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8|回复: 0

[健康科普] 早期发热、头痛、面红红,严重可导致肾衰竭!出血热这个传染病太易被忽视

[复制链接]

5

主题

12

回帖

3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1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5月底,某地报道了一例中年农民工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治过程,起初患者因发烧、头痛、全身乏力等感冒症状就医,但很快便出现了急性肾功能衰竭,被紧急送往上级医院救治,后被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引起的经啮齿类动物传播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全世界分布范围最广的鼠源性人兽共患病之一。黑线姬鼠(野栖鼠)和褐家鼠(家栖鼠)为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源。

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出血热起病急,典型病例表现为发热,渗出水肿和充血、出血,肾脏损害三类主要症状。
  ● 高热(可高达39~40℃)
  ● 伴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痛)及全省四肢关节酸痛
  ● 多数患者颜面部、颈部和上胸部皮肤出现充血潮红(三红),似醉酒貌
  ● 还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出血热的典型病程分为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出血热目前没有特效疗法,需抓好“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在有条件的地方治疗)。
  
传播途径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多样,包括:
  ● 接触传播:含有病毒的鼠尿、粪、呕吐物及鼠血、组织液等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侵入;
  ● 呼吸道传播:通过呼吸道吸入带毒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形成的气溶胶;
  ● 消化道传播:摄入被鼠尿、粪等污染的食品、饮用水;
  ● 虫媒传播:通过带毒的螨虫叮咬人体传染给人;
  ● 母婴传播:怀孕期间母亲传给胎儿,此途径不多见。
  
出血热防治措施
  1.防鼠灭鼠
  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关键措施,可通过使用粘鼠板、堵塞鼠洞、投放毒饵、设置防鼠板和铁丝网等方法来防止老鼠进入室内。同时,注重家庭卫生清洁,定期清理垃圾,减少鼠类滋生环境。
  2.防螨灭螨
  用杀虫剂杀灭经常活动地区和鼠洞内的螨类,进入林区、灌木区作业应避免皮肤暴露。
  3.加强个人防护,阻断传播途径
  疾病高发期尽量不去出血热流行地区旅游,避免在野外荒草地上坐卧、露营,清洁杂物或废弃物时戴好口罩、手套。做好食品的清洁、消毒,喝易拉罐装的饮料时最好使用吸管,避免与老鼠排泄物或分泌物接触。
  4.疫苗接种
  接种疫苗是预防出血热最有效的办法。建议前往出血热流行区工作、出差、旅游的人在出行前一个月内按规范接种程序完成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接种。
  5.发病后及时就诊
  如果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或“三红三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治,主动告知医生暴露史。(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