1-18 21: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四诊组诗
石佳峰

   望中气色细端详,   面态身姿辨弱强。
   脏腑端倪凭目察,   岐黄妙术此开场。

   屏息微闻意味长,   声痰气息探阴阳。
   鼻端识病玄机隐,   医道凭听解患伤。

   关切询查话语柔,   起居病痛溯源由。
   周全探问知根底,   诊断依凭仔细求。

   三指轻搭脉象寻,   浮沉迟数意精深。
   指端探得乾坤事,   妙手回春靠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2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2025-2-13 08: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郑钦安四诊歌


(一)望色

望色无他术,专在神气求。
实证多红艳,虚证白青浮。
部位须分定,生克仔细筹。
凶吉都可料,阳浮记心头。



(二)闻声

细听呼与吸,痰喘有无声。
呃逆分新久,微厉判缩盈。
抑郁多长气,腹痛定呻吟。
谵语虚实异,留神仔细评。



(三)问症

探病须细问,疼痛何由生。
寒热分新久,痞满判轻重。
喜饮冷与热,二便黄与清。
妇女胎产异,经信最为凭。



(四)切脉

脉分上中下,浮沉迟数衡。
有力与无力,虚实自然明。
大小兼长短,阴阳盛衰情。
二十八脉象,堪为学者绳。

参考文献:《中医火神三书》清·郑钦安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P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9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望闻问切“四诊”随想,草拟七律四首以记学思
臻和斋


之一“望诊”

察颜观色是真功,徵象纷呈表里通。
气血枯荣虚实貌,神情萎奕舌苔瞳。
灵犀炬目心临境,扁鹊逃秦医缓空。
病入膏肓司命疾,莫当望诊耳边风。

注:
1、医缓——晋景公病入膏肓,秦桓公派“医缓”给晋景公诊病。
2、司命——扁鹊见蔡桓公…疾~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之二闻诊

闻诊声音气味循,五声五臭探原因。
盛衰脏腑能研判,热湿虚寒清浊陈。
黛玉感伤寒肺症,疑邻盗斧肾津贫。
吴桥余响知生死,嗅味听风袪疫尘。

注:
1、五声:呼、笑、歌、哭、呻;
2、五臭:臊臭、焦臭、香臭、腥臭、腐臭;
3、吴桥,岩镇(今安徽徽州)人,明嘉靖间名医。


之三“问诊”

问天问地问人和,问诊查询过往疴。
请问饮居曾记否,热寒汗痛是如何。
众方古训张机采,十问缘由细琢磨。
之翰抉微专著列,圣医学问载胞波。

注:
1、张机,字仲景,东汉末年医学家——“医圣”。
2、十问: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问服药参机辨;儿科特重问痘麻,妇人尤必问经期。
3、之翰:清代名医林之翰。
4、抉微:指《四诊诀微》,清代林之翰所撰的中医书。


之四“切诊”

日月星辰运有恒,心怦气涌血奔腾。
脾源胃本肝藏血,相傅调营百脉兴。
遍诊内经分九候,触摸按叩四寻征。
察询疾苦杏林茂,探悉浮沉正气凝。


注:
1、相傅:代指肺,职如宰相首辅,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
2、遍诊:指“遍诊法”、《内经》三部九候法,切脉的部位有头、手、足三部,每部又各分天、地、人三候,合而为九。
3、内经:指《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
4、触摸按叩:为“按诊”的四种探寻病变部位的手法,“切诊”由切脉和按诊组成。
5、浮沉:指脉象(浮、沉、迟、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昨天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游记》一书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在替朱紫国国王诊病时竟强调了中医诊断学上“四诊合参”的道理。书中68回有诗道:
医门理法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转旋。
望闻问切四般事,缺一乏时不齐全。
第一望他神气色,润枯肥瘦起和眠;
第二闻声清与浊,听他真语及狂言;
三问病原经几日,如何饮食怎生便;
四才切脉明经络,浮沉表里是何般;
我不望闻并问切,今生莫想得安然。

这首“四诊合参”的诗,讲得头头是道。孙悟空说完拿出金线替病人诊脉,分清寸、关、尺三部,再调停自家呼吸,分定四气、五运、七表、八里、九候、浮中沉、沉中浮,最后辨清楚虚实之端,诊断此由惊恐忧思引起的“双鸟失群”之证,用乌金丹进行治疗。果然,国王的疾病就被治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