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指标 | | |
1.强化疫情“早发现” | | 1. 是否成立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医防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并不断完善传染病防控应急工作方案,是否落实沟通反馈制度、定期会商制度、督导检查制度、信息融合制度) |
2. 是否成立独立的公共卫生科,并按照要求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
|
4. 是否开展传染病监测相关临床诊疗数据自动识别,实时抓取、上传、上报等智能采集和交换、共享功能的信息化建设或改造 |
5. 是否落实首诊负责制,是否有医疗记录保障患者医疗行为可追溯、诊疗过程中诊疗服务的连续性,传染病门诊日志、住院登记内容是否齐全;检验科、影像科、病理科阳性检验检测结果是否登记并记录反馈 |
|
|
| |
2. 传染病病原学检测率(三级≥80%,二级≥70%) |
3. 传染病住院病例病原学诊断率(三级≥80%,二级≥70%) |
4. 针对不明原因传染病,是否按照规定时限及时上报,并完成相关样本采集 |
|
|
7. 是否对医务人员进行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报告、诊疗等相关知识培训 |
|
| 1. 是否存在瞒报、缓报、谎报(是否存在单位和个人干涉传染病信息上报,不如实上报、发现而未上报、干涉上报) |
|
|
|
|
2.规范疫情“快处置” | | |
2. 公共卫生科是否建立传染病信息报告核实、审核和订正制度 |
3. 是否建立应急期防控要点(落实“医院大门、楼栋门、病区门、病房门”四门管理措施、应急期科室和队伍融合措施) |
|
| 1. 是否按照相关传染病技术方案要求对患者开展救治 |
|
|
4. 针对不明原因传染病,是否配合疾控中心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送样 |
5. 院感科是否指导进行病人收治、隔离医学观察、人员防护、环境消毒和终末消杀 |
6. 出现规模性传染病疫情时,是否能及时启动公共卫生应急预案 |
7. 出现规模性传染病疫情时,是否能及时启用平急转换床位 |
8. 出现规模性传染病疫情时,是否能保障药械和防护物资供应 |
9. 出现规模性传染病疫情时,是否能全院、全员参与患者救治 |
| |
|
3. 传染病病原体在院内污染的场所、物品、污水以及医疗废物处理是否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实施消毒或无害化处置(是否对污水、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进行严格消毒,是否未按规定排放) |
4. 是否发生院感事件(院内是否发生聚集性疫情、院感事件及时处置率) |
3.落实疫情“日常防”
| | 1. 是否建立应对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体系、预案体系和应急队伍 |
2. 各相关临床业务科室是否建立各种传染性疾病的病原学检测和诊疗制度 |
3. 是否建立传染病防控工作考核制度,将定期考核评估结果作为科室绩效考核依据 |
4. 是否建立三级预检分诊工作制度(包括门诊部、门诊科室、门诊诊室分级预检) |
|
6. 是否建立消毒和隔离制度、消毒产品的索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
7. 是否建立预防接种制度(定期组织对高危岗位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接种等) |
|
| 1. 是否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开展预检分诊工作(点位设置是否规范,人员防护、物质储备是否符合要求,登记是否符合要求) |
|
3. 是否设置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隔离观察场所(根据传染病诊疗要求,日常是否设置缓冲病房,对疑似病例、确诊病例隔离收治或分区收治) |
4. 是否开展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呼吸科、感染科、皮肤科、急诊科等重点科室就诊量及症状监测,动态分析院内变化趋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预警 |
5. 是否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及相关重点科室的会商会议 |
6. 属地疾控中心定期共享的传染病流行信息,医疗机构是否及时通报给各相关业务科室 |
7. 是否定期开展院内医防融合相关工作的督查,针对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整改 |
8. 是否做好防护和消毒用品、诊断试剂及救治药品等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 |
9. 从事传染病防治的医务人员、就诊病人是否采取相应的卫生防护措施 |
10.是否对全院医务人员和新上岗人员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法律法规和临床技能培训 |
11.是否定期对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呼吸科、感染科、皮肤科、急诊科儿科等重点科室医务人员开展传染病诊断标准、预防控制、信息报告等相关业务培训 |
|
13.是否定期对传染病报告情况及报告质量进行分析汇总和通报 |
|
| 1. 人员配备是否达标(公共卫生科人员配备是否达标,是否设置疾病预防控制监督员) |
|
3.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医疗废物处置制度》、《消毒和隔离制度》、《公共卫生工作专项经费预算》等制度整体是否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