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7|回复: 20

“罗永浩发文吐槽西贝预制菜”引争议 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集体发文

 火.. [复制链接]

4

主题

0

回帖

2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9
发表于 1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罗永浩吐槽西贝预制菜事件始末


2025年9月10日,罗永浩发微博吐槽西贝: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 。随后,这一说法引发网友广泛关注与讨论,“罗永浩吐槽西贝”相关内容登上热搜,西贝随即陷入预制菜舆论风波 。

2025年9月10日傍晚,西贝客服人员表示,店内的招牌菜,牛大骨是每天早上现煮的,莜面也是店内工作人员现场手搓的,不存在预制。另外,店内的炒菜每天都是新鲜的蔬菜到店,现场炒制。9月11日,西贝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表态,一定会起诉罗永浩。

9月11日19时,罗永浩通过社交平台再发质疑,“先不说锅气吧,现做的能吃出这么浓浓的隔夜菜的味儿,肯定是有什么突破性的黑科技了。”他表示,“西贝的菜量特别少,羊排和烤鱼之所以都剩下了,也没打包,是因为羊排像是隔夜重烤的恶心味道,葱香烤鱼其实是味道醇厚的葱‘腥’烤鱼,而且也是隔夜重烤的味道。”
1.png

9月11日晚,罗永浩回应西贝起诉称已准备好 。罗永浩除了在在社交媒体上连发数条微博反击之外,并迅速将舆论战升级为“证据战”。他在微博上发布悬赏:“如果有录像之类的,法律上可以采信的真凭实据,奖励十万元。”很快有网友跟进“实名追加2万”,共同为“真相”加码。罗永浩呼吁了解西贝内幕的现役或退役员工,通过私信与他联系。悬赏令发布不久,一位博主便发布了一张图片,图片内容为一个印有“北京西贝天巡派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字样的2.5公斤装“小牛焖饭牛肉包”,产品类型为“熟肉制品(非即食)”,并注明“非直接提供消费者”。这张疑似西贝中央厨房成品的包装袋照片,成了罗永浩反击战中出现的第一份“疑似物证”,他本人也立刻转发并询问来源。与此同时,罗永浩还在寻求科学仪器的支援,他向食品工业及化学专家求助,询问是否有专业设备能检测出食物的烹制时间,并表示“设备多昂贵都没关系”,希望以此“横扫一遍”用了预制菜却不肯承认的餐馆。

2025年9月12日,罗永浩再发微博,内容为关于“西贝餐厅的菜品是不是预制菜”这一问题,其实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早就给出答案。据《预制菜行业发展报告》显示,真功夫、吉野家、西贝等连锁餐饮企业预制菜占比达80%以上。罗永浩发文称: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人, 但这一次我看到的网络舆情是90%多的人都在骂西贝,骂我的连10%都不到。难道那些讨厌我的人突然喜欢了我不成?很多网友已经指出了真实的原因 :天下苦预制菜不透明久矣。希望这一次的事件,能够推动中国预制菜相关立法尽快实现,再强调一遍,我不反对预制菜,我的终极诉求只是让消费者获得知情权。“在大家看来,中央厨房、食品工厂出来的菜都是预制菜。而且网上有证据表明,西贝的中央厨房部分的菜品就是采购的工厂预制菜,贾国龙已经犯了‘众怒’。

同日,西贝宣布在全国所有门店上线“罗永浩套餐”,顾客可随时进入后厨参观菜品制作全过程。

9月11日,西贝全国门店收入已少了200多万。贾国龙称即使生意不做,也要争个黑白 。

9月13日晚,罗永浩最新发声称,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期待预制菜相关的国家法规尽快出台,“我要忙正事了,已经耽误了一些工作,感谢大家的关心。”西贝下架“罗永浩套餐” ,进入西贝后厨参观拍摄需持健康证。

9月14日,贾国龙表态:应对方式有错,改。向胖东来学习。9月14日,据极目新闻报道,当日15时许,西贝公司客服回应,为了保证后厨的正常运行,14日中午该公司已发布通知,全国门店暂停后厨参观。目前,顾客、媒体记者暂时无法进入门店后厨参观、拍摄和直播。不过,顾客可以在门店的明档外观看厨师做菜。客服提到,该公司已通知部分门店,此前推出的西贝“罗永浩”套餐下架。不过,顾客仍可以单点套餐里的部分菜品。

针对这一热点事件,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纷纷发表文章。

4

主题

0

回帖

2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9
 楼主| 发表于 10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社:讨论预制菜时,我们在关心什么 不怕你预制,怕你不告诉我

新华社天津9月13日电  讨论预制菜时,我们在关心什么

  □新华社记者 郭方达

  近期,“预制菜”话题备受消费者关注。各方讨论背后,是消费者对于知情权的关切以及对提高餐饮质量的诉求。当“锅气”成为评价菜肴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餐饮从业者们也应该思考,“预制菜”如何更好辅助行业发展,成为令人安心的美味。

 预制菜到底是什么

  根据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专家表示,预制菜是食品工业化的产物。“预制”这种处理方式本身,在餐饮行业发展中也有着很长的历史,比如腌制、卤制等,都是对食材进行预加工,以备后续工艺烹饪或食用的方法。伴随着现代包装工艺的发展,预制菜成为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较于完全现场烹饪,预制菜有着显著优势。从事餐饮行业多年的卢星(化名)告诉记者,使用预制菜能够提高餐饮企业的运行效率,尤其是在快餐等消费场景,预制菜能够很好地满足高性价比的消费需求。通过将各类较为耗时的工艺前置,使得餐厅能够在几分钟内复现口味。

  预制菜安不安全、营养如何?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谭桂军表示,新鲜食材的营养物质保留更为完整,也更符合人体所需。但这并不意味着预制菜就要“一棍打翻”,只要生产、运输、保存、烹饪过程符合食品安全相关标准,预制菜就能够满足人体对于热量和营养的需求。

  不怕你预制,怕你不告诉我

  目前,大型连锁餐饮企业中使用预制菜十分常见。卢星说,这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是许多商场门店对于明火使用、肉类处理都有限制,使用预制菜或中央厨房配送的半成品符合相关安全规定;二是一些凉菜配菜或需腌制的菜品辅料等,使用预制菜不仅节省成本,而且风味更足,能够显著加快上菜速度,提高翻台率,对于企业经营和消费者体验而言均有益处。

  但为什么预制菜仍引发诸多争议?

  其一,部分小规模餐饮企业食品安全难以保障,透支公众对于预制菜的信任。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可以见到加热预制菜包以供外卖的新闻,这类加工点的卫生环境往往不佳,造成在部分消费者心目中“预制菜”就是“劣质菜”的印象。

  其二,长期以来,“预制菜”缺乏较为明晰的概念界定,行业发展也难以依循统一标准,传导到消费端就令消费者对预制菜心里没底。

  其三,最令消费者难以接受的,是部分商家打着现做现炒的幌子,却是“微波炉厨房”。以预制代替现做,却按照现做现炒的价格收取费用,侵害消费者权益。

  通知中明确,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事实上,更多理性的消费者也并非反对预制,而是反对隐瞒和欺诈。

  筑牢健康安心餐饮底线

  讨论甚至争议背后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预制菜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其良性发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是行业需要深刻思考的话题。

  近年来,多地采取诸多举措,助力预制菜行业高质量发展。湖南提出通过构建预制菜冷链物流体系、培育预制菜产业品牌、建设绿色优质原料基地等手段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山东也提出,充分发挥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一批预制菜产业高地和产业集群。

  专家及业内人士认为,标准化、透明化、创新化发展,是预制菜产业的未来之路。

  一是加快出台相应国家标准,为行业发展提供依据。业内人士建议加快研究国家标准,为预制菜生产、运输、处理等全流程提供参照。同时,鼓励相关企业进行创新,在保鲜、干燥等技术上持续突破,为行业发展赋能。

  二是推进餐饮行业的预制菜告知制度,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上海澄明则正(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慧磊认为,有关部门应加快推动预制菜告知制度建设,鼓励餐饮企业在用餐区域的显眼处对预制菜使用情况进行标注,有条件的企业也可通过网站、App等为消费者提供查询渠道,充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三是为消费者提供畅通的申诉渠道,筑牢食品安全法律底线。法律人士认为,对于欺骗消费者使用预制菜代替现炒等涉嫌侵权的行为,鼓励消费者留存购买凭证、食品样品等证据,积极维权。同时,对于查实侵权的企业,应依法督促其对广告、标语等做出调整,并给予相应处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0

回帖

2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9
 楼主| 发表于 10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预制菜讨论,在交锋中抵达共识

预制菜讨论,在交锋中抵达共识

连日来,预制菜话题“搅动”舆论场。此事引发全民关注,不仅在于它关乎日常餐饮,还关乎消费者的知情权;不仅关乎某家企业,还关乎行业健康发展。在纷扰一时的热议中,与其站队,不如站“对”:在“争锋”中凝聚共识,在热议中寻找治理良策。如何更清晰界定预制菜标准?如何减少信息不对称?如何在便捷服务的同时确保餐饮品质?预制菜讨论中的3个如何,值得思考。

关于预制菜,信息需要更加透明,让消费者主动选择。预制菜的真正挑战不在于技术层面,而在于如何建立起消费者的信任纽带。餐饮业发展,终究要服务于人。餐饮业发展,既要追求高效便捷,更要满足公众吃得安心、吃得明白的刚需。这场讨论,要走向理性和建设性:以治理优化预制菜发展环境,推动企业行为规范与消费者的知情选择。赢取公众信赖,行业发展才能有美好未来。(人民微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0

回帖

2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9
 楼主|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视:到底什么才是预制菜?6部门曾发文明确


近日,“预制菜”话题备受消费者关注。到底什么是预制菜?事实上,去年有关部门就发布过相关通知,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哪些食品不属于预制菜等。

什么是预制菜?

2024年3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其中明确: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哪些食品不属于预制菜?

从菜肴属性看——

仅经清洗、去皮、分切等简单加工未经烹制的净菜类食品,属于食用农产品,不属于预制菜

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比萨等主食类产品不属于预制菜

此外,连锁餐饮企业广泛应用中央厨房模式,其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应当符合餐饮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预制菜定义中强调“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

●加热是指将食品加热到可食用状态的过程,即针对已经预加工熟制的产品在食用前的简单复热。

●熟制是指经炒、炸、烤、煮、蒸等将食品熟制的过程,即在预加工阶段并未完全熟制,需要彻底熟制后方可食用。

不经加热或者熟制就可食用的即食食品及可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沙拉等凉拌菜不属于预制菜

如何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督促预制菜生产经营企业按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要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管控,严把原料质量关,依法查验食用农产品原料的承诺达标合格证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严格食品添加剂使用。

●加强生产许可管理。修订完善相关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提高预制菜行业准入门槛。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结合食品原料、工艺等因素对预制菜实施分类许可,严格许可审查和现场核查,严把预制菜生产许可关口。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预制菜生产经营企业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贮藏运输等环节质量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责令整改到位,形成监管闭环。组织开展预制菜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目前消费者普遍关注餐饮环节预制菜使用情况,《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按照预制菜原辅料、加工工艺、产品范围、贮藏运输、食用方式等要求从事预制菜生产经营活动。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规定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有何考虑?

此前,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就《通知》有关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

●预制菜虽经过工业化预制,但仍属于菜肴范畴,消费者在菜肴烹制过程中一般不添加防腐剂,规定预制菜中不添加防腐剂更加符合消费者期待。

●食品添加剂“非必要不添加”“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使用量”已经逐步成为行业共识。预制菜通过冷冻、冷藏等贮存条件和杀菌后处理工艺,无使用防腐剂技术必要性

●不添加防腐剂符合预制菜风险管控要求。预制菜在生产、贮存、运输、销售过程中,对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有较高要求,应当加强全链条食品安全风险管控,不同类别预制菜应严格符合相应的冷冻冷藏等条件要求,以保障食品安全。(央视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5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9月12日,中国蓝新闻记者来到西贝杭州大悦城门店,实地探访餐厅厨房,并采访了该门店的厨师长 ,厨师长介绍:我们没有明火,用的都是电磁灶。与明火炒的味道,差别不大 。西贝羊肉串可隔夜卖两天,这叫前置处理,不是预制菜 。

记者提问西贝菜品是否存在隔夜情况,厨师回应:会存在隔夜情况。今天的原料做熟后就是半成品,可以用三餐 。煮好的羊排赏味期是三餐,今天上午一餐、下午一餐、明天上午还能卖,厨师长称隔夜使用不会影响出餐品质 。

另外,针对罗永浩反映嫩烤DHA大黄鱼很腥,厨师长表示这不属于预制菜,黄鱼片属于半成品。是腌制过的,保质期18个月,解冻后过夜会报损。记者追问后,他自信领着去看报损记录 。

9月12日,第一财经记者探访了上海市一家西贝莜面村的后厨,员工告诉记者:“店里没有预制菜。烤鱼烤羊等菜品运来的时候都是生的状态,到店后才开始烹饪。香葱烤鱼大概需要烤9分钟,烤鸭需要烤80分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

回帖

3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1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预制菜国标讨论会参加者:当时焦点就是预制菜标准


  近日,“罗永浩吐槽西贝”等多条相关词条霸占热搜,也让“预制菜”话题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2024年3月,国家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

  据第一财经9月13日报道,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届时,预制菜“身份”将有统一说法,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将首次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畴。

  某大型预制菜供应企业负责人表示,自己曾参与过该标准的前期研讨会,当时争论的焦点就在于食材烹制到什么标准算预制菜。大家对食材到店以后什么是“简单复热”和“复杂复热”也进行了很多讨论。

什么才是预制菜?业内人士标准:袋装烤鱼加配菜重新烹制不能认定是预制菜

  根据《通知》,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不包括主食类食品,如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披萨等。

  《通知》发布时,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就《通知》答记者问时提及,对于预制菜范围,一方面,突出工业化预加工特点。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另一方面,突出菜肴属性。仅经清洗、去皮、分切等简单加工未经烹制的净菜类食品,属于食用农产品,也不属于预制菜。

  某大型预制菜供应企业负责人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中央厨房模式,若是餐饮企业自有的中央厨房,在业界普遍不认为是预制菜。若是第三中央厨房提供的餐食,需要具体区分,比如到餐厅以后仅做简单复热就要被认定为预制菜。以袋装烧鸡为例,就需要被认定为预制菜。若是袋装烤鱼,加工时需要重新加料汁、加配菜、重新烹制,就不能认定为预制菜。比如,鸡汤是料包加水简单烹调,而不是鸡肉鸡骨加预制料汁熬制,就会被认为是预制菜。在业界来看,西贝莜面的中央厨房模式不能简单认为是预制菜。

  这位负责人进一步解释,只要是预包装食品在餐厅仅做简单复热而不是烹制的菜品,都会被认为是预制菜。

  预制菜行业人士、“餐饮见闻”创始人郑义向红星新闻介绍,餐饮行业内广义的预制菜,指的是洗菜、切菜、油炸等基本工序不放在餐饮门店,而是放在了工厂或中央厨房的产品。重点是预制,即预处理,强调产业化、标准化。

  郑义指出,根据国家上述定义的精神,只有使用第三方加工的才叫预制菜,自有中央厨房出品的就不叫预制菜。而根据行业协会发布的一个标准,即热、即烹、即配、即食的菜都算预制菜,这让几乎所有菜品都成为了“预制菜”。

  郑义表示,餐饮发展到现阶段,不可能做到所有的食材都在门店加工,至少要使用工厂加工产品。“预制菜”三个字反而变成了某些餐饮企业的营销噱头。

  郑义认为,是否预制并不是重点,选择权还在顾客手上:“一份48元的糖醋里脊,其实没有必要纠结是不是预制的,觉得值就吃,觉得贵,不好吃,不吃就行了。只需要考虑是不是好吃,是不是安全,是不是营养,是不是能接受它的性价比。很多菜要现做成本就高了,顾客不一定愿意买单。”

消费者如何看待预制菜?知情权是关键

  那么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态度如何?消费者茹先生告诉记者,作为消费者,进餐厅消费还是希望了解到自己消费的菜品到底是不是预制菜,这是起码的知情权。

  茹先生说,自己对预制菜有较高的接受度,现在大型餐饮企业为了管理专业化,压缩成本,都会由中央厨房配送菜肴。如果是大型餐饮企业,比如他常去的巴奴、肯德基等,有内部的管理流程,有食品安全标准,整个链条各个环节都是企业自己负责,消费起来比较放心。但是如果有的餐厅不是大型品牌,也没有公示,消费者不知道享用的预制菜从哪里供应,这样的话,一方面是食品安全的链条不透明,另一方面餐厅无法对上一个环节的安全和品质做好把控。这样的话就不放心。

  谈到对预制菜的接受程度,茹先生说,这个要看消费场景。如果今天吃的是工作餐,预制菜可以接受。如果今天是专程去找特色餐厅,希望吃到特色风味的美食,还是需要先吃现做的菜肴。

  上述预制菜供应企业负责人表示,“六部门《通知》发布以后,相当于对行业的‘教育’完成了,对消费者的‘教育’还没有完成。到底什么是预制菜,该怎样接受,消费者还是缺乏认识。”

  这位负责人称,以西贝莜面为例,后厨被曝出有的菜品保质期是18个月,许多网友在质疑,这其实不是关键问题。比如油炸过的烤鱼冷冻。这种技术制作的食品保质期就是18个月。按照《食品安全法》企业必须标注保质期。18个月的保质期是这种技术制作的食品的保质期。关键问题在于,这件食品或食材是什么时候被用掉的。如果是18个月以后才被用掉,就是有问题的。但是消费者对这些还不甚了解。

  《通知》提到,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按照预制菜原辅料、加工工艺、产品范围、贮藏运输、食用方式等要求从事预制菜生产经营活动。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这位负责人表示,有的参与企业,比如老乡鸡,已经完成了对预制菜所占比例的明示。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预制菜并不是一个科学的分类,很难有一个所有人都认可的定义或者范围。所以才会出现罗永浩说西贝是预制菜而西贝否认的情况。

预制菜国标通过后,行业将如何统一规范?

  今年3月,大连工业大学的姜鹏飞和李静等研究者撰文提到,与国外预制菜相比,我国预制菜的渗透率仅为10%-15%,且因为我国预制菜的类型中地方特色产品繁多,无法进行大规模统一标准化生产,并且消费者口味差异较大,导致标准制定工作更加困难。截至2023年10月3日,我国食品行业现行的有效预制菜标准共161项。根据全国标准信息服务平台的数据,截至2023年6月29日,全国共有135项现行预制菜相关标准,其中地方标准8项、团体标准90项、企业标准37项。目前预制蔬菜的标准只有3种,分别是地方、团体和企业,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也没有同类菜品需共同执行的行业标准。

  六部委的《通知》提到,推进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统筹制定严谨、统一的覆盖预制菜生产加工、冷藏冷冻和冷链物流等环节的标准,明确规范预制菜食品安全要求。研究制定预制菜质量标准。推动研制预制菜术语、产品分类等质量标准,加强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衔接。鼓励依法制定包括产品质量、检验方法与规程等内容的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

  据第一财经9月13日报道,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届时,预制菜“身份”将有统一说法,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将首次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畴。

  对此,钟凯认为,目前餐饮行业是有相对完善的法规标准体系来保障食品安全的,无论是工厂化生产的预包装产品,还是中央厨房制作的食物,都有明确规范要求和需要遵守的标准,并不存在“无标准可依”的情况。“我们现在吃到的预制菜,或者说预制半成品、预加工的原料,都不是新鲜事物,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在闷头做生意,而没有做好与消费者的沟通。”

  上述预制菜企业负责人表示,自己曾参与过该标准的前期研讨会,当时争论的焦点就在于食材烹制到什么标准算预制菜。大家对食材到店以后什么是‘简单复热’和‘复杂复热’也进行了很多讨论。”

  谈到预制菜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这位负责人提到,预制菜的安全风险一个是食材,一个是添加剂。至于人们关心的预制菜包装、可加热包装,这都不是预制菜食品安全标准涵盖的内容,而是食品包装安全的内容。

  这位负责人还提到,目前预制菜行业没有特殊的准入门槛,依据主要是《食品安全法》和各地关于食品加工的管理条例,需要拿到食品安全生产许可。



转自央视网   来源:红星新闻   原标题:预制菜“国标”讨论会参加者:当时争论焦点就是什么标准算预制菜,还讨论了“简单复热、复杂复热”    红星新闻记者:吴阳、胡伊文、刘亚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9月12日,新民晚报记者探访西贝后厨发现:有些菜确实是现炒的,而有些菜是事先烹饪好,在点菜后再进行二次烹饪。羊排、西兰花保质期两年,烤鱼保质期18个月。9月12日下午,也有媒体探访了西贝后厨,网友围观现炒海鲈鱼。记者询问:“这个是鲜鱼,还是说是有冻过的?”厨师回应:“冻过的,冻货的配送周期是一周四配,它是有经过腌制的环节。”随后,抽查油炸茄子,厨师拿出“速冻油炸茄子”,厨师表示:这是外卖的一款菜,可以直接使用的,先炒肉,炒完肉把酱兑好,然后加水,然后切绿尖椒等,配菜加上去,然后还有一个焖制。蔬菜类产品中,有媒体曝光,就连西兰花也不是现场处理的新鲜菜,保质期24个月。记者还探访了西贝后厨冻库,其中羊前腿保质期24个月,虾仁保质期是12个月,肉夹馍肉馅是熟肉制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9月13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祥云小镇的西贝餐厅实探。10日下午,罗永浩在此门店吃饭后,发文吐槽“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价格昂贵”。该门店店长向记者回忆,事发当天,他们在正常服务,公司的工作人员看到这个微博后联系了他们,他才得知此事。最初,他们以为是服务不到位,“后来发现他说西贝是预制菜,但我们没有预制菜。”该店长表示,西贝的中央厨房会对肉类进行一些预处理,再送到各个餐厅,但是并不是消费者所理解的那种拆袋后直接放微波炉加热或水煮加热后就端上桌的,肉品还要到门店使用高压锅加工炖煮。“比如酸菜炖猪排,猪排在中央厨房预处理后封袋,到门店后,猪排酸菜再用高压锅压十多分钟,才能上桌。”该店长表示。记者注意到,西贝目前采用的是透明式开放厨房,不过没有明火,工作人员使用电磁炉炒菜加工。上述店长称可以进去参观和拍摄,但需要持有健康证才能入内。他介绍,这两天,约20多人前来后厨参观,多为媒体记者。对于此前有网友发现西贝后厨有冷冻西兰花等冷冻菜一事,该店长称,西贝使用的西兰花是有机菜,都是统一从供应商处采购,供应商送来时,使用的是冷冻锁鲜技术保存,并非大家所理解的常规冷冻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4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连锁餐饮企业广泛应用中央厨房模式,其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应当符合餐饮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我很费解。我可以理解为:预制菜就是食品工业化(中央厨房)生产后,交给第三方商家销售就是预制菜,交给自己的门店销售就不是预制菜。就算这个可以,我认为预制菜和非预制菜应该在保质期上应该有个节点,多长时间内的不算预制菜,超过这个时间段的就属于预制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0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预制菜不用抵制,本身也没什么毛病,只要安全。平时出去吃的烤鱼,烤肉,都是预制的,那鱼怎么可能给你现杀,都是杀好了,腌好,炸好,冷冻再用。还有日料里边全是预制菜,预制菜本身没问题,主要是安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