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疾光

[寓医深长] 病相与诊疗诗词

  [复制链接]

1

主题

15

回帖

2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2
发表于 2024-12-11 17: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宋·刘敞《赠山僧》

赠山僧
[北宋] 刘敞

贫病不出门,趣与时俗乖。
高卧谢宾客,秋叶忽满阶。
今旦为谁埽,释子远见怀。
问我平安否,旷然外形骸。
貌疏意如真,语淡情反谐。
旅人非一感,及尔能安排。
闻道常愧晚,智也岂有涯。
他日更解榻,虚谈慰心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0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2024-12-13 1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宋·王令《病中》

病中
宋·王令

十日身无一日宁,病源知向百忧生。
寒侵骐骥应方瘦,蠹满楩楠岂易荣。
小阁昼闲书帙乱,画堂风静药罗声。
北山扶杖终归去,寄语岩猿莫晓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8

回帖

2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2
发表于 2024-12-21 18: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厉鹗《病中以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首句得诗三首》

病中以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首句得诗三首
清·厉鹗

满城风雨近重阳,病减情怀老减狂。
足软杖藜浑得力,耳鸣鞞铎果何祥?
僮奴决意辞贫主,医匠收功试古方。
我已是非俱不问,笑看梧叶坠虚廊。

满城风雨近重阳,唧唧阴虫夜渐长。
瘦比隐侯犹较倍,愁应平子为分将。
青灯难遣诗魔娆,丹鼎翻嫌琴客妨。
领取秋深闲意味,不眠常是望晨光。

满城风雨近重阳,及至重阳霁色苍。
问疾客来时一二,登高人想不寻常。
琉璃水浅盛新月,玛瑙天空映拒霜。
谁道秋容丽如许,闭门也有小篇章。


清代著名诗人、学者厉鹗(1692年—1752年),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浙西词派中坚人物。“为诗精深峭洁,截断众流,于新城(王士祯)、秀水(朱彝尊)外自树一帜。”但其一生贫苦。在疾病缠身、痛失爱姬,屡遭打击的他苦闷至极,只有用诗歌来宣泄。所以有了《病中以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首句得诗三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前天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立春日,病中邀安国,仍请率禹功同来。仆虽不能饮,当请成伯主会,某当杖策倚几于其间,观诸公醉笑,以拨滞闷也
[北宋]苏轼


(二首其一)
孤灯照影夜漫漫,拈得花枝不忍看。
白发欹簪羞彩胜,黄耆煮粥荐春盘。
东方烹狗阳初动,南陌争牛卧作团。
老子从来兴不浅,向隅谁有满堂欢。
(二首其二)
斋居卧病禁烟前,辜负名花已一年。
此日使君不强喜,新春风物为谁妍。
青衫公子家千里,白首先生杖百钱。
曷不相将来问病,已教呼取散花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前天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南宋·辛弃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此词是作者罢官闲居上饶期间(45岁至53岁)的作品,由题目可知:作者游罢鹅湖归来后,曾患过一场疾病,病愈后他登楼观赏江村的夜景,忽然惊叹时光的流逝,深深感到自己的筋力衰退,再一回想过去,更是百感交集,因而写了这首词抒发心中的悲愤。

  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但景中有情,只不过是非常含蓄而已,须细察始能体会。“枕簟”句写气候变化:枕簟初凉,溪堂乍冷,虽然还未入秋,但是已能感到秋意。这种清冷的感觉,既是自然环境的反映,也是词人心绪的外射。“断云”句写江上风光:飘浮在水面上的片断烟云在落日的余晖中渐渐消散,眼前出现了水远天长,苍茫无际的画面。这景象给词人带来一种广阔的美感,也引起了他的惆怅。“红莲”、“白鸟”二句转写近前景物:池塘里盛开的红莲互相偎倚,宛若喝醉了酒的美人。堤岸上的白鹭静静地兀立着,它一定正在发愁罢!“醉”字由莲脸之红引出,“愁”字由鸟头之白生发,这两词用的真是恰到好处。

  红莲白鸟互相映衬,境界虽美,但“醉”、“愁”二字表露出词人内心的苦闷。以上的景物描写,不但隐含着词人忧伤抑郁的意绪,而且为下阕抒情制造了一种清冷、空虚又而沉闷的氛围。

  下阕头三句虽承上述氛围和意绪,但在情感的表现上却有显著变化:变含蓄为明朗,于抑郁为旷达。

  这三句连用了三个典故。“书咄咄”句用殷浩事。《晋书。殷浩传》载殷浩热中富贵,罢官后终日手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意为“哎哎,这真是怪事!”)。“且休休”用司空图事。《旧唐书。司空图传》载司空图轻淡名利,隐居中条山,他作的《休休亭记》云:休,休也,美也,既休而具美存焉。(按司空图的解释,“休”字有二义,一为闲退,一为安适。“休休”即闲适之意。)“一丘一壑也风流”用班嗣语。《汉书·叙传》载班嗣书简云:“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这三句连起来的意思是:何必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呢?倒不如姑且安享闲居的清福罢,隐居山林那也很高雅。前一句作反问语,表示不以殷浩为然;后二句作自慰语,表示隐居也自有其乐。看起来词人好象真的乐意当隐士了,但实际上这是悲愤却故作旷达之辞,比直抒悲愤更感强烈。三个典故用在一起,不但气势连贯,而且意思曲折。末尾二句在情感表现上又有显著变化;变坦率为委婉,旷达为悲凉。“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化用刘禹锡《秋日书怀寄白宾客》诗“筋力上楼知”句意。看似写病后衰弱的寻常感觉,实则含有“英雄江左老”(辛词《满江红》)的悲愤。

  作者一生志在恢复中原,虽遭谗毁摈斥但坚持如故,因此表现在这里的便不是一般惊衰叹老的感伤,而是深恐功业难成的忧虑。刘辰翁说他“英雄感怆,有在常情之外”(《辛稼轩词序》),乃是深知作者人格与词意之言。

  依上所述,此词蕴含的情感是异常深沉的,但词人使用的语言却又极为平淡。上阕描述气候的清冷、云水的舒卷和花鸟的静默,都无奇险之处,而寂寞沉闷的气氛已足以使人愁苦,下阕出语十分旷达,但政治上失意的情绪愈令人感觉凄凉结尾二语尤其淡朴浅近,犹如野叟闲谈,略不经意,“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感慨就表现得极其厚重。这种以淡语写深情的艺术,正如刘熙载说的“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人籁悉归天籁”(艺概。词曲概),是一种更为精湛的艺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