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2025年上海市中医药工作要点》的通知 沪卫中医药〔2025〕2号
各区卫生健康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有关大学、中福会:
现将《2025年上海市中医药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
2025年2月19日
2025年上海市中医药工作要点
2025年上海中医药工作的总体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十二届市委五次全会要求,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为统领,进一步深化中医药改革,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着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打造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关于中医药工作的决策部署
1.加强党对中医药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和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推动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上海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公立中医医院党的建设,激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坚持以党建引领行风建设,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进一步规范中医医院管理和中医药服务行为。加强新时代中医医疗机构文化建设,弘扬“大医精诚”优良传统,弘扬中医药行业新风正气。
2.统筹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落实《上海市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方案》各项改革任务和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加快推出一批改革创新成果。指导浦东新区全面完成中央财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建设任务,加强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的总结、宣传和推广等相关工作。推进浦东新区、闵行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聚焦改革目标,打造高质量发展试验田。积极推动各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市(县)。
3.积极谋划中医药发展顶层规划。加快推进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启动终期评估,确保完成目标任务。推动我市中医药发展“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和编制工作。
4.扎实推进重大工程实施。统筹推进本市国家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加快落实基建项目,不断提升内涵建设。全面启动《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项目建设,在更高目标上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二、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的独特优势
5.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按照国家部署,积极支持龙华医院建设国家医学中心(中医类)和岳阳医院创建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推动项目落地,指导龙华、曙光医院推进河南、江西、甘肃和安徽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6.提升区级中医类医院能级。提升中医药资源短缺区域床位配置水平,强化区级中医医院条件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强区级中医类医院急诊、康复、儿科、老年病等重点科室建设。协调各方资源支持区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
7.建设中医药社区主阵地。继续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开展“为民办实事”社区中医药巡诊站(村卫生室)、“民心工程”社区中医特色专病专科能力提升项目的建设。推进社区中医馆服务内涵提升和中医阁建设。大力推广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和培训。持续监测社区中医药服务情况,做好社区中医药服务宣传和推广。
8.发挥区域+专科中医医联体作用。指导医联体牵头单位推进优质资源下沉,做好“一区一品牌”重点基地建设,持续推进中医专科专病联盟建设和运行。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中夯实区中医医院发挥区域龙头作用,辐射带动社区中医药能力提升。
9.完善扩大中医优势病种医保政策试点。研究完善病种支付标准和支付机制,推进中医优势病种疗效评价结果的信息化采集。配合医保部门根据中医病种调整DRG/DIP系数,初步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体系,扩大改革效应,引导中医医院深化中医药内涵。协调推进中医服务项目价格调整,体现中医技术劳务价值并向社区倾斜。
三、深化中医药服务内涵建设
10.加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与管理。发挥国家中医优势专科辐射带动作用,新建一批市级中医优势专科,评选示范中医专病门诊。建设一批海派中医非药物疗法示范基地。推进“十四五”中医特色专科和中医急诊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工作,增强专科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区级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
11.推进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和中医紧急医疗救援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培训和演练,提高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跨区域救援能力,提升中医应急医疗队伍对突发疫情、紧急医学救援的应急指挥、应急救治、物资调配等综合处置水平。
12.提升重点领域中医药服务能级。推进国家中医康复中心建设,建设若干市、区级中医康复中心。建设示范性老年中医药健康中心,提升中医药在老年健康服务中的作用。开展妇幼中医药健康服务促进专项,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妇幼保健机构全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促进妇幼中医药融合发展,提升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诊疗能力,深化在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服务内涵。加强中医儿科和神志病专科建设,发挥中医药在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中的特色优势。
13.构建重大慢病中医药防治康全程健康服务和评价体系。依托4个中医区域医联体,推进重点领域中医特色病种建设,发挥中医药在心脑血管、呼吸、内分泌系统疾病等方面的特色优势。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探索治未病科与其他专科联合协同创新发展机制,提升治未病服务能力与水平。结合“体重管理年”活动,积极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和体重管理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体验。持续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中医药干预试点。
14.加强中医护理工作。完善中医专科护士培训,开展中医专科护理门诊试点,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能力。均衡中医护理资源配置,加快中医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开展社区中医护理技术培训。
15.深入推进中西医协同。以国家和本市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和“旗舰”科室建设、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为抓手,进一步强化中西医融合发展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中西医协同模式。聚焦重大疑难疾病和罕见病,建设上海市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诊疗中心。加快推动综合和专科医院临床科室运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启动临床医师单项中医技术的培训和准入。
有关阅读:上海市关于公布本市2024年度市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的通知(沪卫中发〔2024〕16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