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86|回复: 15

古代选官取士三大制度简介

  [复制链接]

12

主题

16

回帖

65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65
发表于 2024-5-25 22: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代选官取士三大制度简介
——从中药成语:“昆山片玉” “桂林片玉”“郤诜丹桂”等的典故中的察举制说起


成语“桂林片玉”、“昆山片玉”也好,还是“郤诜丹桂”、“蟾宫折桂”,都指向西晋(265-317年)大臣,官至尚书左丞、雍州刺史的郤诜[xì shēn]身上的史称“东堂问对”。典故出自《晋书·郤诜传》:“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请看郄诜说“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这里讲的是“举贤良”而“对策”,明显就是指这次采取的选官取士制度不是曹丕开始的九品中正制,而还是此前的察举制,因前者经过中正品评后报吏部不用考试,而后者一般还要皇帝亲自测试即“对策”。下面就此把中国古代除汉初前的世袭制外,主要的三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即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简单介绍下。

首先说察举制察举制,又称举荐制或荐举制。其制选拔人才始于汉高祖的公元前201年下令“诏举三老”,终结之前的官员世袭制。汉文帝于公元前180年第一次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公元前165年再下诏要求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并由皇帝亲自采用策问的方式进行考试──“对策”,其内容有四项:“朕之不德,吏之不平,政之不宜,民之不宁”。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下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提出以儒学为正统,由是察举制正式形成。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以《举贤良对策》》三篇(见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对策汉武帝之问,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宣扬“君权神授”、“三纲五常”,深受受汉武帝的赏识,由一介布衣跃而获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

按照举期分类,察举制科目可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直言极谏。在上述科目中,以岁科为先,其中又以“孝廉”一科为最重要。特科中则以“贤良方正”为最重要。

按照四科标准分类,以“德”为主的有孝廉、孝廉方正、至孝、敦厚等科;以“文法”为主的有明法科;以“才能”为主的有尤异、治剧、勇猛知兵法、明阴阳灾异、有道等科。但所有的科目,都以“德行”为先,在学问上则以“儒学”为主。

察举制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其不仅包括自下而上的举荐,还有自上而下的考察,旨在从乡党之间观察德行,在官职之上考察能力,有政绩者再察选至中央,作进一步考试和任用。察举制中颇具特色的是“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的连带责任制。

汉代之后是魏晋南北朝,从公元220年到581年,长达300多年。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分裂纷争,政权交错。这时的选官制度,针对东汉后期大族名士主持乡闾评议及控制选举过程的流弊,改行“九品中正制”。但察举选士的办法仍在实行,不过退居次要地位。九品中正与察举本质上代表着两种选官导向。由于以九品中正为主,所以察举受到它的制约:由察举入仕者,也须经过中正品第,而且,入仕者的成分、升迁、地位等也受到相当的限制。这时期的察举制,仍以举荐为中心环节,而当中有所变化:1)由原来的儒生、文吏两途融合为一,儒生成为主体人选;2)考试范围扩大、黜落程度加深;3)门第限制较宽松——魏晋南北朝时,下层人士通过察举入仕者,占了接近一半。

察举制的选人权在地方长官手中,地方长官出于私心举荐门生故吏、好友亲朋,甚至营私舞弊、朋比结党,就成了察举制最大的弊端。针对察举制的弊端,汉顺帝阳嘉元年(132年)采用左雄的建议,对察举制进行改革,引入考试机制,史称阳嘉新制,被视为科举制的萌芽。举荐制发展到后来进一步延伸为举荐征辟制。“征”是指朝廷下诏进行特征,征召社会上具有名望的人士为官。“辟”是指公卿或州郡征调某人为官府之掾属,又称“辟除”。“察举”和“征辟”多依赖于乡里之舆论。


再说九品中正制。曹丕在公元220年立国号“魏”称帝前夕,接受尚书陈群的建议,推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即在州、郡设置中正,来品评人物,作出“品”“状”,共分九品。中正再将“品”“状”上报中央,作为选拔官吏的根据。

朝廷“委中正铨第等级,凭之授受”,即设置中正官。中正就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州设大中正官,郡设小中正官。州郡的大小中正官由现任德名俱高的中央官员兼任,不同籍贯的中央官员兼任其原籍州、郡、县的中正官。任中正者本身一般是九品中的二品即上品。郡中正最初由各郡的长官推选,晋时改由州中正荐举,中正的任命权掌握在司徒府。

中正官评议的对象包括现职官员和官吏的候补者。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及本籍散处在各地的士人,无论是否出仕皆登记在朝廷分发的人才调查表上,表内详记年藉各项,作出“品”“状”。所谓“品”,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评定的等级,共分九品,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但类别却只有二,即上品和下品。一品无人能得,形同虚设,故二品实为最高品,大致二至三品为上品,四至九品为下品。“状”是中正官对士人德才的评语,一般都很简略,只有一两句话。中正设有属员,称为“访问”。一般人物可由属员评议,重要人物则由中正亲自评议。

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上交司徒府进行复核和批准,然后送吏部作为官吏的选用、升迁与罢黜的根据。中正评定的品第又称“乡品”,和被评者的仕途密切相关。任官者其官品必须与其乡品相适应,乡品高者做官的起点(又称“起家官”)往往为“清官”,升迁也较快,受人尊重,乡品卑者做官的起点往往为“浊官”,升迁也慢,受人轻视。中正评议人物照例三年调整一次,但中正对所评议人物也可随时予以升品或降品。

九品中正制选人权在中央政府手中,解决了官吏选拔的客观标准,其实依然是采取地方群众舆论和公共意见,保留了汉代乡举里选的遗意,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实行使当时一时间吏治澄清,另一方面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而促成魏晋实现全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中正品评人物最初重视才德,后来却更重视家世,且几乎无考试,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九品中正制上承了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实际九品中正制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期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1.png
科举制正是为了克服九品中正制的弊端而产生的。科举制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士人应举,原则上是自己报名参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推荐,从而克服了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弊端。科举制是中国古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其始于隋朝,完善于唐代。其主要通过考试,以成绩论高低,摈弃了过去九品中正制、甚至察举制的重门第出生的流弊。其总体来说,分成四次考试:

第一次是童生试,也有称院试,因朝代不同有别,有县、郡、州(府)三次,这是科考的筛选试,中者为生员,常叫秀才。

秀才才有资格到州(省)参加正式的科举初试即“乡试”,这乡试一般隔三年在秋季招考,因此也称“秋闱”。中者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举人才有资格参加由礼部主持的第二轮科举考核即“会试”,也有叫“省试”的,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春进行,因此也叫“春闱”。考中的贡生,第一名叫“会元”或“省元”。

第三轮科考是由黄帝亲自或者指派的大员来考核的“殿试”,考中者分三甲,一甲只有第一名的状元、第二名的榜眼和第三名的探花,然后有二甲和三甲若干,二甲赐进士出身,而三甲是赐同进士出身。一甲直接录官,二三甲要等候拔用。

以上只是笼统进行介绍的,每个朝代的具体操作还是有所差别。


声明:黄儿美著首发中医启疾光网,转载须注明出自启疾光网,商业用途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12

主题

16

回帖

65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65
 楼主| 发表于 2024-5-25 22: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征辟和察举选拔人才方法

    对我国古代的三大取士选官制度简介完,这里补充点关于察举和征辟的知识,这也是古文中常见的词汇。

     察举,即经过考察后进行荐举,是在先秦乡里举荐制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选官制度。此制度盛行于两汉,中衰于南北朝。具体的方法是:由皇帝下诏指定举荐科目;由丞相、诸侯王、公卿和郡国守按科目要求考察和举荐人才;应举者按不同的科目进行考试,考试由皇帝出题策问,或由丞相、御史二府及九卿策试;根据对策成绩高下分别授官或为郎官候补。考试地点在京城的太常寺或公车司马署等处。


     征辟,古为“徵辟[zhēng bì]”,又称辟[bì]除,亦称辟举。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即德高才绝名大的平民百姓(亦即文言文中常说的“布衣”,多为德名皆显、学才俱高的隐士)出来做官,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朝廷召之称“徵”,皇帝下诏聘召,有时也称为特诏或特征,皇帝下诏指名征聘。三公以下召之称“辟”,公卿或州郡长官征调某人为掾属,汉时人也称为辟召、辟除。辟召制在东汉尤为盛行,公卿以能招致贤才为高,而俊才名士也以有所依凭为重。在汉代的选官制度中,征辟作为一种自上而下选任官吏的制度,地位仅次于察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6

回帖

65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65
 楼主| 发表于 2024-5-25 22: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异同(区别与联系)

1.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继承性:九品中正制是在察举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继承了察举制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做法,是对察举制的一种改进和继承。
     2)选才依据:两者在选才时都曾以才德为标准,虽然九品中正制在选才标准上更侧重于家世和才能,但察举制也考虑了品德和才能。
     3)共同目的:这两种制度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政权,通过选拔有地位和能力的人来支持政权的稳定。
     4)封闭性:无论是察举制还是九品中正制,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封闭性,即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这些共同点体现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选拔有才德之人方面的共同追求和特点。

2.察举制度与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所处的时代背景、选拔方式、选才标准以及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时代背景:察举制主要存在于战国时期,而九品中正制则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确立并广泛实施的。
     2)选拔方式:察举制是由各国的相对和诸侯国的诸侯选拔官员,主要依靠地方长官的推荐和中央的考核。九品中正制则是由中央政府在各州郡派驻名为中正的官员,依据家世、道德、才能三个角度评议各州郡中人物,并分为九品,中央根据中正的评议结果来对这些人才分别委以官职。
     3)选才标准:察举制侧重于品德和才能,而九品中正制则侧重于家世和才能。
     4)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察举制扩大了人们的求学积极性,保障了读书做官、以儒术取士的落实,被称为科举制度的先导。九品中正制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但到了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九品的划分已经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综上所述,察举制度和九品中正制虽然都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但它们在选才标准、选拔方式以及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0

回帖

2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5
发表于 2024-5-31 10: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学习了

为啥我们中国叫“汉人”,还是有绝对理由的。独就这选拔人才这方面,开创的举荐制,后来不断完备,还延伸出征辟制,这么完善的用人体制,可是影响我华夏几千载。春秋战国时,为了富国强兵,出现“军功爵制”,又兴起“养士”之风,招揽有才干、善言辞的人才,不论出身,为国君、诸侯服务。到秦代则以“辟田”和军功为选官依据。但这些都不是完备的选官制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2024-5-31 10: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可 发表于 2024-5-31 10:32
感谢楼主分享,学习了

为啥我们中国叫“汉人”,还是有绝对理由的。独就这选拔人才这方面,开创的举荐制, ...

看到“辟田”很陌生,去查了下,这辟田即开垦田地、发展农业生产之意。是秦孝公纳商鞅之策,以富国强兵为急务,鼓励耕战,辟田遂成为选官的科目之一。凡垦辟土地、从事农业生产取得显著成绩者,皆可得到官爵。这种田也能“种”出官来,此为“种”而优则士啊,大秦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紧紧围绕战略目标,敢于创新与执行,是为权宜之策中的典范。这“辟田制”与“军功制”混合体,不国富兵强,都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

回帖

2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2
发表于 2024-6-1 17: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这样既保证了选才标准能贯彻实行,选出真正的人才,还能保证竞争的相对公平,令下层人士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随着考试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到隋唐以后更发展成"科举制度",这一制度实行了1300年之久,成为中国重要的选官制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

回帖

2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发表于 2024-6-18 20: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体来说,除了先秦时期,各诸侯国一直存在的互相攻伐,所以特点时期的军功制和世袭制外,九品中正制估计是最差的人才选拔制度了,不经考试就通过所谓中正官来品评,以备吏部录用。这世家和豪门本身树大根深,且还通过联姻,简直就控制了从舆论和评比全程,好坏都是他们说了算,差别就是豪门之间可能存在一些攻讦。但利益还是在它们这一阶层分配,社会下层、底层被死死的压住了往上流动的机会。同时这样日久,世家门阀越发有力量跟朝廷对抗。所以南北朝时期社会很不稳定,大家集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回帖

2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发表于 2024-6-20 13: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岛 发表于 2024-6-18 20:11
总体来说,除了先秦时期,各诸侯国一直存在的互相攻伐,所以特点时期的军功制和世袭制外,九品中正制估计是 ...

九品中正也是妥协之策。一是当时战乱频生,人们流离失所,察举制所需要的德高望重声显的乡贤们很多因逃避生活困境与生命危险,迁离原居,就没法对原来的地方和新地方的人做出相对准确的评判。二是当时曹丕急于称帝,需要获得世家望族的支持,这九品中正指就是在向他们输送利益。所以九品中正看似中央收回人才评价权,但是一旦社会稳定后,上层社会通过裙带关系,就会垄断仕途,搞成豪族、世家、名门分持朝廷职权,形成共治天下的局面,也就是皇威难彰,朝策难推,干啥都要首先考虑这些人的利益,否则根本政策难出禁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回帖

2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2
发表于 2024-7-30 17: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槐树:古代三公宰辅之位和科第吉兆的象征

     槐树被誉为吉祥的象征,源于《太公金匮》中记载周朝的姜太公将它视为神灵的栖息地。
     官位的别称古代封建社会里,槐树是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宰辅之位的象征。早在周朝,就有了“三槐九棘”的制度:即公卿大夫按位分分坐于槐树和棘树下,朝觐天子。左九棘,为公卿大夫之位;右九棘,为公侯伯子男之位;面三槐,为三公之位。因此“槐棘”成为了三公九卿之位的代词,槐树也从一种常见的树种逐渐成为了宫廷符号、官位别称。
     同时还出现了众多含槐具有政治寓意的词汇,如槐鼎(三公之位,亦泛指执政大臣)、槐位(三公之位)、槐卿(三公九卿)、槐宸(皇帝的宫殿)、槐掖(宫廷)、槐望(有声誉的公卿)、槐绶(三公的印绶)、槐岳(朝廷高官)、槐蝉(高官显贵)、槐府(三公的官署或宅第)、槐第( 三公的宅第)。
中举的吉兆槐作为古代“三公”官位的别称而受到读书人的喜爱,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当然少不了槐树。
     太学旁,读书人聚会、书籍买卖的“学市”,因槐树多被称为“槐市”,以致槐还可借指学宫、学舍。自唐朝以来,科举考试是古代读书人获取功名的唯一途径,槐也被衍伸为科举的代词,举子赴考称“踏槐”,考试的年份称“槐秋”,考试的月份称“槐黄”。“槐花黄,举子忙。” 则用来指学子们准备科举考试的忙碌情景,借槐花以求官运亨通。槐使学子们心有“槐位”,并激发其学习的源动力,以求一举中第。
     由此槐便成了科举中第的吉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

回帖

2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发表于 2024-8-5 13: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名鼎鼎的“状元树”文冠树(文官果、文冠木、文冠花)

文冠树,也叫它文官果、文冠木、文冠花等,属无患子科文冠果属的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它在古代是大名鼎鼎的“状元树”,据史书记载,在古代被视为吉祥、长寿的象征。一方面是因为它的果实很像是古代文官的帽子(因为它的果实造型奇特,果实成熟了以后会裂开,然后开裂后前三瓣、四瓣的外形酷似古代文官的帽子,所以就得名“文冠果”),另外一方面是文冠果中的“冠”字,则代表着冠军、第一,寓意着考生在科举考试中能够一举夺魁,成为状元。
3.png

再加上文冠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开花以后颜色会逐渐变化,先是白色,然后逐渐是次绿、次绯、次紫,而这种多变的颜色,也和宋朝官服颜色变化非常的相似(按当时官制,以所穿官袍的颜色,对应晋阶的官级。官级越高,则服色越深。先穿白袍,次著绿袍,再披红袍,最后是寓意显贵的紫袍)。

因此,文冠果自古就有 “文冠天下,一举得魁”“文官入院,高中状元”的美好寓意,“摸摸文冠树,成才必有路;闻闻文冠花,状元到我家:看看文冠果,登科必有我”。承载了古人对登科及第的美好愿望,是文人心中的吉祥树,是学子梦中的状元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