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冬春季成人流行性感冒中医药防治方案(2025年版)
一、概述
流行性感冒:是- -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临床上主要由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致病,在我国属于丙类传染病. 一般来说,流感病毒的潜伏期大约为1-7天,在症状开始后的第3天至4天内最具传染性;症状可能会持续长达2周或更长时间.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肌肉或身体疼痛、头痛、疲劳、喉咙痛或鼻塞等,起病迅速。中医认为流感属“时行感冒”范畴,其病因为时行疫毒,素体脾胃及正气虚弱者易感.中医诊治多采用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体系,通过辨证论治,祛邪扶正,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该方案根据国家方案,结合浙江地城特点制定,供临床使用参考.
二、中医治疗
(一)预防期
[范围]流感流行期间,有流感病人密切接触史者,基础疾病人群,体弱及老年患者。
[治法]益气固表
[方药]玉屏风散。黄芪12g、防风6g、炒白术12g。
[环境预防]
1.勤洗手,开窗通风,出行戴口罩。
2.佩戴香囊(艾叶2g、石菖蒲2g、丁香1g、薄荷1g、白芷1g、藿香1g、山柰1g、苍术1g),随身携带或置于室内。
[疫苗预防]高危人群尽早接种流感疫苗.
[中医针灸]清艾条温和灸双侧足三里,每穴15分钟。
[日常防护]避风寒,慎起居,畅情志,节饮食。
(二)急性期
1.轻型.
(1) [证型]风寒束表
[症状]发热恶寒,或不发热,乏力,轻咳少痰,痰色白,无汗,身痛头疼,流清涕,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疏风散邪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12g、防风10g、羌活12g、独活12g、柴胡9g、前胡10g、炒枳壳9g、茯苓12g、 桔梗10g、川芎9g。若鼻塞、流清涕可加细辛3g、辛夷12g、白芷12g;咳嗽甚者加炙枇杷叶12g、炙紫苑12g、炙百部12g。
[针灸]毫针刺双侧列缺、合谷、风池、风门穴,针用泻法.
[发汗]取生姜切片煮水,用生姜水泡脚,水面至膝盖处,裹被,直至微发小汗,擦干身上汗液及生姜水,避风寒,注意保暖。该方法在低热期尤宜。
(2) [证型] 风热犯肺
[症状]发热或未发热,乏力咽痛,轻咳少痰,浑身酸痛,无汗或汗出,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祛风止咳
[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2g、连翘12g、牛蒡子15g、薄荷6g (后下)、荆芥12g、淡豆豉9g、桔梗12g、竹叶12g、甘草6g。咽痛甚,加用射干12g、马勃6g;热甚加石膏30g (先煎)、知母 12g。
[针灸]毫针刺大椎、曲池、外关、合谷、鱼际、少商穴,针用泻法,可配合放血疗法。
(3) [证型] 表寒里热
[症状]发热恶寒,身疼痛或身重,无汗,烦躁,口干,鼻塞声重,咽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白,脉浮紧或浮数。
[治法]外散风寒,内清里热
[方药]大青龙汤加减。麻黄9g、桂枝12g、甘草6g、苦杏仁12g、生姜6g、大枣12g.石膏30g(先煎)。若恶心,脘痞加姜半夏12g、厚朴12g,身痛明显者加羌活12g、柴胡9g、葛根15g。
[针灸]大椎、少商放血疗法,曲池、风门、风池、外关针用泻法。
2.中型
(1) [证型]热毒壅肺
[症状]发热,咽干咽痛,胸闷气促,口唇紫绀,动辄气喘,烦躁,汗出肢冷或伴心悸,心慌,舌红,苔黄,脉洪。
[治法]清热宣肺,宽胸理气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9g、苦杏仁12g、石膏30g (先煎)、甘草6g。口渴心烦加黄连5g、知母12g、玄参15g。痰黄难咯者加鲜芦根30g、竹沥12g、半夏12g。
[针灸]大椎、尺泽放血疗法或加拔罐,鱼际、肺俞泻法,膻中、丰隆平补平泻。
(2) [证型] 热毒闭肺
[症状]咳嗽气促,发热肢厥,身热夜甚,神烦少寐,口渴,胸部紧闷,鼻煽气灼,咽肿咽痛,舌绛红苔黄燥,脉数。
[治法]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方药]清营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水牛角15g、生地12g、银花12g、连
翘12g、玄参12g、黄连6g、竹叶12g、丹参12g、麦冬12g、 麻黄9g、苦杏仁12g、石膏30g (先煎)、甘草6g。便秘者,加生大黄10g (后下)、厚朴12g;胸闷者,加用薤白12g、瓜蒌皮9g。
[针灸]大椎、尺泽、少商、鱼际放血疗法,膻中平补平泻,肺俞、大椎拔罐疗法。
3.重型
[证型]内闭外脱证
[症状]神识昏蒙,唇甲紫暗,呼吸困难,喘息抬肩,痰涎壅盛,或咯吐血痰,或咯吐粉红色血水,胸腹灼热,四肢厥冷,汗出,尿少。舌红绛或暗淡,脉微细无根。
[治法]泻肺开闭,益气固脱
[方药]参附汤加减。生晒参30g、附子10g (先煎)、山萸肉30g、生大黄10g (后下)、苦杏仁10g、天花粉12g、炒山栀10g。
[针灸]指尖放血,人中强刺激。
[备注]此型患者病情危重,需立即送往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必要时转至ICU治疗。
(三)恢复期
1. [证型]气阴两虚证
[症状]素体虚弱,气短,乏力,纳呆,怕热,五心潮热,便干,或有咳嗽咳痰,量少色白或微黄能咳出,舌淡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弱或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润燥生津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北沙参12g、麦冬12g、玉竹10g、天花粉10g、桑叶10g、白扁豆10g、生甘草6g。气促乏力甚者,加用炒党参15g、五味子6g;夜间潮热甚者,加用玄参15g。
[针灸]毫针刺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尺泽穴,用补法。
[食疗]
(1) 玉屏风茶。取黄芪10g,白术、防风各6g, 煎煮焖泡15分钟,代茶饮。
(2)党参山药陈皮粥。取党参10g、山药20g、大米(或小米) 100g、 陈皮5g。将党参、山药洗净切小丁,把米洗净,加人适量水同煮,煮开10分钟后,加入洗净的陈皮,再煮20分钟至米烂熟即可。
(3)百合银耳莲子羹.取百合、银耳(干)各20g.莲子150g、枸杞子15g,冰糖适量,放砂锅中炖煮至汤变浓稠即可。
(4) 百合梨汤。取百合20g、雪梨1个,将雪梨切块,放人百合后,加水适量,煮开沸腾至百合熟透,喜甜者可添加适量冰糖,咽部燥热者,亦可添加少许薄荷叶。
2. [证型]肺脾气虚证
[症状]咳嗽气短,咳痰色白,纳呆乏力,腹胀便溏,或面浮肢肿,动则汗出气促,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益气健脾,化痰渗湿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炒党参12g、茯苓12g.炒白术12g、陈皮9g、炙甘草6g、山药12g、白扁豆12g、莲子9g、砂仁6g (后下)、米仁20g、桔梗12g。咳嗽气短甚者,加用生黄芪20g、五味子6g;纳呆便溏甚者,加用神曲12g、石榴皮6g。
[针灸]毫针刺双侧足三里、尺泽穴、大椎穴,用补法。
[食疗]姜枣茶。取适量生姜、大枣、陈皮、米仁,少量红糖,煎煮,代茶饮。
三、注意事项
1.中成药可根据病情状况,阅读说明书后辨证选用。
2.流感多为自限性疾病,经对症处理及中医药干预后能在短期内自愈。但≥65岁的老年人患有流感则应引起重视,此外患有基础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移植术后的患者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以免严重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3.重症流感可能引发的并发症主要是肺炎,也可能引发心脏(例如心肌炎)、大脑(例如脑炎)或肌肉组织炎症(例如肌炎、横纹肌溶解症)或多器官衰竭(例如呼吸衰竭、肾衰竭) 。如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神志不清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4.本方案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