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9|回复: 2

[其它] 湖南省冬春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

[复制链接]

3

主题

0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2025-3-21 09: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南省冬春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2025年版)

本病中医认为系外感时令之邪或非时之气,或客于肌表,或犯于肠胃,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咽痛、头身疼痛、咳嗽、乏力或呕吐、腹泻等症。部分病邪入里化热,壅闭于肺,出现高热、喘促等症,甚则里闭外脱,出现危候。

一、预防方案

(一)防治通用方案


推荐处方:流感防治方(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拟方)

【功效】:疏风散邪,清热解毒

【参考方药】

银花 10g    连翘 10g    桔梗 10g    荆芥 10g     薄荷 10g    防风 10g    羌活 10g    芦根 10g     板蓝根10g   甘草 6g

本方适应于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者(三剂为一疗程),也可用于流感初起症见:发热畏风、口渴鼻塞、身痛咽痛者。小儿用量减半(1~10岁)

(二)儿童预防方案

1.推荐预防处方:玉屏风散加减

【功效】益气固表,清热解毒

【参考方药】

生黄芪10g    炒白术6g    防风5g    芦根10g    金银花6g    甘草3g

本方适应于流行期间体弱易感儿童。

2.中药香囊外用

【功效】芳香辟秽

【主要组成】丁香、木香、白芷、菖蒲、山柰、薄荷脑各3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绛色布缝制小药袋,装入药末,佩戴胸前。2-3天更换一个香囊,可以连续使用1周。

(三)成人预防方案

推荐预防处方:玉屏风散加减


【功效】益气固表,化浊辟邪

【参考方药】

生黄芪15g  炒白术10g   防风6g  金银花10g    连翘10g  藿香6g

本方适应于流行期间体弱易感者。



二、治疗方案

(一)儿童治疗方案

1.风寒束表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舌质淡,苔薄白,脉浮。

【治法】辛温解表,散寒止痛

【基础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参考方药】

荆芥6g   防风6g   羌活3g   柴胡6g     前胡6g   紫苏叶5g   桔梗3g   辛夷(包煎)5g   川芎5g   生甘草3g

【加减】头痛甚加白芷、葛根;恶心呕吐加藿香、姜半夏;发热渐重、舌红苔薄黄者加金银花、连翘;纳差、食少加鸡内金、神曲。

【参考中成药】小儿荆杏止咳颗粒,通宣理肺颗粒。

2.风热袭表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寒或不恶寒,头痛,咽痛,伴四肢酸痛,纳差,大便干结,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基础方】银翘散加减

【参考方药】

金银花6g   连翘6g   淡竹叶5g   薄 荷3g(后下)   荆芥6g   牛蒡子6g   芦根 10g   生甘草3g   板蓝根10g   桔梗3g   

【加减】高热加生石膏(先煎);咳嗽有痰多加苦杏仁、前胡;咽红肿痛加玄参、射干,热甚动风导致抽搐者加钩藤、蝉蜕。

【参考中成药】芩香清解口服液,抗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清宣止咳颗粒,连花清咳片。

3

主题

0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楼主| 发表于 2025-3-21 09: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南省冬春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2025年版)3-2

3.邪热犯肺

【临床表现】高热,咽痛,咳嗽,有痰,伴或不伴喘息,口渴喜饮,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基础方】麻杏石甘汤加减

【参考方药】

蜜麻黄3g   杏 仁6g   知母6g   生石膏(先煎)20g    浙贝母10g  葶苈子5g  黄芩5g   柴胡6g    茯苓10g   薏苡仁10g     生甘草5g

【加减】咳嗽剧烈加款冬花、前胡、紫菀;咽喉疼痛加射干、牛蒡子;大便干结加生大黄(后下)、厚朴。

【参考中成药】连花清瘟颗粒,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喉咽清颗粒(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4.邪犯肺胃

【临床表现】发热,或恶寒,头身酸痛,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舌红,苔厚腻,脉滑数。

【治法】清肃肺胃,化湿和中

【基础方】葛根芩连汤合平胃散加减

【参考方药】

葛根10g   黄芩6g   黄连3g   苍术5g    防风6g    姜半夏6g   厚朴5g   藿香(后下)6g    车前草10g   生甘草3g

【加减】呕吐明显加竹茹、白豆蔻(后下);咳嗽,咯黄痰加枇杷叶、前胡;积食加六神曲、焦山楂。

【参考中成药】葛根芩连丸,藿香正气口服液。

5.气阴两虚

【临床表现】神疲乏力,纳少,咳嗽,痰粘,舌淡红,少津,苔薄,脉弦细。

【治法】益气养阴

【基础方】沙参麦门冬汤加减

【参考方药】

沙参10g   麦冬6g   白扁豆5g   桑叶5g     天花粉6g    玉竹6g   神曲10g  枇杷叶6g

【加减】舌苔厚腻者加藿香、佩兰;痰多者加瓜蒌皮;积食便秘者加炒莱菔子,低热者加竹叶、生石膏,汗多者加五味子、煅牡蛎。

参考中成药】生脉口服液

儿童用法和剂量:每日1剂,每剂煎煮2次,煮沸后15分钟倒出药液,混合成300ml药液,餐后温服。3岁以下每次不超过50ml,3-6岁每次不超过100ml,7岁以上每次不超过150ml,每日2次。

(二)成人治疗方案

1.风寒束表


【临床表现】发病初期,恶寒,发热或未发热,无汗,身痛头痛,鼻流清涕,舌质淡红,苔薄而润,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辛温解表

【基础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参考方药】

荆芥10g   防风10g   甘草6g   茯苓15g     川芎6g    桔梗6g   独活6g   前胡10g    枳壳10g   白芷10g   柴胡10g   羌活6g

【加减】发热甚加麻黄、葛根;咳嗽甚加苏子、杏仁;鼻塞流涕重者加辛夷、苍耳子;纳差者加稻芽、山楂;年老、乏力者加党参。

【参考中成药】感冒软胶囊,九味羌活丸,风寒感冒颗粒。

2.风热袭表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咽痛,口渴,舌质边尖红,苔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辛凉解表

【基础方】银翘散加减

【参考方药】

银花15g   连翘10g   桑叶15g   菊花10g     桔梗6g    牛蒡子10g   芦根15g   薄荷6g

【加减】咳嗽重加杏仁、葶苈子;咽痛甚加射干、僵蚕;发热甚加石膏、天花粉。

【参考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复方芩兰口服液,喉咽清颗粒,连花清咳片,复方感冒灵颗粒。

3.风寒化热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身痛,头痛,咽痛,口渴,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治法】疏散表邪,清热解毒

【基础方】柴胡羌蒲汤(全国名中医袁长津教授经验方)

【参考方药】

柴胡15g   羌活10g   前胡10g   枳壳10g    黄芩10g   桔梗6g    连翘15g   蒲公英 15g    法半夏9g    甘草6g

【加减】伴身疼、头痛明显加川芎、白芷;咳嗽咳痰,加麻黄、杏仁。

【参考中成药】柴石退热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清热消炎宁片,炎可宁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楼主| 发表于 2025-3-21 09: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南省冬春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2025年版)3-3

4.邪犯肺胃

【临床表现】发热或恶寒,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头身酸痛,舌质淡,苔白腻,脉滑数。

【治法】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基础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参考方药】

藿香10g   白芷10g   紫苏叶10g   茯苓15g    大腹皮10g   甘草6g    桔梗10g   陈皮6g    炒白术10g   厚朴10g    法半夏9g    生姜5片    红枣5颗

【加减】畏寒者,加荆芥、防风各10g;纳呆、食少加神曲、鸡内金。

【参考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藿香正气水。

(三)变证:

1.热毒闭肺


【临床表现】高热不退,咳嗽频剧,喘憋,痰黏稠或黄或有血丝,喘促短气,咽喉肿痛,口渴,目赤,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泄泻或便秘,舌红或绛,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宣肺平喘,清热化痰

【基础方】宣白承气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参考方药】

生石膏(先煎)30g     大黄5g    桔梗10g   连翘12g    炒杏仁10g    炙麻黄6g   瓜蒌皮10g  桑白皮10g      蒲公英30g    葶苈子10g  生甘草6g

【参考中成药】羚翘解毒片,射麻口服液,痰热清胶囊,宣肺败毒颗粒,银黄清肺胶囊,一清颗粒。

2.气营两燔

【临床表现】壮热口渴,胸闷喘促或胸胁胀痛,咳嗽气急,烦躁不安,甚者神昏谵语,溲赤,便干,舌红绛,苔黄,脉细数。

【治法】清气解毒,凉营泄热

【基础方】清瘟败毒饮加减

【参考方药】

生石膏30g  水牛角30g(先煎)  玄参10g  生地15g      金银花30g   黄芩10g    麦冬15g    连翘15g      牡丹皮10g  黄连9g   栀子12g  赤芍9g      生甘草6g   瓜蒌15g     芦根15g

【参考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痰热清,血必净,清开灵,双黄连注射液等。

3.内闭外脱

【临床表现】发热神昏,烦躁,胸腹灼热,手足逆冷,呼吸急促或需要辅助通气,舌质红绛,苔黄或燥,脉数或芤或促。

【治法】开闭固脱,解毒救逆

【基础方】生脉散、三石汤

【参考方药】

西洋参10g   麦冬15g   五味子6g    寒水石30g    滑石15g   生石膏30g   苦杏仁10g   金银花10g    通草6g    竹茹15g

【加减】神昏便秘者加牛黄承气汤(安宫牛黄丸用6g大黄水送服)。

【参考中成药】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


三、外治治疗方案

(一)针刺疗法


【主穴】列缺  合谷  风池  太阳  外关

【配穴】风寒束表配风门、肺俞;风热袭表配大椎、曲池、尺泽;风寒化热配风门、大椎、曲池;邪犯肺胃配中脘、内关、天枢;热毒闭肺配商阳、少商、耳尖;气营两燔配鱼际、十宣、内庭;内闭外脱实证配水沟、内关、百会,虚证配神阙、关元、气海。

【操作方法】针刺采用泻法;内闭外脱虚证只灸不针。每日1次,每次30min。

(二)艾灸疗法

选取上述合适穴位,风寒束表可加用灸法治疗,内闭外脱虚证予以艾灸回阳固脱。采用悬灸、灸盒灸等方式进行艾灸或温针灸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

(三)拔罐疗法

选取上述合适穴位,风寒束表采用闪罐、膀胱经走罐、留罐或扶阳罐温推温刮等治疗;风寒化热、风热袭表及邪犯肺胃,采用闪罐、膀胱经走罐治疗;热毒闭肺、气营两燔采用膀胱经走罐或刺络拔罐治疗。1周2次。

(四)放血疗法

热证和实证者可加点刺放血或刺络拔罐治疗。

(五)刮痧疗法

以肺经、膀胱经、胃经、大肠经为主。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在经络或上述合适穴位处进行上、下反复刮动,以皮肤发红出痧为度,不强求出痧。1周1次,或痧退后行第二次。

(六)儿童推拿

【主穴】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掐总筋、分阴阳各24次,清肺经、平肝经、揉风池各300次,捏脊50次,拿肩井5次。

风寒束表加推三关200次,揉一窝风、外劳宫、迎香各100次;风热袭表加推清天河水、水底捞月、推天柱骨各200次;邪热犯肺加推揉天突、膻中、肺俞各200次,退六腑100次;邪犯肺胃加推清脾经、揉板门、揉中脘各200次,气阴两虚加补肺经、脾经、肾经各300次,揉二马、足三里各100次。根据病情缓急每日1-2次。



四、生活调摄

(一)注意气候冷暖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及过度劳累。

(二)合理膳食,营养均衡,适量食用新鲜水果、蔬菜类食物。

(三)保持社交距离,在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注意戴口罩,避免呼吸道飞沫传播。

(四)患流感后宜多饮温水,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五)老人、孕妇、婴幼儿、肥胖者和有慢性病者,患流感后请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中医药辨证治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