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1|回复: 0

[四季、环境、睡眠起居养生] “春捂秋冻”的春捂含义及春分时节怎么捂

[复制链接]

3

主题

1

回帖

2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5
发表于 2025-4-9 20: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古人用“分者平也”来形容春分这个节气,既指昼夜均分,也寓意春色平分—从这天起,北半球正式迈入“昼长夜短”的明媚时光,气温回暖,蛰伏的草木破土而出,燕子北归衔泥筑巢,天地间一片生机。
      春分的文化渊源可追溯至三千年前。当时人们就开始通过天文观测来确定春分的时间。古人认为,春分是阴阳平衡、天地和谐的日子,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祭祀庆典,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传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在自然世界里,春分是一场生命的舞动。这时候,大地回暖,冻土消融,春雨如酥,滋润着世间万物,动物们也从沉睡中苏醒,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对人类而言,春分是农事活动的关键节点。春分后光照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提升,正是播种移苗的黄金期,被农民们视为耕种信号:华北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而江南有“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的俗语,农民们开始忙着春耕、播种,为全年的丰收打下基础。在这阳气上升的时节,人们也会增加户外活动,踏青、散步,放松身心,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春天的美好,为新的一年积蓄能量。

     同时,我们知道民间常有“春捂秋冻”的说法,该如何理解春捂的含义,在这个春分时节又要注重捂哪些部位,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吕沛宛,在国家卫健委2025年3月19日召开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送上,是这样发表他的看法的:
     “春捂”应着重捂背、腹、足,但需“上薄下厚”。“春捂”的程度以不出汗为宜,出汗时,人体毛孔打开,外邪容易入侵,增加患病风险。春捂的具体时间需要根据气温变化调整,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气候变化较大,比如北方地区春分后仍要注意防止倒春寒现象的发生,特别是昼夜温差大的地方要做好保暖工作。
     “春捂”的注意事项:
     一是循序渐进减少衣物,不要急着脱掉厚衣服,尤其是老人、儿童和体质较弱的人群,建议采用“洋葱式穿衣法”,即多穿几层薄衣服,根据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服。
     二是要先减上衣后减下装,长裤最好穿到清明前后,要护好关节。
     三是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要重点注意大椎穴部位的保暖,它在颈椎和胸椎之间,当我们坐下来低头的时候,在颈椎最高点下的凹陷处,也就是我指的红点。
     “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民间谚语二月、三月指农历,依时春捂既是防病智慧,更是顺应自然的生存之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