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葆尤美

含恙、患、疾、病、痛、疮、药等字跟医药健康相关的成语

  [复制链接]

1

主题

9

回帖

1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9
发表于 2024-4-18 18: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采薪之疾(采薪之忧)

再来个含“疾”的成语:

     采薪之疾:本指因背柴劳累而体力还未恢复甚或生病。“采薪”指的是打柴,“疾”,生病,疾病。
     犹见“采薪之忧”。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忧”则是指忧愁或忧患,所以“采薪之忧”的字面意思是因生病而无法去砍柴的忧愁。
     它常用作自称有病的婉辞,类似于现代汉语中说“我有点不舒服”。此外,“采薪之忧”也可以用作对某事件能力不堪负荷时的推卸之辞,如宋·王安石《辞参知政事表》:“先朝备位,每怀窃食之惭;故里服丧,重困采薪之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

回帖

2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0
发表于 2024-4-18 18: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顽瘴痼疾

     顽瘴痼疾 :原指经久难治愈的病,现多借喻社会、政治上一些难以根治和解决的问题、弊病、不良风气等。同“沉疴痼疾”。

     “顽瘴[zhàng ]”本指顽固性瘴疬(公元628年,唐朝高僧玄奘和徒弟西游取经。途中,他们爬上了帕米尔高原上的穆苏尔岭(海拔约6000米),观测到很多高山病的典型症状:头痛、厌食、恶心、呕吐、头昏眼花和呼吸困难。根据这些体验,玄奘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使用"瘴疬"这个词语)。"瘴"代表高山气体环境因素,"疬"即疾病。而今,人们把它叫做"急性高山病"。《辞海》里有解释:瘴气,旧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气;瘴疬:内病为瘴,外病为疬。南方湿热之地有之。顽瘴”现更过指难以根除的弊端或(和)顽固不化的严重问题。

     “痼[gù]疾”本指迁延日久、难以治愈的顽固性疾病。现也多指代某些标志性的社会、习俗、规矩或惯例,它们可能出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并且长期存在和反复出现,成为社会长期积累的问题,它们很难被短时间内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以渐进的方式、不断地进行改善。

     “顽瘴痼疾”将“顽瘴”和“痼疾”结合在一起使用,用以形容某种问题或情况已经存在很长时间,无法轻易解决或彻底改变。 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一些深层次、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困、不平等、腐败等问题。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生活中的困境,比如沉迷于不健康的习惯、长期的心理障碍或不良情绪等。“顽瘴痼疾”强调问题的严重性。它暗示了这个问题可能影响到一个人、社会或国家的整体发展和进步,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时间去解决和克服。它也提醒人们不应轻视这些顽固问题,要以坚定的决心和持久的努力去面对和解决它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

回帖

2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0
发表于 2024-4-18 19: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出丑扬疾

春节 发表于 2024-4-18 16:14
来个意思相近的含“疾”的成语:

畅叫扬疾:指大吵大闹。“畅叫”即“唱叫”,吵闹之意。“扬疾”犹嚷唧 ...

有个出自关汉卿作品里,含“扬疾”的成语:

出丑扬疾:暴露丑恶。出处: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三折:“这一场出丑扬疾,安排下佯小心,妆大胆,丹方一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回帖

1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8
发表于 2024-4-19 15: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沉疴难起


沉疴难起:久患重病,不能下床。沉疴,重病或老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回帖

1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8
发表于 2024-4-19 16: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鹧鸪天·腹疾困睡和朱希真词

全球 发表于 2023-8-14 11:43
烟霞痼疾,指爱好山水成癖。烟霞,指山水;痼疾,久治不愈的病,比喻积久成习,不易改变的嗜好、习惯。典 ...


这有个含义为嗜好、偏好、习气的"痼疾"的诗,是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所写《鹧鸪天·腹疾困睡和朱希真词》:

     前度看花白发郎。平生痼疾是清狂。幸然无事污青史,省得教人奏赤章。
     游侠窟,少年场。输他群谢与诸王。居人不识庚桑楚,弟子谁从魏伯阳。


注:1.刘克庄其人,人在朝廷为大官,诗在江湖派为大家;他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
     2. 朱希真,即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少室山人。他是南宋著名词人,有“
词俊”美名,是"洛中八俊"之一。
     3.白发郎:即用典“白发郎潜”,典源出处《张衡<思玄赋〉》:“尉尨(mang)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遘武。”李善注引《汉武故事》:”颜驷, 不知何许人。汉文帝时为郎。至武帝,辇过郎署,见驷尨眉皓发,上问日:‘叟何时为郎?何其老也。'答日: '臣文帝时为郎,文帝好文,而臣好武。至景帝好美,而臣貌丑。陛下即位,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上感其言,擢拜会稽都尉。”是说汉代颜驷经历三朝皇帝,都因不合时宜而不得任用升迁,以至已经须发皓白仍在郎署。后
用此典感慨与时不合,不得赏识,身世淹蹇。
     4.痼疾:长期形成的难以改掉的偏好、习性。
     5.青史:古代以竹简记事,故称史籍为“青史”。这里的“青”指的是竹简,“史”是指历史或史书。因为在还没有发明纸张的古代,一般的书籍大都使用竹简所制成。竹简也就是串起来的竹片,古人将其编联成形状像「册」字的书,是古代人用作书写的工具,亦用来记载历史,所以后世即以青史作为史书的代称。
     6.赤章:即《赤松子章历》,后因以借指道家向天官祷告禳灾的章本。
     7.游侠窟:化用东晋时期文学家、训诂学家、道学术数大师(“
风水鼻祖”)、游仙诗祖师郭璞(276-324年,字景纯)的《游仙诗》首句,意为游侠活动的处所即京师(不适合有退隐之意的人)。
     8.庚桑楚:生卒年待考,原名亢桑子,一名庚桑子;有说为楚国人,有说为陈国人。春秋时期哲学家、教育家。亢,古音读作gēng(ㄍㄥ),因以讹字为"庚"。著名隋朝史学家王劭将其记作"庚桑"。晋朝史学家司马彪说:"庚桑,楚人姓名也"。在史籍《庄子·杂篇·庚桑楚》中记载:老聃有个弟子叫庚桑楚,独得老聃真传。
     9.魏伯阳:约100—170年,东汉著名炼丹家,号云牙子。生性好道,不肯仕宦,闲居养性,时人莫知之。修道,服丹成仙。作参同契,五行相类,共三卷,其说似解周易,其实假借爻象,以论作丹之意。他兼及内丹和外丹,被後世奉为“丹经之祖”。魏伯阳的思想对道教的炼丹术影响很大,被世界公认为留有著作的一位最早的炼丹家。



作者:九阳  首发于中医启疾光网,转载须注明出自启疾光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回帖

2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0
发表于 2024-4-19 21: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廊 发表于 2024-4-18 18:58
顽瘴痼疾 :原指经久难治愈的病,现多借喻社会、政治上一些难以根治和解决的问题、弊病、不良风气等。同“沉疴痼疾”。...

沉疴宿疾:指重病和老病,也比喻积久而成,为害甚大的社会弊端。疴[kē]:病;宿[sù]:长久的。出处清·秋谨《精卫石》第五回:“美雨欧风顿起沉疴宿疾;发聋振聩造成儿女英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

回帖

1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9
发表于 2024-4-22 14: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疥癣之疾(疥癞之疾、疥癞之患、疥癣之病、癣疥之疾)

本帖最后由 昂起 于 2024-4-22 14:55 编辑
金玲 发表于 2023-5-27 19:59
疮疥之疾:指轻微的祸患 。出自明·梁辰鱼《浣沙记·死忠》:"齐不过疮疥之疾,幸而胜之,不过小喜。" ...

疥癣之疾:比喻无关紧要,不碍大局的小毛病、小问题、小障碍。疥、癣,轻度的皮肤病。亦作“疥癞之疾”、“疥癞之患”、“疥癣之病”、“癣疥之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

回帖

2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发表于 2024-4-23 10: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犬马之疾


犬马之疾:谦称自己的疾病。语出《文选.张衡.东京赋》:「值余有犬马之疾,不能究其精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回帖

1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9
发表于 2024-4-23 10: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偕生之疾

偕生之疾:与生俱来的疾病及先天性的疾病。偕生:与生俱来。语出《列子·汤问》:今有偕生之疾,与体偕长,今为汝攻之何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

回帖

1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9
发表于 2024-4-24 17: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积忧成疾


积忧成疾:忧:忧虑。长久忧虑就会得病。出处: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李逢吉裴度谏穆宗》:“崔发驱曳中人,诚大不恭,然其母年八十,自发下狱,积忧成疾,陛下方以孝理天下,所宜矜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