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回复: 0

[健康科普] 秋风一吹就干咳?别只当“秋燥”!这可能是肺癌的早期信号

[复制链接]

4

主题

1

回帖

3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3
发表于 昨天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风起,天气渐凉,空气也变得干燥起来。不少人会出现干咳的症状,大多以为是 “秋燥” 引起的,多喝水、吃点润肺的食物就能缓解。但你知道吗?秋季干咳也可能是肺癌发出的早期“警报”,尤其是长期不愈的干咳,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01 秋季干咳,为何要警惕肺癌?

  秋季气候干燥,“秋燥” 确实容易引发呼吸道不适,导致干咳。但肺癌早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持续性干咳,这是因为肿瘤细胞侵犯支气管黏膜,引起刺激反应,从而导致咳嗽。而且,这种干咳往往没有明显的痰液,或者只有少量白色黏液痰,容易与 “秋燥” 引起的干咳混淆。

  秋季呼吸道疾病高发,肺癌的早期症状很容易被掩盖。很多人把肺癌引起的干咳当作普通感冒或支气管炎来治疗,延误了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时机。数据显示,肺癌早期发现并治疗,5年生存率可大幅提高;但如果到了晚期,5年生存率会显著下降。所以,秋季出现干咳,特别是持续时间超过2~3周,或者咳嗽症状逐渐加重的,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

  02 除了干咳,肺癌还有这些早期信号


  除了持续性干咳,肺癌还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早期信号,大家也要格外留意:

  1. 咯血或痰中带血:

  这是肺癌比较典型的早期症状之一。肿瘤组织血管丰富,咳嗽时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出现痰中带血丝或少量咯血的情况。这种症状可能偶尔出现一次,也可能反复发生,一定要引起重视。

  2. 胸痛:

  部分肺癌患者早期会出现胸痛症状,多表现为胸部隐痛或钝痛,疼痛位置不固定,有时会随呼吸或咳嗽加重。很多人会误以为是劳累或胸膜炎引起的,从而忽略了排查肺癌的可能。

  3. 呼吸困难:

  如果肿瘤堵塞了支气管,或者肿瘤压迫到肺部组织,会影响肺部的通气功能,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尤其是在活动后,呼吸困难会更加明显。

  4.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在没有刻意节食或增加运动量的情况下,如果短期内体重出现明显下降,同时伴有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也要警惕肺癌的可能。因为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会消耗身体大量的能量,导致患者出现消瘦等全身症状。

  03 这些人群,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根据肺癌高危人群的界定标准,如果你属于以下人群,在秋季更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肺部健康,定期进行肺癌筛查:

  1. 长期吸烟或接触二手烟的人: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最主要原因,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患肺癌的风险就越高。同时,长期接触二手烟的人,患肺癌的风险也会比不接触二手烟的人高出很多。

  2. 有肺癌家族史的人:

  肺癌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患有肺癌,那么本人患肺癌的风险也会增加。

  3. 长期接触有害物质的人:

  比如长期在粉尘环境中工作(如煤矿工人、建筑工人)、长期接触化学物质(如石棉、苯、甲醛等)的人,患肺癌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4. 患有慢性肺部疾病的人:

  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等慢性肺部疾病患者,肺部组织长期受到损伤,患肺癌的风险也会比健康人高。

  04 秋季护肺,做好这些预防措施

  秋季是养护肺部的关键时期,做好以下几点,有助于预防肺部疾病,降低肺癌的发生风险:

  1.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

  秋季空气干燥,可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湿度,避免呼吸道黏膜受到干燥空气的刺激。同时,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室内有害物质的浓度。

  2. 远离吸烟和二手烟:

  戒烟是预防肺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同时也要尽量避免接触二手烟,减少肺部受到的伤害。

  3. 合理饮食,润肺护肺:

  秋季可以多吃一些润肺生津的食物,如雪梨、银耳、百合、莲子等,这些食物有助于缓解秋燥,保护肺部健康。同时,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过多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少对肺部的刺激。

  4. 适当运动,增强肺功能:

  秋季天气凉爽,适合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肺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有助于预防肺部疾病。

  5. 定期进行肺部筛查:

  尤其是肺癌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肺部筛查,如低剂量螺旋CT检查。低剂量螺旋CT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肺部的微小病变,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秋季持续干咳不可忽视,它可能是肺癌发出的早期信号。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科普,能够认清肺癌的早期症状,做好秋季肺部养护和预防工作。如果出现持续性干咳或其他肺癌早期信号,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