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9|回复: 5

[其它] 大黄各品简介

[复制链接]

2

主题

16

回帖

3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1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黄
Dahuang
RHEI RADIX ET RHIZOMA

别名】 将军、锦文大黄、黄良、蜀大黄。

来源】 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

本草考证】 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吴普本草》载:“生蜀郡北部或陇西,二月卷生,生黄赤叶,四四相当。黄茎高三尺许,三月花黄,五月实黑,八月采根,有黄汁,切片阴干。”陶弘景谓:“生河西及陇西,大黄,其色也,将军之号,当取骏快也。”《本草拾遗》载:“若取和厚深沉能攻病者,可用蜀中似牛舌片紧硬者,若取泄泻骏快,推陈去热者,当取河西锦文者。”《图经本草》载:“正月内生青叶,似蓖麻,大者如扇,根如芋,四月开黄花,亦有青红似荞麦者,茎青紫色,形如竹,二、八月采根,去黑皮,切作横片,火干。”本草记载与现今所用大黄基本一致。

原植物
1. 掌叶大黄 多年生草本,高达2m。根及根状茎粗壮木质,表面棕褐色,有横纵皱纹。茎直立,中空,光滑无毛。基生叶宽心形或近圆形,长、宽达35cm,掌状3~7浅至半裂,裂片窄三角形, 基出脉多为5条, 叶上面粗糙到具乳突状毛,下面及边缘密被短毛;叶柄粗壮,圆柱状,与叶片近等长,密被锈乳突状毛;茎生叶较小,有短柄;托叶鞘大,长达15cm,内面光滑,外表粗糙,膜质,淡褐色。圆锥花序大形,分枝较聚拢,密被粗糙短毛,顶生;花小,红紫色,花蕾倒金字塔形;花梗长2~2.5mm,关节位于中部以下;花被片6,2轮;雄蕊9;花柱3。花枝多聚拢,瘦果长方状椭圆形,有3棱,沿棱生翅;种子宽卵形,棕黑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掌叶大黄生于海拔1500~4400m山地林缘或草坡或山谷湿地。主要分布于甘肃、四川、青海及西藏;野生或栽培,现在甘肃及陕西栽培较广。
(图片:《新编中国药材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png

2. 唐古特大黄 高大草本,高1.5~2m。根及根状茎粗壮,黄色。茎粗,中空,具细棱线,光滑无毛或在上部的节处具粗糙短毛。茎生叶大型,叶片近圆形或及宽卵形,长30~60cm,顶端窄长急尖,基部略呈心形,通常掌状5深裂,最基部一对裂片简单,中间三个裂片多为三回羽状深裂,小裂片窄长披针形,基出脉5条,叶上面具乳突或粗糙,下面具密短毛;叶柄近圆柱状,与叶片近等长,被粗糙短毛;茎生叶较小,叶柄亦较短,裂片多更狭窄;托叶鞘大型,以后多破裂,外面具粗糙短毛。雄蕊多为9,不外露;花盘薄并与花丝基部连合成极浅盘状;子房宽卵形,花柱较短,平伸,柱头头状。果实矩圆状卵形至矩圆形,顶端圆或平截,基部略心形,长8~9.5mm,宽7~7.5mm,翅宽2~2.5mm,纵脉近翅的边缘。种子卵形, 黑褐色。花期6月,果期7~8月。

唐古特大黄生于海拔1600~3000m高山沟谷或山地林缘或草坡。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及西藏,野生或栽培。图片:《新编中国药材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png

3. 药用大黄 高大草本,高1.5~2m。根及根状茎粗壮, 内部黄色。茎粗壮,基部直径2~4cm,中空,具细沟棱,被白色短毛,上部及节部较密。基生叶大型,叶片近圆形,稀极宽卵圆形,直径30~50cm,或长稍大于宽,顶端近急尖形,基部近心形,掌状浅裂,裂片大齿状三角形,基出脉5~7条,叶上面光滑无毛,偶在脉上有疏短毛,下面具淡棕色短毛;叶柄粗圆柱状,与叶片等长或稍短,具楞棱线,被短毛;茎生叶向上逐渐变小,上部叶腋具花序分枝;托叶鞘宽大,长可达15cm,初时抱茎,后开裂,内面光滑无毛,外面密被短毛。雄蕊9, 不外露;花盘薄, 瓣状;子房卵形或卵圆形,花柱反曲,柱头圆头状。果实长圆状椭圆形,长8~10mm,宽7~9mm, 顶端圆, 中央微下凹, 基部浅心形,翅宽约3mm,纵脉靠近翅的边缘。种子宽卵形。花期5~6月,果期8~9月。

药用大黄生于海拔1200~4000m山沟或林下。主要分布于四川、湖北、陕西、贵州、云南,野生或栽培,多栽培。
(图片:《新编中国药材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png


主产地掌叶大黄主产于甘肃、青海、四川、西藏、陕西,道地产区主要为青海的同仁、同德,四川的甘孜、阿坝,甘肃的岷县、礼县。现以栽培品居多,产量最大。唐古特大黄主产于青海、甘肃、西藏、四川,道地产区主要为青海的同德、同仁,甘肃武威、张掖,西藏昌都,四川甘孜、阿坝,野生品为主,栽培品较少。药用大黄主产于四川、湖北、贵州、云南,道地品种主要为四川的雅安、九龙,栽培或野生。

栽培要点
1. 生物学特性 大黄喜阴冷湿润环境,耐寒,忌高温,怕积水。适于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疏松肥沃、腐殖质含量高的石灰质壤土及砂壤土。忌连作,忌重茬。


2. 栽培技术 大黄可用种子繁殖和根芽繁殖。种子繁殖:4月或8~9月用种子繁殖,种子繁殖包括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法。在早春或初秋时多半行直播。在不适合直播或者春季干旱的地区可采取育苗移栽繁殖,生产上也常用此方法。根芽繁殖:在采收大黄时,选择健壮的植株将其母株周围较大子芽切下进行种植。

3. 病虫害 病害:根腐病、轮纹病、霜霉病、炭疽病等。虫害:蚜虫及甘蓝夜蛾等。


采收与加工】 采收期为大黄种植3年之后的9~10月秋末冬初茎叶开始枯萎时,过早会导致物质积累少,质量差;过迟则会使大黄受冻变质。因此,适时采收可保证大黄质量。先割去地上部分,刨开根茎四周泥土,将根茎与根全部挖出,剔除已腐烂的大黄,用小刀除去泥土和细小根,刮去根及根茎外皮,切成6~8cm大块或段,阴干或烘干。

商品规格】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大黄因产地较多、品种与加工方法不同,商品性状、气味、色泽等差异,形成了复杂的商品规格,大体上可分为西大黄(蛋片吉、苏吉、水根、原大黄)、雅黄、南大黄三种规格,等级1~3级不等


1. 西大黄 现行中药材行业标准[2]中大黄的规格西大黄主要是指产于甘肃、青海、西藏等地的唐古特大黄和掌叶大黄。
(1)蛋片吉 干货。
一等品为≤8个/千克,二等品为≤12个/千克,三等品为≤18个/千克。
(2)苏吉 干货。
一等品为≤20个/千克,二等品为≤30个/千克,三等品为≤40个/千克。
(3)水根、原大黄 统货。干货。
水根为掌叶大黄或唐古特大黄的主根尾部及支根的加工品,原大黄块片大小不分。

2. 雅黄 雅黄是指甘孜、阿坝、凉山州、青海(德格)及云南等地的产品。为干货。
一等品为150~250g/个,二等品为100~200g/个,三等品不分大小。主要来源于药用大黄。

3. 南大黄 南大黄是指川东与湖北、贵州及陕西毗邻地区的栽培品,且多来源于药用大黄。干货。一等品体结实,长≥7cm,直径≥5cm,二等品体质轻松,大小不分,间有水根,最小头直径≥1.2cm。


目前在市场流通的主要是原大黄、水根的统货, 且多以品种/产地定规格,以形状/大小定等级,传统的感官评价方法仍然是其真伪优劣鉴别的主要手段。
1.png

质量评价
以外表黄棕色、体重、质坚实,锦纹及星点明显、有油性、气清香、味苦而不涩,嚼之发黏者为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以芦荟大黄素(C15H10O5)、大黄酸(C15H8O6)、大黄素(C15H10O5)、大黄酚(C15H10O4)和大黄素甲醚(C16H12O5)的总量计,含总蒽醌不得少于1.5%,含游离蒽醌不得少于0.2%。

性味归经】 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外治烧烫伤。

药理作用
1. 泻下作用 泻下攻积是大黄的主要功效之一,其泻下有效成分为蒽醌类衍生物,以蒽酮苷的泻下效力较强。

2. 抗炎作用 大黄作为新的抗炎药物可应用在各种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对急性胰腺炎、关节炎及神经炎症等多种急慢性炎性疾病治疗效果明显。

3. 抗菌及抗病毒作用 大黄能泻火解毒, 消痈散肿。其抗菌作用强, 抗菌谱广, 对多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抗菌的有效成分以游离蒽醌类如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和大黄酸效果较佳。大黄还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4. 抗肿瘤作用 大黄对结肠癌、胰腺癌、乳腺癌、胃癌、肺癌、肝癌等多种肿瘤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主要抗癌活性成分为大黄素和大黄酸。

5. 止血作用 大黄中的α-儿茶素、没食子酸等鞣质类成分具有止血作用。

6. 其他 大黄还具有利胆、降血脂的作用,在保护肝肾功能、心脑血管系统以及减轻肺损伤方面也具有较好疗效。同时在抗氧化抗衰老及免疫调控,利尿,减肥等方面也发挥作用。

用药警戒或禁忌
孕妇及月经期、哺乳期慎用;大黄具有一定的肝肾毒性。有研究表明,灌胃给予生大黄总提物(10g/kg)95天,可使大鼠肾损伤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异常,建议生大黄安全剂量控制在2.5g/kg以内[10]。连续5天灌胃小剂量大黄对大鼠表现出肝毒性,并且毒性随大黄剂量的增加而增强。过量摄入大黄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脂肪变性。

附注
1. 大黄的炮制品较多,而且各省市自治区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记载的炮制工艺差别较大。因此,从药材生产规范和技术标准、饮片炮制规范和技术标准、药材和饮片的商品规格及分级标准系统构建大黄的标准体系,对于提高大黄的质量、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2. 有研究表明,大黄酸和大黄素能够抑制脂质代谢,改善代谢紊乱,为大黄作为减肥药的研发提供了依据。



转自:公众号“医药书讯”  医科青果   原标题《中药资源大典——西北大黄

3

主题

3

回帖

2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5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黄别名及药材分类



别名】 黄良、火参、肤如(《吴普本草》)、将军(李当之《药录》)、 锦纹大黄(《千金方》)、川军(《中药材手册》)、峻(藏名)
1.掌叶大黄 ,又名:葵叶大黄、北大黄、天水大黄
2.唐古特大黄又名:鸡爪大黄。
3.药用大黄 ,又名:南大黄。

药材】商品分类

1.北大黄:1)西宁大黄:主产于青海同仁、同德等地。此外,尚有凉州大黄、河州大黄和岷县大黄,亦皆属西宁大黄一类。其中凉州大黄又名凉黄、狗头大黄,产于甘肃武威、永登等地。
2)铨水大黄:主产于甘肃铨水、西礼等地。属于铨水大黄型的商品,尚有文县大黄、清水大黄、庄浪大黄等数种,产于甘肃文县、成县、清水等地。
2.南大黄 又名:四川大黄、马蹄大黄。商品有雅黄、南川大黄等,主产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及雅安、南川等地。此外,陕西、湖北、贵州、云南、西藏等地亦产。
同属植物波叶大黄,又称苦大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

回帖

2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5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黄不同炮制方法导致的不同处方名


大黄处方名:大黄、西大黄、川大黄、锦纹、西锦纹、生锦纹、西吉、川军、大黄粉、制川军、生大黄、生军、制军、熟军、炒大黄、熟大黄、酒大黄、酒军、黑大黄、大黄炭等。

处方中写大黄、西大黄、川大黄、西吉、川军均指生大黄。又称生军。为原药去杂质,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偏于泻下。


酒大黄又名酒军。为大黄片用黄酒喷淋拌匀,闷润吸尽,再用文火微炒入药者。偏于活血。


熟大黄又名制大黄、熟军、制军。为大黄块用黄酒喷淋拌匀,放瓦罐内密封,再放入锅中隔水炖透,取出晾干入药者。偏于活血。


黑大黄又名大黄炭。为大黄片放锅内用微火炒,待冒黄烟,大黄片呈棕黑色时,取出晾凉入药者。偏于止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9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黄品种考证


大黄之名首次出自《神农本草经》。

①陶弘景:“大黄,今采益州北部汶山及西山者,虽非河西、陇西,好者犹作紫地锦色,味甚苦涩,色至浓黑,西川阴干者胜,北部日干,亦有火干者,皮小焦,不如而(‘而’《纲目》引作‘西’)耐蛀堪久。此药至劲利,粗者便不中服,最为俗方所重,将军之号,当取其骏快也。”

②《唐本草》:“大黄,幽、并以北渐细,气力不如蜀中者。今出宕州、凉州、西羌、蜀地皆有。陶称蜀地者不及陇西,误矣。”

③《本草抬遗》: “大黄,用之当分别其力,若取和厚深沉能攻病者,可用蜀中似牛舌片紧硬者。若取泻泄骏快,推陈去热,当取河西锦文者。凡有蒸,有生,有熟,不得一概用之。”

④《本草图经》: “大黄,今蜀川、河东、陕西州郡皆有之,以蜀川锦纹者佳,其次秦陇来者,谓之土蕃大黄。江淮出者曰土大黄,二月开花结细实。又鼎州出一种羊蹄大黄,疔疥瘙甚效。初生苗叶如羊蹄,累年长大,即叶似商陆而狭尖,四月内于押条上出穗五七茎,相合,花叶同色,结实如荞麦而轻小,五月熟,即黄色,亦呼为金荞麦,三月采苗,五月收实并阴干,九月采根,破之亦有锦文,日干之,亦呼为土大黄。”

⑤《纲目》:“苏颂说即老羊蹄根也。因其似大黄,故谓之羊蹄大黄,实非一类。又一种酸模,乃山大黄也。状似羊蹄,而生山上,所谓上大黄或指此,非羊蹄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

回帖

3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3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黄商品名简介


一、北大黄:为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的根茎,包括西宁大黄和铨水大黄两大类。
(一)西宁大黄:又名西大黄、西吉。主产于青海、甘肃。可分为蛋吉、片吉、中吉、苏吉四等。
1.蛋吉是指个头匀称,形如鸭蛋者;
2.片吉是指根头部纵切瓣呈片状者;
3.中吉是指根茎叶部的横切段;
4.苏吉是指尾根部,稍加闯光,并具原有的楔状形。多加工成圆锥形或腰鼓形。为北大黄的一种。品种优良,销往全国,并供出口。
5.凉州大黄:又名凉黄、狗头黄。属西宁大黄的一种。产于甘肃武威(凉州)、永登等地。形如狗头,故而得此名称。
6.河州大黄:属于西宁大黄的一种。
7.岷县大黄:属于西宁大黄的一种。
8.锦纹大黄:属于西宁大黄的一种,产于青海同仁、同德等地。因其外表有黄色至棕红色的弯曲线纹,故有“锦纹”和“锦纹大黄”之称。
9.天水大黄:属于西宁大黄的一种,产于甘肃天水一带。
(二)铨水大黄:为北大黄的一种,产于甘肃铨水、西礼等地。
1.文县大黄:又名文大黄,为铨水大黄的一种。产于甘肃文县。
2.清水大黄:为铨水大黄的一种,产于甘肃清水地区。
3.庄浪大黄:为铨水大黄的一种,产于甘肃成县。

二、南大黄:又名四川大黄、川军、川大黄、马蹄黄、马蹄大黄等名称。为药用大黄的根茎。状如马蹄。
(一)雅黄:为南大黄的一种,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二)块黄:为南大黄的一种,产地同雅黄。
(三)南川大黄:为南大黄的一种,产于四川盆地南部边缘地区。
(四)西藏大黄:产于西藏者;

三、水根大黄:为大黄的较细支根及主根尾段,经加工而成。

以上商品均以质坚实、干燥、断面显锦纹、稍有油性、气清香、味苦而微涩者为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9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黄生药材鉴定

(一)北大黄 为掌叶大黄及唐古特大黄的干燥根茎。商品有两类:

1)西宁大黄:多加工成圆锥形或腰鼓形,俗称“蛋吉”,长约5~17厘米,直径约3~10厘米;外皮已除去或有少量残留,外表黄棕色或红棕色,可见到类白色菱形的网状纹理,俗称“锦纹”(系由灰白色薄壁组织与棕红色射线交错而成),有时可见菊花状螺旋形“星点”,一端常有绳孔,质地坚硬,横断面黄棕色,显颗粒性(习称高梁碴),微有油性,近外围有时可见暗色形成层及半径放射向的橘红色射线,髓部中有紫褐色星点,紧密排列成圈环状,并有黄色至棕红色的弯曲线纹,亦称“锦纹”。气特殊,味苦而微涩。主产于青海同仁、同德等地。此外,尚有凉州大黄、河州大黄和岷县大黄,亦皆属西宁大黄一类。其中凉州大黄又名凉黄、狗头大黄,因其整个的形有如狗头,顶端平圆,下部渐细而钝圆,品质亦佳,产于甘肃武威、永登等地。

2)铨水大黄:一般为长形,切成段块,个大形圆者常纵剖成片,质地较松,内色较西宁大黄淡,锦纹不甚明显,断面星点亦排成圈环状,其它与西宁大黄相似。主产于甘肃铨水、西礼等地。属于铨水大黄型的商品,尚有文县大黄、清水大黄、庄浪大黄等数种,产于甘肃文县、成县、清水等地。

(二)南大黄 又名:四川大黄、马蹄大黄。为药用大黄的干燥恨茎。多横切成段,一端稍大,形如马蹄,少数亦呈圆锥形或腰鼓形,长约6~12厘米,直径约5~ 8厘米,栓皮已除去,表面黄棕色或黄色,有微弯曲的棕色线纹(锦纹)。横断面黄褐色,多空隙,星点较大,排列不规则,质较疏松,富纤维性。气味较弱。商品有雅黄、南川大黄等,主产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及雅安、南川等地。此外,陕西、湖北、贵州、云南、西藏等地亦产。以上各种大黄,均以外表黄棕色、锦纹及星点明显、体重、质坚实、有油性、气清香、味苦而不涩、嚼之发粘者为佳。另有一种山大黄为同属植物波叶大黄 Rheum franzenbachii Munt.的根茎及根,又称苦大黄。常呈不规则圆柱形,外表红褐色而黄,无横纹,质坚而轻,断面无星点,无锦纹,有细密而直的红棕色射线。气不香,味苦而涩,质次,服后有腹痛感。显微览定:根茎横切面:木栓层与皮层大多已除去,偶见部分残留。韧皮部射线宽1-数列细胞,内含棕色物,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导管稀疏作径向散列,非木化。髓部宽广,散有多数异常维管束(星点),排成1-2圈或散生。异常维管束系复合维管束,由多个外木维管束组成,形成层内方为韧皮部,外方为木质部,射线呈星芒状射出。

(1)掌叶大黄 粉末:棕黄色。①草酸钙簇晶多,直径21-140(-190)μm,棱角大多短钝;另有簇晶呈不规则矩圆形或类长方形,也有一边较多较平截。②网纹导管和具缘纹孔导管直径约至140μm,非木化;具缘纹孔椭圆形或斜方形,有的横向延长呈网状具缘纹孔导管。③淀粉粒单粒圆球形或长圆形,直径3-32μm,脐点星状、十字状、三叉状、人字状、裂缝状或点状,大粒层纹明显;复粒由2-7分粒组成。各分粒大小均匀,脐点明显,由2分粒组成的复粒大小悬殊,大者长约至49μm。

(2)唐古特大黄 粉末:棕黄色。①草酸钙簇晶直径20-106μm,棱角大多宽而较尖,长短参差不齐。②导管主为网纹导管,直么11-126(-144)μm,非木化;有的导管分子甚短,长仅54μm。③淀粉粒单粒直径3-25μm;复粒2-10(-12)分粒组成,大小不一,有的分粒特小,脐点明显。

(3)药用大黄 粉末深黄棕色。①草酸钙簇晶直径35-155μm,棱角大多较宽而短尖。② 具缘纹孔导管及网状具缘纹孔导管多见,也有网纹导管,直径约至160μm,稀至190μm,非木化。③淀粉粒单粒,直径5-44μm;复粒由2-8分粒组成,有的分粒大小悬殊。本品以外表黄棕色、体重、质坚实、锦纹及星点明显、有油性、气清香、味苦而不涩、嚼之发粘者为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lass="xs0">©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