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5|回复: 6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浅注 卷八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01

[复制链接]

111

主题

16

回帖

719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19
发表于 2024-10-28 08: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卷八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夫(呕吐。或谷或水或痰涎或冷沫。各不相同。今)呕家(因内)有痈脓。(与诸呕自当另看。切)不可治呕。(俟其痈已)脓尽(则呕)自愈。此以痈脓之呕撒开。以起下文诸呕也。(呕家必有停痰宿水。若)先呕却渴者。(痰水已去。而胃阳将复。)此为欲解。
先渴却呕者。(因热而饮水过多。热虽去而饮仍留。此)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新水之致呕者其一。又)呕家(水从呕去。)本(当作)渴。今(反)不渴者。心下(着)有支饮(愈动而愈出)故也。此属支饮。(宿水之致呕者又其一。)此以呕后作渴为欲解。先渴后呕为停饮。呕而不渴为支饮也。
问曰。病患脉数。数为热。(热则)当消谷引饮。而反吐者。何也。师曰。(数不尽为热也。而虚者亦见数脉。)以(过)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其)脉乃数。(此)数(不为胃热。而)为客热。(揆其所以)不能消谷。(皆)胃中虚冷故也。(又)脉弦者。(肝邪之象也。土虚而木乘之。)虚(则受克)也。(今)胃气(匮乏)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推其致病之由。)寒(本)在于上。(而)医反下之。(土气大伤。)令脉反弦。故名曰虚。此言误汗而脉数。误下而脉弦。当于二脉中认出虚寒为胃反之本也。
(上言数为客热。今则推言及脉微而数乎。盖)寸口脉微而数。微则(卫虚而)无气。无气则荣(气随卫气而俱)虚荣。(气随之)虚则血(日见)不足。血不足(虽见阴火之数脉。而上焦之宗气大虚。)则胸中(必)冷。此承上节数为客热。而推言脉微而数者为无气。而非有热也。
尤在泾云、合上二条言之。客热固非真热。不可以寒治之。胸中冷亦非真冷。不可以热治之。是皆当以温养真气为主。真气。冲和纯粹之气。此气浮则生热。沉则生冷。
温之则浮热自收。养之则虚冷自化。若热以寒治。寒以热治。则真气愈虚。寒热内贼。而其病愈甚矣。(上言胃气无余。变为胃反。今且由胃而推言及脾乎。盖胃者阳也。脾者阴也。)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胃之阳)虚。涩则(为阴虚而)伤(在)脾。脾伤则(胃中所纳之谷。而)不(能消)磨。(化为糟粕而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不下行而上出。)名曰胃反。(若)脉和缓。其土气尚未败也。倘若邪甚而紧(液竭)而涩。其病难治。此承上节胃气无余。变为胃反。而推言其病之并在于脾也。
病患欲吐者。(病势在上。)不可(强)下之。哕(虽在上。)而腹满。(却不在上。是病在下而气溢于上也。当)视其(二阴之在)前(在)后。知何部不利。(以药)利之(而)愈。此二节。言病势之欲上欲下。宜顺其势而利导之也。哕病应归橘皮竹茹汤节中。此特举之。与上节为一上一下之对子。非错简也。(胸为阳位。呕为阴邪。使胸中阳气足以御邪。则不呕。即呕而胸亦不满。若)呕而胸满者。(是阳不治。而阴乘之也。以)吴茱萸汤主之。此言浊阴居阳位。呕而胸满也。

111

主题

16

回帖

719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19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8 09: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匮要略浅注 卷八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02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有声无物。谓之)干呕(无物则所)吐(者尽是)涎沫。(更兼)头痛者。(是寒气从经上攻于头也。以)吴茱萸汤主之。(温补以驱浊阴。又以折逆冲之势也。)此承上节而补出吐涎沫头痛。以明此证用此汤之的对也。
李氏云、太阴少阴从足至胸。俱不上头。二经并无头痛证。厥阴经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故呕吐涎沫者。里寒也。头痛。寒气从经脉上攻也。不用桂附用吴茱萸者。以其入厥阴经故耳。余皆温补散寒之药。(阳不下交而上逆。则)呕(阴不上交)而(独走。则)肠鸣。(其升降失常。无非由于)心下痞(所致)者。(以)半夏泻心汤主之。
此为呕证中有痞而肠鸣者。出其方也。此虽三焦俱病。而中气为上下之枢。但治其中。而上呕下鸣之证俱愈也。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洗) 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各三两炙)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干呕。胃气逆也。若下利清谷。乃肠中寒也。今)干呕而(下)利(浊粘)者。(是肠中热也。可知呕为热逆之呕。利为挟热之利。以)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此言热邪入里作利。而复上行而为呕也。与伤寒论大同小异。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芍药(一两) 半夏(半升)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有声有物为呕。有物无声为吐。)诸呕吐(有寒有热。食入即吐。热也。朝食暮吐。寒也。而此则非寒非热。但觉痰凝于中。食)谷不得下(咽)者。(以)小半夏汤主之。(祛停饮。散气结。降逆安胃。自效。)此为呕吐而谷不得下者。而出其总治之方也。
小半夏汤方(见痰饮)
呕吐。而(饮)病在(于)膈上。(饮亦随呕吐而去。故呕吐之)后思水者(知其病已)解。急(以水少少)与之。(以滋其燥。若未曾呕吐。而先)思水者。(为宿有支饮。阻其正津而作渴。渴而多饮。则旧饮未去。新饮复生。法宜崇土以逐水。以)猪苓散主之。此遥承第二节之意而重申之。并出其方治也。
猪苓散方
猪苓 茯苓 白术(各等分)
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呕而心烦心中懊 。内热之呕也。今)呕而脉弱。(正气虚也。)小便复利。(中寒盛也。)身有微热。见厥者。(正虚邪盛。而阻格其升降之机也。此为表里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故为)难治。(以)四逆汤主之。
此为虚寒而呕者。出其方治也。阴邪逆则为呕。阳虚而不能摄阴。则小便利。真阴伤而真阳越。则身有微热。虚阳又不能布护周身。而见厥脉弱者。此表里阴阳气血俱虚之危候也。此症虚实并见。治之当求其本矣。
四逆汤方
附子(一枚生用) 干姜(一两半) 甘草(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四逆汤。为少阴之专剂。所以救阴枢之折也。然少阴为阴枢。少阳为阳枢。病主呕。今)呕而(不厥。)发热(不微)者。(是少阳相火之病也。以)小柴胡汤主之。
此与上节。为一阴一阳之对子。少阴厥而热微。宜回其始绝之阳。少阳不厥而发热。宜清其游行之火。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半夏(半升) 黄芩 人参 甘草 生姜(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胃主纳谷。其脉本下行。今反挟冲脉之气而上逆。名曰胃反。)胃反呕吐者。(以)大半夏汤主之。此为胃反证出其正方也。千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而吐。外台治呕。心下痞硬者。可知此方泛应曲当之妙也。俗医但言半夏治痰。则失之远矣。
大半夏汤方
半夏(二升) 人参(三两) 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
(又有阳明有热。大便不通。得食则两热相冲。)食已即吐者。(以)大黄甘草汤主之。此为食入即吐者出其方治也。东垣谓幽门不通。上冲吸门者。本诸此也。外台治吐水。可知大黄亦能开脾气之闭。而使散精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6

回帖

719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19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8 09: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匮要略浅注 卷八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03

大黄甘草汤方
大黄(二两) 甘草(一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胃反病为胃虚挟冲脉而上逆者。取大半夏汤之降逆。更取其柔和以养胃也。今有挟水饮而病)胃反。(若吐已而渴。则水饮从吐而俱出矣。若)吐(未已)而渴。欲饮水者。(是旧水不因其得吐而尽。而新水反因其渴饮而增。愈吐愈渴。愈饮愈吐。非从脾而求输转之法。其吐与渴。将何以宁。以)茯苓泽泻汤主之。
此为胃反之因于水饮者而出其方治也。此方治水饮。人尽知之。而治胃反。则人未必知也。治渴。更未必知也。然参之本论猪苓散。伤寒论五苓散猪苓汤。可以恍然悟矣。
且外台用此汤治消渴脉绝胃反者。有小麦一升。更得其秘。
李氏云、五苓散治外有微热。故用桂枝。此证无表热。而亦用之者。以桂枝非一于攻表之药也。乃彻上彻下。可外可内。为通行津液。和阳治水之剂也。
茯苓泽泻汤方
茯苓(半斤) 泽泻(四两) 甘草 桂枝(各二两) 白术(三两) 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前言先吐却渴为欲解者。以其水与热随吐而俱去。今)吐后渴欲得水。(且以水不足以止其燥。)而贪饮(不休)者。(是水去而热存也。以)文蛤汤主之。(方中有麻杏生姜等。除热导水外。)兼主微风脉紧头痛。此为吐后热渴而出其方治也。
文蛤汤方
麻黄(三两) 杏仁(五十枚) 大枣(十二枚) 甘草 石膏 文蛤(各五两)
生姜(三两)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
干呕吐逆。(胃中气逆也。)吐涎沫。(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也。以)半夏干姜散主之。
此为胃寒干呕者而出其方也。
徐忠可云、此比前干呕吐涎沫头痛条。但少头痛。而增吐逆二字。彼用茱萸汤。此用半夏干姜散。何也。盖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一也。然前有头痛。是浊阴上逆。格邪在头为疼。与浊阴上逆。格邪在胸而满相同。故俱用人参姜枣助阳。而以茱萸之苦温。
下其浊阴。此则吐逆。明是胃家寒重。以致吐逆不已。故不用参。专以干姜理中。半夏降逆。谓与前浊阴上逆者。寒邪虽同。有高下之别。特未至格邪在头在胸。则虚亦未甚也。
半夏干姜散方
半夏 干姜(各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顿服之。
病患(寒邪抟饮。结于)胸中(阻其呼吸往来出入升降之机。其证)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寒饮与气。相抟互击。逼处心脏。欲却不能。欲受不可。以致)彻心中愦愦无(可)奈(何之状。而不能明言)者。(以)生姜半夏汤主之。
此为寒邪抟饮。似喘似呕似哕而实非者。出其方治也。
徐忠可云、喘呕哕。俱上出之象。今有其象。而非其实。是膈上受邪。未攻肺。亦不由胃。故曰胸中。又曰、彻心中愦愦无奈。彻者。通也。谓胸中之邪既重。因而下及于心。使其不安。其愦愦无可奈何也。生姜宣散之力。入口即行。故其治最高。而能清膈上之邪。合半夏并能降其浊涎。故主之。与茱萸之降浊阴。干姜之理中寒不同。盖彼乃虚寒上逆。此惟客邪抟饮于至高之分耳。然此即小半夏汤。彼加生姜煎。此用汁而多。
药性生用则上行。惟其邪高。故用汁而略煎。因即变其汤名。示以生姜为君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6

回帖

719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19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8 13: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匮要略浅注 卷八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04

生姜半夏汤方
半夏(半升) 生姜(汁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呕止停后服。
(彼夫初病。形气俱实。气逆胸膈间。以致)干呕(与)哕。若手足厥者。(气逆胸膈。不复行于四肢也。以)橘皮汤主之。
此为哕之不虚者而出其方治也。古哕证即今之所谓呃也。要知此证之厥。非无阳。以胃不和。而气不至于四肢也。
橘皮汤方
橘皮(四两)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
(更有胃虚而热乘之。而作)哕逆者。(以)橘皮竹茹汤主之。此为哕逆之挟虚者。出其方治也。
徐忠可云、此不兼呕言。是专胃虚而冲逆为哕矣。然非真元衰败之比。故以参甘培胃中元气。而以橘皮竹茹。一寒一温。下其上逆之气。亦由上焦阳气不足以御之。乃呃逆不止。故以姜枣宣其上焦。使胸中之阳。渐畅而下达。谓上焦固受气于中焦。而中焦亦禀受于上焦。上焦既宣。则中气自调也。
橘皮竹茹汤方
橘皮(二斤) 竹茹(二升) 大枣(三十枚) 生姜(半斤) 甘草(五两)人参(三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总而言之。病证不同。而挈要之道。在气则曰阴阳。在身则曰脏腑。)夫六腑(之)气(阳也。阳气虚)绝(不温)于外者。手足(无阳以运之。则时觉畏)寒。(胸中无阳以御下焦之阴。则呕吐哕之类。皆为阴逆)上气。(且)脚(下无阳气之运而生寒。寒主收引而为)缩。五脏(之)气(阴也。阴气虚)绝(不守)于内者。(则下)利不禁。下(利之)甚者。(阴脱不随阳气以营运。则)手足不仁。
此提出脏腑以阳绝阴绝。为危笃证指出两大生路。总结上文呕吐哕等证。并起下文利证。此于上下交界处着神。
沈自南云、六腑为阳。气行于外。盖胃为众腑之原。而原气衰。阳不充于四肢。则众腑之阳亦弱。故手足寒。上气脚缩。即阳虚而现诸寒收引之象也。诸脏属阴。藏而不泻。然五脏之中。肾为众阴之主。真阳所寄之地。但真阳衰微。则五脏气皆不足。胃关不阖。泻而不藏。则利不禁。而下甚。甚者。阳气脱。而阴血痹着不行。故手足不仁。
此仲景本意。欲人治病以胃肾为要也。(下利证有重轻。当以脉别之。假如)下利脉沉(者主里。)弦者。(主急。见是脉者。则知其里急)下重。脉大者。(为邪盛。又为病进。见是脉者。)为未止。(微弱者。正衰而邪亦衰也。数者。阳之象也。)脉微弱(中而见)数者。(则)为(阳气将复。故知其利)欲自止。虽(下利以发热为逆证。而既得微弱中见数之脉。邪去正复。)发热(必自已而)不死。
此以脉而别下利之轻重也。内经以肠 身热则死。寒则生。此言虽发热不死者。以微弱数之脉。知其邪去而正将自复。热必不久而自退。正与内经之说相表里也。下利手足厥冷(阳陷下。不能行于手足也。)无脉者。(阳陷下。不能充于经脉也。)灸之。(起陷下之阳。手足应温。而竟)不温。(然手足虽不温。而犹望其脉还为吉兆。)若脉(亦)不还。反(加)微喘者。(是下焦之生气。不能归元。而反上脱也。必)死。(所以然者。脉之元始于少阴。生于趺阳。少阴趺阳。为脉生始之根。少阴脉不至。则趺阳脉不出。故少阴在下。趺阳在上。故必)少阴(上合而)负(于)趺阳者。(戊癸相合。脉气有根。其证)为顺也。(其名负。奈何。如负戴之负也。)
此言下利阳陷之死证。而并及于脉之本原也。
下利(大热而渴。则偏于阳。无热不渴。则偏于阴。皆未能即愈。若)有微热而渴。(则知其阴阳和也。)脉弱者。(则知其邪气去也。见此脉证。)今自愈。下利脉数。(为热利也。若身无大热。止)有微热汗出。(其热亦随汗而衰矣。)今自愈。设脉紧(者。为表邪未衰。故)为未解。下利(以见阳为吉。若)脉数而渴者。(是阳能胜阴。)今自愈。(表和热退。而脉数与渴。)设不瘥。必圊脓血。以(里)有热(反动其血)故也。(下利。脾病也。弦。肝脉。脾病忌见肝脉。若)下利脉反弦。(似非美证。但弦中浮而不沉。兼见外证)发热身汗者(其弦不作阴脉看。与脉数有微热汗出一例。当自)愈。
下利(而失)气(不已)者。(是气滞而乱。又在寒热之外。但)当利其小便。(小便利。则气化而不乱矣。)下利(属寒者。脉应沉迟。今)寸脉反浮数。(其阳强可知)尺中自涩者。(其阴弱可知。以强阳而加弱阴。)必圊脓血。
前章既言下利脉微弱数。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此六节即承前意而言脉证或有参差。其内邪喜于外出。则一理也。但变热者。必见血耳。
下利清谷。(为里虚气寒也。宜温其中。)不可攻其表。(若服表药。令其)汗出(则阳虚者气不化。)必胀满。此言里气虚寒。不可误汗以变胀也。
下利脉沉而迟。(其为阴盛阳虚无疑矣。阳虚则气浮于上。故)其人面少赤。(虽)身有微热。(尚见阳气有根。其奈阳不敌阴。为)下利清谷(而不能遽止。)者。(是阳热在上。阴寒在下。两不相接。惟以大药救之。令阴阳和。上下通。)必郁冒汗出而解。(然虽解而)病患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阳在上而不行于下。)下(焦阳)虚故也。
此言三阳之阳热在上。而在下阴寒之利。可以冀其得解。师于最危急之证。审其一线可回者。亦不以不治而弃之。其济人无已之心。可谓至矣。
下利后。(中土虚也。中土虚。则不能从中焦而注于手太阴。故)脉绝。(土贯四旁。而主四肢。土虚则)手足厥冷。(脉以平旦为纪。一日一夜。终而复始。共五十度而大周于身。) 时(为循环一周。而)脉(得)还手足温者。(中土之气将复。复能从中焦而注于太阴。故)生。脉不还者。(中土已败。生气已绝。故)死。
此言生死之机。全凭于脉。而脉之根。又藉于中土也。其脉生于中焦。从中焦而注于手太阴。终于足厥阴。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二十五度。水下百刻一周。循环至五十度。
而复会于手太阴。故还与不还。必视乎 时也。通脉四逆汤。白通汤。或加胆尿。皆神剂也。前皆言下利。此复言利后。须当分别。
下利后。腹胀满。(里有寒也。)身体疼痛者。(表有寒也。一时并发。当以里为急。)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所以然者。恐里气不充。则外攻无力。阳气外泄。则里寒转增也。)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此为寒而下利。表里兼病之治法也。
四逆汤方 (见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6

回帖

719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19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8 13: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匮要略浅注 卷八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05

桂枝汤方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 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
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
(然亦有实邪之利。所谓承气证者。何以别之。)下利三部脉皆平。(不应胸中有病。然)按之心下坚者。(此有形之实证也。其初未动气血。不形于脉。而杜渐即在此时。法当)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迟(者。寒也。)而(迟与)滑(俱见)者。(不为寒。而为)实也。(中实有物。能阻其脉行之期也。实不去。则)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本不滑。而)反滑者。(为有宿食。)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陈积在脾。脾主信而不愆期。)以(前此之积)病(去而)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此言下利有实邪者。不问虚实久暂。皆当去之。不得迁延养患也。
大承气汤(见痉病)
(然大承气外。又有小承气之证。不可不知。)下利谵语者。(火与阳明之燥气相合。中)有燥屎也。(燥屎坚结如羊屎。若得水气之浸灌不骤者。可以入其中。而润之使下。若荡涤过急。如以水投石。水去而石自若也。故不用大承气。而以)小承气汤主之。
此言为下利谵语。下不宜急者。出其方治也。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 枳实(三枚) 浓朴(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得利则止。
下利便脓血者。(由寒郁转为湿热。因而动血也。以)桃花汤主之。
此为利伤中气。及于血分。即内经阴络伤则便血之旨也。桃花汤姜米以安中益气。
赤石脂入血分而利湿热。后人以过涩疑之。是未读本草经之过也。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研末) 干姜(二两)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热。去滓。温七合。纳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热利下重者。(热邪下入于大肠。火性急速。邪热甚。则气滞壅闭。其恶浊之物。急欲出而未得遽出故也。以)白头翁汤主之。
此为热利之后重。出其方治也。辨证全在后重。而里急亦在其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6

回帖

719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19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8 13: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匮要略浅注 卷八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06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 黄连 黄柏 秦皮(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
(前既言下利后之厥冷矣。今更请言下利后之烦乎。)下利后(水液下竭。必热上盛。不得相济。乃)更(端复起而作)烦。(然)按之心下濡者。(非上焦君火亢盛之烦。乃下焦水阴不得上济之烦。此)为虚烦也。(以)栀子豉汤主之。此为利后更烦者。出其方治也。下利后二条。一以厥冷。一以虚烦。遥遥作对子。汉文之奥妙处。不可不细绎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擘)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则愈。(末八字。宜从张氏删之。)
(屎水杂出。而色不大黄。名为)下利清谷。里寒(而格其)外热。(阳气外散而)汗出(阳气虚微)而厥。(以)通脉四逆汤主之。
此为下利阴内盛而阳外亡者。出其方治也。里不通于外。而阴寒内拒。外不通于里。
而孤阳外越。非急用大温之剂。必不能通阴阳之气于顷刻。 上言里热下利而为下重。
此言里寒下利而为清谷。隔一节。以寒热作对子。
通脉四逆汤方
附子(一枚生用) 干姜(二两强人可四两) 甘草(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
赵氏曰、大肠与肺合。大抵肠中积聚。则肺气不行。肺有所积。大肠亦不固。二害互为病。大肠病而气塞于肺者痛。肺有积者亦痛。痛必通用。紫参通九窍。利大小肠。
气通则痛愈。积去则利自止。喻氏曰、后人有疑此非仲景之方者。夫讵知肠胃有病。其所关全在肺气耶。程氏疑是腹痛。本草云、紫参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
余忆二十岁时。村中桥亭。新到一方士。蓬头跣足。腊月冷食露卧。自言悬壶遍天下。每诊一人。只取铜钱八文。到十人外。一文不取。人疑不敢服其药。间有服之者。
奇效。掀髯谈今古事。声出金石。观者绕于亭畔。时余在众人中。渠与余拱而立曰。我别老友二十年矣。我乐而汝苦奈何。随口赠韵语百余言。皆不可解。良久又曰。士有书。
农医无书。重在口传。汉人去古未远。得所传而笔之。归其名于古。即于本经中指出笔误十条。紫参其一也。南山有桔梗根。似人参而松。花开白而带紫。又名紫参等语。
余归而考之。与书不合。次早往问之。而其人去无踪迹矣。始知走江湖人。好作不可解语以欺人。大概如此。渠妄言之。而予不能妄听之也。今因注是方。而忆及紫参即桔梗之说。颇亦近似。姑附之以广闻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6

回帖

719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19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8 13: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匮要略浅注 卷八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07

紫参汤方
紫参(半斤) 甘草(三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升。内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
气利。诃黎勒散主之。
沈自南云、此下利气之方也。前云当利小便。此以诃黎勒味涩性温。反固肺与大肠之气。何也。盖欲大肠之气。不从后泄。则肺旺木平。气走膀胱。使小便自利。正为此通则彼塞。不用淡渗药。而小便自利之妙法也。
诃黎勒散方
诃黎勒(十枚煨)
上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
附方千金翼小承气汤
治大便不通。哕数谵语。(方见上)
外台黄芩汤 治干呕下利。
尤在泾云、此与前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治同。而无芍药甘草生姜。有人参桂枝干姜。
则温里益气之意居多。凡中寒气少者。可于此取法焉。其小承气汤。即前下利谵语有燥屎之法。虽不赘可也。
黄芩 人参 干姜(各三两) 桂枝(一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半斤)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
次男(元犀)按、金匮此篇。论证透发无遗。惟方书所谓隔食证。指胃脘干枯。汤水可下。谷气不入者。金匮呕吐哕证中。尚未论及。虽伤寒论厥阴篇有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治食入即吐。本论有大黄甘草汤方。治食已即吐。略陈其概。而其详则不得而闻也。先君宗其大旨。于时方妙用医学实在易二书中。引各家之说而发明之。学人当参考。而知其一本万殊。万殊一本之妙。其下利一证。本论已详。参之伤寒论厥阴篇。则更备矣。惟方书有里急后重脓血赤白痢证。专指湿热而言。时医用芍药汤。调气则便脓自愈。行血则后重自除等句。颇有取义。即内经肠 之证也。但下利证以厥少热多为顺。肠 证以身热则死寒则生立训。冰炭相反。先君于时方妙用而续论之。更于实在易书中。参以时贤伏邪之说。张隐 奇恒之论以补之。且于发热危证云非肌表有邪。即经络不和。取用活人人参败毒散。加食米煎服。得汗则痢自松。又口授众门人云。痢证初起发热。宜按六经而治之。如头痛项强。恶寒恶风。为太阳证。自汗宜桂枝汤。无汗宜麻黄汤。如身热鼻干不眠。为阳明证。宜葛根汤。如目眩口苦咽干。喜呕胁痛。寒热往来。为少阳证。宜小柴胡汤。如见三阴之症。亦按三阴之法而治之。此发前人所未发也。
其余详于本论。一字一珠。学人潜心而体认之。则头头是道矣。
又按、隔食证。后人以为火阻于上。其说本于论中黄芩加半夏生姜一汤。及伤寒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其甘蔗汁芦根汁。及左归饮去茯苓加当归人参地黄之类。变苦为甘。
变燥为润。取其滋养胃阴。俾胃阴上济。则贲门宽展而饮食纳。胃阴下济。则幽门阑门滋润而二便通。此从本论大半夏汤中之人参白蜜二味得出也。其借用伤寒论代赭石旋复花汤。是又从大半夏汤之多用半夏。及半夏泻心汤得出也。人镜经专主内经三阳结谓之隔一语。以三一承气汤节次下之。令陈物去则新物纳。亦即本论大黄甘草汤之表里也。尚于古法不相刺谬。故先君于时方妙用实在易二书中。亦姑存其说。但不如金匮之确切耳。至于肠 。先君又于金匮外。补出伏邪奇恒。更无遗义。时贤张心在云、痢疾。
伏邪也。夏日受非时之小寒。或贪凉而多食瓜果。胃性恶寒。初不觉其病。久则郁而为热。从小肠以传大肠。大肠喜热。又不觉其为病。至于秋后。或因燥气。或感凉气。或因饮食失节。引动伏邪。
以致暴泻。旋而里急后重。脓血赤白。小腹疼痛。甚则为噤口不食之危证。当知寒气在胃。热气在肠。寒热久伏而忽发之病。用芍药汤荡涤大肠之伏热。令邪气一行。正气自能上顾脾胃。如若未效。即用理中汤以治胃中之伏寒。加大黄以泄大肠之伏热。一方而两扼其要。但予闻之前辈云。痢疾慎用参术。亦是有本之言。务在临证以变通也。张隐云、内经之论疾病者。不及二十余篇。论奇恒之章有八。有因于奇恒之下利者。乃三阳并至。三阴莫当。积并则为惊。病起疾风。至如 砺。九窍皆塞。阳气旁溢。干嗌喉塞。
并于阴。则上下无常。薄为肠 。其脉缓小迟涩。血温身热死。热见七日死。盖因阳气偏剧。阴气受伤。是以脉小沉涩。急宜大承气汤。泻阳养阴。缓则不救。医者不知奇恒之因。见脉气和缓。而用平易之剂。又何异于毒药乎。(叶大观病此。误补而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