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回复: 0

户外露营预防蜱虫叮咬

[复制链接]

3

主题

3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发表于 前天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好的季节里,越来越多的人在体验户外踏青或是露营,而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也是蜱类主要栖息地,拥抱大自然的时候可千万别忘了预防蜱虫叮咬。

01被蜱虫叮咬会有什么危害吗?
     蜱可携带83种病毒、31种细菌、32种原虫,其中大多数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带来很大危害。蜱叮咬9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一般均较轻微。少数患者会经历虚弱或麻痹,通常可在清除蜱后24小时内恢复,可能是蜱唾液中的毒素引起。
    蜱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的主要传染源和传播媒介,蜱叮咬是该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弓|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常伴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高龄、免疫力低下、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易于转为重症甚至导致死亡,应及时就医。本病是一种新发传染病,目前尚无疫苗也无特异性治疗手段,及时对症支持治疗可减少重症和死亡。

02户外露营如何避免被蜱虫叮咬?
       户外露营时应当选择成熟的露营地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裤;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尽量穿浅色衣服以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不要穿凉鞋。扎营后不要敞开帐篷,也避兔频繁开关帐篷,其它装备和鞋做好密封。不要在草地、树木上晾晒衣物。值得注意的是常温水清洗衣物并不能杀死蜱,可通过烘干或高温水清洗去除附着的蜱。
      户外活动前,可使用含有0.5%氯菊酯a的产品处理衣物和装备。氯菊酯可用于处理靴子、衣物和露营装备,并通过多次喷洒以保持保护性。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包括避蚊胺、异丙啶、柠檬桉树油(OLE)、 对薄荷二醇 (PMD)或2-十一烷酮等,要按照产品说明使用。一般不推荐在3岁以下婴幼儿身上使用含有柠檬桉树油(OLE) 或对薄荷二醇(PMD)的产品。
     露营后进入车内室内前检查蜱。蜱可附着在衣服和宠物体表进入室内,要仔细检查外套、背包和宠物体表,发现蜱应及时清除。蜱常附着的部位主要在手臂下方、耳朵内侧和周围、毛发之内或周边、肚脐内侧、膝盖后侧、腰部、腿根部等。进入室内两小时内淋浴可降低蜱传疾病风险。

03被叮咬后怎么办?
     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一旦发现蜱叮咬皮肤,应尽快将蜱取出,但不可用手直接碾碎或拔取,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
     可先用酒精喷涂在蜱体,再用细尖头镊子等工具将蜱尽可能靠近皮肤表面夹住,以稳定、均匀的力垂直向上拉动,不要扭曲或猛拉蜱,以免导致蜱的口腔部分脱落并留在皮肤中。取出后,用碘酒、酒精或肥皂和水清洁叮咬部位和双手。如果蜱口腔部分脱落并留在皮肤中,可用镊子取出口腔部分。
     如果在清除蜱后几周内出现发烧、乏力、肌肉酸痛等,应尽快就医,并告诉医生最近的蜱叮咬史、叮咬时间、可能叮咬的地点等。
  
参考文献: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台征防控技术指南(2024版)



转自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来源:传染病防治研究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