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9|回复: 0

[健康科普] 中成药常用剂型及特点总结

[复制链接]

6

主题

0

回帖

247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7
发表于 前天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工艺加工制成的各种剂型的药品。不同的剂型有不同的特点、使用方法和适用人群。以下是中成药常用的剂型及其主要特点:

一、 传统剂型(历史悠久,应用广泛)

1.  丸剂
    定义:药材细粉或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
    常见类型:
    蜜丸:以蜂蜜为黏合剂。特点:作用缓和、持久,口感好,滋补性强,适合慢性病和虚弱体质的调理(如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
    水丸:以水(或根据需要用黄酒、醋、药汁等)为黏合剂。特点:体积小,易于吞服,溶散、吸收相对较快(如防风通圣丸、保和丸)。
    糊丸:以米糊或面糊为黏合剂。特点:质地坚硬,释药缓慢,可延长药效,降低刺激性或毒性(如西黄丸)。
    浓缩丸:将部分或全部药材提取浓缩后,与适宜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特点:体积小,有效成分含量高,服用量小,便于携带和服用(如安神补心丸、六味地黄浓缩丸)。
    滴丸: 将药物溶解或混悬于熔融的基质(如聚乙二醇)中,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却液中,收缩冷凝成丸。特点:起效快(尤其舌下含服),生物利用度高,质量稳定(如复方丹参滴丸)。
    通用特点:服用方便,剂量准确;部分类型(蜜丸、糊丸)释药缓慢,作用持久;部分类型(浓缩丸、滴丸)体积小,服用量少;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2.  散剂
    定义:一种或多种药材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常见类型:
    内服散剂:直接吞服或调水服(如七厘散、六一散)。
    外用散剂:撒布于患处或调敷(如冰硼散、如意金黄散)。
    特殊散剂: 如煮散(需煎煮后服用)。
    特点:制法简单,起效较快(尤其内服散),剂量易于调整,便于小儿服用可混入食物),外用覆盖面积大,具保护收敛作用。缺点是口感差(内服),易吸潮变质,刺激性或挥发性药物不宜制成散剂。

3.  膏剂
    定义: 药材用水或植物油提取、浓缩制成的半流体或固体制剂。
    常见类型:
    煎膏剂(膏滋):药材加水煎煮、浓缩后,加炼蜜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特点:浓度高,体积小,口感好,易于保存,适用于慢性病和滋补调理(如益母草膏、秋梨膏)。
    软膏剂:药物、药材细粉或提取物与适宜基质(如凡士林、羊毛脂)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制剂,供外用涂抹。特点:作用持久,对皮肤有保护、润滑作用,适用于疮疡肿痛、皮肤疾患(如紫草膏)。
    硬膏剂(膏药):药物溶解或混悬于基质(如铅肥皂)中,涂布于裱褙材料上制成的外用固体制剂。特点:作用持久,局部浓度高,具有机械性保护作用,适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如狗皮膏、伤湿止痛膏)。
    特点: 煎膏滋补性强,服用方便;外用膏剂药效持久,使用方便。

4.  丹剂
    定义:原指用含硫磺等矿物药经高温烧炼制成的剂量小、作用大的制剂。现代含义已扩大,常指某些贵重或功效显著的制剂,不一定是炼制品,剂型可以是丸、散、锭等多种形式(如活络丹实际是大蜜丸,紫雪丹是散剂)。
    特点:(传统丹剂)剂量小,作用强,多为外用(如红升丹、白降丹)。现代“丹”剂的特点取决于其具体剂型。

5.  酒剂(药酒)
    定义: 药材用蒸馏酒(白酒、黄酒)浸提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特点:有效成分溶出度高,吸收快,易于发散,适用于风寒湿痹、跌打损伤及体虚补养,可防腐。缺点是含醇量高,不适用于不饮酒者、肝病患者、儿童、孕妇。

6.  茶剂
    定义:含茶叶或不含茶叶的药材粗粉或药材提取物与粘合剂混合制成的块状制剂,用时沸水泡服。
    特点:使用方便,制法简单,多用于解表、消食、祛暑等(如午时茶)。

7.  锭剂
    定义:药材细粉与适量粘合剂(如糯米糊)制成不同形状的固体制剂。
    特点:内服可吞服或研服,外用可研粉调敷或磨汁涂患处(如紫金锭)。多作外用。

8.  露剂
    定义: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用水蒸气蒸馏法制成的具有芳香气味的澄明水溶液。
    特点:具有药材的芳香气味,多用于清热解暑、芳香化浊(如金银花露)。不易保存。

二、 现代剂型(借鉴西药制剂技术,更符合现代用药习惯)

9.  片剂
    定义:药材细粉或提取物与辅料混合压制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
    常见类型:普通压制片、糖衣片、薄膜衣片、肠溶片、泡腾片、含片、咀嚼片等。
    特点:剂量准确,质量稳定,便于携带、运输和服用,生产效率高,成本较低。可通过包衣掩盖不良气味、改善稳定性或实现定位释放(如肠溶片)。是应用最广泛的现代剂型之一(如板蓝根片、牛黄解毒片)。

10. 胶囊剂
    定义:将药物(药材细粉、颗粒、油状液、提取物等)填充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的制剂。
    常见类型: 硬胶囊、软胶囊。
    特点:掩盖不良气味和刺激性,生物利用度通常高于片剂(尤其油性药物),服用方便,外观整洁。软胶囊特别适合于含油量高的药物或挥发性成分(如藿香正气软胶囊、鱼肝油胶丸)。

11. 颗粒剂(冲剂)
    定义: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部分药材细粉混合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制剂。用时加开水冲服。
    特点:吸收快,作用迅速,剂量准确,口感较好(常加糖或甜味剂),服用、携带方便。缺点是含糖量高,不适于糖尿病患者(如感冒清热颗粒、小柴胡颗粒)。

12. 口服液剂
    定义: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提取,经精制而成的内服液体制剂。
    特点: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剂量准确,服用方便(无需冲调),口感较好(常加矫味剂),便于保存(常加防腐剂)。是儿童、老人及吞咽困难者的理想剂型(如双黄连口服液、生脉饮口服液)。

13. 糖浆剂
    定义: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和浓蔗糖水溶液的半流体制剂或混悬液。
    特点:味甜可口,尤其适合儿童服用,具一定防腐作用。缺点是含糖量高,不适于糖尿病患者(如急支糖浆、川贝枇杷糖浆)。

14. 注射剂
    定义:药材经提取、精制、配制等步骤制成的灭菌溶液、混悬液或供临用前配成溶液的灭菌粉末,专供注入体内的制剂。
    特点:药效最快,适用于急救和重症,不受消化液影响。缺点是制备要求高(无菌、无热原),使用不便(需专业操作),安全性风险相对较高(如过敏反应)(如清开灵注射液、丹参注射液)。使用需严格遵医嘱。

15. 气雾剂与喷雾剂
    定义:将药物(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封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喷出呈雾状、泡沫状或细流的制剂。喷雾剂则不含抛射剂,借助手动泵的压力喷出。
    特点:直达病灶(如呼吸道、皮肤、粘膜),起效迅速,剂量可控,使用方便,可减少全身副作用(如云南白药气雾剂、开喉剑喷雾剂)。

16. 栓剂
    定义:药物与适宜基质(如可可豆脂、甘油明胶)制成供腔道(肛门、阴道)给药的固体制剂。
    特点:药物不受胃肠pH或酶破坏,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时间长,适用于不宜口服的患者(如小儿退热栓、妇科用栓剂)。

17. 凝胶剂
    定义:药物与能形成凝胶的辅料(如卡波姆)制成的半固体或稠厚液体制剂,供外用(皮肤或粘膜)。
    特点:涂展性好,不油腻,易清洗,透皮吸收好,适用于皮肤、粘膜给药(如一些跌打损伤凝胶、口腔溃疡凝胶)。

选择剂型的考虑因素

疾病性质与用药目的:急症需速效(注射剂、舌下片、气雾剂、口服液);慢性病需缓释长效(丸剂、缓释片/胶囊);局部用药(外用膏、散、栓、喷雾)。
药物性质:挥发性成分(酒剂、露剂、软胶囊);对胃刺激大(肠溶片/胶囊);油性药物(软胶囊);需掩味(糖衣片、胶囊、糖浆)。
患者情况:儿童、老人(口服液、糖浆、颗粒剂、口感好的制剂);吞咽困难者(口服液、颗粒剂、分散片);糖尿病患者(无糖型颗粒、片剂、胶囊)。
用药依从性:使用方便、口感好的剂型更容易被接受。
安全性与稳定性。

了解不同中成药剂型的特点,有助于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和疾病需要,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和用药方式。个人总结,仅做交流学习,欢迎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