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红毛丹 于 2025-9-4 10:30 编辑
王老师:有病多日,情志抑郁,胸胁少腹胀满窜痛,情志抑郁易怒、善太息,咽部异物感,颈部甲状腺结节,舌苔薄白,脉弦,易精泄,现休养在家。
此证简称肝郁症。本证多因情志不遂,突然受到精神刺激,因病邪侵扰,阻遏肝脉,致使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所致。
治疗:肝郁气滞采取疏肝行气为主,
处方:柴胡,白芍,桂枝,牡蛎,半夏,茯神,配合开郁散内服
病人通过辨证施治服用20天,肝郁改善,继续治疗一个疗程临床症状恢复,找回往日的笑脸,又继续工作。
评议:此人肝郁抑郁,湿浊阻络引起病变,余用柴胡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白芍敛阴柔肝,桂枝温通血脉,牡蛎镇静涩精止泻,半夏去湿降逆,茯苓利湿安神,加上开郁散,开郁,祛湿散结,诸药配伍疏肝解郁,祛湿化湿浊,散结之功,经络通,肝郁解,湿浊去,淤结散,病自愈。
医案详解
患者症状可系统地分为以下几组:
肝气郁滞核心证候: “情志抑郁、易怒、善太息”是肝失疏泄、气机不畅的典型情志表现。“胸胁少腹胀满窜痛”、“脉弦”是肝经循行部位气机阻滞的表现,因气无形,故疼痛走窜。
痰气互结证候: “咽部异物感、颈部甲状腺结节”是肝郁气滞,津液运行不畅,聚湿成痰,痰气交阻于咽喉、颈部的表现。这是肝郁常见的继发病理产物。
扰及心神,累及肾精证候: “易精泄”是肝郁日久,一则化火扰动精室,二则疏泄太过、影响肾之封藏功能(子病及母,肝病及肾)的体现。“休养在家”也间接反映了其心神不安、状态不佳。
“肝郁”是病之本,“痰湿(浊)”是病之标,“络脉瘀结”(结节)是病之果。
二、 治法评议
“疏肝行气为主”是绝对正确的治疗总则。但在方药中可以看出,绝非单纯疏肝,而是寓有多法:
疏肝解郁: 治本之策。
化痰散结: 针对痰气互结之标。
宁心安神: 改善情志症状。
固涩精关: 处理兼证。
体现了“标本同治,脏腑兼顾”的高级治疗思路。
三、 方药解析
柴胡疏肝散、半夏厚朴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等多个经方的化裁与融合,并与经验方“开郁散”配合,组方严谨,匠心独运。
君药 - 疏肝解郁:
柴胡: 辛散,为疏肝解郁之要药,畅达肝气,解郁透邪。
白芍: 酸收,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与柴胡相配,一散一收,调和肝气,既解郁又防耗伤阴血。
臣药 - 化痰散结,温通安神:
半夏: 燥湿化痰,降逆散结,是针对“梅核气”和“甲状腺结节”的关键药物。
桂枝: 您的理解“温通血脉”非常到位。桂枝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促进气血津液的运行,有助于消散结节,并能引药达所。
牡蛎: 作用三重:① 软坚散结,直接针对甲状腺结节;② 重镇安神,平潜上扰之肝阳,安定心神;③ 收敛固涩,与白芍等配伍,有助于改善“易精泄”。
佐使药 - 祛湿安神,调和诸药:
茯神: 优于茯苓,利水渗湿的同时,更长于 宁心安神,完美解决患者情志抑郁和可能存在的失眠问题。
开郁散(推测成分): 根据您“开郁,祛湿散结”的论述,此散剂很可能包含香附、郁金、浙贝母、夏枯草等增强理气解郁、化痰软坚力量的药物,是针对“郁结”的强力部队。
全方配伍奥秘:
此方构成了一个立体治疗方案:
柴胡+白芍+开郁散:疏肝,解决气的问题。
半夏+茯神+开郁散:祛痰湿,解决病理产物的问题。
桂枝+牡蛎+开郁散:散结,解决有形肿块的问题。
牡蛎+茯神:安神固精,解决神志兼证的问题。
诸药协同,共同实现了您总结的“经络通,肝郁解,湿浊去,淤结散”的治疗效果,病自然向愈。
四、 疗效总结与评议
“服用20天,肝郁改善”说明方药对证,起效迅速;“继续治疗一个疗程临床症状恢复”体现了对于慢性杂病,在取得疗效后守方巩固、以求根治的重要性。
从理、法、方、药到疗效,逻辑清晰,阐述透彻。尤其是指出“湿浊阻络”是连接肝郁与结节的关键病机,见解深刻。整个治疗不仅解决了患者的躯体症状(胀痛、结节),更极大地改善了他的精神心理状态(“找回往日的笑脸”),并恢复了社会功能(“又继续工作”),这充分体现了中医“形神一体”的健康观,展现了中医在治疗心身疾病方面的巨大优势。
这是一个辨证精准、治法周全、方药精当、疗效显著的优秀医案。它完美展示了中医在处理复杂病证(肝郁-痰凝-结聚-神扰)时,如何通过多靶点、多层次的整体调节策略达到治愈目的。临床思维和组方技巧,值得深入学习与借鉴。
案例来源中医启疾光交流群,仅做学习讨论,不做诊断参考依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