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卫生健康委 省教育厅 省人社厅印发《湖北省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鄂卫发〔2023〕4号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卫生健康委、教育局、人社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和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国家中医药局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湖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湖北省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研究制定了《湖北省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湖北省教育厅
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3年12月22日
湖北省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和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以高质量人才队伍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根据《国家中医药局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湖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湖北省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建立满足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需求的中医药人才队伍为目标,加快培养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骨干人才、基层人才,完善有利于中医药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提升人才能力素质,推动中医药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
本着坚持党管人才、坚持服务需求、坚持遵循规律、坚持深化改革的基本原则,到2025年,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基本建立。评定湖北中医大师10名、湖北中医名师30名,选拔10名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50名中医临床优秀人才,50名中西医结合高级人才,200名中医药优秀青年人才,500名基层中医药优秀人才。组建10个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建设30个中医基础类、临床类、疫病防治类、中药类和多学科交叉重点学科,建设100个省级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实现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中医医师配置不低于本机构医师总数的6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国医堂全覆盖,并配备中医医师。
到2030年,中医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人才梯队更加合理,高层次人才规模显著增加,基层人才队伍更加稳固,适应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中医药人才制度体系更加优化,中医药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不断涌现,人才对中医药强省建设的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对健康湖北建设的贡献度显著提升。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培育高层次中医药人才
1.加快培育中医药领军人才。实施“时珍学者计划”,优化科技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的特殊政策,培育中医药领域领军人才。以产出重大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成果为目标,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在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项目和多学科创新交叉研究项目中探索建立首席科学家制度。大力支持不同领域、不同专业高层次人才共同开展中医药理论挖掘和科学研究,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促进中医药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打造中医药人才高地。
2.推动交叉创新人才集聚协同。实施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建设专项,优化项目遴选机制,探索“揭榜挂帅”等立项机制,吸引中医药行业内外相关学科优秀人才和团队,聚焦中医药重点领域关键问题联合攻关,打造一批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培养一批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推动学科领域内外的学术交流协作与资源共享,打造一批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梯队。加强与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哲学社会科学等相关领域的学科交叉融合,培育高层次复合型中医药人才。瞄准中医药重大战略发展需求,依托湖北时珍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强化有计划、有组织的科研攻关,推动更多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从国家科技创新主战场上涌现出来。
3.促使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把人才队伍建设重心放在青年人才上,建立健全对青年人才普惠性支持措施。实施“中医药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建立青年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机制,打破资历限制,实行“见苗浇水、精准滴灌”的培养路径,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建立青年人才导师制度,指导帮助制定科研规划,提升科研能力。建立青年人才库,采取“揭榜挂帅”、“赛马选人”等方式,储备、培养一批能够担当学科专科建设、科技创新大任的优秀青年后备人才。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鼓励青年骨干积极参与团队组建、参与科研联合攻关。搭建青年人才学术交流平台,支持组建青年人才学术组织。落实湖北博士后人才倍增计划,加大引进、培养中医药博士后创新人才力度,构建中医药青年科技人才队伍“蓄水池”。
4.建立高水平创新团队培育制度。依托运行状态良好、建设成效显著的省部级创新平台,以一流学科、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为重点,建设5-6个研究方向稳定、优势特色突出、队伍结构合理的省级创新团队,瞄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等申报建设要求,开展连续滚动资助,并以团队为单位开展年度考核、聘期考核。
5.建立高水平中医药人才发展平台。建设中医药湖北实验室(时珍实验室),力争建成全国重点实验室。加快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争创一批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研究室等研发平台。依托省内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发展壮大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北省中医药产业研究院。调整优化科研机构组织体系,组建跨学科研究中心,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整体协同,打破院校之间、学科之间、基础与临床之间的壁垒,探索建立有利于学科竞争力的科研院所组织体系,整合力量,筹建高水平中医药交叉学科科研院所。
(二)加速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
6.扩大基层人才供给规模。持续开展中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计划和中医全科专业规范化培训,从招聘、培养、培训等环节协同发力,为全省乡镇卫生院招聘中医专业、针灸专业的中医学人才、定向培养中医医学生,夯实基层人才基础。继续开展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到2025年,为每个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建立1—2个传承工作室,培养一批基层人才。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医师和乡村医生开展中医药知识技能全员培训,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人员培训全覆盖,培训一批“能中会西”的基层医生。
7.推动人才向基层有序流动。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人员配备,在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中积极招收中医医师,鼓励退休中医医师和中医(专长)医师在基层执业。推广中医药人员“县管乡用”“乡聘村用”等人才管理模式,鼓励医联体内人才柔性流动,形成上级医院医师定期到医共体、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的长效机制。落实服务基层制度,中医医师晋升副高级职称应当有累计1年以上县级以下或对口支援的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经历。到2025年,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80%以上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
8.改善基层人才发展环境。各地完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中医药基层人才政策体系,职称评定、表彰评优向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中医药人员倾斜。完善基层中医药人才薪酬分配和待遇保障机制,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总量调整机制,保障县乡医务人员合理待遇。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各地可单独设立基层职称评审委员会或评审组,对基层一线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对本科及以上学历、经中医全科专业规范化培训合格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可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考试通过的可优先聘用专业技术中级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