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2|回复: 0

[国内中医药传承] 医派研究促进齐鲁中医药文化传承

[复制链接]

2

主题

0

回帖

1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8
发表于 2024-2-28 08: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齐鲁医学流派是产生于齐鲁大地、根植于齐鲁文化而形成的具有鲜明地域性特色的医学流派。在中医药学中,“医乃仁术”的本质定位的确立,“精气为本”的学术基础的奠定,“以和为贵”的学术宗旨的明确,“儒医”这一独特的医学群体的形成,都与齐鲁医派有着重要关联。齐鲁医派的发展,对中医学的影响可谓“根深而蒂固、巨大而广泛、深远而深刻”。开展齐鲁医派研究,不仅能够厘清山东中医药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整理、总结山东历代名中医的特色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概括和彰显齐鲁医家的整体特性,还有助于对整个中医学发展历史的重新审视,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中医知识演进规律,深化对中医学与中华传统文化交融互进关系的认识,从而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

齐鲁医派研究的新阶段

齐鲁医派是齐鲁文化的承载者,也是齐鲁文化的践行者。整体规划并开展全面深入的齐鲁医派研究是建设经济文化大省不可或缺的内容。山东省有着独树一帜的研究平台和优秀的研究团队——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与文化研究院、中医医史文献学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重点研究室、山东省扁鹊文化研究中心,先后主持完成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当代名老中医学术流派分析整理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山东省文化厅《齐鲁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传统医学卷》、山东省教育厅“中医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等项目课题,发表出版了《争鸣与创新: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等学术论著,系统构建中医学术流派概念体系和研究框架,厘清中医学派、流派、医派等相关概念、范畴及内涵;从社会、文化、地域等角度全面探讨古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规律和发展模式,明晰学术流派是中医学术创新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医学术流派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勾画出我国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的概貌;制定了现代中医学术流派评价要素体系,提出了评价中医学术流派的要素结构及其内涵,形成了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的评价标准;提出发展现代中医学术流派的方略与建议,带动国内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成为本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取得的系列研究成果为现代中医教育、中医药学术传承、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及国家相关中医药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为保持与发挥中医药传统特色与优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齐鲁医派研究与成果呈现奠定了学术、人才、团队、平台基础。

2012年9月9日,山东省政协办公厅组织了“山东省中医流派继承与发展研讨会”,时任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王新陆指出,山东中医传统源远流长,名医辈出,在我国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要以山东中医流派研究为契机,推动山东中医事业的新发展;要以山东中医为整体,认真总结山东中医发展的独特理念,深入挖掘山东中医的特点,充分展示山东中医的临床实效,为打造齐鲁医派奠定基础;要概括和凸显齐鲁医派的整体特性,用齐鲁医派的旗帜,将中医各科包容进来,共同发展,让中医成果真正造福百姓;要充分发挥政协优势,汇聚各方智慧力量,积极建言献策,为山东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凝聚合力,作出贡献。此后,齐鲁医派研究工作逐渐推开。

2018年5月29日,根据山东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的实施方案》的要求,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卫生计生委、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印发齐鲁中医药名家理论精华整理传承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从总体要求、工作任务、保障措施三方面全面规划了“齐鲁中医药名家理论精华整理传承工程”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齐鲁医派研究”得到山东省政府立项支持,标志着研究工作进入落地实施的新阶段。

2019年10月17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齐鲁医学中医药名家理论精华整理传承工程组织编辑委员会、专家组和项目组人员名单的通知》;2019年11月20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发布《齐鲁医派中医学术流派传承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全省相关单位申报齐鲁医派中医学术流派传承项目;2020年11月,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发出《关于成立齐鲁医派中医学术流派传承项目办公室的通知》,对齐鲁医派研究工作的推动进行了具体细致的统筹,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齐鲁医派研究的主要思路与内容

齐鲁医派研究坚持整理挖掘与传承保护相结合、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群体研究与典型流派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重点围绕齐鲁医派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现代齐鲁医学流派的活态传承与保护等内容,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01齐鲁医派文化渊源研究

从齐鲁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和社会背景入手,研究和探讨以“人”为本、以“仁”为核心、以“和”为贵、以“礼”为形式、以“天人合一”为目标、以“因时变革”为灵魂的齐鲁文化对齐鲁医派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影响,重点阐明先秦学术流派中与齐鲁有着密切关系的儒家、道家(黄老学派)、阴阳家、墨家、法家、兵家在中医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贡献。

02齐鲁名医汇考

广泛搜集历代史书、方志(通志、府志、州志、县志)、文集、笔记、杂录、碑传、墓志、族谱等文献中有关齐鲁医家的生平资料,以历史朝代为序,以医家姓名为目,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齐鲁历代医家的生卒年月、主要著述、学术经验、临床心得、著作流传等加以考证、研究与评价。编撰出版的《齐鲁名医汇考》,不仅有助于理清齐鲁医学的基本发展脉络,而且有助于梳理齐鲁医派的学术特色、传承谱系和历史影响,为下一步开展齐鲁医派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03齐鲁医籍辑考

将历代史书(艺文志、经籍志)、方志、各种公私藏书目录以及子部集部、丛书类书、笔记杂录等所记载的有关齐鲁医家的著作进行穷尽式收罗和整理,按照医经、伤寒温病、诊法、本草、方书、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喉科、眼科、针灸推拿、医案医话、养生等学科分类方法进行编排,每书首列书名(包括异名),次列朝代、作者、该书出处、卷次、存佚、内容(包括原书序言、跋语及古代对此书进行的历史考证与评价)、版本馆藏,最后列按语(包括著作异名考、作者考、存佚考、版本考、内容考等内容)。编撰出版的《齐鲁医籍辑考》,既可通过汇集的每本书的序跋、提要等内容,从总体上把握和了解其主要学术思想及价值,又可征引资料,方便实用;既可了解齐鲁医籍存佚情况,又可直接到所藏图书馆去查阅。力求做到一书在手,齐鲁医书尽在其中。

04齐鲁名家医籍整理与学术思想研究

从齐鲁历代名医传世著作中,选择学术影响较大、学术价值较高的,如秦越人的《难经》、王叔和的《脉经》、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黄元御的《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四圣心源》《四圣悬枢》《素灵微蕴》《长沙药解》《玉楸药解》、刘奎的《松峰说疫》、岳含珍的《经穴解》、臧枚吉的《伤寒论选注》《外科大成》《类方大全》、臧达德的《履霜集》、翟良的《经络汇编》《脉诀汇编说统》《治症提纲》《医学启蒙汇编》、于溥泽的《要略厘辞》、孔继菼的《医鉴草》、高淑濂的《胎产方案》等书籍,按照《中医古籍整理规范》的要求进行整理,结集为《齐鲁医籍丛刊》系列,分医经、伤寒、温病等卷陆续校注出版。同时,以齐鲁医籍整理为基础,开展钱乙、成无已、黄元御、翟良等齐鲁名家学术思想研究,以传承齐鲁医派的学术薪火、弘扬齐鲁医学的学术成就。

05齐鲁医派发展史研究

从齐鲁医派的兴起、发展与延续、齐鲁名医与名著、齐鲁医派的主要特点、齐鲁医派的主要成就、齐鲁主要医学流派及特色、齐鲁医家的从医之路与治学特点、齐鲁医派的历史地位及影响等方面,对齐鲁医派的历史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客观地总结、分析、评价齐鲁医派对中医学继承、发展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对齐鲁医派兴盛的人文社会因素进行探讨与分析。

06近现代齐鲁医派传承保护研究

以齐鲁近现代名老中医群体为研究对象,摸清近现代各学术流派,如齐鲁李(克绍)氏伤寒、刘(惠民)氏内科、孔氏(伯华)内科、郑氏(惠芳)妇科、潍坊姜氏外科、文登孙氏骨科、泰安梁氏骨科、齐鲁小儿推拿三大流派(三字经派、张汉臣派、孙重三派)等等的继承、发展、应用情况;挖掘近现代各学术流派中对中医理论创新与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术思想、独特诊疗技术及验方,打造具有齐鲁特色的优质中医学术流派品牌,充分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该部分研究内容包括《齐鲁近现代中医药名家传略》《齐鲁当代名老中医理论经验辑要》《齐鲁优秀中医药人才临床经验集萃》《齐鲁中药炮制技术辑要》等。

07齐鲁医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

组织挖掘和整理中医药非遗技术、方法与典籍,组织开展了齐鲁中医药非遗项目调研,理清中医药非遗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针对性保护策略建议,指导项目有效开展活态传承及非遗传承基地建设工作,促进了齐鲁中医药文化遗存的研究、保护与传承。

目前,包括上述主要研究内容的《齐鲁医派文库》丛书即将出版。项目禀承“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突出特色、强化实践”的研究宗旨,以学术传承为根本,以人才建设为先导,以文化建设为目标,以科学管理为保障,不仅通过齐鲁医派文化渊源研究、齐鲁医派发展史研究、齐鲁历代名医考证、齐鲁医籍研究与整理、齐鲁医派近现代主要学术流派的调查研究,产出一系列研究成果,促进其有效传承与纵深发展,还培养了一支高水平人才团队,形成中医学术流派理论研究、中医文化传播发展研究、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齐鲁医派临床研究等领域的学术高地,推动创立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齐鲁中医药品牌,成为宣传和推广山东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新亮点,为中医药学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作出新贡献。(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山东中医药大学王振国 宋咏梅、张效霞、张丰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