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回复: 0

[灸法康复] 科学艾灸:防病治病春季怎么做

[复制链接]

3

主题

0

回帖

2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4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艾灸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部分,以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绒为原料,通过燃烧产生的热力和药性刺激人体穴位,达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强身健体的功效。其历史可追溯至先秦时期,《黄帝内经》中便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记载。《本草从新》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温中开郁……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艾灸的现代健康价值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艾叶燃烧时释放的红外线波长范围为0.8~5.6μm,其中近红外线可直接穿透皮肤达1厘米以上,远红外线虽穿透能力较弱,但可通过共振效应间接影响深层组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艾烟中的挥发成分(如桉油精、樟脑)还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

(一)对抗“压力型亚健康”

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疲劳、失眠、焦虑等。艾灸通过温通经脉、调节气血,作用于百会、神门等安神穴位,能够促进血清素、内啡肽的分泌,从而缓解焦虑情绪。

(二)拯救“低头族”颈椎危机

针对久坐、手机依赖导致的颈肩腰腿痛,艾灸可快速改善局部循环。例如,艾灸大椎穴可缓解颈椎僵硬。

(三)调理“内伤型体质”

现代人常见的虚寒体质(手脚冰凉、宫寒痛经)、痰湿体质(肥胖、易浮肿)等,研究发现,艾灸可使局部温度提升3~5℃,持续提高基础代谢率,改善虚寒痰湿症状。

春季艾灸穴位推荐


春季阳气升发,万物复苏,人体的毛孔也开始由闭合逐渐打开,但同时也容易受到外界风寒的侵袭。因此,需要顺应自然,温养阳气,还需要调畅气血,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通过艾灸以下穴位,可以有效调养身体,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一)肝俞穴

位置:在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功效:肝俞穴是肝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艾灸肝俞穴可疏肝利胆,养血明目。春季是养肝的好时节,艾灸肝俞穴有助于调畅肝气,使肝脏功能正常发挥,对于缓解眼睛干涩、视物模糊、情绪抑郁等与肝相关的症状有良好效果,能够维护肝脏的健康,促进身体的气血调和。

(二)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

功效:中脘穴是胃的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等功效。春季艾灸中脘穴,能够促进胃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增强胃的消化功能,对于缓解胃痛、胃胀、食欲不振等脾胃不适症状有良好效果,有助于维护脾胃的健康,保证身体在春季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供应。

(三)气海穴

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功效:气海穴是任脉的重要穴位,艾灸此穴可以补益元气,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春季阳气初升,艾灸气海穴能够帮助补充元气,增强身体的阳气,预防因阳气不足导致的疲劳、乏力等问题。

(三)足三里

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等作用。春季艾灸足三里,可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使人体能够更好地摄取和利用营养物质,以适应春季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增强免疫力。

(四)太冲穴

位置:在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

功效: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艾灸此穴可以平肝息风,舒缓情绪。春季肝气渐旺,艾灸太冲穴能够帮助平抑肝气,缓解因肝气郁结导致的头晕、头痛、烦躁等问题。

艾灸时间与注意事项


(一)艾灸时间

艾灸通常建议在上午或下午进行。前3次最好每日连续灸,每个穴位15~20分钟,一般前3天每日灸1次,以后隔日或隔两三天灸1次。对于白天没有时间的“上班族”,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在白天进行艾灸。如果想在晚上艾灸,整个过程需在晚8点前结束,以免影响睡眠。

(二)注意事项

1.皮肤较薄、肌肉较少的部位不宜直接灸,如面部、关节处、乳头处、睾丸、会阴部。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宜施灸。

2.高热、昏迷、抽风期间,妇女经期、妊娠期,传染病患者,身体极度衰竭等情况忌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等情况禁灸。

4.艾灸过程中不宜进食寒凉之物,艾灸后1小时内不宜接触冷水或洗澡,灸后要多喝温开水以协助排毒,禁忌喝冷水。(作者:徐尤佳 屈 庆 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